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通:“环保鸿沟”里的淘金术

来源 :商务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53119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网格(Grid)计算、Web2.0、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等概念不同,绿色计算出现的背景是全球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所以绿色计算不是供应商“虚拟”出来的需求。“我们不是单纯充当研发生产产品的角色。”富士通(中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周一平表示,“如何把以服务为导向的平台架构推向用户,让用户接受优化的IT系统架构,使资源得到最大程度贡献,这才是我们在中国要做的。”
  作为全球领先的IT服务综合供应商,按照规划:富士通中国未来10年将朝数据中心以及IT服务方向发展。近年来的“绿金”潮流中,这家公司同样不甘人后,“绿色IT”与“信息安全”一起成为主导公司未来的两翼。富士通提出的“绿色政策创新”包含有两个思路:一方面加强ICT(信息与通讯技术)企业自身的环保改善,即针对占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2%的ICT设备自身的绿色改造;另一方面是有效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去帮助非ICT企业占世界98%的二氧化碳减排。
  但是,即使身为全球第四大、日本第一大IT服务供应商,富士通也不得不面临比其他行业更为严峻的挑战。与生产制造类设备的节能环保已几乎成为“刚性需求”不同,在ICT领域,企业对于节能环保理念的追求和实际投资之间往往有巨大的“鸿沟”。富士通不得不采用更为巧妙的市场策略。
  在“绿色政策21世纪”下,富士通定义了非常详细的以四年为一期的政策计划,最近的一期是从2007年到2010年。富士通中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口号,比如“打造多层次的产品回收率”、“超级绿色产品”等等。2009年,富士通中国的口号是“绿色创新”,即从客户的角度考虑怎么使“绿色”贯穿到产品利用环境里,而不是单单考虑某一个产品的节能。
  “我们深感单纯减少产品的能耗不可能永无止境,提高产品使用效率也是在为节能减排做贡献,这可以让客户从一个原来的环保被动参与者变成积极参与者。”周一平解释道,“对富士通中国而言,这在本质上已经完全变了。我们不能站在一个推销产品的角度,而是要和客户在同一个战壕里。我推销的不是一个新技术,而是什么样的技术才能帮助客户提高业务效率。”
  正是基于此,富士通中国在2008年将富士通集团的绿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介绍给中国移动。当年6月23日,富士通成功地获得了中国移动20亿日元(约合1.3亿人民币)的采购订单,并积极参与了中移动的绿色IT建设,即为中移动提供绿色产品的选择标准,以及进行绿色机房的改造。因为此前,富士通集团已在日本为旗下50个数据中心进行过相关改造,使得这些中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50%以上。中移动项目完成后,富士通中国又与全国十几家数据中心进行了交流,受到极大的欢迎。
  按照富士通的说法,绿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一方面采用包括IT设施成本分析系统、能源监控系统,以及选用有关冷却、电力和机房设备的多种先进技术,以提高客户整体IT设施包括建筑物、供电和冷却设备等的能源效率,从而显著降低客户的用电量和二氧化碳排量;另一方面,该方案还充分考虑到了对客户IT资产和运营政策的适用性,可帮助客户从整个生命周期管理角度规划、设计、部署和运行其IT设施,确保IT系统可以灵活扩展,不受供电能力约束,并根据IT预算逐步优化。
  周一平表示:“富士通中国今后有计划将集团的绿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业务引进到中国市场。目前,我们在国内正在做的是数据中心的IT基础架构优化。在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绿色升级改造中,富士通坚持以服务为导向的平台架构理念(SOP),利用虚拟化、自动化和集成化三大核心技术,将复杂的数据中心架构抽象成计算、网络、存储三大资源集,动态、自动地对这些资源进行按需调配。这种将服务器和存储系统与特定业务应用的分离设计,实现了平台服务型的架构,同时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共享。”
其他文献
从2005年加入鸟巢项目的调研团队,直至2008年6月参加鸟巢建筑智能系统最后一次的测试,戎一农——霍尼韦尔中国区建筑智能系统的技术总监,掐指算算,自己已经参与鸟巢项目三年有余了。  戎一农的办公桌上,一本几百页厚的红皮书格外显眼——《国家体育场弱电系统建议书》。这是霍尼韦尔2005年6月向鸟巢承建方提出的弱电系统,也就是所有有关30伏以下电压环境中运行的包括环境控制、安全系统以及赛场运营等多个建
2009年12月初的中国住交会上,泰禾集团重装推出的北京顶级别墅项目“运河岸上的院子”一举荣获“中国住交会最具影响力别墅”大奖,该项目仅2009年10月份单月成交金额就达2.6亿元。这个从2004年开始多期规划的别墅项目为其操盘手——泰禾集团副总裁沈琳赢得了无数的喝彩。  沈琳1968年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福建师范大学就读期间曾师从易学名家张善文。1991年至1993年在福建商业专科学校任讲
对于中国的政府与企业来说,引发经济危机的爆点不仅仅有美国一个过冬的准备就是先切断那些涌向自己的炸药引线。    燃烧中的引线    2008年12月4日,李晓海律师又一次从开发区走向东莞中级人民法院。近几个月来,这条路线他走了无数次。开发区街上是日渐萧条的饭店、商场,不时可见的人去屋空的公司,法院内申请破产清算的办公室门口排着长队。但是他却觉得今天心情轻松了一些。  此前一天,金卧牛的重组报告通过
结合施工企业经营投标经验,对施工企业的经营投标工作从管理体制、人员素质、经营方针、方法、策略、战略等各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完善经营投标管理体制,培养提高经营投标人
首先要说,这题目是吓唬人的,与老板一起出差、旅行,乐趣无限,玄机无限,哪里谈得上什么危险。有一次我们公司六七个人跟中国区美国大老板一起,从哈尔滨乘火车到长春,几个小时,远不远近不近的,买的是那种标准的四人一间的软卧票。上了车,一名女销售说:“咱们男女分开,我可得好好睡一觉。”剩下几个男的在一间,下属们主动挤在一个下铺上,老板一个人坐在对面的下铺。车晃晃悠悠的,大家都有点倦,我关切地对老板说:“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