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环境保护意识,使我国各地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造成生态平衡失调。人类自身的健康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环境质量的退化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环境污染给当地的经济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随着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人类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环境保护也成为我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因此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环保意识 生物教学 初中生 环保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157-01
科学知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进步的同时也对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作用。近年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环境保护意识,使我国各地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造成生态平衡失调,人类自身的健康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许多学校没有单独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利用生物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有很直接、很现实的效应。因此,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生物教师负有相当重要的责任。七年级生物教师尤其重要,应根据教材的安排有责任和义务去宣传环境保护意识,传授环境知识,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的教育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人觉得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
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育为主的教育,要在学校中进行环境教育,就应该立足课堂,依靠教科书,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了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可以看到,实验教材中各单元的内容处处突出了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尤其注意突出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对生物圈的影响,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的同时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关爱环境的态度,在重大环境问题上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够对一些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
在世界各国倡导“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今天,仍然有许多人认为“人类是地球的主宰”.认为人类可以肆意从环境中索取一切需要的物质:正是由于这种错误思想的存在,使人类在历史上出现了数不胜数的破坏环境的行为:“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点之一,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具备这种基本观点是具体开展环保活动的重要前提,在初一学生入学之初。我们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观点。在学习人教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以下简称新课标教材)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对生物圈的整体认识。在整章学习之前,我是这样设计新课导入的:首先,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地球的太空照片,给他们一种直观的感性认识.然后问学生:“地球上不同颜色的色块分别由什么构成?”待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完后,我说道:“正如大家所说,在太空中我们看到的地球是一颗表面有许多种颜色的美丽星球:如果我们能够到太阳系以外看我们的地球.它只不过是一颗极不起眼的小行星,但我们这颗星球却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使我们的地球变得与众不同?”反应快的学生脱口而出:“地球上有生物。”我随即引入正题,“正是如此,在地球上有着数以万计的生物,正是这些生物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在这里生息繁衍,地球表層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的这个家园。”如此导入第一单元自然顺畅,而且让学生有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意识。在结束第一单元的学习时我又结合教材出现的关于DDT对环境的污染的例子和生物圈Ⅱ号的资料告诉学生:“我们的生物圈是不能替代的,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作为生活在生物圈中最高等的生物更应该珍惜我们的生存空间,更应该有意识地保护我们的生物圈。”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形成对“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认识,又能够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认识到生物圈的不可替代性。
三、丰富课外活动,更加强化环境意识
1.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叶城一日游和游览附近的风景名胜,参观植物园、动物园。使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向往大自然的情感,从而升华为热爱大自然,以增强学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学生调查附近的工厂、小河、垃圾处理场、生活小区等,当他们看到污浊的河水、遍地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气、公路上的尘埃,自然就会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2.环保兴趣小组活动
成立环保兴趣小组,参加生物园的建设、培植各种植物、学习饲养小动物、进行小实验。如:香烟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洗洁精对小鱼生活的影响、青蛙食物观察等。学生们对这些活动都有浓厚的兴趣,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
3.宣教文艺活动
每学年都要就环境教育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人口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都是我们传统的环境教育日。配合有关主题,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利用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展览,排演环保节目,进行环保知识问卷调查等,这样使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
四、走出校园,开展创绿色环保活动
例如每一次外出活动,我总会很严肃地对学生提出一个要求:不许留下任何垃圾!并且自带塑料袋装垃圾,那位学生乱扔垃圾被发现,便要求其马上捡起。那时候学生总会伸伸舌头说以后不敢,不是故意的。其他学生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之后凡是外出,都很自觉地准备垃圾袋。
学校、社会、家庭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我们学校有组织“绿色班级”的评比活动,同样在班级里也可以进行“绿色家庭”的评比,让学生自愿参与,将自己家成绿色家庭或某个角落布置成绿色天地,然后拍成照片,在班级进行展览,评出最具特色的、最优秀的“绿色家庭”。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在各种环境中体验环保,而且也带动了家庭成员进行环保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有利于培养好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环保意识 生物教学 初中生 环保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157-01
科学知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进步的同时也对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作用。近年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环境保护意识,使我国各地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造成生态平衡失调,人类自身的健康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许多学校没有单独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利用生物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有很直接、很现实的效应。因此,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生物教师负有相当重要的责任。七年级生物教师尤其重要,应根据教材的安排有责任和义务去宣传环境保护意识,传授环境知识,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的教育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人觉得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
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育为主的教育,要在学校中进行环境教育,就应该立足课堂,依靠教科书,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了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可以看到,实验教材中各单元的内容处处突出了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尤其注意突出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对生物圈的影响,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的同时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关爱环境的态度,在重大环境问题上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够对一些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
在世界各国倡导“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今天,仍然有许多人认为“人类是地球的主宰”.认为人类可以肆意从环境中索取一切需要的物质:正是由于这种错误思想的存在,使人类在历史上出现了数不胜数的破坏环境的行为:“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点之一,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具备这种基本观点是具体开展环保活动的重要前提,在初一学生入学之初。我们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观点。在学习人教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以下简称新课标教材)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对生物圈的整体认识。在整章学习之前,我是这样设计新课导入的:首先,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地球的太空照片,给他们一种直观的感性认识.然后问学生:“地球上不同颜色的色块分别由什么构成?”待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完后,我说道:“正如大家所说,在太空中我们看到的地球是一颗表面有许多种颜色的美丽星球:如果我们能够到太阳系以外看我们的地球.它只不过是一颗极不起眼的小行星,但我们这颗星球却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使我们的地球变得与众不同?”反应快的学生脱口而出:“地球上有生物。”我随即引入正题,“正是如此,在地球上有着数以万计的生物,正是这些生物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在这里生息繁衍,地球表層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的这个家园。”如此导入第一单元自然顺畅,而且让学生有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意识。在结束第一单元的学习时我又结合教材出现的关于DDT对环境的污染的例子和生物圈Ⅱ号的资料告诉学生:“我们的生物圈是不能替代的,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作为生活在生物圈中最高等的生物更应该珍惜我们的生存空间,更应该有意识地保护我们的生物圈。”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形成对“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认识,又能够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认识到生物圈的不可替代性。
三、丰富课外活动,更加强化环境意识
1.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叶城一日游和游览附近的风景名胜,参观植物园、动物园。使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向往大自然的情感,从而升华为热爱大自然,以增强学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学生调查附近的工厂、小河、垃圾处理场、生活小区等,当他们看到污浊的河水、遍地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气、公路上的尘埃,自然就会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2.环保兴趣小组活动
成立环保兴趣小组,参加生物园的建设、培植各种植物、学习饲养小动物、进行小实验。如:香烟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洗洁精对小鱼生活的影响、青蛙食物观察等。学生们对这些活动都有浓厚的兴趣,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
3.宣教文艺活动
每学年都要就环境教育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人口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都是我们传统的环境教育日。配合有关主题,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利用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展览,排演环保节目,进行环保知识问卷调查等,这样使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
四、走出校园,开展创绿色环保活动
例如每一次外出活动,我总会很严肃地对学生提出一个要求:不许留下任何垃圾!并且自带塑料袋装垃圾,那位学生乱扔垃圾被发现,便要求其马上捡起。那时候学生总会伸伸舌头说以后不敢,不是故意的。其他学生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之后凡是外出,都很自觉地准备垃圾袋。
学校、社会、家庭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我们学校有组织“绿色班级”的评比活动,同样在班级里也可以进行“绿色家庭”的评比,让学生自愿参与,将自己家成绿色家庭或某个角落布置成绿色天地,然后拍成照片,在班级进行展览,评出最具特色的、最优秀的“绿色家庭”。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在各种环境中体验环保,而且也带动了家庭成员进行环保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有利于培养好学生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