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是中国教育的基础,在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上,语文教学的生机对作为母语的语文教育具有非常独特的价值,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和谐、诗意、生态三方面探讨语文教学的生机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 激发 生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c)-0199-01语文教育生机指的是语文学科在塑造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中所体现的生存的机会、生存的希望、生命的活力。它要求施教者既引导受教者从语文中“求真”,又引导受教者从语文中“向善”,还引导受教者从语文中“崇美”,以期有效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作为传统语文教育,忽视了语文教育中的“求真”、“向善”、“崇美”的生机的形成,这是不符合“语文教育的科学发展观”的。本文认为,语文教育生机至少应包括和谐性、诗意性、生态性等。如何从这几方面激发语文教学的生机,我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这里浅谈一二。
1 构建语文教育的和谐性
创设语文教育的特殊情境,是构建“和谐语文”的首要问题。创设语文教育特殊情境就是要求教师在语文教育中以师生间形成的互动主体关系,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意志等感性因素,以暗示引导、角色转换、情感驱动等方式,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处于“求真”(智育)、“向善”(德育)、“崇美”(美育)的亢奋状态,并跟随教师创设的特殊情境,得到感染、陶冶和启发,促进师生间的良好沟通与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促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获得有意义的精神交流、审美体验和分享。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放下架子,尊重学生,并置身于学生之中,营造出民主和谐、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经常主动地接触学生,或以“对话”、“面谈”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或以留言条、书信等方式与学生谈心,从而架设起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教师要做到不冷淡和歧视成绩态反应慢的学生,对学生要多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可以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写一段鼓励、祝福、善意语言,让学生感受到“真”的感悟、“善”的启发和“美”的陶冶,从而有助于师生间情感互动的提升。
实践表明,语文的和谐教育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对于语文教育的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挥洒语文教育的诗意性
贯穿语文教育的诗性智慧,是追求“诗意语文”的首要问题。语文教育以感性思维高于理性思维的特点就在于其生动性和形象性。教师只有情动于衷,才能传情于外,以情激情,感染学生。语文如一幅幅多彩艳丽的图画,散发出一首首感情至深、情真意切的歌谣。语文教师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验能力,让他们在语文中体验到先哲的睿智,引领学生的理想,让他们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洗涤纯净的心理。还要让他们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精神,在写作中训练智慧,在听说中拓展内心。因此,语文教师要凭借课文(文章作品、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在积累、品味、感悟和运用的过程中激发智慧潜能,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同学生一起在课文(文章作品、文学作品)中既“求真”(智育)又“向善”(德育)还“崇美”(美育),让学生深刻领悟到李大钊在国家危难之际的雄健精神,让学生看到鲁迅用于解剖自己的坦荡灵魂,还让学生感受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牵挂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豁达,更让学生体会到“大江东去”的豪情壮志和“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哀伤悲惋。
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成为施教者与受教者的思维碰撞、心灵交流和情感互动的动态过程,从而让语文教育呈现无限的生机和无穷的魅力。
3 激发语文教育的生态性
理解语文教育的生成意义,是呼唤“生态语文”的首要问题。从学生学习语文的面貌上看,语文的实质就是人本与文本的碰撞,语文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课文(文章作品、文学作品)在学生眼里的“冷硬面孔”,在语文教育中要力求寻找与学生情感上的平衡点,既要注重学生的智力拓展,又要强化课文(文章作品、文学作品)的学习,既要注重学生的人文感悟,又要实化课文(文章作品、文学作品)的欣赏,既要注重学生的审美熏陶,又要浓化课文(文章作品、文学作品)的探究。让学生在呈现生命语文的环境中知识得到积累,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张扬,情操得到培养,美感得到升华。
此外,语文教育不仅有第一课堂,还有第二课堂、第三课堂,语文学习的天地是广阔无边的,具有极高的延伸性和扩展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对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与体验,社会生活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供肥沃的土壤。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和挖掘社会生活点点滴滴的能力,满足学生的多样化精神需求。
因此,语文教师应提高对教育生态观的认识,从观念、方法和素质等多个角度加强和调整,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多效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强人文素养,陶冶审美情操。促使教学成为一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生命的生机,让学生的情感、智慧和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成为生命的绿洲,从而给学生以生机和希望,并使学生真正“活出生命的意义”。
只有这样,才能为施教者与受教者在语文中提供一个既广阔自由又博大民主的心灵高飞、情智远举的精神空间,从而使语文教育呈现无限的生机和无穷的魅力,并继而又好又快地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
4 结语
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背景下,一定要继续保持开放心态,接纳新时期语文教育动态主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而又展现教师自身价值。同时,还要将新时代语文教育理论与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如“求真”、“向善”、“崇美”)相结合,并去粗取精,在语文教育的和谐性、诗意性、生态性中确保语文教育的生机,如此我们必定能够创建即开放又纯美、即世界又民族、思想活跃又基础牢固的语文教育新境界。
参考文献
[1] 曹明海.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特征[J].文学教育(下),2008(8).
[2] 李宣平,周庆元.语文教育的文化透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1).
[3] 潘庆玉.试论语文教育的存在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8(1).
[4] 史洁,张志刚.语文教育新境域中的大开拓—曹明海教授的语文教育理论描述[J].焦作大学学报,2008(2).
关键词:语文教学 激发 生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c)-0199-01语文教育生机指的是语文学科在塑造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中所体现的生存的机会、生存的希望、生命的活力。它要求施教者既引导受教者从语文中“求真”,又引导受教者从语文中“向善”,还引导受教者从语文中“崇美”,以期有效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作为传统语文教育,忽视了语文教育中的“求真”、“向善”、“崇美”的生机的形成,这是不符合“语文教育的科学发展观”的。本文认为,语文教育生机至少应包括和谐性、诗意性、生态性等。如何从这几方面激发语文教学的生机,我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这里浅谈一二。
1 构建语文教育的和谐性
创设语文教育的特殊情境,是构建“和谐语文”的首要问题。创设语文教育特殊情境就是要求教师在语文教育中以师生间形成的互动主体关系,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意志等感性因素,以暗示引导、角色转换、情感驱动等方式,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处于“求真”(智育)、“向善”(德育)、“崇美”(美育)的亢奋状态,并跟随教师创设的特殊情境,得到感染、陶冶和启发,促进师生间的良好沟通与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促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获得有意义的精神交流、审美体验和分享。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放下架子,尊重学生,并置身于学生之中,营造出民主和谐、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经常主动地接触学生,或以“对话”、“面谈”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或以留言条、书信等方式与学生谈心,从而架设起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教师要做到不冷淡和歧视成绩态反应慢的学生,对学生要多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可以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写一段鼓励、祝福、善意语言,让学生感受到“真”的感悟、“善”的启发和“美”的陶冶,从而有助于师生间情感互动的提升。
实践表明,语文的和谐教育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对于语文教育的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挥洒语文教育的诗意性
贯穿语文教育的诗性智慧,是追求“诗意语文”的首要问题。语文教育以感性思维高于理性思维的特点就在于其生动性和形象性。教师只有情动于衷,才能传情于外,以情激情,感染学生。语文如一幅幅多彩艳丽的图画,散发出一首首感情至深、情真意切的歌谣。语文教师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验能力,让他们在语文中体验到先哲的睿智,引领学生的理想,让他们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洗涤纯净的心理。还要让他们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精神,在写作中训练智慧,在听说中拓展内心。因此,语文教师要凭借课文(文章作品、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在积累、品味、感悟和运用的过程中激发智慧潜能,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同学生一起在课文(文章作品、文学作品)中既“求真”(智育)又“向善”(德育)还“崇美”(美育),让学生深刻领悟到李大钊在国家危难之际的雄健精神,让学生看到鲁迅用于解剖自己的坦荡灵魂,还让学生感受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牵挂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豁达,更让学生体会到“大江东去”的豪情壮志和“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哀伤悲惋。
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成为施教者与受教者的思维碰撞、心灵交流和情感互动的动态过程,从而让语文教育呈现无限的生机和无穷的魅力。
3 激发语文教育的生态性
理解语文教育的生成意义,是呼唤“生态语文”的首要问题。从学生学习语文的面貌上看,语文的实质就是人本与文本的碰撞,语文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课文(文章作品、文学作品)在学生眼里的“冷硬面孔”,在语文教育中要力求寻找与学生情感上的平衡点,既要注重学生的智力拓展,又要强化课文(文章作品、文学作品)的学习,既要注重学生的人文感悟,又要实化课文(文章作品、文学作品)的欣赏,既要注重学生的审美熏陶,又要浓化课文(文章作品、文学作品)的探究。让学生在呈现生命语文的环境中知识得到积累,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张扬,情操得到培养,美感得到升华。
此外,语文教育不仅有第一课堂,还有第二课堂、第三课堂,语文学习的天地是广阔无边的,具有极高的延伸性和扩展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对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与体验,社会生活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供肥沃的土壤。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和挖掘社会生活点点滴滴的能力,满足学生的多样化精神需求。
因此,语文教师应提高对教育生态观的认识,从观念、方法和素质等多个角度加强和调整,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多效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强人文素养,陶冶审美情操。促使教学成为一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生命的生机,让学生的情感、智慧和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成为生命的绿洲,从而给学生以生机和希望,并使学生真正“活出生命的意义”。
只有这样,才能为施教者与受教者在语文中提供一个既广阔自由又博大民主的心灵高飞、情智远举的精神空间,从而使语文教育呈现无限的生机和无穷的魅力,并继而又好又快地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
4 结语
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背景下,一定要继续保持开放心态,接纳新时期语文教育动态主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而又展现教师自身价值。同时,还要将新时代语文教育理论与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如“求真”、“向善”、“崇美”)相结合,并去粗取精,在语文教育的和谐性、诗意性、生态性中确保语文教育的生机,如此我们必定能够创建即开放又纯美、即世界又民族、思想活跃又基础牢固的语文教育新境界。
参考文献
[1] 曹明海.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特征[J].文学教育(下),2008(8).
[2] 李宣平,周庆元.语文教育的文化透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1).
[3] 潘庆玉.试论语文教育的存在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8(1).
[4] 史洁,张志刚.语文教育新境域中的大开拓—曹明海教授的语文教育理论描述[J].焦作大学学报,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