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5-0246-02
1.引言
广义的教学资源是指一切可以利用于教学的物质、自然、社会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而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将传统的教学资源数字化,使其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教学资源。从教学信息呈现方式上可以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分为数字化幻灯、数字化音频、数字化视频等多种形式。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类,按数字化出版的产品类型,分为电子图书、教学软件、音像制品、资源库系统、试题库系统、网络课程服务系统六类;按数字化教学资源属性分为媒体素材、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网络课题九大类。
较传统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有如下几点区别。一是处理技术数字化。数字化处理技术将声音、文本、图像等信号由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加以记录。二是处理方式多媒体化。通过利用多媒体以及电脑集成等技术形成的更加丰富多彩教学资源。三是信息传输网络化。对已经制作成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实现远程传输与共享,避免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四是教学资源使用的合理化。在此阶段,教学资源可依据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及方法,避免了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的重复学习,节约了学生的宝贵时间[1]。
2.数字化教学资源概述
数字化教学是利用已经具备的数字化资源实现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所以数字化教学的核心就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是随着对教学过程的不断认识,对传统教育经验的总结以及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包括多媒体在内的所有学习资源的运用手段和目的的紧密集合。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基本特征是处理数字化、传输网络化、检索快速化、呈现多媒体化、组织超链接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数字化教学可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超文本结构以及友好交互界面的虚拟仿真,教学形式灵活。二是教学内容的共享性。利用数字化教学使得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全球教育资源的共享并随意获取。三是教学内容的扩展性。利用数字化教学,可以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实现快速补充与扩展,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四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工具性,即可以将数字化资源作为认知工具,探究知识、构建知识。
数字化教育是以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教育的过程。主要包含数字化教育环境、数字化教育资源和数字化学习方式三个基本要素。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一个复杂系统,它的构成要素很多,可归结为硬环境和软环境。软环境往往易被忽视,特别是软环境中关于“人”的因素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数字化教学软环境建设已成为高校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数字化教学软环境主要由“人”的因素和软件的因素所构成。按照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探索网络环境下如何建设及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就显得尤其重要。
3.人文环境的构建
目前,高校数字化教学环境的硬件建设都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而数字化教学却远未形成规模,其中没有形成数字化教学的人文环境是重要原因。表现在人们对数字化教学的认识还不够深透,观念上还未脱离传统教育的束缚,信息技术水平还未达到数字化教学的要求。为了建立数字化教学的人文环境,必须十分重视“人”的因素。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数字化教学的人文环境。
3.1 良好的政策环境
学校管理层要具有现代教育观念,了解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必须制定学校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规划,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以形成有利于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与发展的政策环境。
3.2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要求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要突破传统教育观念,摒弃传统教育中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论,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以快捷的网络为依托,方便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会话交流,使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协商讨论,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数字化教学资源不是教学资料的简单集中与组合,应该是不受教材限制的、可互动的、多学科交叉的问题解决式的内容。
3.3 加强师资培训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包括精品课程、专业化教学资源等。同时,网络教学要求教师应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总体设计能力和现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为此,应加强师资培训,面向教师举办多媒体网络教学培训,进一步加强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技术以及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的师资培训活动,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另外,学校网站或图书馆主页可为教师提供网络平台,使其可以方便的浏览、下载优秀的精品课程及资源,同时把自已的优秀课件、教案、讲义等放到网上,供交流学习之用。使广大教师可以共享优质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进而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教育信息化不断迈向新的台阶[2]。
3.4 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目前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普遍较低,很难适应数字化教学的需要。大部分学生还停留在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的水平上,而没有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项工具应用到学习上。因此,必须尽快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加强师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使教师能够驾驭数字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为开展数字化教学扫除技术上的障碍。 3.5 共享意识的培养
资源共享是网络环境下,数字化教学资源发挥作用的保障。充分认识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是新时期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内在需求,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受自给自足小农意识的影响,国人的共享意识比较淡薄,大部分人对共建共享信息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要在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共享观念,高度重视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各高校应树立全局观和系统观,积极参与共建共享工作,把教学资源看成各兄弟院校的共同财富。
4.软件环境的构建
这里所讲的软件不仅包括支持硬件运行的操作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更重要的是包括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它们共同构成数字化教学的软件环境。
4.1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支持特定硬件系统运行的软件,一般由硬件提供商和硬件捆绑提供,与学校关系不大。而应用软件的建设则主要依靠学校自身。数字化教学环境中的应用软件建设应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包括一般的工具性软件、教学资源开发软件、教学组织软件、教学管理软件等,主要是形成数字化教学的支撑环境,提供完整的教学辅助与辅导工具,包括网络课件协作工具、多媒体集成软件和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网上作业、网上自测等教学辅助软件及各类教学及管理的数据库软件。
精品课程要在课程设置、课程大纲、课程内容、教案、课程题库、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等方面展示出课程的特色,应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精品课程建设应该集中于主干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开放性、共享性、扩展性原则。可采用多模式进行,其中“政府搭台、重点学校牵头、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合作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好模式,它可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同时包容不同的个性特征,为资源的共享打下基础。企业的参与使建成的资源更能反映企业的实际需求,更好的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企业的参与也为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3]。
4.2 资源标准化
作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应充分考虑将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共享的需要。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数字化资源就难以实现共享,也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在进行系统平台建设时,要使用被广大用户熟悉的、应用普遍的系统平台,要尽可能兼容更多的数据类型,以达到资源基本结构属性的一致性,以实现资源在区域内的广泛共享,并为学习者或教育者对教育资源的查找、评估、获取和使用获得最大效率而提供支持。
4.3 科学的质量评估系统
为了不断提高资源库中信息资源的水平和质量,使资源不断完善,需要有科学的信息资源评价机制。通过对资源的科学评价,实现对资源的优胜劣汰。目前许多高校标准化试题库建设已经逐步完善,标准化评估体系日臻成熟。但是,能够体现学生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掌握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表现性评估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尝试[4]。
4.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充分共享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大量教学资源中凝结着作者的智力劳动成果,具有独创性。无论是校内教学资源的组织与共享,还是校外资源的购买与收集都会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可以针对不同资源版权作具体分析,看其作品是已进入公有领域还是仍在保护期内,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避免出现侵权行为,多渠道筹集教学资源,确保资源的长期可持续积累。
参考文献
[1] 刘万和.教育改革中数字化教学的利弊分析[J].甘肃科技,2012,28(10):77-79.
[2] 刘红菊.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探析[J]. 情报探索,2010,5:95-97.
[3] 姜敏凤.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6-9.
[4] 张欣荣,柴逸峰,罗俊,等. 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的构想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44-45.
作者简介
陈银苹,1980年生,女,汉族,河北唐山人,河北联合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职业流行病学及疾病监测研究。
1.引言
广义的教学资源是指一切可以利用于教学的物质、自然、社会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而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将传统的教学资源数字化,使其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教学资源。从教学信息呈现方式上可以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分为数字化幻灯、数字化音频、数字化视频等多种形式。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类,按数字化出版的产品类型,分为电子图书、教学软件、音像制品、资源库系统、试题库系统、网络课程服务系统六类;按数字化教学资源属性分为媒体素材、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网络课题九大类。
较传统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有如下几点区别。一是处理技术数字化。数字化处理技术将声音、文本、图像等信号由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加以记录。二是处理方式多媒体化。通过利用多媒体以及电脑集成等技术形成的更加丰富多彩教学资源。三是信息传输网络化。对已经制作成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实现远程传输与共享,避免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四是教学资源使用的合理化。在此阶段,教学资源可依据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及方法,避免了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的重复学习,节约了学生的宝贵时间[1]。
2.数字化教学资源概述
数字化教学是利用已经具备的数字化资源实现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所以数字化教学的核心就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是随着对教学过程的不断认识,对传统教育经验的总结以及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包括多媒体在内的所有学习资源的运用手段和目的的紧密集合。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基本特征是处理数字化、传输网络化、检索快速化、呈现多媒体化、组织超链接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数字化教学可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超文本结构以及友好交互界面的虚拟仿真,教学形式灵活。二是教学内容的共享性。利用数字化教学使得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全球教育资源的共享并随意获取。三是教学内容的扩展性。利用数字化教学,可以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实现快速补充与扩展,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四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工具性,即可以将数字化资源作为认知工具,探究知识、构建知识。
数字化教育是以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教育的过程。主要包含数字化教育环境、数字化教育资源和数字化学习方式三个基本要素。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一个复杂系统,它的构成要素很多,可归结为硬环境和软环境。软环境往往易被忽视,特别是软环境中关于“人”的因素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数字化教学软环境建设已成为高校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数字化教学软环境主要由“人”的因素和软件的因素所构成。按照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探索网络环境下如何建设及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就显得尤其重要。
3.人文环境的构建
目前,高校数字化教学环境的硬件建设都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而数字化教学却远未形成规模,其中没有形成数字化教学的人文环境是重要原因。表现在人们对数字化教学的认识还不够深透,观念上还未脱离传统教育的束缚,信息技术水平还未达到数字化教学的要求。为了建立数字化教学的人文环境,必须十分重视“人”的因素。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数字化教学的人文环境。
3.1 良好的政策环境
学校管理层要具有现代教育观念,了解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必须制定学校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规划,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以形成有利于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与发展的政策环境。
3.2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要求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要突破传统教育观念,摒弃传统教育中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论,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以快捷的网络为依托,方便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会话交流,使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协商讨论,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数字化教学资源不是教学资料的简单集中与组合,应该是不受教材限制的、可互动的、多学科交叉的问题解决式的内容。
3.3 加强师资培训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包括精品课程、专业化教学资源等。同时,网络教学要求教师应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总体设计能力和现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为此,应加强师资培训,面向教师举办多媒体网络教学培训,进一步加强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技术以及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的师资培训活动,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另外,学校网站或图书馆主页可为教师提供网络平台,使其可以方便的浏览、下载优秀的精品课程及资源,同时把自已的优秀课件、教案、讲义等放到网上,供交流学习之用。使广大教师可以共享优质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进而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教育信息化不断迈向新的台阶[2]。
3.4 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目前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普遍较低,很难适应数字化教学的需要。大部分学生还停留在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的水平上,而没有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项工具应用到学习上。因此,必须尽快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加强师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使教师能够驾驭数字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为开展数字化教学扫除技术上的障碍。 3.5 共享意识的培养
资源共享是网络环境下,数字化教学资源发挥作用的保障。充分认识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是新时期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内在需求,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受自给自足小农意识的影响,国人的共享意识比较淡薄,大部分人对共建共享信息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要在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共享观念,高度重视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各高校应树立全局观和系统观,积极参与共建共享工作,把教学资源看成各兄弟院校的共同财富。
4.软件环境的构建
这里所讲的软件不仅包括支持硬件运行的操作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更重要的是包括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它们共同构成数字化教学的软件环境。
4.1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支持特定硬件系统运行的软件,一般由硬件提供商和硬件捆绑提供,与学校关系不大。而应用软件的建设则主要依靠学校自身。数字化教学环境中的应用软件建设应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包括一般的工具性软件、教学资源开发软件、教学组织软件、教学管理软件等,主要是形成数字化教学的支撑环境,提供完整的教学辅助与辅导工具,包括网络课件协作工具、多媒体集成软件和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网上作业、网上自测等教学辅助软件及各类教学及管理的数据库软件。
精品课程要在课程设置、课程大纲、课程内容、教案、课程题库、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等方面展示出课程的特色,应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精品课程建设应该集中于主干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开放性、共享性、扩展性原则。可采用多模式进行,其中“政府搭台、重点学校牵头、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合作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好模式,它可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同时包容不同的个性特征,为资源的共享打下基础。企业的参与使建成的资源更能反映企业的实际需求,更好的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企业的参与也为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3]。
4.2 资源标准化
作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应充分考虑将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共享的需要。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数字化资源就难以实现共享,也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在进行系统平台建设时,要使用被广大用户熟悉的、应用普遍的系统平台,要尽可能兼容更多的数据类型,以达到资源基本结构属性的一致性,以实现资源在区域内的广泛共享,并为学习者或教育者对教育资源的查找、评估、获取和使用获得最大效率而提供支持。
4.3 科学的质量评估系统
为了不断提高资源库中信息资源的水平和质量,使资源不断完善,需要有科学的信息资源评价机制。通过对资源的科学评价,实现对资源的优胜劣汰。目前许多高校标准化试题库建设已经逐步完善,标准化评估体系日臻成熟。但是,能够体现学生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掌握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表现性评估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尝试[4]。
4.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充分共享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大量教学资源中凝结着作者的智力劳动成果,具有独创性。无论是校内教学资源的组织与共享,还是校外资源的购买与收集都会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可以针对不同资源版权作具体分析,看其作品是已进入公有领域还是仍在保护期内,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避免出现侵权行为,多渠道筹集教学资源,确保资源的长期可持续积累。
参考文献
[1] 刘万和.教育改革中数字化教学的利弊分析[J].甘肃科技,2012,28(10):77-79.
[2] 刘红菊.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探析[J]. 情报探索,2010,5:95-97.
[3] 姜敏凤.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6-9.
[4] 张欣荣,柴逸峰,罗俊,等. 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的构想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44-45.
作者简介
陈银苹,1980年生,女,汉族,河北唐山人,河北联合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职业流行病学及疾病监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