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废弃聚苯乙烯塑料为原料反应生成氯甲基聚苯乙烯,再与二羧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反应生成一种环保型的巯基胺型螯合树脂,并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树脂结构,考察了树脂吸附金属
【机 构】
:
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废弃聚苯乙烯塑料为原料反应生成氯甲基聚苯乙烯,再与二羧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反应生成一种环保型的巯基胺型螯合树脂,并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树脂结构,考察了树脂吸附金属离子的适宜pH,金属离子去除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吸附机理研究表明,该树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线。动力学试验表明,树脂吸附速率较快,30min内可达到平衡,并且能较好的吸附Cr3+、Pb2+、Ni2+、Cu2+,在45℃,其吸附量分别达到了1.2、1.6、1.3、1.8mmo·lg-1。
By discarding polystyrene plastics as raw materials, chloromethyl polystyrene is reacted and then reacted with dicarboxymethyl dithiocarbamate to form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ercaptoamine chelating resin. The structure of the resin is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 , The suitable pH and the removal rate of metal ions of the resin adsorbed on the resin were investigated.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shows that the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by the resin conforms to the Langmuir isotherm. Kinetic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adsorption rate of resin can reach equilibrium quickly within 30 min, and adsorption of Cr3 +, Pb2 +, Ni2 +, Cu2 + is good, and the adsorption amounts of them reach 1.2, 1.6, 1.3 and 1.8mmo · lg-1.
其他文献
用合成的SiO2-CeO2复合氧化物对单晶硅片进行抛光,测定其抛光速率与制备条件及浆料配制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800℃煅烧后制得的硅铈摩尔比nsio2:nceo2为2:1的复合氧化
为了获取遥感影像几何纠正误差空间分布情况,提出一种纠正控制点误差传播模型。该模型首先定义了控制点误差,然后按照控制点误差造成纠正模型参数估计的不确定,通过纠正模型传递至整个区域的建模思路构建了控制点误差传播模型。为将模型推广至更一般的情况,定义了表观控制点误差对误差传播模型进行修正。模拟试验表明,应用该模型可以分析纠正模型的适用性,以及纠正控制点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对纠正精度的影响,为纠正控制点选
运用Riccati变换,均法和大量的不等式技巧,研究了二阶拟线性中立型差分方程△[rn|△zn|α-1△zn]+qnf(xn-σ)=0,其中zn=xn+pnxn-τ在条件α≥β≥1或者α≥1,0
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是环境损害的两种类型。民法中的环境侵权仅指环境污染致人身财产损害。对环境侵权无过错责任的适用范围、免责事项、最高赔偿限额应作出必要限定。环境侵
分析了带休假中断的成批到达的单重工作休假GeoX/Geo/1排队系统.针对具体的系统模型,利用拟生灭过程和迭代方程,得到系统的稳态队长分布,从而得到系统的平均稳态队长以及随机
在生态动力学研究中,研究者们往往假设环境因素f(t)随着季节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变化.但是诸如光照等因素在这-年的变化都将有别于上-年.因此环境的变化不是严格周期的,从而f(t+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氟虫双酰胺(NNl4)001)及其代谢产物(NNI-des)在土壤和田水中的残留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吸附剂(PSA)
目的 应用规范的神经心理评价结合结构影像以及功能影像正确诊断后部皮质萎缩,即Benson综合征.方法 对于综合认知功能评价证实以视空间功能异常为主要改变的2例Benson综合征
在空气中900℃温度下,将纯天然无水芒硝(Na2SO4)和MnCl2的混合粉末900℃加热20 min后,迅速骤冷至室温制备了Na2SO4∶Mn发光材料,并测量了其在室温中真空紫外光激发下的光致发
设计并合成了-系列(E)-3-(4-羟苯基)-1-(哌啶-1-基)丙-2-烯-1-酮衍生物.通过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实验完成了1 H和13C信号的指认.通过ROESY、变温实验和分子模拟技术对这类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