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高校图书馆资源数字化的进程,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古籍室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古籍室可通过下载电子资源,扩大古籍范围,可上传电子书目,完善网络检索,推进古籍复制工作,将某些古籍资源数字化,还可以开展网上咨询,提供文献传递服务,指示其他馆藏,方便读者借阅。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高校古籍室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一日千里,图书资源数字化的深入开展,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古籍室的工作内容也必将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以往的高校古籍室,只能就现有古籍,给读者提供有限的借阅服务,现在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和数字化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全面、更丰富、更人性化的服务。古籍室可以通过下载网上的大量电子古籍资源,弥补馆藏古籍的不足;编制、上传馆藏古籍书目,实现网上检索,方便读者查询;推进古籍复制工作,将某些古籍资源数字化,并开展网上咨询,提供相关的文献传递服务,可使读者足不出户,便捷地获得资料。借助查询系统,指示读者其他馆藏,也将极大地方便读者借阅。
一、下载电子资源,提高馆藏数量。
许多高校图书馆古籍室由于历史原因,所藏古籍资源不多,藏书结构也不尽完善,缺少一些应有的古籍。同时,也有许多古籍室因为经济原因,不能大量购置新印古籍,无法充分满足师生科研和学习的需要,而且短时间内也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但互联网时代已出现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法:下载电子古籍。网络上已有不少论坛提供大量古籍的电子本下载,如国学数典论坛(bbs.gxsd.com.cn)及其附属网站网盘酷(http://www.xueleku.com/forum.php)、国学龙腾论坛(http://bbs.ltgx.net)、爱如生论坛(http://forum.er07.com/index.php)、中国先秦史论坛(www.zgxqs.cn/bbs/)等,以国学数典论坛为例,其下载区分为古代文献区(包括经部文献、史部文献、子部文献、集部文献、丛部文献)、民国文献区(包括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教艺体等)、现代文献区(包括文学文献、艺术文献、综合文献等)、数典专栏区(玄玄藏简即海外汉籍资料汇辑、辑瑞球阳即中华琉球地区文献资料等)、数典专题区(包括文物考古、佛教文献、中医文献、地方文献、文献研究等),可谓琳琅满目。其中仅丛部文献一栏就囊括了《景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未收书辑刊》、《四库禁毁书丛刊》、《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商务《丛书集成初编》、上海书店《续编》、台湾新文丰《丛书集成新编》、《续编》、《三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丛刊》、《中华汉语工具书书库》、《宛委别藏》等古今大部头丛书。虽然下载有时需要积分,不过较之动辄几十万人民币一套,还是易得许多。至于版权方面,由于未用于商业用途,只供学习研究用,目前也不存在版权问题,详见拙文《搜集电子本古籍 丰富古籍室馆藏》相关论述[1]。馆藏较少且资金匮乏的高校图书馆古籍室完全可以根据需要,下载大量电子古籍,弥补馆藏的不足。只需花上几千元,增置一两台电脑作为阅读工具,就可省却几十万、几百万的经费,的确简便易行。
二、编制古籍详目,实现网上检索。
不少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的现状是普通图书都实现编目,书目上网,可以实现网上远程检索,但古籍这一块却是例外,一般只有部分新影印的古籍进行了编目,可实现网上检索,而且如果是大部头的丛书,多数也只是编了个丛书名,没有将子目一一编制检索项,读者只能检索出丛书名,不能检索出子目。与此同时,多数高校图书馆大量的馆藏旧线装书,只有一本很久之前编就的《馆藏古籍目录》,或者一大箱书目卡片,使用较为不便。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觉得古籍分类难以把握,套用中图法有时比较牵强;另一方面可能是考虑古籍的借阅量较小,花费人力物力,详细编目、实现网上检索似乎意义不大,只要有一个《馆藏古籍目录》就可以了。但现在已是网络时代,读者需要不仅仅是去古籍室,看了《馆藏古籍目录》后,知道能够借阅哪些书,更希望能够远程检索,就知道古籍室有哪些需要的资源,所以编目上网已经是一个当务之急,必须尽快完善。同时,编目时,应选择较合理的编目软件和系统,编目时,尽量查核原书,分类合理,编成之后,不仅能够按书名、作者检索,还要能够按主题词、丛书项、版本信息等检索,尽可能地实现“即类求书”。各高校图书馆如果都能费些心,将馆藏的古籍书目编目上网,读者就可以逐一检索,发现自己想借的某书藏于何处,进而有的放矢,前往借阅了。
三、推进善本复制,数字古籍资源。
有些高校图书馆古籍室颇有一些独有的资源,可以称得上珍本、善本,对于这部分资源,不应藏之深闺、秘不示人,而应鼓励开放、物尽其用,欢迎研究者前来借阅。但从另一方面看,某些珍稀古籍存世很少,相当贵重,同时也相对脆弱,为保护起见,也不宜借阅过多。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最好的办法是有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馆藏珍本、善本进行复制或数字化、网络化的工作,这样一劳永逸,可以较好的保护珍本、善本原件。最初的办法是逐页拍照,制成缩微胶卷,不过缩微胶卷阅读时较为不便。另一手段是采用静电复印,制成一本或多个复本,供读者需要借阅。但静电复印过程中的光和热可能会对古籍造成一定的损伤。现在比较先进的办法是将珍本、善本逐页扫描,或者拍摄数码照片,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保存典籍原貌,对原书又没有多少损伤,同时阅读也比较方便,还可以制成PDF或DJVU格式的电子书,贮存和传递也非常简单。一套十卷的古书,扫描成电子本,仅有几十兆大小。一块160G的硬盘,足以贮存几千种古籍。而阅读时,也仅需一台普通的电脑。目前日本许多大学如京都大学[2]、早稻田大学[3]等,都已将较贵重的图书实现数字化,并提供在线浏览,国家图书馆[4]等也开展了类似的工作,读者可通过互联网远程阅读,不需要前往图书馆,也不需要借阅原书。高校图书馆古籍室若有条件也完全可以借鉴、推广这一方法。 四、开展远程咨询,提供文献传递。
传统的古籍室,限于条件,一般只能为亲自来馆的师生提供相关的借阅、复制和咨询服务,而路途较远、不方便前来借阅的读者,则无法得到急需的资料和服务。现在,在新时期、新条件下,这些完全可以顺利实现了。随着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咨询和文献传递已经成为可能。异地的读者,完全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或网上实时对话(QQ或MSN聊天)的方式,向高校图书馆古籍室咨询某一古籍的具体情况,尤其是网上检索系统无法查询者,如册数、卷数、行款、版式、序跋、目录、批校等信息,然后决定是否需要借阅。读者如有复制的需要,高校图书馆也可以通过拍摄、发送数码照片的方式,提供方便而及时的文献服务(必要时,可以收取适当的费用),这样异地读者可以足不出户,了解到外地高校图书馆古籍室的宝贵资源,也可以方便地阅读外地高校图书馆的珍稀资料。过去某些学者为查询某本书中的某一篇文章,甚至是某一句话,不远千里,长途跋涉,前往借阅的情形,将不再重演。这样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也省去了读者来往交通的时间、金钱,节约了大量的社会成本。
五、指示其他馆藏,方便读者借阅。
以往不少高校古籍室多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读者来借阅某一本古籍,本馆有的,可以提供服务;本馆没有,多数不能给读者提供借阅的进一步的线索,只能一声“抱歉”,将读者推向门外。即使有人愿意为读者查阅其他馆藏单位的收藏情况,也是非常麻烦,因为这样需要一一检索其他馆藏单位的馆藏书目,费时费钱,繁琐异常,往往查阅了许多书目,还是一无所获。但在互联网时代,一切已变得非常简单。如果是查阅某个善本,以往的方法是查阅《中国善本古籍目录》,需要按四部分类法,找到此书,再按馆藏单位代码去查馆藏单位,较为麻烦。现在可以登录国家图书馆网站的“中国古籍善本目录导航系统”[5],输入书名或作者,就可以相关书目及馆藏地就一目了然了。甚至可以输入“九行十七字”、“细黑口”、“黄氏家塾”等类似信息,检索行款、版式、刻印者等相关信息,进行综合比较,非常便利。而国家图书馆的“中华古籍善本国际联合书目系统”[6],则不仅收录国图、中科院图书馆、北大图书馆及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30多个图书馆的古籍善本信息。如果想知道某个普本何处有藏,一般登录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中山图书馆、中科院图书馆等公立图书馆网站,以及北大、复旦、人大、南大、清华等高校的图书馆图书检索系统,点击检索,绝大多数都会有结果。可以乐观地相信,随着图书馆资源数字化的进程,不久的将来,庞大而全面的中国古籍书目联合导航系统(不仅收录善本,也收录所有的普本,不仅包括高校图书馆,也包括公立图书馆及境外收藏单位的古籍),也会成为现实,查询某书的馆藏地,只需轻轻一点。
总之,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校图书馆古籍室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古籍室管理人员一定要把握好这一机遇,多方面开展工作,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开创新时期高校古籍阅览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胡露.搜集电子本古籍 丰富古籍室馆藏[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5).
[2]京都大学电子图书馆.http://edb.kulib.kyoto-u.ac.jp/minds.html.
[3]早稻田大学图书馆.http://www.wul.waseda.ac.jp/kotenseki/index.html.
[4]详见http://www.nlc.gov.cn/dsb_zyyfw/gj/gjzyk/中各在线数据库.
[5]“中国古籍善本目录导航系统”网址.http://202.96.31.45.
[6]网址http://res4.nlc.gov.cn/home/index.trs?channelid=630,详细介绍见http://res4.nlc.gov.cn/home/index.trs?method=redirect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高校古籍室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一日千里,图书资源数字化的深入开展,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古籍室的工作内容也必将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以往的高校古籍室,只能就现有古籍,给读者提供有限的借阅服务,现在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和数字化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全面、更丰富、更人性化的服务。古籍室可以通过下载网上的大量电子古籍资源,弥补馆藏古籍的不足;编制、上传馆藏古籍书目,实现网上检索,方便读者查询;推进古籍复制工作,将某些古籍资源数字化,并开展网上咨询,提供相关的文献传递服务,可使读者足不出户,便捷地获得资料。借助查询系统,指示读者其他馆藏,也将极大地方便读者借阅。
一、下载电子资源,提高馆藏数量。
许多高校图书馆古籍室由于历史原因,所藏古籍资源不多,藏书结构也不尽完善,缺少一些应有的古籍。同时,也有许多古籍室因为经济原因,不能大量购置新印古籍,无法充分满足师生科研和学习的需要,而且短时间内也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但互联网时代已出现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法:下载电子古籍。网络上已有不少论坛提供大量古籍的电子本下载,如国学数典论坛(bbs.gxsd.com.cn)及其附属网站网盘酷(http://www.xueleku.com/forum.php)、国学龙腾论坛(http://bbs.ltgx.net)、爱如生论坛(http://forum.er07.com/index.php)、中国先秦史论坛(www.zgxqs.cn/bbs/)等,以国学数典论坛为例,其下载区分为古代文献区(包括经部文献、史部文献、子部文献、集部文献、丛部文献)、民国文献区(包括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教艺体等)、现代文献区(包括文学文献、艺术文献、综合文献等)、数典专栏区(玄玄藏简即海外汉籍资料汇辑、辑瑞球阳即中华琉球地区文献资料等)、数典专题区(包括文物考古、佛教文献、中医文献、地方文献、文献研究等),可谓琳琅满目。其中仅丛部文献一栏就囊括了《景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未收书辑刊》、《四库禁毁书丛刊》、《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商务《丛书集成初编》、上海书店《续编》、台湾新文丰《丛书集成新编》、《续编》、《三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丛刊》、《中华汉语工具书书库》、《宛委别藏》等古今大部头丛书。虽然下载有时需要积分,不过较之动辄几十万人民币一套,还是易得许多。至于版权方面,由于未用于商业用途,只供学习研究用,目前也不存在版权问题,详见拙文《搜集电子本古籍 丰富古籍室馆藏》相关论述[1]。馆藏较少且资金匮乏的高校图书馆古籍室完全可以根据需要,下载大量电子古籍,弥补馆藏的不足。只需花上几千元,增置一两台电脑作为阅读工具,就可省却几十万、几百万的经费,的确简便易行。
二、编制古籍详目,实现网上检索。
不少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的现状是普通图书都实现编目,书目上网,可以实现网上远程检索,但古籍这一块却是例外,一般只有部分新影印的古籍进行了编目,可实现网上检索,而且如果是大部头的丛书,多数也只是编了个丛书名,没有将子目一一编制检索项,读者只能检索出丛书名,不能检索出子目。与此同时,多数高校图书馆大量的馆藏旧线装书,只有一本很久之前编就的《馆藏古籍目录》,或者一大箱书目卡片,使用较为不便。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觉得古籍分类难以把握,套用中图法有时比较牵强;另一方面可能是考虑古籍的借阅量较小,花费人力物力,详细编目、实现网上检索似乎意义不大,只要有一个《馆藏古籍目录》就可以了。但现在已是网络时代,读者需要不仅仅是去古籍室,看了《馆藏古籍目录》后,知道能够借阅哪些书,更希望能够远程检索,就知道古籍室有哪些需要的资源,所以编目上网已经是一个当务之急,必须尽快完善。同时,编目时,应选择较合理的编目软件和系统,编目时,尽量查核原书,分类合理,编成之后,不仅能够按书名、作者检索,还要能够按主题词、丛书项、版本信息等检索,尽可能地实现“即类求书”。各高校图书馆如果都能费些心,将馆藏的古籍书目编目上网,读者就可以逐一检索,发现自己想借的某书藏于何处,进而有的放矢,前往借阅了。
三、推进善本复制,数字古籍资源。
有些高校图书馆古籍室颇有一些独有的资源,可以称得上珍本、善本,对于这部分资源,不应藏之深闺、秘不示人,而应鼓励开放、物尽其用,欢迎研究者前来借阅。但从另一方面看,某些珍稀古籍存世很少,相当贵重,同时也相对脆弱,为保护起见,也不宜借阅过多。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最好的办法是有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馆藏珍本、善本进行复制或数字化、网络化的工作,这样一劳永逸,可以较好的保护珍本、善本原件。最初的办法是逐页拍照,制成缩微胶卷,不过缩微胶卷阅读时较为不便。另一手段是采用静电复印,制成一本或多个复本,供读者需要借阅。但静电复印过程中的光和热可能会对古籍造成一定的损伤。现在比较先进的办法是将珍本、善本逐页扫描,或者拍摄数码照片,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保存典籍原貌,对原书又没有多少损伤,同时阅读也比较方便,还可以制成PDF或DJVU格式的电子书,贮存和传递也非常简单。一套十卷的古书,扫描成电子本,仅有几十兆大小。一块160G的硬盘,足以贮存几千种古籍。而阅读时,也仅需一台普通的电脑。目前日本许多大学如京都大学[2]、早稻田大学[3]等,都已将较贵重的图书实现数字化,并提供在线浏览,国家图书馆[4]等也开展了类似的工作,读者可通过互联网远程阅读,不需要前往图书馆,也不需要借阅原书。高校图书馆古籍室若有条件也完全可以借鉴、推广这一方法。 四、开展远程咨询,提供文献传递。
传统的古籍室,限于条件,一般只能为亲自来馆的师生提供相关的借阅、复制和咨询服务,而路途较远、不方便前来借阅的读者,则无法得到急需的资料和服务。现在,在新时期、新条件下,这些完全可以顺利实现了。随着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咨询和文献传递已经成为可能。异地的读者,完全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或网上实时对话(QQ或MSN聊天)的方式,向高校图书馆古籍室咨询某一古籍的具体情况,尤其是网上检索系统无法查询者,如册数、卷数、行款、版式、序跋、目录、批校等信息,然后决定是否需要借阅。读者如有复制的需要,高校图书馆也可以通过拍摄、发送数码照片的方式,提供方便而及时的文献服务(必要时,可以收取适当的费用),这样异地读者可以足不出户,了解到外地高校图书馆古籍室的宝贵资源,也可以方便地阅读外地高校图书馆的珍稀资料。过去某些学者为查询某本书中的某一篇文章,甚至是某一句话,不远千里,长途跋涉,前往借阅的情形,将不再重演。这样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也省去了读者来往交通的时间、金钱,节约了大量的社会成本。
五、指示其他馆藏,方便读者借阅。
以往不少高校古籍室多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读者来借阅某一本古籍,本馆有的,可以提供服务;本馆没有,多数不能给读者提供借阅的进一步的线索,只能一声“抱歉”,将读者推向门外。即使有人愿意为读者查阅其他馆藏单位的收藏情况,也是非常麻烦,因为这样需要一一检索其他馆藏单位的馆藏书目,费时费钱,繁琐异常,往往查阅了许多书目,还是一无所获。但在互联网时代,一切已变得非常简单。如果是查阅某个善本,以往的方法是查阅《中国善本古籍目录》,需要按四部分类法,找到此书,再按馆藏单位代码去查馆藏单位,较为麻烦。现在可以登录国家图书馆网站的“中国古籍善本目录导航系统”[5],输入书名或作者,就可以相关书目及馆藏地就一目了然了。甚至可以输入“九行十七字”、“细黑口”、“黄氏家塾”等类似信息,检索行款、版式、刻印者等相关信息,进行综合比较,非常便利。而国家图书馆的“中华古籍善本国际联合书目系统”[6],则不仅收录国图、中科院图书馆、北大图书馆及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30多个图书馆的古籍善本信息。如果想知道某个普本何处有藏,一般登录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中山图书馆、中科院图书馆等公立图书馆网站,以及北大、复旦、人大、南大、清华等高校的图书馆图书检索系统,点击检索,绝大多数都会有结果。可以乐观地相信,随着图书馆资源数字化的进程,不久的将来,庞大而全面的中国古籍书目联合导航系统(不仅收录善本,也收录所有的普本,不仅包括高校图书馆,也包括公立图书馆及境外收藏单位的古籍),也会成为现实,查询某书的馆藏地,只需轻轻一点。
总之,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校图书馆古籍室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古籍室管理人员一定要把握好这一机遇,多方面开展工作,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开创新时期高校古籍阅览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胡露.搜集电子本古籍 丰富古籍室馆藏[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5).
[2]京都大学电子图书馆.http://edb.kulib.kyoto-u.ac.jp/minds.html.
[3]早稻田大学图书馆.http://www.wul.waseda.ac.jp/kotenseki/index.html.
[4]详见http://www.nlc.gov.cn/dsb_zyyfw/gj/gjzyk/中各在线数据库.
[5]“中国古籍善本目录导航系统”网址.http://202.96.31.45.
[6]网址http://res4.nlc.gov.cn/home/index.trs?channelid=630,详细介绍见http://res4.nlc.gov.cn/home/index.trs?method=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