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学生害怕写作文,少数学生把写作文当成是一件苦差事。经过教学实践,笔者觉得,对学生进行巧妙的作文入门引导,能使学生由怕作文到喜欢写作文。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看法:
首先,要引导学生喜欢作文
小学生对一些新鲜事物都比较感兴趣,并且有了解的想法。步入三年级的学生,才初步接触作文,都想知道作文是什么,怎么写作文。所以,上好第一节作文课是激励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
给学生上第一节作文课时,我首先让学生知道“作文”的慨念、意义、用途。在授课中让学生观看熟悉的、常见的实物,加以引导,指出物体的性质、特点,让学生记录下来,并告知这就是作文。我告诉同学们:把自己所经历的一件事情记录下来,或者把漂亮的妈妈讲给他人听,再整理成文,就是一篇作文。听了这些话,学生们高兴极了,几个胆大的学生开始发言了,一个说他的妈妈如何漂亮;另一个说自己的爷爷很喜欢他,经常给他零用钱。看到这种情形,我也异常兴奋。接着对同学们说,你们把自己讲的故事、看到的事情认真地写出来让我们看,就是一篇好作文。同学们听了,都觉得有意思,原来写作文就这么简单。紧接着,我又对同学们讲到,你们也可以写爸爸、姑姑、同学等亲友,还可以把有意义的往事都写成文章。这样,同学们作文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其次,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日常生活细节
要写好作文,就应该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去体验生活。要特别注重细节、留心观察;要有顺序、有条理。写自然景观时要重点写出它的景观印象、自己的感觉。还要要求学生按从远到近或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去详细观察,然后有条理地记录下来。写动物,主要写出它的外形、生活习性等。写活动变化的事物,就要写出它活动变化的情况。写事情时,我要求学生按时间先后顺序、地点变动情况进行观察,要注意观察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重点是观察事情的经过和主要人物的活动情况。写作时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出来,把主要人物做事的过程写具体即可。写人时要求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和心理活动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写人的文章既可以写他的兴趣、爱好,还可以写有关这个人的几件事。
第三、要加强读、写、练相结合
“读”就是要教学生每天利用至少一节课的时间朗读课文、资料;“写” 就是要指导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或作文;“练” 就是要经常引导学生到课外去了解事物、观察事物。通过班会、小组会让学生讲故事、读文章并交流写作经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读、写、练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加强读、写、练相结合的教学 ,才能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写作知识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识字、写字、练字,理解课文内容外,还要引导学生怎样把一些好的字、词、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刚开始作文,不要求学生篇幅的长短,只要求语句通顺、连贯,把所有学的字、词、句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上去就行了。同时,在进行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时,还要开展课外活动即进行写作训练。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宽、深化和发展。在课外活动中,主要从课外阅读与组织实践活动两方面来培养写作素质。利用学校图书室,有针对性地选择材料提供学生课外阅读,教育学生多看名人作品和作文书等好文章。由此促使学生养成勤于读书、经常思考、善于动笔的良好习惯。这样一来,既让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又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写作练习有机地连系起来。
在组织实践活动中,主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说组织学生读书比赛、讲故事等活动后,要求学生把自己亲手做的或亲眼看到的人与事,有条理、有重点,通顺地写出来。由此一来,学生对写作就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觉得活动也能写作文。因此除了爱作文,也会更积极的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第四、要给予学生多表扬、多鼓励
作文对于初涉写作的学生来说是个新鲜事物,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非常重要。要让学生有自信心、成就感,就要时常给予学生表扬、鼓励,这也是促使学生喜欢作文的重要方法。作文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练习,带有一定的创新性,学生学习写作很辛苦。所以部分学生把作文视为难差事,害怕作文,不愿写作。在此情形下,学生好不容易写了一篇作文,如果得不到老师的赞扬,反而受到老师的否定与批评,学生的写作情绪就会一落千丈,很有可能一厥不振。因此,在对待学生的作文时,要时常给予表扬,对学生精彩的句子、精美的词等及时予以表扬,并且号召同学学习,在批改作文时多写一些鼓励话语。从而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写作心情,爱好作文,喜欢写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培育学生喜欢作文、教会学生注意生活细节是学生作文入门教学的重要手段;加强学生读、写、练相结合的教学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主要方法;给予学生多表扬、多鼓励是促进学生保持良好写作状态的重要措施。
首先,要引导学生喜欢作文
小学生对一些新鲜事物都比较感兴趣,并且有了解的想法。步入三年级的学生,才初步接触作文,都想知道作文是什么,怎么写作文。所以,上好第一节作文课是激励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
给学生上第一节作文课时,我首先让学生知道“作文”的慨念、意义、用途。在授课中让学生观看熟悉的、常见的实物,加以引导,指出物体的性质、特点,让学生记录下来,并告知这就是作文。我告诉同学们:把自己所经历的一件事情记录下来,或者把漂亮的妈妈讲给他人听,再整理成文,就是一篇作文。听了这些话,学生们高兴极了,几个胆大的学生开始发言了,一个说他的妈妈如何漂亮;另一个说自己的爷爷很喜欢他,经常给他零用钱。看到这种情形,我也异常兴奋。接着对同学们说,你们把自己讲的故事、看到的事情认真地写出来让我们看,就是一篇好作文。同学们听了,都觉得有意思,原来写作文就这么简单。紧接着,我又对同学们讲到,你们也可以写爸爸、姑姑、同学等亲友,还可以把有意义的往事都写成文章。这样,同学们作文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其次,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日常生活细节
要写好作文,就应该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去体验生活。要特别注重细节、留心观察;要有顺序、有条理。写自然景观时要重点写出它的景观印象、自己的感觉。还要要求学生按从远到近或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去详细观察,然后有条理地记录下来。写动物,主要写出它的外形、生活习性等。写活动变化的事物,就要写出它活动变化的情况。写事情时,我要求学生按时间先后顺序、地点变动情况进行观察,要注意观察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重点是观察事情的经过和主要人物的活动情况。写作时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出来,把主要人物做事的过程写具体即可。写人时要求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和心理活动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写人的文章既可以写他的兴趣、爱好,还可以写有关这个人的几件事。
第三、要加强读、写、练相结合
“读”就是要教学生每天利用至少一节课的时间朗读课文、资料;“写” 就是要指导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或作文;“练” 就是要经常引导学生到课外去了解事物、观察事物。通过班会、小组会让学生讲故事、读文章并交流写作经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读、写、练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加强读、写、练相结合的教学 ,才能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写作知识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识字、写字、练字,理解课文内容外,还要引导学生怎样把一些好的字、词、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刚开始作文,不要求学生篇幅的长短,只要求语句通顺、连贯,把所有学的字、词、句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上去就行了。同时,在进行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时,还要开展课外活动即进行写作训练。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宽、深化和发展。在课外活动中,主要从课外阅读与组织实践活动两方面来培养写作素质。利用学校图书室,有针对性地选择材料提供学生课外阅读,教育学生多看名人作品和作文书等好文章。由此促使学生养成勤于读书、经常思考、善于动笔的良好习惯。这样一来,既让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又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写作练习有机地连系起来。
在组织实践活动中,主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说组织学生读书比赛、讲故事等活动后,要求学生把自己亲手做的或亲眼看到的人与事,有条理、有重点,通顺地写出来。由此一来,学生对写作就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觉得活动也能写作文。因此除了爱作文,也会更积极的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第四、要给予学生多表扬、多鼓励
作文对于初涉写作的学生来说是个新鲜事物,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非常重要。要让学生有自信心、成就感,就要时常给予学生表扬、鼓励,这也是促使学生喜欢作文的重要方法。作文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练习,带有一定的创新性,学生学习写作很辛苦。所以部分学生把作文视为难差事,害怕作文,不愿写作。在此情形下,学生好不容易写了一篇作文,如果得不到老师的赞扬,反而受到老师的否定与批评,学生的写作情绪就会一落千丈,很有可能一厥不振。因此,在对待学生的作文时,要时常给予表扬,对学生精彩的句子、精美的词等及时予以表扬,并且号召同学学习,在批改作文时多写一些鼓励话语。从而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写作心情,爱好作文,喜欢写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培育学生喜欢作文、教会学生注意生活细节是学生作文入门教学的重要手段;加强学生读、写、练相结合的教学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主要方法;给予学生多表扬、多鼓励是促进学生保持良好写作状态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