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素质的竞争。现代社会不仅需要大批具有较高技术和理论的研究型、设计型的科技人才,而且更加需要大量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勤奋敬业、技艺高超的技能型人才。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技能人才特征的分析,旨在建立一种适应目前形势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
[关键词] 动手能力 创新能力 适应能力
根据国家职业大典,高技能人才可以描述为: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
高技能人才是中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大力倡导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之下,更多更快地培训高技能人才,被视为中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薄弱,培养体系不完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当前,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探索一套新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就势在必行。
一、动手能力评价模块。
动手能力是所有技能人才共有的特征。但是,只有高技能人才才能戴“技艺超群”这一桂冠,这也是高技能人才最显著的职业形象特征,因此有必要纳入到新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中。现代高技能人才高超的动手能力不再只是传统的“手艺”和某些“绝活”,而是通过技能教育和培训获得更多的现代化理论知识,成为“手脑联盟”的技能劳动者,这种“手脑联盟”将是知识经济社会高技能人才的时代特征。新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要根据国家职业标准,针对企业具体岗位的技能状况、工艺水平和产品特点,突出技术技能含量,体现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新发展,现场考核高技能人才的动手能力。广州地铁就有3位技术过硬的员工被公司聘为首席技师。
二、创新能力评价模块。
创新必然要求拥有一支能吸收、生产、使用和配置高新科技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才能不断创造出新思想、新制度、新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创新性应主要体现在他所从事领域中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最本质特征在于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只有完成了科技成果的商业化,技术创新才算获得成功,而高技能人才决定着科技成果能否转化的质量。因此,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第一线上把企业开发出来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转化为企业现实的产品提供给客户的技能型人才。一个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量是最大的,他们是构成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科技人才的主体。
广州市化学工业研究所的慧琪,1976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化学检验工作,曾参加研究所30多个科研项目及广州市多项重点科技攻关,正是凭着她突出的业绩直接取得技师资格,“视同工程师”。
三、适应能力评价模块。
在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更新改变越来越迅猛的今天,如果一个高技能人才不能很快地适应新技术的要求,不能很快地适应新设备新操作方法,不能很快地应用新的理论知识进行指导实践操作,这样的人才,也必将被时代的发展所淘汰,因此,高技能人才要有适应工作岗位变动的能力。“一专多能”,在培养规格上体现复合性。除了精通和掌握本专业岗位群主要工种、不同设备的操作技能外,对相关专业工种的知识和技术也要有相当的了解,并具有运用交叉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能。学机械的要懂电工与电子,学环境保护的要懂生物技术,学管理的要懂国际贸易,学护理的要懂人际交往和心理学,等等。这是高技能人才适应现代化企业高效率生产的需要。
高技能人才是中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大力倡导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之下,更多更快地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被视为中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逐步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使岗位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得到体现,这必将有利于激励员工学技术、创业绩;有利于企业培养和选拔技术领军人物,突现企业技术主力的作用,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持续性和长效机制,将极大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进而推动企业效益的提升和企业发展;有利于合理配置企业人力资源、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构建和谐企业。
参 考 文 献
[1]《时代呼唤高技能人才》新华社《决策咨询通讯》2006年05期
[2]《企业评技师以业绩论高下》《羊城晚报》2007年10月26日■
[关键词] 动手能力 创新能力 适应能力
根据国家职业大典,高技能人才可以描述为: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
高技能人才是中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大力倡导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之下,更多更快地培训高技能人才,被视为中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薄弱,培养体系不完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当前,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探索一套新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就势在必行。
一、动手能力评价模块。
动手能力是所有技能人才共有的特征。但是,只有高技能人才才能戴“技艺超群”这一桂冠,这也是高技能人才最显著的职业形象特征,因此有必要纳入到新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中。现代高技能人才高超的动手能力不再只是传统的“手艺”和某些“绝活”,而是通过技能教育和培训获得更多的现代化理论知识,成为“手脑联盟”的技能劳动者,这种“手脑联盟”将是知识经济社会高技能人才的时代特征。新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要根据国家职业标准,针对企业具体岗位的技能状况、工艺水平和产品特点,突出技术技能含量,体现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新发展,现场考核高技能人才的动手能力。广州地铁就有3位技术过硬的员工被公司聘为首席技师。
二、创新能力评价模块。
创新必然要求拥有一支能吸收、生产、使用和配置高新科技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才能不断创造出新思想、新制度、新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创新性应主要体现在他所从事领域中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最本质特征在于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只有完成了科技成果的商业化,技术创新才算获得成功,而高技能人才决定着科技成果能否转化的质量。因此,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第一线上把企业开发出来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转化为企业现实的产品提供给客户的技能型人才。一个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量是最大的,他们是构成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科技人才的主体。
广州市化学工业研究所的慧琪,1976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化学检验工作,曾参加研究所30多个科研项目及广州市多项重点科技攻关,正是凭着她突出的业绩直接取得技师资格,“视同工程师”。
三、适应能力评价模块。
在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更新改变越来越迅猛的今天,如果一个高技能人才不能很快地适应新技术的要求,不能很快地适应新设备新操作方法,不能很快地应用新的理论知识进行指导实践操作,这样的人才,也必将被时代的发展所淘汰,因此,高技能人才要有适应工作岗位变动的能力。“一专多能”,在培养规格上体现复合性。除了精通和掌握本专业岗位群主要工种、不同设备的操作技能外,对相关专业工种的知识和技术也要有相当的了解,并具有运用交叉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能。学机械的要懂电工与电子,学环境保护的要懂生物技术,学管理的要懂国际贸易,学护理的要懂人际交往和心理学,等等。这是高技能人才适应现代化企业高效率生产的需要。
高技能人才是中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大力倡导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之下,更多更快地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被视为中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逐步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使岗位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得到体现,这必将有利于激励员工学技术、创业绩;有利于企业培养和选拔技术领军人物,突现企业技术主力的作用,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持续性和长效机制,将极大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进而推动企业效益的提升和企业发展;有利于合理配置企业人力资源、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构建和谐企业。
参 考 文 献
[1]《时代呼唤高技能人才》新华社《决策咨询通讯》2006年05期
[2]《企业评技师以业绩论高下》《羊城晚报》2007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