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应该对暖通空调技术进行不断创新。在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贯彻节能理念。在满足人们生活舒适度的基础上,加快建筑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暖通空调;节能技术
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建筑能耗在建筑业中占比也越来越高,其中大部分能量是用于采暖、通风与空调。如果仅仅利用传统的暖通空调技术,已经难以达到节能环保的标准,对此需要加强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暖通空调系统中节能技术的概述
建筑能源消费的增长不可能完全依赖于能源生产的增长来满足,还必须依靠节能来解决。而节能又是环境保护的关键,影响城市大气环境的悬浮粒子、SO2、NO2、CO主要是能源消费的后果;影响“全球环境”的CO2等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也主要来自能源消费。对能源应用的评价有能源系统总效率的概念,即开采效率(能源储量的采收率),中间环节效率(包括加工转换效率和贮运效率),终端利用效率(用户所得到的有用能与用能过程输入能之比)。建筑节能为建筑日常运转能量的节约,其中主要部分是采暖、通风与空调的节能。建筑节能应提高能源系统中后两个环节的效率,因此,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若是利用已加工后的能源的(如电能),则在于提高终端能量利用效率;若是直接应用一次能源的(如煤),则在于提高能源在加工成热量和冷量及输送过程中的效率。
2、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认识不到位
人们传统的观念里对于暖通的好坏评价则是根据温度来进行评价的,对于空调人们觉得温度越低越好,对于暖气人们觉得温度越高越好。然而从能源消耗角度来讲无论是温度过高还是过低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造成能源的浪费,都不符合目前人们对于绿色生活的要求。从确保人们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讲,过高的温度或者是过低的温度都会对于人体的健康造成伤害,只有确保合适的问题才是最好的。由于人們对于暖通绿色设计的认识不到位,使得暖通绿色设计很难符合人们的要求。
2.2管理不科学
管理不科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施工管理不科学。目前多数的建筑企业的为了追求企业的利润,要求缩短工期,不追求质量,这就使得暖通工程没有合理的时间进行绿色减排设计,使得交工的建筑工程存在着能源消耗过高的问题;第二,设计人员不合格。专业的暖通绿色减排设计人员是进行科学绿色减排设计的首要前提,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节省企业成本聘用价格较低的非专业人员,这些人员在暖通绿色设计上主要是依赖于自身的经验,缺乏科学的设计理念,使得建筑工程的暖通很难实现绿色减排的要求;第三,系统管理不科学。多数建筑企业在进行暖通设备安装之后缺乏后续的系统管理,暖通设备的运行需要专业知识,建筑企业并没有针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除此之外对于暖通设备的后续管理缺乏跟踪服务和调试,使得暖通设备很难实现绿色减排的功能。
2.3标准不统一
随着人们绿色生活理念的兴起,暖通设计中绿色理念的设计越来越多,但是具体哪种设计是比较合适的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的设计师根据自身的阅历、背景进行绿色减排设计,这些设计的适应性如何则很难判定。如果盲目的将这些设计应用到暖通设备中则很容易造成一些不适反应,影响暖通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标准不统一使得暖通绿色节能设计的适应性受到严重质疑,影响暖通绿色节能设计的应用。
3、建筑设计中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应用策略
3.1合理规划
计算机技术的熟练运用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对建筑环境相关的各因素进行掌控,根据掌握到的对应情况来对建筑物的系统形式以及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这样一来也有助于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影响室温的其他方面因素加以考虑,温度对居民的居住舒适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将适宜人们居住的舒适温度作为依据,来制定出符合人体感受以及和环境相适宜的参数标准,将其整合到智能化的管理体系之中,从而实现降低建筑物运行消耗以及控制建筑物建设的目的。
3.2 风系统节能技术
采用低温送风空调方式,低温送风系统由于送风量和供水量的减少,可以有效的减少风机和水泵能耗,从而降低运行费用。采用变风量空调节能技术,由集中式空调器提供某一设定温度的送风(根据最不利条件确定)给所有空调空间,而各自的送风量是按其负荷大小自动调节,来达到室温的平衡。采用多分区空调节能技术,利用定风量组合式空调器,根据各分区负荷变化自动调节送风参数,没有冷热抵消现象。采用分层空调节能技术,高达空间建筑中,空气的密度随垂直方向的温度变化而呈自然分层现象,利用合理的气流组织,仅对下部工作区进行空调,上部通风排热。
3.3水系统节能技术
空调水系统,传统的水系统采用定流量方式,系统的水量变化基本上由水泵的运行台数决定,台数控制虽然简便易行,但是从流量调节角度看,台数控制只能实现有级的流量调节,而且由于水泵实际工作点往往不能处于效率最高点,所以,即使流量减少了,实际用电量减少并不多,节能效果不显著。有效的节能方式是采用变流量水系统,包括单级泵变流量水系统、二级泵变流量水系统。变流量系统不改变管路特性,而靠移动水泵工作点使之沿管路特性曲线移动,保持水泵在最高效率点运行,达到最大节能效果。供热水系统,采用加大循环泵的循环水量以及提高整个管网运行水温的方式,用以改变“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方式,提高输送效率,解决管网水力失调。
3.4全面有效的控制暖通系统
暖通空调系统的目的是提升居民的居住舒适度,暖通空调的适应性体现在暖通空调的湿度、风力、环境平均辐射温度以及温度的共同作用之下,因此,相关工作者在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调试时,应该将 PMV与 SET 作为相应指标,并且以湿热环境为前提,从而在保障舒适性的前提下来实现节能的效果。
【关键词】建筑设计;暖通空调;节能技术
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建筑能耗在建筑业中占比也越来越高,其中大部分能量是用于采暖、通风与空调。如果仅仅利用传统的暖通空调技术,已经难以达到节能环保的标准,对此需要加强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暖通空调系统中节能技术的概述
建筑能源消费的增长不可能完全依赖于能源生产的增长来满足,还必须依靠节能来解决。而节能又是环境保护的关键,影响城市大气环境的悬浮粒子、SO2、NO2、CO主要是能源消费的后果;影响“全球环境”的CO2等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也主要来自能源消费。对能源应用的评价有能源系统总效率的概念,即开采效率(能源储量的采收率),中间环节效率(包括加工转换效率和贮运效率),终端利用效率(用户所得到的有用能与用能过程输入能之比)。建筑节能为建筑日常运转能量的节约,其中主要部分是采暖、通风与空调的节能。建筑节能应提高能源系统中后两个环节的效率,因此,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若是利用已加工后的能源的(如电能),则在于提高终端能量利用效率;若是直接应用一次能源的(如煤),则在于提高能源在加工成热量和冷量及输送过程中的效率。
2、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认识不到位
人们传统的观念里对于暖通的好坏评价则是根据温度来进行评价的,对于空调人们觉得温度越低越好,对于暖气人们觉得温度越高越好。然而从能源消耗角度来讲无论是温度过高还是过低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造成能源的浪费,都不符合目前人们对于绿色生活的要求。从确保人们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讲,过高的温度或者是过低的温度都会对于人体的健康造成伤害,只有确保合适的问题才是最好的。由于人們对于暖通绿色设计的认识不到位,使得暖通绿色设计很难符合人们的要求。
2.2管理不科学
管理不科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施工管理不科学。目前多数的建筑企业的为了追求企业的利润,要求缩短工期,不追求质量,这就使得暖通工程没有合理的时间进行绿色减排设计,使得交工的建筑工程存在着能源消耗过高的问题;第二,设计人员不合格。专业的暖通绿色减排设计人员是进行科学绿色减排设计的首要前提,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节省企业成本聘用价格较低的非专业人员,这些人员在暖通绿色设计上主要是依赖于自身的经验,缺乏科学的设计理念,使得建筑工程的暖通很难实现绿色减排的要求;第三,系统管理不科学。多数建筑企业在进行暖通设备安装之后缺乏后续的系统管理,暖通设备的运行需要专业知识,建筑企业并没有针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除此之外对于暖通设备的后续管理缺乏跟踪服务和调试,使得暖通设备很难实现绿色减排的功能。
2.3标准不统一
随着人们绿色生活理念的兴起,暖通设计中绿色理念的设计越来越多,但是具体哪种设计是比较合适的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的设计师根据自身的阅历、背景进行绿色减排设计,这些设计的适应性如何则很难判定。如果盲目的将这些设计应用到暖通设备中则很容易造成一些不适反应,影响暖通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标准不统一使得暖通绿色节能设计的适应性受到严重质疑,影响暖通绿色节能设计的应用。
3、建筑设计中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应用策略
3.1合理规划
计算机技术的熟练运用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对建筑环境相关的各因素进行掌控,根据掌握到的对应情况来对建筑物的系统形式以及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这样一来也有助于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影响室温的其他方面因素加以考虑,温度对居民的居住舒适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将适宜人们居住的舒适温度作为依据,来制定出符合人体感受以及和环境相适宜的参数标准,将其整合到智能化的管理体系之中,从而实现降低建筑物运行消耗以及控制建筑物建设的目的。
3.2 风系统节能技术
采用低温送风空调方式,低温送风系统由于送风量和供水量的减少,可以有效的减少风机和水泵能耗,从而降低运行费用。采用变风量空调节能技术,由集中式空调器提供某一设定温度的送风(根据最不利条件确定)给所有空调空间,而各自的送风量是按其负荷大小自动调节,来达到室温的平衡。采用多分区空调节能技术,利用定风量组合式空调器,根据各分区负荷变化自动调节送风参数,没有冷热抵消现象。采用分层空调节能技术,高达空间建筑中,空气的密度随垂直方向的温度变化而呈自然分层现象,利用合理的气流组织,仅对下部工作区进行空调,上部通风排热。
3.3水系统节能技术
空调水系统,传统的水系统采用定流量方式,系统的水量变化基本上由水泵的运行台数决定,台数控制虽然简便易行,但是从流量调节角度看,台数控制只能实现有级的流量调节,而且由于水泵实际工作点往往不能处于效率最高点,所以,即使流量减少了,实际用电量减少并不多,节能效果不显著。有效的节能方式是采用变流量水系统,包括单级泵变流量水系统、二级泵变流量水系统。变流量系统不改变管路特性,而靠移动水泵工作点使之沿管路特性曲线移动,保持水泵在最高效率点运行,达到最大节能效果。供热水系统,采用加大循环泵的循环水量以及提高整个管网运行水温的方式,用以改变“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方式,提高输送效率,解决管网水力失调。
3.4全面有效的控制暖通系统
暖通空调系统的目的是提升居民的居住舒适度,暖通空调的适应性体现在暖通空调的湿度、风力、环境平均辐射温度以及温度的共同作用之下,因此,相关工作者在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调试时,应该将 PMV与 SET 作为相应指标,并且以湿热环境为前提,从而在保障舒适性的前提下来实现节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