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客观上,由于历史积欠太多,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林业长期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产业化进程推进缓慢。随着天保工程的稳步实施,生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生态建设已经成为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笔者以阿荣旗为例,以点带面对欠发达地区林业如何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互补推进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林业产业;生态建设
森林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林地持续发展和森林资源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林业产业的重点工作。林业工作之中,持续发展思想已经成为了林业发展的基础与核心,林业产业是国民经济之中基础产业,同時,也是影响生态建设具有公益性的事业。为应对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要求和建设重要性,必须要把生态建设的理念融入到林业产业的各个环节,以全面满足林业生态建设要求。
一、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关系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两者是相互制约、矛盾,又相互依存与促进的。如何认识和协调二者的关系的问题是林业发展的首要问题。随着人们对森林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林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人们对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也日趋完善。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矛盾与制约
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的矛盾与制约关系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与制约。林业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木材和林业副产品来实现的,是直接可见的经济效益。而林业生态的建设是通过保护和恢复森林,最大限度的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直接可见的。要发展林业产业就要充分消耗森林资源,而要建设林业生态,就要保护和恢复森林,避免对森林的破坏。因此两者之间是相互矛盾和制约的。
(二)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依存与促进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之间不仅只有矛盾与制约的关系,二者之间有更重要的依存与促进的关系。二者之间的依存与促进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1.二者都是以森林为基础。林业产业的发展就是充分利用森林的各种林业资源,通过经营销售把森林资源转变经济效益,如果没有森林,那林业产业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林业生态建设的任务就是要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没有森林,就不存在林业生态。所以,二者都是以森林为对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在林业产业来讲,森林的数量和质量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对于林业生态来说,森林的覆盖率和质量是林业生态建设的基础。
林业生态建设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通过林业生态建设,可以改善森林生态系统,有效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但是如果森林生态遭到破换,森林植被的覆盖率和质量都会下降,那么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就会受到影响。林业的经济效益的实现主要是依靠木材和林业副产品的销售。在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要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如果过度砍伐,破坏了林业生态环境,就会造成森林的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影响木材和林业副产品的销售,降低林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二者是相互依存和促进的,只有协调共同发展,才能够达成双赢的局面。
二、存在于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的问题
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非常密切。要想使林业产业系统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林业资源,并持续供给森林资源。与此同时,林业产业发展有利于造林和营林工作的实施,也能保证森林资源在数量、质量上的增长。然而就如今林业产业现状来说,两者相互独立,这主要是因为在林业产业中二个体系间的利益取向与主体不一样,导致工作目标与工作效果也大相径庭。在林业的工作当中,政府未在短期内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大对林业产业的投入,建立了以造林为主要工作的林业工程。与此同时,农民为增长经济效益与生活来源,逐渐开始注重种植各样的经济林,让生长缓慢、收益时间久的林业产业遭到人们的排斥,忽略了林业具有的生态效益。二种林业体系分裂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而且这样的林业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是不能持续下去的。1998年,阿荣旗遭受的洪灾,以及2011年遭遇的一场沙尘暴,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导致这类问题出现之根本就是过度砍伐森林,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失衡。阿荣旗自建旗以来,因国家建设需要,林业产业首要任务就是生产木材,产出比投入多,生态破坏速度大于治理进度,形势相当严峻。
三、发展林业产业必须正确处理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互补推进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在林木资源的承载力之内;另一方面,要求在资源可持续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换言之,既要做到林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要参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面既包含要不断发展林业产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林产品的需求,又包含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满足社会对生态的需求。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作为林业整体中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的因果关系。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如何认识和协调两者关系的问题。而且,随着人们对森林功能多样性认识的深入和对森林不同效益的追求,对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之间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完善。生态和产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矛盾与制约。
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制约的关系,这种矛盾与制约关系主要是由人们在林业生产过程中,不同利益取向和与劳动者自身利益关系不同造成的。在林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投入和耗费一定的劳动,同时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可能是负效益),但这两种效益被劳动者感觉到的时间先后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发展林业产业主要产出体现的是经济效益,劳动者的获得是直接可见,与劳动者之间是眼前的局部的直接利益关系;而生态建设主要产出的是生态效益,生态效益的体现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是不容易被立即感觉到的。
2.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依存与促进。
在林业生产过程中,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之间不仅存在着矛盾与制约的关系,更主要的是依存与促进的关系,这种依存和促进的关系同样与人们对森林、林业产业及林业生态的认识和利益取向有直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两者统一以森林为基础。林业生态建设的任务就是要恢复森林植被,增加森林的数量,提高森林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离开森林也就无所谓林业生态建设;而林业产业的发展是以森林资源为前提的,没有森林资源,就没有林业产业,更谈不上发展,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林业生态建设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这种基础关系是由森林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决定的。森林是木材及其林副产品等工业原料的基地,是动物的栖息场所,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是一个巨大的“绿色水库”,在净化空气、防治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有“环境卫士”之称,是天然的“过滤器”,森林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林业产业发展,说到底是在认识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内在的运动规律后,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把森林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实现结构最优化的一个组合过程。
总而言之,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它们之间既存在矛盾、相互约束,但是,又有着相互依存和辩证统一的微妙关系。实际上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林业产业和生态建设两者间的关系就如同经济效益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里面的生态效益。日常林业生态建设中,倘若我们能够科学合理地对两者关系进行处理,并让它们互相促进,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则不仅可以促进林业产业发展,还有助于生态建设发展,增加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林业产业;生态建设
森林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林地持续发展和森林资源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林业产业的重点工作。林业工作之中,持续发展思想已经成为了林业发展的基础与核心,林业产业是国民经济之中基础产业,同時,也是影响生态建设具有公益性的事业。为应对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要求和建设重要性,必须要把生态建设的理念融入到林业产业的各个环节,以全面满足林业生态建设要求。
一、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关系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两者是相互制约、矛盾,又相互依存与促进的。如何认识和协调二者的关系的问题是林业发展的首要问题。随着人们对森林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林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人们对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也日趋完善。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矛盾与制约
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的矛盾与制约关系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与制约。林业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木材和林业副产品来实现的,是直接可见的经济效益。而林业生态的建设是通过保护和恢复森林,最大限度的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直接可见的。要发展林业产业就要充分消耗森林资源,而要建设林业生态,就要保护和恢复森林,避免对森林的破坏。因此两者之间是相互矛盾和制约的。
(二)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依存与促进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之间不仅只有矛盾与制约的关系,二者之间有更重要的依存与促进的关系。二者之间的依存与促进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1.二者都是以森林为基础。林业产业的发展就是充分利用森林的各种林业资源,通过经营销售把森林资源转变经济效益,如果没有森林,那林业产业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林业生态建设的任务就是要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没有森林,就不存在林业生态。所以,二者都是以森林为对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在林业产业来讲,森林的数量和质量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对于林业生态来说,森林的覆盖率和质量是林业生态建设的基础。
林业生态建设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通过林业生态建设,可以改善森林生态系统,有效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但是如果森林生态遭到破换,森林植被的覆盖率和质量都会下降,那么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就会受到影响。林业的经济效益的实现主要是依靠木材和林业副产品的销售。在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要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如果过度砍伐,破坏了林业生态环境,就会造成森林的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影响木材和林业副产品的销售,降低林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二者是相互依存和促进的,只有协调共同发展,才能够达成双赢的局面。
二、存在于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的问题
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非常密切。要想使林业产业系统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林业资源,并持续供给森林资源。与此同时,林业产业发展有利于造林和营林工作的实施,也能保证森林资源在数量、质量上的增长。然而就如今林业产业现状来说,两者相互独立,这主要是因为在林业产业中二个体系间的利益取向与主体不一样,导致工作目标与工作效果也大相径庭。在林业的工作当中,政府未在短期内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大对林业产业的投入,建立了以造林为主要工作的林业工程。与此同时,农民为增长经济效益与生活来源,逐渐开始注重种植各样的经济林,让生长缓慢、收益时间久的林业产业遭到人们的排斥,忽略了林业具有的生态效益。二种林业体系分裂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而且这样的林业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是不能持续下去的。1998年,阿荣旗遭受的洪灾,以及2011年遭遇的一场沙尘暴,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导致这类问题出现之根本就是过度砍伐森林,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失衡。阿荣旗自建旗以来,因国家建设需要,林业产业首要任务就是生产木材,产出比投入多,生态破坏速度大于治理进度,形势相当严峻。
三、发展林业产业必须正确处理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互补推进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在林木资源的承载力之内;另一方面,要求在资源可持续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换言之,既要做到林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要参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面既包含要不断发展林业产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林产品的需求,又包含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满足社会对生态的需求。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作为林业整体中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的因果关系。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如何认识和协调两者关系的问题。而且,随着人们对森林功能多样性认识的深入和对森林不同效益的追求,对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之间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完善。生态和产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矛盾与制约。
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制约的关系,这种矛盾与制约关系主要是由人们在林业生产过程中,不同利益取向和与劳动者自身利益关系不同造成的。在林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投入和耗费一定的劳动,同时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可能是负效益),但这两种效益被劳动者感觉到的时间先后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发展林业产业主要产出体现的是经济效益,劳动者的获得是直接可见,与劳动者之间是眼前的局部的直接利益关系;而生态建设主要产出的是生态效益,生态效益的体现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是不容易被立即感觉到的。
2.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依存与促进。
在林业生产过程中,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之间不仅存在着矛盾与制约的关系,更主要的是依存与促进的关系,这种依存和促进的关系同样与人们对森林、林业产业及林业生态的认识和利益取向有直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两者统一以森林为基础。林业生态建设的任务就是要恢复森林植被,增加森林的数量,提高森林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离开森林也就无所谓林业生态建设;而林业产业的发展是以森林资源为前提的,没有森林资源,就没有林业产业,更谈不上发展,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林业生态建设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这种基础关系是由森林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决定的。森林是木材及其林副产品等工业原料的基地,是动物的栖息场所,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是一个巨大的“绿色水库”,在净化空气、防治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有“环境卫士”之称,是天然的“过滤器”,森林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林业产业发展,说到底是在认识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内在的运动规律后,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把森林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实现结构最优化的一个组合过程。
总而言之,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它们之间既存在矛盾、相互约束,但是,又有着相互依存和辩证统一的微妙关系。实际上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林业产业和生态建设两者间的关系就如同经济效益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里面的生态效益。日常林业生态建设中,倘若我们能够科学合理地对两者关系进行处理,并让它们互相促进,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则不仅可以促进林业产业发展,还有助于生态建设发展,增加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