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子这两个字引起的悲欢苦乐,古今皆一样。今人租房不易,而对古人来说,租房也是件辛苦活儿,他们的感受早在1300多年前就由大名鼎鼎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倾诉过:
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
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
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
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与嚣尘。
白居易“居不易”
古人的房屋之殇,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经历中,就可窥见一斑。
白居易出身干部家庭,但因为父亲死得早,并且是清官,家里条件很不宽裕。所以买房这事儿就得靠自己努力了,自己买不起,那就只能先租着了。
白居易29岁考中进士,32岁官任校书郎,类似现在国营出版社的高级编审,薪水每月一万六千钱,这在当时也算可以了。他在长安东郊长乐里租了四间茅屋。因为离上班的地方远,他又养了一匹马代步,此外雇了两个保姆,每个月的花销是七千五百钱,剩下的钱存起来。但存了十年,他也没能在长安城里买起一套房子。
后来白居易觉得这样长期租房不是办法,就跑到长安的燕郊——陕西渭南县买下一处宅子,平时住在单位,逢假期和休息日回到渭南的家中。
直到50岁那年,白居易才在长安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二手房。在此以前,他在长安一直是租房居住的。由此可见,白居易在《卜居》这首七言律诗中所言并非无病呻吟。不过从供得起保姆和宝马的花销看,说明他的处境还不算太差。对于绝大多数的租房平民,住房的紧张与简陋已接近极值。
租房的烦恼,缘何而起
租房的烦恼盛行在唐宋之时。唐宋社会的发达和商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市民阶层兴起、人口流动加快,在大型城市迅速聚集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外来人口增多,租房消费应运而生,种种烦恼由此而来。
根据著名学者严耕望先生的估计,繁盛时的唐代长安城,常住人口175万多,若加计流动人口,至少增至180余万。而宋代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孟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中描述京城开封“以其人烟浩穰(rǎng),添十数万众不加多”。
面对人口密集和迁移频繁的现实,古今以来无房人最好的选择都是一样的——租!
著名的文豪苏轼兄弟就曾长期借住公署,其父苏洵也长年租房。直到苏洵病故,除了眉山老宅,也没有给儿孙留下什么房产。
这是十字绣作品《清明上河图》。繁华的北宋汴京城内,房屋鳞次栉比,但仍满足不了众多人口的住房需求。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租房最盛行的时期。
房源哪里找
1.古代出租房类别
在北宋东京城内,约有半数以上的人是租房居住的。其中从一般官员到贫苦市民,各个阶层的人士都有,当时京城的房屋租赁市场十分发达。
宋朝为了规范房屋租赁及更好地管理百姓,成立了“店宅务”的机构,相近于现代的房管局。店宅务有三个基本职能:征收官方租金,管理没收的户绝房产,管理代赁闲屋。很
多在京官员没有宅院,便去店宅务那里租房住。
宋代的“店宅务”手握大权,管理也相当严格。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公租房有许多贴心的举措,交租时间的宽限、房租的减免再平常不过。若是遇上天灾人祸、疾病瘟疫,则减免更甚。
官房可租,但数量有限。那么还有其他房源吗?
答案是肯定的。唐代宪宗曾规定:私人积贮现金不得超过五千贯。像节度使王愕、韩弘这样大权在握的人,所积贮的现金“少者不下五十万贯”,如何规避?最好的途径莫过于盖房后出租!这样一来,私宅也成为了古时租客们重要的房源。
此外,出租房的队伍中还不能少了寺庙房产。寺庙清幽雅洁、远隔尘寰,最适宜文人雅士居住——有多少如《西厢记》中张君瑞一般的书生,都是租住在寺院的时候遇结良缘的呢!
2.古代的中介和租房合同
因为古代租房需求的旺盛,一个我们熟悉的职业诞生了——房屋中介,当时称作“牙郎”“牙人”“知见人”等等。
《太平廣记》中说,唐玄宗天宝年间,金陵人陈仲躬携数千金在洛阳城清化里租住。因有意外之事,房东要收回租屋。第二天早上,便有闻讯而来的牙人来找陈仲躬,且已经为他找到了另一间宅舍,大小价钱都与清化里的这间条件相同。牙人云:“价值契本,一无遗缺,并交割。”其专业度可见一斑。
牙人为陈仲躬带来的契本,我们并不陌生,就是租房合同,而租房合同的存在已近1500年了。在隋唐之际已经有文书见诸于世。
从吐鲁番出土的《杜定欢从证圣寺赁舍契》等文书中可以看到,那时的契约里已经规定了租房人、房屋位置、租金、缴纳方式、期限、违约条件、担保人等等,主要条款与现代极其相似。
租房从来不易
看到这里,如果感觉古人的租房生活仍不若今人复杂和艰辛,那么我们只需要看看出租者的收益,便可想象租房者所付出的代价了。
古代出租房屋的获益是巨大的,唐德宗时的长安著名富商窦乂(yì)出租房产,“日收利数千”;北宋宰相晏殊文采风流,他的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何等婉丽,然而他为官期间,“不闻奇谋异略以了国事,唯务私家营置资产”,他在开封城的蔡河岸上托借名目,圈占官地,只为盖房租赁,牟取暴利,可以称得上国家级“房叔”。
出租房屋获利如此之肥,以致宋仁宗时,入内都知张永和建议宋朝政府“收民僦(jiù)舍钱十之三,以助军费”——将租房的费用分出三分之一作为军费,可见宋朝的租金是不少的。
租房这件事情,自古有之,但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租房都不容易。只不过我们现代人租房选择更多,借用科技手段,租房也越来越方便。
历史租房第一人
历史上最早的租房客,可以追溯尧帝时的隐士许由。许由是尧时代著名的贤士,那个时代实行禅让制,尧帝想将帝位禅让给许由。但是许由不想继承,而且在听了尧帝要将帝位禅让给他的话后去洗耳朵,觉得这是在侮辱他的耳朵。史载“许由辞帝尧之命,而舍于逆旅”,“舍”就是住的意思,“逆旅”就是旅馆的意思,可见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有人租房子住了,而许由是历史上记载的租房子住的第一人。
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
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
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
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与嚣尘。
白居易“居不易”
古人的房屋之殇,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经历中,就可窥见一斑。
白居易出身干部家庭,但因为父亲死得早,并且是清官,家里条件很不宽裕。所以买房这事儿就得靠自己努力了,自己买不起,那就只能先租着了。
白居易29岁考中进士,32岁官任校书郎,类似现在国营出版社的高级编审,薪水每月一万六千钱,这在当时也算可以了。他在长安东郊长乐里租了四间茅屋。因为离上班的地方远,他又养了一匹马代步,此外雇了两个保姆,每个月的花销是七千五百钱,剩下的钱存起来。但存了十年,他也没能在长安城里买起一套房子。
后来白居易觉得这样长期租房不是办法,就跑到长安的燕郊——陕西渭南县买下一处宅子,平时住在单位,逢假期和休息日回到渭南的家中。
直到50岁那年,白居易才在长安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二手房。在此以前,他在长安一直是租房居住的。由此可见,白居易在《卜居》这首七言律诗中所言并非无病呻吟。不过从供得起保姆和宝马的花销看,说明他的处境还不算太差。对于绝大多数的租房平民,住房的紧张与简陋已接近极值。
租房的烦恼,缘何而起
租房的烦恼盛行在唐宋之时。唐宋社会的发达和商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市民阶层兴起、人口流动加快,在大型城市迅速聚集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外来人口增多,租房消费应运而生,种种烦恼由此而来。
根据著名学者严耕望先生的估计,繁盛时的唐代长安城,常住人口175万多,若加计流动人口,至少增至180余万。而宋代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孟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中描述京城开封“以其人烟浩穰(rǎng),添十数万众不加多”。
面对人口密集和迁移频繁的现实,古今以来无房人最好的选择都是一样的——租!
著名的文豪苏轼兄弟就曾长期借住公署,其父苏洵也长年租房。直到苏洵病故,除了眉山老宅,也没有给儿孙留下什么房产。
这是十字绣作品《清明上河图》。繁华的北宋汴京城内,房屋鳞次栉比,但仍满足不了众多人口的住房需求。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租房最盛行的时期。
房源哪里找
1.古代出租房类别
在北宋东京城内,约有半数以上的人是租房居住的。其中从一般官员到贫苦市民,各个阶层的人士都有,当时京城的房屋租赁市场十分发达。
宋朝为了规范房屋租赁及更好地管理百姓,成立了“店宅务”的机构,相近于现代的房管局。店宅务有三个基本职能:征收官方租金,管理没收的户绝房产,管理代赁闲屋。很
多在京官员没有宅院,便去店宅务那里租房住。
宋代的“店宅务”手握大权,管理也相当严格。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公租房有许多贴心的举措,交租时间的宽限、房租的减免再平常不过。若是遇上天灾人祸、疾病瘟疫,则减免更甚。
官房可租,但数量有限。那么还有其他房源吗?
答案是肯定的。唐代宪宗曾规定:私人积贮现金不得超过五千贯。像节度使王愕、韩弘这样大权在握的人,所积贮的现金“少者不下五十万贯”,如何规避?最好的途径莫过于盖房后出租!这样一来,私宅也成为了古时租客们重要的房源。
此外,出租房的队伍中还不能少了寺庙房产。寺庙清幽雅洁、远隔尘寰,最适宜文人雅士居住——有多少如《西厢记》中张君瑞一般的书生,都是租住在寺院的时候遇结良缘的呢!
2.古代的中介和租房合同
因为古代租房需求的旺盛,一个我们熟悉的职业诞生了——房屋中介,当时称作“牙郎”“牙人”“知见人”等等。
《太平廣记》中说,唐玄宗天宝年间,金陵人陈仲躬携数千金在洛阳城清化里租住。因有意外之事,房东要收回租屋。第二天早上,便有闻讯而来的牙人来找陈仲躬,且已经为他找到了另一间宅舍,大小价钱都与清化里的这间条件相同。牙人云:“价值契本,一无遗缺,并交割。”其专业度可见一斑。
牙人为陈仲躬带来的契本,我们并不陌生,就是租房合同,而租房合同的存在已近1500年了。在隋唐之际已经有文书见诸于世。
从吐鲁番出土的《杜定欢从证圣寺赁舍契》等文书中可以看到,那时的契约里已经规定了租房人、房屋位置、租金、缴纳方式、期限、违约条件、担保人等等,主要条款与现代极其相似。
租房从来不易
看到这里,如果感觉古人的租房生活仍不若今人复杂和艰辛,那么我们只需要看看出租者的收益,便可想象租房者所付出的代价了。
古代出租房屋的获益是巨大的,唐德宗时的长安著名富商窦乂(yì)出租房产,“日收利数千”;北宋宰相晏殊文采风流,他的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何等婉丽,然而他为官期间,“不闻奇谋异略以了国事,唯务私家营置资产”,他在开封城的蔡河岸上托借名目,圈占官地,只为盖房租赁,牟取暴利,可以称得上国家级“房叔”。
出租房屋获利如此之肥,以致宋仁宗时,入内都知张永和建议宋朝政府“收民僦(jiù)舍钱十之三,以助军费”——将租房的费用分出三分之一作为军费,可见宋朝的租金是不少的。
租房这件事情,自古有之,但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租房都不容易。只不过我们现代人租房选择更多,借用科技手段,租房也越来越方便。
历史租房第一人
历史上最早的租房客,可以追溯尧帝时的隐士许由。许由是尧时代著名的贤士,那个时代实行禅让制,尧帝想将帝位禅让给许由。但是许由不想继承,而且在听了尧帝要将帝位禅让给他的话后去洗耳朵,觉得这是在侮辱他的耳朵。史载“许由辞帝尧之命,而舍于逆旅”,“舍”就是住的意思,“逆旅”就是旅馆的意思,可见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有人租房子住了,而许由是历史上记载的租房子住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