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情境,存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表现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自始至终。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没有小学音乐课的情境教学。将现代教育技术灵活地运用到小学音乐教育中,无论是从教师教授,还是学生学习上都有了一个全新的改变。本文谈谈笔者是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优化小学音乐教学的导入、歌唱教学、欣赏教学、律动教学过程的。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音乐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路径
情境之“情”即感情、情绪、情况、情景;“境”则指环境、意境、场景、境况等。在教学中教师根据需要,创造或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通过暗示,引发情感变化,帮助学生而准确地理解学习内容,达到学习目的。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情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情境,这时情境既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情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小学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情境,存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表现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自始至终。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没有小学音乐课的情境教学。
“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使学生由乐学到学好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将现代教育技术灵活地运用到小学音乐教育中,无论是从教师教授,还是学生学习上都有了一个全新的改变。本文谈谈笔者是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优化小学音乐教学的导入、歌唱教学、欣赏教学、律动教学过程的。
一、在“导入”过程中创设情境
教学场景与气氛是学生获得心理体验的最直接的手段。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较容易进入状态。因为特殊的教学场景必定渲染出特殊的教学气氛,极易感染学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角色,如同身临其境,直接产生心理共鸣。“导入”是一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现代教育技术课件的优势就在于它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如电影音乐欣赏一课中,在导入环节,教师可利用电影音乐接唱、PK等方式与学生互动,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热情及学习兴趣,使学生较快的进入音乐课的情境。
二、在“歌曲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
“歌曲教学”是一堂课中的心脏部分,如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课件突破以往枯燥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所做出的虚拟任务来引导学生,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笔者精心剪辑了一组电影电视镜头,学生在屏幕看到:音乐家聂耳在简陋的吊楼里,在昏暗的灯光下,创作《义勇军进行曲》,随着聂耳音乐创作的脸部特写镜头渐渐拉近,叠印出抗日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冲锋陷阵的场景,同时响起了冲锋的号角,强劲的军号声激发了聂耳的创作灵感,激励着聂耳在粗糙的简谱纸上奋笔疾书《义勇军进行曲》,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由弱到强,又叠印出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的画面……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万人注目着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这一组影视镜头的播放,具有整体上的跌宕起伏、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使学生既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创作过程,又很自然地进人了《国歌》的音乐意境,并产生了强烈的学唱欲。
三、在“欣赏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
“欣赏教学”也是音乐课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欣赏”顾名思义就是放音乐让学生去听。如果在这个环节上让学生不但用耳朵去听,更可以让学生有视觉上的感受,就可以远远的超过单独听的效果。
四、在“律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
小学的音乐教育提倡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律动教学就充分地展现了这两点要求。小学音乐课上几乎每一首歌都要创编舞蹈动作。每首歌都有自己特殊的舞蹈动作。小学生生活经验毕竟很少,对一些少数民族的舞蹈还不太了解。因此,在编排之前先让学生看一些各民族舞蹈动作,同时将这些动作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做成分解动作,让学生能够彻底地看清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在模仿时可以创编更好的舞蹈动作,并在歌曲及片断的引导下欢歌起舞。
五、在“课后作业中”引导自主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表现音乐,发展他们的音乐创造才能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归宿。因此,在课后还应十分重视情境的创设,留给学生自由创造想象的空间。如欣赏《龟兔赛跑》后,进行课后延伸,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个情境:乌龟和小兔又进行了一场比赛,这一次的比赛途中要经过一片森林和一条河流,这样结果会是怎样的呢?让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生在创造和表现的同时得到了思想上的教育,体现了音乐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总之,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确定教育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才能充分发挥现代媒体教学的优势,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论小学音乐教学学生的情感体验》无忧论文网
[2]《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辽宁锦州,周静
[3]《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易虹宇
[4]《中小学音乐教育》
[5]《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6]《中小学音乐教师用书》
[7]《现代教育技术与音乐教学改革》铁岭师专,吕威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音乐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路径
情境之“情”即感情、情绪、情况、情景;“境”则指环境、意境、场景、境况等。在教学中教师根据需要,创造或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通过暗示,引发情感变化,帮助学生而准确地理解学习内容,达到学习目的。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情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情境,这时情境既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情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小学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情境,存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表现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自始至终。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没有小学音乐课的情境教学。
“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使学生由乐学到学好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将现代教育技术灵活地运用到小学音乐教育中,无论是从教师教授,还是学生学习上都有了一个全新的改变。本文谈谈笔者是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优化小学音乐教学的导入、歌唱教学、欣赏教学、律动教学过程的。
一、在“导入”过程中创设情境
教学场景与气氛是学生获得心理体验的最直接的手段。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较容易进入状态。因为特殊的教学场景必定渲染出特殊的教学气氛,极易感染学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角色,如同身临其境,直接产生心理共鸣。“导入”是一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现代教育技术课件的优势就在于它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如电影音乐欣赏一课中,在导入环节,教师可利用电影音乐接唱、PK等方式与学生互动,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热情及学习兴趣,使学生较快的进入音乐课的情境。
二、在“歌曲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
“歌曲教学”是一堂课中的心脏部分,如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课件突破以往枯燥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所做出的虚拟任务来引导学生,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笔者精心剪辑了一组电影电视镜头,学生在屏幕看到:音乐家聂耳在简陋的吊楼里,在昏暗的灯光下,创作《义勇军进行曲》,随着聂耳音乐创作的脸部特写镜头渐渐拉近,叠印出抗日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冲锋陷阵的场景,同时响起了冲锋的号角,强劲的军号声激发了聂耳的创作灵感,激励着聂耳在粗糙的简谱纸上奋笔疾书《义勇军进行曲》,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由弱到强,又叠印出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的画面……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万人注目着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这一组影视镜头的播放,具有整体上的跌宕起伏、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使学生既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创作过程,又很自然地进人了《国歌》的音乐意境,并产生了强烈的学唱欲。
三、在“欣赏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
“欣赏教学”也是音乐课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欣赏”顾名思义就是放音乐让学生去听。如果在这个环节上让学生不但用耳朵去听,更可以让学生有视觉上的感受,就可以远远的超过单独听的效果。
四、在“律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
小学的音乐教育提倡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律动教学就充分地展现了这两点要求。小学音乐课上几乎每一首歌都要创编舞蹈动作。每首歌都有自己特殊的舞蹈动作。小学生生活经验毕竟很少,对一些少数民族的舞蹈还不太了解。因此,在编排之前先让学生看一些各民族舞蹈动作,同时将这些动作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做成分解动作,让学生能够彻底地看清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在模仿时可以创编更好的舞蹈动作,并在歌曲及片断的引导下欢歌起舞。
五、在“课后作业中”引导自主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表现音乐,发展他们的音乐创造才能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归宿。因此,在课后还应十分重视情境的创设,留给学生自由创造想象的空间。如欣赏《龟兔赛跑》后,进行课后延伸,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个情境:乌龟和小兔又进行了一场比赛,这一次的比赛途中要经过一片森林和一条河流,这样结果会是怎样的呢?让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生在创造和表现的同时得到了思想上的教育,体现了音乐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总之,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确定教育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才能充分发挥现代媒体教学的优势,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论小学音乐教学学生的情感体验》无忧论文网
[2]《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辽宁锦州,周静
[3]《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易虹宇
[4]《中小学音乐教育》
[5]《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6]《中小学音乐教师用书》
[7]《现代教育技术与音乐教学改革》铁岭师专,吕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