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吉林省养老模式历经了居家养老—多元化养老—医养结合养老的发展模式转变。吉林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固有特征在于,发展的速度较快且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热情参与。其存在的问题是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设立、人员配备等方面缺乏明确的标准、机构运营缺乏有效监督的缺陷。上述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强化政府责任,多部门协调公共财政作用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长效筹资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出台相应的标准,规范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经营行为,保障老年人群体合法权益;加大人才的培养,实现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人才的持续供给。
  关键词:养老 医养结合 服务模式 老年人群体
  一、吉林省养老模式的时代转向
  医养结合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名词提法,顾名思义是将医与养相结合。这里的“医”具有广义性特征,即既包括中端的疾病诊疗、医药救治和急诊救护等,也包括前端的健康教育、健康检查和预防保健等,还包含后端的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拓展内容;中国的“养”基本涵盖基础型的助老服务(膳食服务、家政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生活照护(起居照料、健康护理等)和精神关怀服务(陪伴服务、心理精神支持服务等),在基础型服务之上突显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提升型服务(医疗辅助、中医药辅助等),以及突显职业化和规范化的专业型服务(康复护理、失智老年人服务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均寿命亦随之延长。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便是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年人人群是医疗就医高需求群体,老年人的健康方面需要特定的人员进行照护,如何更好的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事实上,养老与医疗具有紧密结合的关系,医疗是老年人群体养老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医疗问题解决的好,老年人群体养老质量和水平亦会随之提升。
  吉林省老年人群体养老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亦发生巨大变化。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受到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影响,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老年人群体养老呈现不同的模式。就农村地区而言,由于当时没有建立普遍的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落后,老年人群体养老模式主要为居家养老。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年人群体养老多集中在男性后代家中。
  这一养老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老年人群体养老过程中健康水平较低,日常健康维护不及时,多数情况下只有在得病后才去医院治疗。二是承担老年人人群養老主体的负担过重。老年人的男性后人除了要照护老年人外,还要进行日常的生产劳动,无法身心投入照护老人的工作之中。此外,承担居家养老的主体往往不具备相应的照护老年人群体的医疗知识,对于身体健康欠佳的老年人无法予以有效的照护。三是对于没有子女的老年人群体,其无法享受居家养老的待遇。就城市地区而言,由于居住在城市中的老年人多是具有城市户口且具有医疗保险的职工,因此其在身体健康程度欠佳时,能够及时就医。因此,城市地区的老年人群体即使主要采取居家养老模式,但是在养老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医疗保障因素,相比于农村地区而言,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改革开放之后,吉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社会医疗保障、老年人群体养老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农村以及城市地区,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养老机构逐步建立,社会化养老模式逐渐兴起。社会化养老模式对于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产生了一定冲击的同时,亦打破了人们关于老年人群体养老的固有思维,使得老年人群体养老具有更加多样的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吉林省老年群体的养老模式呈现出新的气象,在众多老年人全体养老模式中,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脱颖而出。
  二、吉林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概括而言,吉林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1.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速度较快
  吉林省对于支持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具有较强的力度。自2000年,省委省政府在民生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提出了提高全省老年人群体医疗养老水平,将养老与日常医疗相结合的养老新理念。自2000年后,吉林省省内各地新兴的养老机构迅速建立。各式养老机构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老年人群体养老的多样化需求。这些养老机构普遍注意到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因此在养老机构内部配备相应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服务工作人员,以满足老年人群体对于医疗卫生的日常需求。
  2.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热情参与
  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的推广和发展除了得到政府的支持外,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亦是其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相比于传统的老年群体养老模式,医养结合养老对于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服务有了新的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这些资金以及人员仅仅靠政府的支持是不够的,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和推广极具必要性。因此,在吉林省内各个地区,社会资本参与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中得到广泛的认可。笔者在吉林省长春市五个社区调研时发现,多数社区建立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均是社会资本参与兴办的。
  (二)吉林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快速发展过程中亦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设立、人员配备等方面缺乏明确的标准
  随着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加,这些机构的设立、人员配备等方面没有可遵循的统一标准。作者在调研中发现,不同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在医疗设备设置上采取了不同标准,有的医养结合的医疗机构是按照社区医院医疗机构的设备设置的标准来执行,有的医养结合的医疗机构根本没有按照固定的标准执行,随意性比较大。在人员配备方面,各个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差异性较大。有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配备了医生、护士以及医疗陪护人员,有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仅仅配备了医疗陪护人员、护士,没有配备医生。
  2.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缺乏必要的有效监督   目前,吉林省内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如何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督,使能够真正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题。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在社会资本参与兴办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中,一些结构没有能够处理好营利与提供公益服务之间的关系。一些社会资本兴办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仅仅注重机构的营利性,为了节约成本,降低了服务质量,使得其服务老年群体的公益性性质丧失殆尽,对医养结合的老年人养老模式的推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一些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的宗旨和目的已经严重偏离了其设立初衷。
  三、吉林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完善
  针对上述问题,吉林省在完善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方面,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强化政府责任
  多部门协调公共财政作用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长效筹资机制还不够完善,而且政府对于其投入的支持力度也不够。所以,为了更好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在实际中得到更好的应用,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实现多部门的协调。首先,政府要做出资金方面的支持,为养老服务模式发展提供前期的筹资渠道,促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完善基础设施,满足老人最基本的需求。其次,政府要不断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为该模式的应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最后,由于该模式下各个部门的工作还不够成熟,而且部门之间也缺乏联系,所以要加强部门之间在工作中的联系,促使其协调发展。
  (二)加强政府监管
  出台相应的标准,规范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经营行为,保障老年人群体合法群益。针对社会资本的引进,政府部门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对于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不能提供相应服务的,应当予以相应的惩罚,对于具有较严重情节的,政府部门应当吊销其营业执照。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当加快针对省内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标准制定步伐,真正做到有规可循,有法可依,进而有效规范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经营行为。
  (三)加大人才的培养
  实现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人才的持续供给。人才是任何事业发展的核心,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亦不例外。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医疗专业人员的缺乏是医养结合养老机发展面临的急待突破的瓶颈。
  一些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负责人认为,这一瓶颈的突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医养结合医疗服务人员的培养力度,拓宽人才培养的渠道。一些专业性的医疗人才培养的机构和学校可以针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对医疗人才的现实需求,为其培养专项人才,保证人才供给。此外,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还应当与特定的医院以及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培训机制,对于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特定人员进行培训,解决人员短缺问题;二是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人员培养、待遇在资金方面的支持,同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自身亦要加大投入,吸引更多的医疗人才加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工作,充实其人才队伍,助力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发展壮大。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一般项目,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21yb38)
  参考文献:
  [1]卓然.浅谈“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21(11).
  [2]田祥.医养结合集中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1(07).
  [3]陈运奇,周琳,侯惠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1(02).
其他文献
摘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隐蔽的方式进行施教,其目的和呈现方式也是隐现的,受教育者处于潜移默化的受教状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力量是教师,教师结合各自专业特点是否能够有效地将专业知识点与思政元素融合展示,其实质就是通过隐性的教育方式去影响学生。本文结合既有的文献资料,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视域关注加强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必要性,着重分析影响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应对策
摘要: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困惑的心境,在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中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就业。本文首先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接着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职
精准扶贫和创新创业教育都是国家顶层设计战略,他们的目的属性趋同,关联密切.高职院校既要把精准扶贫视为责任和任务,更要把精准扶贫视为创新创业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在剖析精准扶贫和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和关联的基础上,分别从提升创新创业课程思政内涵、注重双创政策导向、强化精准扶贫特色、深化“专业+”双创教学改革以及发挥产学研赛创协同功能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精准扶贫战略下高职院校双创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开展党日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同质化严重,较为形式化,常规学习效果缺乏有效追踪,系统化设计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几个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高质量开展党日活动,要创新党日活动的内容,创新党日活动的形式,完善党日活动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党日活动 学生党支部 高质量开展  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基层党支部党日活动是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促进党员发挥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控制是一项比较复杂的问题,这一问题带有普遍性。本文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 A  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上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体内部温度剧烈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严格控制裂缝产生和发展,以保证工程质量。  一、裂缝
期刊
“三全育人”思想贯穿高校工作的各个领域,本文主要研究在“三全育人”视角下如何构建和优化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新模式.通过总结分析现行资助工作中的薄弱点,结合学院资助工作实效,创新资助育人形式,以全面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素养、知识技能为目的,探究资助育人新模式.
摘要:高校招生就业问题是我国社会中普遍关注的一项重要问题,在每一个历史阶段和时期内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近年来现代经济环境不稳定的状态下,就业困难一直是困扰我国大学生的一个主要问题,而我国的各级政府为了使大学生的就业更为顺利,并且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进入到市场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进行鼓励和扶持,但产生的效果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目前的高校招生就业意愿较弱,这就导致
摘要:通过比较研究,建立“双赛融通”的新标准体系,为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芙蓉工匠,助力湖南省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竞赛 世界技能大赛 比较研究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以下简称国赛),是社会影响大、专业覆盖面广、参赛选手多的全国性职业院校学生技能赛事。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是最高级别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被社会誉为“世界
近几年,传统的女性彩妆行业却出现了很多由男星代言的现象.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选取2019年至2020年上半年男明星代言彩妆品牌的20个案例进行浅析.结果表明,男明星代言这些产品的背后原因更多体现的不是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是资本的运作、粉丝经济的体现,同时也体现出了对女性凝视、对女性的进一步消费.
摘要: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民办高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化人才培养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民办高校办学的扶持工作,要确保民办高校的稳步健康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重视内部管理,尤其是认识到人才培养,留住高校骨干力量,完善民办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这也是关系到学校长远发展的问题。文章主要结合当前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分析了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和留住骨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