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56岁的苏阿姨离开家庭,离开丈夫,开始了自驾之旅。她的前半生就是众多平凡女子的模样:与丈夫相亲认识,婚后生儿育女,等女儿成家,退休的她又继续为下一代忙碌着——帮女儿带双胞胎,一带就是3年。曾经,她认为她的人生没有别的可能,“为孩子考虑我就忍吧”。直到有一天,将外孙送到幼儿园之后,苏阿姨决定逃离这个家,她和自己“私奔”了。
如果仅仅从表面上看苏阿姨的行为,很多人会给她贴上“疯狂”或是“过于自我”的标签,甚至会苛责她对家庭不负责任。只有了解之后才知道,苏阿姨一直努力当一个好妈妈、好妻子,从来没有闲过一天,常年忍受着丈夫的暴力行为,只有丈夫离开家,她才能拥有使用沙发和电视的权利,一度患上中度抑郁症要靠药物治疗。她的这次逃离,其实是表达了多年来第一次为自己而活的勇气。
《奇葩说》第七季有一個辩题是“妈妈疯狂追星天天不着家,该不该阻拦”。不仅仅是追星,很多退了休的父母,都出现了“放飞自我”的行为:熬夜看小说不可自拔、“全民k歌”嗨唱全网、广场舞、打麻将一条龙……这些行为让子女们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娃没人帮忙带了,饭没人做了,卫生没人打扫了,每天下班后面对家中的一片狼藉和不知所踪的“叛逆”父母,谁的内心不是崩溃的?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中国的退休父母在大众眼里也被赋予了“刻板印象”:他们年轻的时候吃苦耐劳,成家后用心经营家庭;有了孩子后便将心血全部投注到子女身上,关心孩子的学业、工作;等到孩子工作稳定后,便继续关注孩子的婚姻和子女问题;有了孙子孙女后自然要帮助子女照顾孩子和家庭,尽可能让子女安心工作,少一些后顾之忧;等孙子孙女们学有所成,他们才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这个模式是那么普遍,以致于子女觉得一切是那么自然,自然到一旦父母“罢工”,子女就会觉得父母变得“叛逆”了。然而,子女们忘记了重要的一点:父母首先是他们自己,然后才是父母。在所有的身份中,只有父母这样的身份是一旦拥有便要背负终生的,因此很多人大半辈子都是“某某的爸爸”“谁谁的妈妈”。渐渐大家就忘记了,父母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己的兴趣和喜好,也有自己的朋友,也有喜欢的明星,也有权利去追求想要的生活。辛苦一辈子、一直为子女付出的父母,想要活出自我,这样的“叛逆”有何不可?
面对突然变得“叛逆”的父母,作为子女,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叛逆”本身并不是问题,而是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号:父母的生活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他们不得不通过这样的行动做出一些改变。他们可能是生活中遇到了一些无法言说的情绪问题,但不敢与子女交流,怕本来就忙碌的子女为自己操心,或是担心子女无法理解自己的处境,而选择寻求其他方式解决。
当觉察到父母的这种变化时,子女可以明确地告诉他们:“我不知道你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我很好奇你改变的原因,也愿意听你说一说。”这样的做法会给予他们一些安心和信心,父母会感觉他们的需求是被看到的,而被看到这一点本身就为家庭关系提升了很多安全感。
同时,子女可以向父母表明:“虽然我是你们的孩子,但我已经是成年人了,我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脆弱,我有能力,也有意愿给你们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这样也更容易使父母打开心扉,家庭沟通的大门才会进一步打开。
虽然子女应对父母实现自我的“叛逆”行为予以充分理解和支持,但也要注意父母的“叛逆”行为是否适度。
所谓适度,就是不影响父母的身心健康。比如父母完全无心去做其他事情,当其他人说一句反对意见时,就会导致父母情绪激烈波动,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等。如果这种“不健康的热情”出现在父母身上,子女就需要和父母讨论,问一问他们:“我看到你最近和以前有些不一样,好像生活中只有看小说、追星、打牌这些事情。我想和你说说话都变得很难,不知道你怎么看?”
子女这样中立的表达,不明确表明对父母行为的抗拒和不喜欢,可以减少父母的抵触,同时引发父母多一些个人思考,大家可以更好地讨论一个适度的原则。此外,在与父母交流时,也可以先抛出对父母身体健康的担心,再与父母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比如,对于熬夜看小说的父母,可以这样说:“你追求个人的爱好我是很支持的,但我也担心你因为熬夜看得太久而影响身体健康。不如咱们互相监督,都十点半准时关灯睡觉,你看好不好?”
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当子女看到父母“叛逆”背后的需求时,不要一味地摆事实、讲道理或者直接反对他们的行为,而要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家庭就会变得更加温馨和谐。
(摘自《大众健康》)(责任编辑 辛彩霞)
如果仅仅从表面上看苏阿姨的行为,很多人会给她贴上“疯狂”或是“过于自我”的标签,甚至会苛责她对家庭不负责任。只有了解之后才知道,苏阿姨一直努力当一个好妈妈、好妻子,从来没有闲过一天,常年忍受着丈夫的暴力行为,只有丈夫离开家,她才能拥有使用沙发和电视的权利,一度患上中度抑郁症要靠药物治疗。她的这次逃离,其实是表达了多年来第一次为自己而活的勇气。
活出自我,未尝不可
《奇葩说》第七季有一個辩题是“妈妈疯狂追星天天不着家,该不该阻拦”。不仅仅是追星,很多退了休的父母,都出现了“放飞自我”的行为:熬夜看小说不可自拔、“全民k歌”嗨唱全网、广场舞、打麻将一条龙……这些行为让子女们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娃没人帮忙带了,饭没人做了,卫生没人打扫了,每天下班后面对家中的一片狼藉和不知所踪的“叛逆”父母,谁的内心不是崩溃的?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中国的退休父母在大众眼里也被赋予了“刻板印象”:他们年轻的时候吃苦耐劳,成家后用心经营家庭;有了孩子后便将心血全部投注到子女身上,关心孩子的学业、工作;等到孩子工作稳定后,便继续关注孩子的婚姻和子女问题;有了孙子孙女后自然要帮助子女照顾孩子和家庭,尽可能让子女安心工作,少一些后顾之忧;等孙子孙女们学有所成,他们才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这个模式是那么普遍,以致于子女觉得一切是那么自然,自然到一旦父母“罢工”,子女就会觉得父母变得“叛逆”了。然而,子女们忘记了重要的一点:父母首先是他们自己,然后才是父母。在所有的身份中,只有父母这样的身份是一旦拥有便要背负终生的,因此很多人大半辈子都是“某某的爸爸”“谁谁的妈妈”。渐渐大家就忘记了,父母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己的兴趣和喜好,也有自己的朋友,也有喜欢的明星,也有权利去追求想要的生活。辛苦一辈子、一直为子女付出的父母,想要活出自我,这样的“叛逆”有何不可?
父母“叛逆”的深层原因
面对突然变得“叛逆”的父母,作为子女,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叛逆”本身并不是问题,而是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号:父母的生活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他们不得不通过这样的行动做出一些改变。他们可能是生活中遇到了一些无法言说的情绪问题,但不敢与子女交流,怕本来就忙碌的子女为自己操心,或是担心子女无法理解自己的处境,而选择寻求其他方式解决。
当觉察到父母的这种变化时,子女可以明确地告诉他们:“我不知道你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我很好奇你改变的原因,也愿意听你说一说。”这样的做法会给予他们一些安心和信心,父母会感觉他们的需求是被看到的,而被看到这一点本身就为家庭关系提升了很多安全感。
同时,子女可以向父母表明:“虽然我是你们的孩子,但我已经是成年人了,我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脆弱,我有能力,也有意愿给你们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这样也更容易使父母打开心扉,家庭沟通的大门才会进一步打开。
“叛逆”要以健康为前提
虽然子女应对父母实现自我的“叛逆”行为予以充分理解和支持,但也要注意父母的“叛逆”行为是否适度。
所谓适度,就是不影响父母的身心健康。比如父母完全无心去做其他事情,当其他人说一句反对意见时,就会导致父母情绪激烈波动,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等。如果这种“不健康的热情”出现在父母身上,子女就需要和父母讨论,问一问他们:“我看到你最近和以前有些不一样,好像生活中只有看小说、追星、打牌这些事情。我想和你说说话都变得很难,不知道你怎么看?”
子女这样中立的表达,不明确表明对父母行为的抗拒和不喜欢,可以减少父母的抵触,同时引发父母多一些个人思考,大家可以更好地讨论一个适度的原则。此外,在与父母交流时,也可以先抛出对父母身体健康的担心,再与父母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比如,对于熬夜看小说的父母,可以这样说:“你追求个人的爱好我是很支持的,但我也担心你因为熬夜看得太久而影响身体健康。不如咱们互相监督,都十点半准时关灯睡觉,你看好不好?”
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当子女看到父母“叛逆”背后的需求时,不要一味地摆事实、讲道理或者直接反对他们的行为,而要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家庭就会变得更加温馨和谐。
(摘自《大众健康》)(责任编辑 辛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