【摘 要】
:
2004年至2005年我们采用自体下肢游离皮片修复大面积阴茎及阴囊皮肤坏死缺损3例,现报告如下。
【机 构】
:
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至2005年我们采用自体下肢游离皮片修复大面积阴茎及阴囊皮肤坏死缺损3例,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患者,男,35岁.尿道不适、烧灼感伴尿频、尿急、尿痛,排絮状小血块及终末加重20 d,于2006年7月17日入院.无发热及腰部、下腹部不适.查体:下腹部无压痛,未扪及包块,双肾区无叩压痛.外生殖器未见异常.尿常规RBC(+),WBC(±);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未见肿瘤细胞;KUB加IVU未见异常;盆腔CT平扫膀胱前下壁不均匀增厚,局部向腔内隆起,呈结节状,边缘尚光滑;前列腺、精囊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异常
我国每年约有150万肾脏疾病患者进展到尿毒症期,但每年能接受传统来源供器官行移植者不足1万例,巨大的供器官短缺问题使人们开始考虑推行活体供肾移植的可能性.部分移植中心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特别是武汉同济医院2006年亲属肾移植百余例,占全年肾移植的40%,这个比例接近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同时,在供者安全性方面尚未见手术死亡的报道。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中的止血效果与增生前列腺微血管直径及前列腺创面凝固层厚度有密切关系.我们测量了增生前列腺微血管直径及单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prostate,PKRP)创面凝固层厚度,探讨2种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止血效果差异的可能
阴茎转移性肿瘤致阴茎异常勃起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61岁.因"膀胱癌术后18个月,阴茎异常勃起25 d",于2006年6月21日入院。
患者,女,63岁.因B超发现左侧输尿管结石并左肾盂、输尿管重度积水3个月入院.体格检查:左肾区有轻叩击痛.KUB加IVU检查:左肾输尿管未显影,右肾输尿管显影良好.CT检查:左肾形态失常,位置上移,皮质菲薄,呈囊状,左侧输尿管中上段明显扩张,输尿管下段走行区可见斑块状高密度影;右肾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左侧输尿管结石并左侧肾盂、输尿管重度积水。
1999至2002年我院采用介入技术治疗肾上腺转移癌患者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39~69岁,平均62岁.右侧4例、左侧2例、双侧2例.8例原发癌均经病理证实,肺癌6例,其中小细胞癌2例、鳞癌2例、腺癌2例,肝细胞癌1例,肾透明细胞癌1例。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IVU未充分显影的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多层螺旋CT对52例经超声检查提示但IVU检查未能充分显影且血肌酐正常的上尿路梗阻性病变患者行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 52例多层螺旋CT诊断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16例、肾结核8例、输尿管结石10例、输尿管良性狭窄6例、输尿管癌4例、输尿管外压迫6例、巨输尿管2例.10例结石性上尿路梗阻中,输尿管镜证实8例,开放手
膀胱癌根治术目前仍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最有效的方法,膀胱全切后如何重建储尿、排尿功能更接近生理状态和保护肾功能的下尿路是泌尿外科学者一直探索的问题.近20年发展起来的原位尿流改道,与通道式Bricker膀胱和经腹壁控尿的Kock膀胱等比较,临床疗效满意,术后生活质量高,自我形象好,并发症并不高于后2者,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在许多医学中心的应用已占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的60%~70%[1].Haut
目的 对困难腹腔镜下肾切除手术进行探索,并观察转手助腹腔镜与转开放手术的术中与术后临床指标,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1999年12月至2006年11月行各类腹腔镜下肾切除手术273例,23例因出血、粘连、肿瘤侵犯周围脏器等原因改变手术方式.其中转手助腹腔镜手术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9~73岁,平均52岁,左侧7例,右侧5例;转开放手术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32~68岁,平均4
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我们应用新型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及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cadence contrast pulse sequencing technology,CPS)观察研究32例膀胱占位性病变的造影剂灌注特点及变化规律,探讨SonoVue及CPS技术在膀胱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