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全球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及应对的3M-SPR体系防范和应对国门生物安全风险研究

来源 :口岸卫生控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fl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工作,贯彻落实生物安全法,更好地防范和应对国门生物安全风险.方法 对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疫情监测预警的要求,总结深圳海关有效开展疫情监测预警工作的成功经验,研究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结果 建立多渠道监测、多点触发预警、多场景运用的3M-SPR体系,有效提升了监测预警能力.结论 建立3M-SPR体系能有效防范和应对国门生物安全风险,是贯彻落实《生物安全法》的可行举措.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发病早期血液学指标的特点和规律,发现有助于COVID-19早期诊断的参数.方法 回顾性地对100例COVID-19患者入院时和随访时的血液学检查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的血液学指标包括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单核细胞计数(MON)、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以及需要通过计算获得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
人口流动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传播、扩散,以及对疫情防控采取干预措施的效果.基于大数据信息技术的人口流动数据的研究表明,人口流动规模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数呈高度正相关,通过人口流动数据可对疫情发生风险高的地区和疫情发生规模进行预测;通过早期采取限制人口流动措施,可显著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水平.社会经济因素显著影响着人口流动水平.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依赖于各国采取协同一致的防控措施和解禁策略,当某个国家或地区提前放宽防控措施和实施解禁时,存在发生新一波疫情的风险.我国可从加
目的 自2020年1月21日美国报道首例新冠肺炎病毒确诊病例起,至今已成为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最多的国家.评估美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为我国口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政策建议和防控意见.方法 采用网络监测、前沿期刊检索、各国卫生部门网站查询、专家访谈等方式,以文献分析法、个案分析法为主要手段,进行统计分析和政策分析,动态研判风险.结果 尽管目前美国境内新冠肺炎传播情况似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除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外,气溶胶乃至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未明确,且在美国广为
本文阐述了国门生物安全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性,并从6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国门生物安全面临的挑战,从5个方面提出了健全我国国门生物安全体系的对策建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区域、国家甚至全球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加强核心能力建设是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重中之重.构建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估体系,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客观评估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是科学指导国境卫生检疫工作的重要基础,对口岸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持续提升与改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估机制建设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应急能力评估机制建设构想,对评估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