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客观的原因,直到最近,笔者才有幸拜读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丁启阵副教授的大作《我赞成把〈背影〉从中学语文课本中删去》。实在是为题目所吸引,就忍不住一路细细读下来。读完之后,一个很突出的感受就是,教授就是教授,真的很有研究精神,你看,文章从美学原理、交通规则、朱父的简况、朱的文章风格及其人品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证,真可谓全方位、多角度啊,理由不能说不充分。而且发人所未发,言人所不敢言,其创新精神和过人胆识也让人十分佩服。
但是,惊叹和佩服之余,就观点而言,笔者却实在不敢与丁教授苟同。要说理由,由于本人只是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自然不可能有丁教授那么高深的理论,知识面也不及丁教授的万分之一。所以,比起丁教授的惊世之作,本文定然是极肤浅极苍白的了,只能算作是“一孔之见”,或者,姑且就叫做“一般见识”吧。
让我们来看看丁教授说要删除《背影》的基本理由——
首先,他认为朱父穿越铁道买橘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因为,他的行为有可能触犯他人的利益,造成火车无法正常行驶,破坏火车站的秩序,影响他人的正常旅行。
对于这种说辞,我不能不佩服丁教授。都上升到法律的层面了,法律是讲事实的,如果我们按照当前的交通法规来看,朱父的行为还真是不能允许的,不仅如此,甚至还应该受到法律制裁的。说到这,我突然想起了前些年,有些评论家也曾说《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是不合环保、违反法律,所以要求禁止宣传的事。这种说法稍稍一推广,那么《水浒传》里的好汉们绝大部分都是违法犯罪分子,他们的锄强扶弱之举就不应该说是路见不平、惩恶扬善,而应该被说成是目无王法、滥用私刑。
拿今天的法律知识去解读背景迥异的年代里情感火热的文学作品,这个想法本身就够大胆够疯狂的。但没有想到的是,丁教授竟然振振有词,理由还似乎十分充分,这,不能不让人佩服。
第二,丁教授认为朱父买橘子的艰难过程并不是美的表现,相反动作还很不潇洒,所以对其赞赏有加实际上是一种病态的审美取向。他说:一个父亲,可以令儿子感动的行为方式实在是太多了,绝不限于违反交通规则去买橘子一种。比如说,他可以绕远道、上下台阶去买橘子,然后累得心脏病差点发作。
教授的话如醍醐灌顶,让我一下子明白了自己这许多年来的浅薄和无知。原来累得父亲的动作艰难是病态美的体现,而累得差点心脏病发作竟然成了健康美的表现,作为语文老师,我居然一点都不知道,真是羞愧!
再回想走上讲台的这些年来所做的事,我更是无比惶恐,因为我居然还一直在向学生大讲特讲这种“病态的美”,告诉孩子们应该多多学习这种“病态的美”。你看,我就向学生说过什么“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等事例是困难磨练意志、逆境助长辉煌的经典范例;我还向学生说过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是极富爱国情怀的突出表现;更向学生讲什么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尽职尽责不负重托的杰出代表。推而广之,我还想起了前些年曾向学生朗读并推荐过自认为十分精美感人的《疯娘》《中国最美的女孩》等文章,如今丁教授却告诉我,那更是一种病态的美啊!原来,我们对美的认识都是一种病态的取向。
丁教授在文中特别提到欣赏这种美是“中国人的病态审美心理”,那么按照这种说法,外国人就不应该有相同的审美取向了,可是《巴黎圣母院》却是风靡全世界的经典作品,人们在谈论主人公卡西莫多时并没有多少人说到他外表的丑陋,却更多地是颂扬他内心的正直与善良;《老人与海》也是举世公认的优秀之作,人们之所以对那老人十分欣赏,就是因为他对目标的执着和对困难的无所畏惧,却没有多少人说他是一个不知变通的教条主义者。如此看来,其实这种“病态”的审美取向是全世界的通病啊!而我,还有我们的语文老师们却一直都在向学生提倡,我为我们的这种误导学生的极其错误的做法感到深深的忏悔。
第三,为了说明《背影》该删,丁教授还考证了朱父的简况,得出的结果是,他是一个为了自己的欢娱为官纳妾、气死母亲、害苦儿子的人,只能算是一个不忠不孝不慈的男人,所以根本就不该写这么一个不堪的男人,让他成为十几亿人的精神楷模就更不足取了。我不知道丁教授找的这些材料是从何而来的,也无法考证其是否可信——其实根本就没有考证的必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朱自清先生本人写的《背影》中的表现而言,他的父亲应该算得上是很称职的了:面对即将出行的儿子,他不仅事事考虑十分周全,而且为了儿子不辞劳苦,尤其是丁教授反感的买橘子那个环节我以为其实写得十分真实,也十分细致。唯其真实才鲜活可信,唯其细致才生动感人。
可是,按照丁教授的观点,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点错误就绝不能再说其好的方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是不是凡是犯过错误的人都再一无是处,都不应该得到我们的任何原谅呢?我不知道丁教授是否曾经犯过错误,但至少我知道我周围的人是没有一个没有任何过错的。再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按照丁教授的说法,当我们吃着鸡蛋的时候,应该不要首先关心鸡蛋是否合口有无营养,而是必须要先想一下那只下蛋的鸡是否品德纯良、根红苗正,看有没有偷吃粮食或欺侮其他的鸡等相关错误呢?
第四,丁教授说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不过是一个身心皆不健康的小知识分子的无病呻吟,境界不高。充其量,也就是杜甫所说的“翡翠兰苕上”的小品,而不是“鲸鱼碧海中”的大作。
我不知道在丁教授的眼里,什么样的作品才称得上是“鲸鱼碧海中”之类的大作,我只知道在我的观念中,凡是抒写真性情的文字就是好文字,展示美好品质的文章就是好文章。比如,我只知道,在朱自清的那个时代,朱先生的文章便是好文章之一,而在现在这个时代,同样也有好文章,比如周国平先生的,比如林清玄先生的,再比如毕淑敏女士的……我常常喜欢读这样的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读着这些话时,我感受到了时光的可贵,生命的美好,所以我一直努力地想着如何珍惜这宝贵的时光,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滋有味。我还喜欢读到这样的句子:“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因为感觉语言朴素,十分真实,写出了儿子对父亲深情的思念。
这种教人惜时、引人感动的句子为什么就不好呢?难道一定要每一篇文章都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或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再或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的句子?如果全是这样的,不知丁教授又会不会说中国的文人就只有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而全无个性可言呢?
再有,就是朱自清先生的为人和文风问题。从可以查寻的历史记录看来,朱自清的为人处事和文学创作方面的情况是比较稳定的,可以说他一直都保持了比较积极上进的状态,这在当时那个时代里应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而且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朱先生也算得上是一个比较性情化的人了。典型的事例就是当他得知闻一多被害,义愤填膺,写诗“你是一团火”,“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了新中国”。他回到北平后,在《抗议当局任意逮捕人民书》上签名,他宁愿挨饿,拒绝低价购买美援面粉。这样一个铁骨铮铮满腔热血的人,其人品会差到哪里去?可不知丁教授为什么竟然会拿他的人品说事?甚至据说还考证出朱自清先生有极不好的品行,真是不好理解。
当然啦,随着时代的进步,优秀的作品一定会层出不穷的,原来的不少经典也必将有退出历史舞台的那一天。只是我觉得,如果理由不充分,且并没有更加优秀的东西来替代,就冒然删除已深入大家骨髓的经典作品未免太过草率。而且笔者也赞成多多推出新的经典作品,古人不是说过: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更何况,新陈代谢,推陈出新,本来就是历史的必然。
(作者单位:四川江油中学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邹韵文
但是,惊叹和佩服之余,就观点而言,笔者却实在不敢与丁教授苟同。要说理由,由于本人只是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自然不可能有丁教授那么高深的理论,知识面也不及丁教授的万分之一。所以,比起丁教授的惊世之作,本文定然是极肤浅极苍白的了,只能算作是“一孔之见”,或者,姑且就叫做“一般见识”吧。
让我们来看看丁教授说要删除《背影》的基本理由——
首先,他认为朱父穿越铁道买橘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因为,他的行为有可能触犯他人的利益,造成火车无法正常行驶,破坏火车站的秩序,影响他人的正常旅行。
对于这种说辞,我不能不佩服丁教授。都上升到法律的层面了,法律是讲事实的,如果我们按照当前的交通法规来看,朱父的行为还真是不能允许的,不仅如此,甚至还应该受到法律制裁的。说到这,我突然想起了前些年,有些评论家也曾说《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是不合环保、违反法律,所以要求禁止宣传的事。这种说法稍稍一推广,那么《水浒传》里的好汉们绝大部分都是违法犯罪分子,他们的锄强扶弱之举就不应该说是路见不平、惩恶扬善,而应该被说成是目无王法、滥用私刑。
拿今天的法律知识去解读背景迥异的年代里情感火热的文学作品,这个想法本身就够大胆够疯狂的。但没有想到的是,丁教授竟然振振有词,理由还似乎十分充分,这,不能不让人佩服。
第二,丁教授认为朱父买橘子的艰难过程并不是美的表现,相反动作还很不潇洒,所以对其赞赏有加实际上是一种病态的审美取向。他说:一个父亲,可以令儿子感动的行为方式实在是太多了,绝不限于违反交通规则去买橘子一种。比如说,他可以绕远道、上下台阶去买橘子,然后累得心脏病差点发作。
教授的话如醍醐灌顶,让我一下子明白了自己这许多年来的浅薄和无知。原来累得父亲的动作艰难是病态美的体现,而累得差点心脏病发作竟然成了健康美的表现,作为语文老师,我居然一点都不知道,真是羞愧!
再回想走上讲台的这些年来所做的事,我更是无比惶恐,因为我居然还一直在向学生大讲特讲这种“病态的美”,告诉孩子们应该多多学习这种“病态的美”。你看,我就向学生说过什么“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等事例是困难磨练意志、逆境助长辉煌的经典范例;我还向学生说过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是极富爱国情怀的突出表现;更向学生讲什么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尽职尽责不负重托的杰出代表。推而广之,我还想起了前些年曾向学生朗读并推荐过自认为十分精美感人的《疯娘》《中国最美的女孩》等文章,如今丁教授却告诉我,那更是一种病态的美啊!原来,我们对美的认识都是一种病态的取向。
丁教授在文中特别提到欣赏这种美是“中国人的病态审美心理”,那么按照这种说法,外国人就不应该有相同的审美取向了,可是《巴黎圣母院》却是风靡全世界的经典作品,人们在谈论主人公卡西莫多时并没有多少人说到他外表的丑陋,却更多地是颂扬他内心的正直与善良;《老人与海》也是举世公认的优秀之作,人们之所以对那老人十分欣赏,就是因为他对目标的执着和对困难的无所畏惧,却没有多少人说他是一个不知变通的教条主义者。如此看来,其实这种“病态”的审美取向是全世界的通病啊!而我,还有我们的语文老师们却一直都在向学生提倡,我为我们的这种误导学生的极其错误的做法感到深深的忏悔。
第三,为了说明《背影》该删,丁教授还考证了朱父的简况,得出的结果是,他是一个为了自己的欢娱为官纳妾、气死母亲、害苦儿子的人,只能算是一个不忠不孝不慈的男人,所以根本就不该写这么一个不堪的男人,让他成为十几亿人的精神楷模就更不足取了。我不知道丁教授找的这些材料是从何而来的,也无法考证其是否可信——其实根本就没有考证的必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朱自清先生本人写的《背影》中的表现而言,他的父亲应该算得上是很称职的了:面对即将出行的儿子,他不仅事事考虑十分周全,而且为了儿子不辞劳苦,尤其是丁教授反感的买橘子那个环节我以为其实写得十分真实,也十分细致。唯其真实才鲜活可信,唯其细致才生动感人。
可是,按照丁教授的观点,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点错误就绝不能再说其好的方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是不是凡是犯过错误的人都再一无是处,都不应该得到我们的任何原谅呢?我不知道丁教授是否曾经犯过错误,但至少我知道我周围的人是没有一个没有任何过错的。再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按照丁教授的说法,当我们吃着鸡蛋的时候,应该不要首先关心鸡蛋是否合口有无营养,而是必须要先想一下那只下蛋的鸡是否品德纯良、根红苗正,看有没有偷吃粮食或欺侮其他的鸡等相关错误呢?
第四,丁教授说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不过是一个身心皆不健康的小知识分子的无病呻吟,境界不高。充其量,也就是杜甫所说的“翡翠兰苕上”的小品,而不是“鲸鱼碧海中”的大作。
我不知道在丁教授的眼里,什么样的作品才称得上是“鲸鱼碧海中”之类的大作,我只知道在我的观念中,凡是抒写真性情的文字就是好文字,展示美好品质的文章就是好文章。比如,我只知道,在朱自清的那个时代,朱先生的文章便是好文章之一,而在现在这个时代,同样也有好文章,比如周国平先生的,比如林清玄先生的,再比如毕淑敏女士的……我常常喜欢读这样的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读着这些话时,我感受到了时光的可贵,生命的美好,所以我一直努力地想着如何珍惜这宝贵的时光,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滋有味。我还喜欢读到这样的句子:“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因为感觉语言朴素,十分真实,写出了儿子对父亲深情的思念。
这种教人惜时、引人感动的句子为什么就不好呢?难道一定要每一篇文章都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或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再或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的句子?如果全是这样的,不知丁教授又会不会说中国的文人就只有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而全无个性可言呢?
再有,就是朱自清先生的为人和文风问题。从可以查寻的历史记录看来,朱自清的为人处事和文学创作方面的情况是比较稳定的,可以说他一直都保持了比较积极上进的状态,这在当时那个时代里应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而且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朱先生也算得上是一个比较性情化的人了。典型的事例就是当他得知闻一多被害,义愤填膺,写诗“你是一团火”,“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了新中国”。他回到北平后,在《抗议当局任意逮捕人民书》上签名,他宁愿挨饿,拒绝低价购买美援面粉。这样一个铁骨铮铮满腔热血的人,其人品会差到哪里去?可不知丁教授为什么竟然会拿他的人品说事?甚至据说还考证出朱自清先生有极不好的品行,真是不好理解。
当然啦,随着时代的进步,优秀的作品一定会层出不穷的,原来的不少经典也必将有退出历史舞台的那一天。只是我觉得,如果理由不充分,且并没有更加优秀的东西来替代,就冒然删除已深入大家骨髓的经典作品未免太过草率。而且笔者也赞成多多推出新的经典作品,古人不是说过: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更何况,新陈代谢,推陈出新,本来就是历史的必然。
(作者单位:四川江油中学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