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本体论的困境r——反思刘小枫20世纪80年代早期美学思想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_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诗的本体论到本体论的诗,《诗化哲学》中生存本体论的建立提供了反思现代性的维度,其中关于诗与哲学实现内在关联的设想颇具启发意义.而审美的现代性主题在《拯救与逍遥》中具体展开,以基督教神学中“拯救”性的纯粹精神价值来拒斥现代虚无主义,与后现代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思想形成对照补充视野.通过反思刘小枫早期美学思想中存在的生存本体论困境,观照主体间性美学在面对现代性危机时所起到的审美救赎作用.
其他文献
文学批评观的概念可以定义为:批评家对文学批评的认识、进行文学批评的价值标准、进行文学批评方法选择的倾向.南帆的文学批评著作繁多,在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以及其学习
罗兰·巴特作为学者一生有很多面孔,中前期的巴特在结构主义符号学上用力颇深,而中后期的巴特更多地关注书写、身体与欲望等问题.《符号帝国》作为巴特中期的重要文本,承载着
英语语法是高中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英语句式的基本前提,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难点。随着教育部门在英语教育上的政策不断改变,语法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比重在日益削弱,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应用能力造成了限制。所以,在新型教育形式面前,要加强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力度,找准切入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同时加强教师的授课水平,改善讲课方式,融合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的方式,提高高中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