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学期,兰州市七里河区教育局教研室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课堂教学“一对一”竞赛式听课调研活动(即一个教师讲课,一个指导教师听课评课)。笔者作为一线教师,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深切感受到农村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面临的诸多困境。
农村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现状
1.师资现状
据笔者初步统计,本次调研的区属15所初中(都是农村初中),现有思想品德课教师25人,其中政治教育专业专职教师15人,其他专业像物理、化学等教师兼任思想品德课教学的10人,学科专业率为60%。可见,农村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专业教师还很不完备,这样的师资现状对教学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影响,容易产生思想品德课哪个老师都可以上,哪个专业都可以教的误区。
2.生源现状
笔者初步统计区属初中学生约3000多人,其中市区学生有近700多人,农村学生有近2300多人,农村生源率约为77%。这种农村生源占绝大多数的现状,对教师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众所周知,现在初中生使用的思想品德教材,就其内容而言明显地倾向城市学生,与地处偏远落后的西部农村学生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因地制宜的推进新课改就成了农村教师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
3.教学现状
就调研情况来看:教师们都力求体现新课标、新课程理念;力求展现开放性的课堂;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关注人文课堂的营造;学生说得多了、做得多了,老师讲得少了;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探究形式逐步代替了“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新型民主和谐的双边互动代替了教师“一言堂”的单边关系——可见,新课程、新课标、新课改的理念已经深入一线教师的心田,并通过他们的实践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有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思想品德课学科地位不断地被弱化,学科价值逐渐地缺失,学科特色日渐模糊等。
农村思想品德课教学面临的困境
调研过程中通过与同仁们的交流、切磋、研讨,汲取经验,增长见识的同时,又令我们深感许多困惑与无奈。事后通过反思,笔者感到:在西部偏远落后的农村,思想品德课教学面临着诸多困境。
1.学科地位的不断弱化
不知何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点在社会上又重新流行起来。兰州市自2006年将思想品德由中考必考科目改为考查科目,“思想品德课无用论”的思想严重冲击了本学科教学。“思想品德课只是对学生进行说教和灌输,不用教学生都会”的观念在一些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基于以上原因和学校教育功利化的误区,思想品德课被忽视了,教育教学被弱化了,思想品德教师成了副科中的副科,教师被边缘化了(笔者作为本学科教师近年来感触颇深)。更有甚者,个别教师也抱着同样的态度,轻视自己的工作,不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不创新教法,上课信马由缰,随意性很大。这种现状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影响了学生道德知识的增长和道德品质的提升。因此,明确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地位,认清其教育价值,提高其教育的时效性不仅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说过:“不进行道德教育的教育,等于让利剑握在疯子的手中。”当前,在全社会都重视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环境下,思想品德课的地位应更加突出,其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是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学科价值的缺失
平时的听课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从预设到生成均符合新课程理念,师生互动和交流的氛围也不错,但总感觉缺点什么,原因究竟在哪里?
以实验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八年级下册“哭泣的自然”一课为例,教材从资源在枯竭和环境被破坏两个方面,阐述了随着物种的减少、土地荒漠化、资源短缺、能源匮乏加之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导致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本课教学如果使学生感受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导致环境形势的恶化,可以说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作为德育课程不能停留在表面对环境破坏的诉说上,应该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类和自然息息相关,继而升华德育目标——让学生关爱自然、关爱他人、关爱自己,从而学会关爱。这样学生才做到了知、情、行的统一。即通过学习,学生“知”道地球由各种生命组成,初步形成“情”感态度,进而把关爱自然、关爱生命的“行”为落实到实际生活中。然而,许多教师在授课时,大多把重点放在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上,以致学生误认为自然是美好的,人类是丑恶的。这一认知显然脱离了教学主题,没有实现教学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从人类破坏自然的这种丑恶行为及时升华到人类应关爱自然和生命。据此可以说,有价值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最大的亮点应是德育目标升华,最大的败笔就是德育目标的缺失。升华德育目标,提升德育情感,落实德育行为,应是思想品德课的追求。
3.学科特色的晦暗
调研时听了“身边的公共利益”一课,让笔者感触颇多。老师首先设疑导思: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现代人生活中有哪些不良生活方式?自然引入,瞬间激活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然后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进一步探究公共生活中的不良现象,以此引导学生感悟应怎样做才能生活得更好,让学生反躬自省,崇尚过有意义的生活。最后师生共同畅想公共设施的变化以及未来的发展,学生在教师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的引导下,从内心深处唤醒了对身边事物的关注,对生活的体验。本节课的亮点是:课堂上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感悟、共同体验,展现了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一种双向的自由沟通和交流。
正是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真情投入感染了学生,产生了共鸣,激起了思维的涟漪,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堂让人受益匪浅的课,充分彰显德育魅力的课。遗憾的是调研中像这样充分体现学科特色的课不多,雷同、平淡无奇的课居多。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因此缺乏情感的道德教育是枯燥的、无用的,注入了情感的道德教育才是生动的、有效的。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抓住本学科的特点——以情感人、以情促人,尝试运用情感教学法,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抓住情感的缰绳,让学生真情流露,让课堂真情涌动。唯有如此,才能尽显思想品德课的魅力,才能张扬教师的个性风采。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市七里河区八里镇二十里铺学校)
农村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现状
1.师资现状
据笔者初步统计,本次调研的区属15所初中(都是农村初中),现有思想品德课教师25人,其中政治教育专业专职教师15人,其他专业像物理、化学等教师兼任思想品德课教学的10人,学科专业率为60%。可见,农村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专业教师还很不完备,这样的师资现状对教学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影响,容易产生思想品德课哪个老师都可以上,哪个专业都可以教的误区。
2.生源现状
笔者初步统计区属初中学生约3000多人,其中市区学生有近700多人,农村学生有近2300多人,农村生源率约为77%。这种农村生源占绝大多数的现状,对教师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众所周知,现在初中生使用的思想品德教材,就其内容而言明显地倾向城市学生,与地处偏远落后的西部农村学生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因地制宜的推进新课改就成了农村教师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
3.教学现状
就调研情况来看:教师们都力求体现新课标、新课程理念;力求展现开放性的课堂;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关注人文课堂的营造;学生说得多了、做得多了,老师讲得少了;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探究形式逐步代替了“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新型民主和谐的双边互动代替了教师“一言堂”的单边关系——可见,新课程、新课标、新课改的理念已经深入一线教师的心田,并通过他们的实践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有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思想品德课学科地位不断地被弱化,学科价值逐渐地缺失,学科特色日渐模糊等。
农村思想品德课教学面临的困境
调研过程中通过与同仁们的交流、切磋、研讨,汲取经验,增长见识的同时,又令我们深感许多困惑与无奈。事后通过反思,笔者感到:在西部偏远落后的农村,思想品德课教学面临着诸多困境。
1.学科地位的不断弱化
不知何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点在社会上又重新流行起来。兰州市自2006年将思想品德由中考必考科目改为考查科目,“思想品德课无用论”的思想严重冲击了本学科教学。“思想品德课只是对学生进行说教和灌输,不用教学生都会”的观念在一些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基于以上原因和学校教育功利化的误区,思想品德课被忽视了,教育教学被弱化了,思想品德教师成了副科中的副科,教师被边缘化了(笔者作为本学科教师近年来感触颇深)。更有甚者,个别教师也抱着同样的态度,轻视自己的工作,不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不创新教法,上课信马由缰,随意性很大。这种现状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影响了学生道德知识的增长和道德品质的提升。因此,明确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地位,认清其教育价值,提高其教育的时效性不仅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说过:“不进行道德教育的教育,等于让利剑握在疯子的手中。”当前,在全社会都重视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环境下,思想品德课的地位应更加突出,其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是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学科价值的缺失
平时的听课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从预设到生成均符合新课程理念,师生互动和交流的氛围也不错,但总感觉缺点什么,原因究竟在哪里?
以实验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八年级下册“哭泣的自然”一课为例,教材从资源在枯竭和环境被破坏两个方面,阐述了随着物种的减少、土地荒漠化、资源短缺、能源匮乏加之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导致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本课教学如果使学生感受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导致环境形势的恶化,可以说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作为德育课程不能停留在表面对环境破坏的诉说上,应该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类和自然息息相关,继而升华德育目标——让学生关爱自然、关爱他人、关爱自己,从而学会关爱。这样学生才做到了知、情、行的统一。即通过学习,学生“知”道地球由各种生命组成,初步形成“情”感态度,进而把关爱自然、关爱生命的“行”为落实到实际生活中。然而,许多教师在授课时,大多把重点放在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上,以致学生误认为自然是美好的,人类是丑恶的。这一认知显然脱离了教学主题,没有实现教学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从人类破坏自然的这种丑恶行为及时升华到人类应关爱自然和生命。据此可以说,有价值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最大的亮点应是德育目标升华,最大的败笔就是德育目标的缺失。升华德育目标,提升德育情感,落实德育行为,应是思想品德课的追求。
3.学科特色的晦暗
调研时听了“身边的公共利益”一课,让笔者感触颇多。老师首先设疑导思: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现代人生活中有哪些不良生活方式?自然引入,瞬间激活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然后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进一步探究公共生活中的不良现象,以此引导学生感悟应怎样做才能生活得更好,让学生反躬自省,崇尚过有意义的生活。最后师生共同畅想公共设施的变化以及未来的发展,学生在教师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的引导下,从内心深处唤醒了对身边事物的关注,对生活的体验。本节课的亮点是:课堂上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感悟、共同体验,展现了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一种双向的自由沟通和交流。
正是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真情投入感染了学生,产生了共鸣,激起了思维的涟漪,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堂让人受益匪浅的课,充分彰显德育魅力的课。遗憾的是调研中像这样充分体现学科特色的课不多,雷同、平淡无奇的课居多。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因此缺乏情感的道德教育是枯燥的、无用的,注入了情感的道德教育才是生动的、有效的。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抓住本学科的特点——以情感人、以情促人,尝试运用情感教学法,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抓住情感的缰绳,让学生真情流露,让课堂真情涌动。唯有如此,才能尽显思想品德课的魅力,才能张扬教师的个性风采。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市七里河区八里镇二十里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