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中破难释疑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iai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体验 感悟 突破难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B-0052-02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与感悟中获得知识”。“体验和感悟”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消化教学内容后的内心反省、内在反应或内在感受,是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依据从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知识、情感等对新问题、新信息进行解释、推论、探索。笔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对利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来破难释疑进行了一些尝试性实践。
  一、在直观观察的体验与感悟中突破难点
  人的认识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有些理论性的知识,学生由于缺乏与之有关的感性认识,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对于这类教学难点,可以让学生先体验具体的事物,学生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之后,“破难”就易如反掌了。
  案例一《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难点之一:理解“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者间的关系。
  破难方法:用教具让学生进行直观观察。
  教具:用对半切开的一个乒乓球(用透明胶粘拢)代表细胞核;几段棉绳(棉绳不同的区段上涂上不同的颜色)分别作螺旋形缠绕后中间用一根细铁丝固定,再将缠绕好的棉绳两段为一组,将其中部结在一起,形成“X”形,代表染色体;将“X”形棉绳放入乒乓球中。
  观察:
  1 打开细胞核(乒乓球),可观察到成对存在的染色体(“X”形的棉绳)。这可使学生理解:染色体在细胞核内,且染色体成对存在。同时作补充讲解:不同生物的染色体数目不一样。
  2 扭开细铁丝,拉长棉绳。这可使学生理解:染色体上有螺旋状的DNA。
  3 观察棉绳上不同颜色的小段。这可使学生理解:DNA上的小片段就是基因。
  观察这个形象的教具,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很快地进入学习情境,同时教具还能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轻易地理清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者的关系。
  二、在角色扮演的体验与感悟中突破难点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对此她作了简捷的解释:“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地就理解了。”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做”中理解知识,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进入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他们的观察、表演等活动进行互动交流,扩大他们的经验,并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
  


  案例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难点之一:生物如何保持染色体的恒定,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时染色体如何变化。
  破难方法:角色扮演法。
  步骤:
  1 介绍背景知识:出示马蛔虫染色体图(体细胞中染色体数2对)。
  2 展示道具:(1)六条麻绳,三长三短(其中两长两短代表马蛔虫体细胞中的两对染色体,另一长一短代表马蛔虫生殖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麻绳上的每一段涂上不同的颜色——每段表示一个基因。(2)在地上用白色粉笔画一个大圆圈(代表马蛔虫的体细胞),用黄色粉笔画两个等大的小圆圈(代表马蛔虫的生殖细胞),用红色粉笔画一个大圆圈(代表马蛔虫的受精卵)。
  3 请四名学生扮演马蛔虫体细胞染色体:学生A、B分别拿两条长麻绳,互相靠近站在一起;学生C、D分别拿两条短麻绳,互相靠近站在一起。这四名学生同站在白色大圆圈内。
  4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演示产生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变化过程:在产生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学生自主演示:成对的麻绳分开,即学生A、B分开,学生C、D也分开,学生A、C进入一个黄色小圆圈,学生B、D进入另一个黄色小圆圈;观察的同学很快就提出另一种可能,即学生A、D进入一个黄色小圆圈,学生B、C进入另一个黄色小圆圈)。此过程使学生理解:形成生殖细胞后染色体数比体细胞数减少一半,且每个生殖细胞里的染色体不成对。
  5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演示受精的过程:扮演马蛔虫精子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的学生A、C,扮演马蛔虫卵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的学生E(拿长麻绳)和学生F(拿短麻绳),这四名学生站进红色大圆圈内,同时学生A、E靠近,学生C、F靠近。此过程使学生理解: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在一起,它们的染色体重新配对,受精卵的染色体数与亲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一致,但组成不同,两条来自雌体,两条来自雄体。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基因、DNA、染色体都是细胞内的微观结构,是人的肉眼不能观察到的。采用角色扮演法来突破这个难点,活跃了课堂教学,缩短了师生的距离,唤醒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让学生换一个角度去阅读、思考、谈论,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和各种能力。
  三、在游戏活动的体验与感悟中突破难点
  在生物教学中设计一些有趣、直观、生动的小游戏,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在游戏中建构知识,培养技能,体验情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案例三《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教学难点: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破难方法:组织学生游戏——“画我的脸谱”。
  1 介绍相关知识:性状,基因,显、隐性性状,显、隐性基因等概念。
  2 介绍游戏规则:用一元面值的硬币代表母亲的基因,五角面值的硬币代表父亲的基因;硬币的正面代表显性基因,反面代表隐性基因。转动两枚直立的硬币,硬币停止转动后平卧时显现的面决定父亲、母亲传给自己的基因,在表1中写出自己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显性或隐性)。
  接着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脸谱性状图和表1的填写情况来构造自己的脸谱。
  学生在绘制脸谱时兴趣盎然,欢笑声充满了课堂。教师在学生游戏的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脸谱的性状由什么决定?父母的基因如何传给子女?基因的显隐性与性状表现有什么关系?学生边玩边思考,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体验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这样能缩短遗传学新知与学生已有的认知之间的落差,不但使晦涩难懂的问题迎刃而解,还让学生充分体验了通过自主探索获得成功的快乐和自豪。
  案例四《人的性别遗传》
  教学难点: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破难方法:组织学生游戏——“生男生女”。
  1 学生两人一组,每组准备两个信封,在信封面上分别写上“男”“女”。在“男”信封内放20张黄色小纸片,其中10张纸片写上X,另10张纸片写上Y,分别代表男性的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在“女”信封内放20张红色小纸片,纸片上全都写上X,代表女性只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2 先将“男”信封内的卡片充分混合,然后组内两人分别各拿一个信封,每次随机地从信封中抽出一张纸片,将两人抽出的纸片组合,记录在导学案的表格中,同时写出每次组合是生男孩还是女孩。然后将抽出的纸片放回原来的信封中,混合均匀后再次重复前面的步骤,共做10次。
  3 算出10对后代中生男、生女的比例是多少。
  4 统计各小组的游戏中生男生女的数量,然后求出全班游戏结果的平均数,最后算出后代中男女的比例。
  本案例中的小游戏让学生体验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依据游戏结果得出在自然人群中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生男生女不是由母亲决定的,而是取决于父亲的哪种精子与母亲的卵细胞相结合的结论,本节的学习难点便在游戏中化难为易了。游戏教学可以使学生减少思想压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开动脑筋,得出结论;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的内涵,了解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从而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力,甚至能给学生以某种创造发明的启示。
  生物教学中破难释疑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以各种新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在实际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
  (责编 王学军)
其他文献
【关键词】问题为导向 历史复习高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B-0086-02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研究与探讨,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我们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教学过程的方向标。那么,教师应该如何以问题为导向,构建高效的历史复习课堂呢?在此,笔者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一、以问题为驱动力。不
期刊
一、教学内容  课文用第一人称叙述男孩Timmy在1999年台湾大地震中被困在瓦砾堆下的亲身经历。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深刻感受遭遇地震的恐惧不安和死里逃生。
期刊
【关键词】班级管理 “动”起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B-0051-01  班级管理工作需要“求实创新”的精神,即要求我们求真务实、不断创新,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认为,做好五个“动”,能使管理工作充满活力。  1?郾让座位“动”起来。排座位是学生、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班主任在安排座位时要体现公正公平合理的
期刊
【关键词】贫困地区 初中英语  学习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B-0017-02  英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我国日益重视中小学生的英语教育,中小学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但是,在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中,英语教育还很薄弱,主要体现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低,学习成效差等。  笔者在广西崇左市龙州县支
期刊
【关键词】民族 语言 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B-0008-03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比率减小,加上普通话的普及,壮语的运用范围日益缩小。壮族语言的继承与发展被忽视,导致壮语的传承出现了断层。本文针对壮语发展的现状,从中小学生的壮语使用状况入手,运用访谈和观察的方法,调查了以壮语为母语的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
期刊
【关键词】农村高中 班主任 体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B-0050-02  在当前重点高中扩招的情况下,农村高中的学生基础薄弱,中考成绩等级大多是B、B+、C+以及少量的A。农村高中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非常困难,但只要班主任不甘平庸,用心教育,仍然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回顾三年来的奋斗历程,我感慨颇多,在此略作小结。  一、抓时机常
期刊
【关键词】“不合群” 成因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B-0044-03  初中生“不合群”现象是指初中生因受个人性格、社会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性格内向,自我封闭,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沟通,不让他人走入其内心世界,并努力减少社交机会到最低限度的现象。长此以往,初中生会形成烦躁焦虑、惧怕接触社会等不良性格,甚至形成病
期刊
【关键词】小说教学 人物鉴赏  《林黛玉进贾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B-0057-02  回首我们所读过的一些经典小说,其中的一些人物形象总是散发出强大的吸引力,令人百读不厌,他们的肖像特点、心理活动、人格魅力、精神气节等总是挥之不去地、鲜活地在我们的脑海中呈现,留给我们深深的思考和深刻的人生影响。高尔基认为,文学即人学。人物是小
期刊
【关键词】中职英语 认知引导  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B-0076-01  目前,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许多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对于就业用处不大而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笔者认为职业教育下的英语教学不应只局限于简单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而应将着力点放在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与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
期刊
【关键词】问题导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B-0024-02  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教师预设问题的质量。用问题来引领课堂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而且能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观念支持下,我们学校倡导“三级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