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诵读回归语文课堂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9802110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重视诵读,忽略诵读可以说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误区,为呼唤诵读回归语文课堂,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阐述了诵读对于学生的诸多益处:诵读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说话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诵读 注意力 语感审美 说话 写作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方便,丰富了教学手段,开拓了学生视野,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走向热闹纷繁,可不难发现,现在很多课堂教学也因此而走入了一个误区:课堂上鲜有琅琅书声,学生听音乐、看影像资料、谈感受,老师则提问、启发、点拨,俨然是某些电视节目的主持人,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诵读渐渐被淡忘了。我认为,语文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诵读对于学生的诸多益处,让诵读回归语文课堂。
  
  一、诵读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现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诵读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诵读时,学生将课文入于眼,看清字形,不加字、不减字、不掉句、不错行,此为“眼到”;出于口,吐珠喷玉,流利顺畅,口中自有情调芬芳,此为“口到”;入于耳,听来抑扬顿挫,声韵合拍,此为“耳到”;记于心,依文赋情,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此为“心到”。这样,眼、耳、口、心并用,久而久之,一进入语文课堂,一接触课文诵读,学生就会全方位调动自己的感官,注意力高度集中。
  
  二、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一种比较直接的迅速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不是天生的资质,而语感的培养也并非一朝之功。语文老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教材中荟萃了诸多名篇佳作,或语言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动人,情感真挚;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我认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些作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的重要途径。比如我在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长诗时,就没有把它嚼得支离破碎,而是引导学生反复的诵读。开始学生们读得并不理想,没有起伏变化。于是,我告诉他们应调整情绪状态,进入角色去读,把自己置身其中,还可发挥联想、想象,在自己心中形成“内心视象”,当自己的“内心视象”与作者契合了,也就能深得作品意旨,领会作者情感了。我给了学生一段自由朗读的时间,学生们终于能透过文字深刻地感受到大堰河勤劳善良、无私博大但命运凄惨的形象,此时,我再让他们齐读,他们进步多了,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了一个乳儿对养母真挚的情感。我再对朗读中的一些不足之处稍加指导,然后又指定一名学生朗读,他更是饱含感情、语速的急缓起伏、感情的含露收放,无不把握得恰到好处。全场似无人般寂静,有学生擦眼泪,全诗读完,掌声雷动。那份情感如此真切感人,哪里还需要老师过多的讲解呢?由此可见,诵读可使学生更好地形成形象语感,还可使学生丰富自己的情感,当学生心中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交织碰撞,情感语感就自然得到了培养。在此基础之上,再挑出那些意蕴丰富深刻的语句让学生再诵读品味,学生的意蕴语感又得到了培养。
  
  三、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作品,理所当然地成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好媒体、好材料,诵读可让学生从这些审美对象中获取美感,进而增强审美情趣、陶冶高雅情操。老师可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配合诵读,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如见其人、如观其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审美感受。如《荷塘月色》一文中那田田的荷叶,娇美的荷花,沁人心脾的荷香,朦胧的月色等构成了一种令人神往的优美意境。教学中我就先播放课文朗读带,让学生闭目静听,激发学生想象,把美感“传染”给学生,再采用配乐朗读的形式,播放悠扬舒缓的抒情音乐,让学生朗读精彩语段,更是把学生带入文章的优美意境,与作者一同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学生进入情境之后,受情境感染而形成与之相融的心境,情感积累被唤醒,容易获得强烈的美感体验。再让学生反复朗读直至背诵,读多了,背多了,欣赏美的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四、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说话和写作能力
  
  在课堂提问或是批阅作文时,我们常常感慨学生基本功不扎实,“底气”不足。其实,诵读对于说话、作文都有帮助。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能读准字音、读通词句、读断句逗、读准语调、读清思路、读出情味、读顺文气、读懂语法,在琅琅书声中学生说话的能力就已在无形中得到了训练。若能再要求学生将那些名家名篇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则又能帮助他们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人们常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实是长期实践得出的经验之谈。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在总结他的创作经验时曾讲过这样一段话:“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使我明白所谓的‘文章’是怎么一回事。”没有熟读成诵,怎么会有两百多篇文章在巴老的脑子里呢?不积累大量感性材料,何来出口成章下笔千言呢?由此可见,坚持诵读对于语言积累、对于写作的确是很重要的。诵读得多,自然就积累得多,日积月累,备于胸中,就自会进入“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的境界。
  古人把学习叫做“读书”“念书”,俗话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证明了诵读的重要性。现代作家、教育家也大力提倡诵读,朱自清、叶圣陶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说:“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做到对课文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这些话的确值得我们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去深思,语文老师们,在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文本的诵读永远是语文教学最鲜明的特色!
  (作者单位:415213湖南省临澧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所谓后进生就是学困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另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优生则相反。介于优生和后进生之间的则为中等生。由于中、后进生的表现欠佳而影响集体,作为人的正常心理反应,他们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后进生更后进。  不容忽视的是:优生毕竞是少数,中、后进生却是学生群体中占压倒多数的芸芸众生。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少年儿童进行身心全面发
期刊
素质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造就全体学生,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在学校实际工作中,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心、教育、转化后进生就显得十分必要。  后进生的教育,转化作为素质教育的难点,是一项长期而复杂艰苦的工作。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许多后进生都是因家庭、社会等因素造成的,使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出现厌学、逃学、吸烟、酗酒等现象,其心理发展不成熟,不能正确辨别美与丑,和老师对
期刊
【摘要】随着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英语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信息技术能使教学对象和内容化远为近,化虚为实, 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这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技术平台,是以单纯的语言讲解无法比拟的,有益于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整合运用  《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
期刊
【摘要】本文从提高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学习《创造与创业》兴趣的方法,论述运用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知识、新的手段去研究学生,使兴趣成为学生的最好教师。  【关键词】提高 学习兴趣思考  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各级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学规模不断得到扩大,提高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职业学校形成强大竞争力、吸引力的重要手段,而创业教育更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全区
期刊
【摘要】探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阐述对多媒体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思考。  【关键词】整合整合优势教学思考   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纪的标志,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已在全国教育战线逐渐深入。但大部分都以“观摩课”形式开展,并没有真正与学科“融合”在一起。究其主要原因是研制课件需花大量时间,投入多、产出少,基本上适应不了日常教学。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日趋发展。下面,
期刊
一、路在何方    我市从2005年开始进入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验。站在课改的门口,教了近10年书的我曾经徘徊了很久,不知如何迈出第一步。我带着初涉课改的新鲜、困惑、惶恐,我端起了《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认真聆听专家的报告,观摩示范课,并参与讨论,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实施新课程。从“先学后教,当堂达标”,到现在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我们的改革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也产生了很多困
期刊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把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而产生教学效果。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切不可被传授知识的表面形式所束缚,而忽略了情感投入。  文章本是有情物。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把文学积累、文学鉴赏、文学素养放在重要的地位。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情感真切浓郁,
期刊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课程整合已逐步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信息技术与政治课程整合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理论,认识社会,突破教学难点无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也能提高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政治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使教学过程增添情趣、活跃氛围,使政治知识更加易于理解,使学生烦躁的心情得到缓解,使紧张运转的思维得以平衡切换,为教学目
期刊
江泽民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1世纪的国际竞争,既是经济的竞争,也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经济是以人才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是以创新为特征、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创新是其灵魂,谁在知识创新中领先,谁就能在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
期刊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2、能够想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是什么样子。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大幅活的画”,一池荷花有什么姿态。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想象和体会一池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的美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