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取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是师生双方基于文本的有效对话,教师要吃透文本,有效提问,促进对话的深入。
一、平等对话,点燃生成的精彩
对话是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进行的。通常课堂中的对话分为显性对话与隐性对话两种。前者是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具体实行了的对话;后者则是因为时间等多因素的影响,只发生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未能与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碰撞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常见于我们个人的平时阅读中。课堂上我们注重的是显性对话,而湮没了太多的隐性对话(事实上确实无法兼顾)。对话前,教师备课时查阅多方资料,针对文本设计问题时尽可能地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时,学生只需带着耳朵认真听,踊跃说,就是我们最期望的场面。如能不囿于思维的局限,发表与众不同的独立见解,那简直就是一节课的闪光点了。忙着说,当然就忽视写了,所以学生们根本不需要动手,只要动脑动嘴则可。可是真正的对话不可能是“一”对“多”的(那是演讲),只能是“一”对“一”的,哪怕对话场的氛圍营造得再热烈,要想每个人都充分表达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我们试着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但事实上总是只能聚焦到某些学生身上,造成一部分人的无所事事,游离在对话圈子之外。那些对于“对话”不感兴趣,稍不留神就被自己的思维的翅膀带到九霄云外去的学生,这样的课堂究竟意义何在?即使他们也与文本进行了对话,但因为未能转为显性,而将对话导向虚无。所以很可能的结果是,不仅书上一片空白,而且脑中亦是如此吧!要想彻底改变此种状况,唯一途径在于缩小对话范围,那只能实行小班教学了。可是我们目前的课堂就是陷在好像“对话”又似乎“演讲”的尴尬境地里。
二、回归生活,激起阅读的愿望
课堂上,我们在聊“生活”。我们试着打通语文与生活的壁垒,将生活之活水引进课堂,但却忽视了文本,忽视了文本本身的意义,忽视了对文本的潜心体悟。有时从文本中引发出一个话题,我们就开始热闹地言说,我们似乎特别害怕冷场,于是我们一个接一个地聊。可是时候我们聊完了“生活”,却突然发现与文本没有丝毫的关系,课本早就躺到一旁睡大觉去了。现在的课堂,我们只千方百计地求学生说,只要说起来!至于说什么,怎样说,说得怎样,反而不太注重了,因为生怕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现在回头想想,不禁后怕。“语文就是生活”这句大师的话,通俗而又深刻。但语文绝对不能等同于原生态的生活,我想,那是指语文的内容,我们要从语文课中学思想内容人文情感,我们更要学习语文这门独特学科的表达形式。换句话讲,我们要学的是“语言”的功夫。我们要“仔细领会言语的内在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与肌理,质疑隐藏在作品中的缝隙,感悟其中的空白意义”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主要是为了唤起学生的独特体验,以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而不是反客为主,本末倒置。现在的课堂,我们不知道做得对不对,如果不对,那么应该怎样做,这里边的“度”和“时机”该如何拿捏,也许这是最一个语文老师专业化素质的最大考验。
三、特出主体,教学为学习服务
课堂上,我们在“教”。看起来,这样表达有点可笑,且慢,来看看我们在教什么以及教得怎样。一方面我们自以为是地教着,依自己的个性和学生的个性还有文章的个性来开发教学内容,这是现在语文界比较提倡的但也是最难以把握的教法,无论是施教过程还是评价标准。而另一方面我们教着教参,教着文体。文言文就是积累点字词翻译,现代文就是教些文体常识,长年累月地这样教着,使部分教师的热情消散殆尽。教学内容尚不大明确,教的效果又从何谈起呢?老实说,语文这门学科是最不能功利地用“有效与否”来衡量的。但是任何教学的直接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这一点,我们并没有充分地意识到。“这节课,你的学生思考了吗?”不妨时常问问自己。可是,我们的“教”无法找到合适恰当的切入点,无法帮助他们生疑,准确解疑,学生的思维没有发展,到头来还是无效教学。一篇课文,老师教了与没有教,结果一个样,甚至更糟,这样的情况大片存在。这真是对语文老师莫大的讽刺,这种情况可能也只能出现在语文课堂上。甚至很多语文老师自己也困惑,“有的文章,学生一看就懂,没啥可教的;有的文章,距离学生太远,教了也不能懂。”但不能不教啊,怎么办呢?照着教参,设计几个问题,引发几个讨论,组织一场对话,这一课就这么打发了。照此看来,现在上课确实轻松,但灵魂愈加不安了,不知道到底教些什么,不知道怎样有效地教,心里发虚,不踏实啊!试想,这样的“教”又怎能奢求学生留下什么痕迹呢?无论是课本上还是脑海里。
总之,对话的前提是找到“话题”,话题从何而来?不是教师的话题,而是学生的问题。学生学会提问,是会学习的前提。没有问题,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学习就没有针对性,也没有思考的动力。所以,培养学生的“生疑”能力至关重要。最原始的做法,就是充分利用学生与文本初次接触的契机,在文本空白处即时写下自己的困惑之处。在课堂上,为了杜绝有些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所以必须作出硬性的规定,每个人必须提出五至八个问题,而且必须认真地书写下来。之所以要写下来,是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持有慎重的态度,充分地尊重自己的原初阅读,也为了让那些个性散漫的同学不至于很快将自己的问题遗忘。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明白会怎样针对文本来设疑。为了将这一行为塑造成良好的习惯,也为了保证问题的质量,教师有必要建立督查制度。课堂上必须给出时间来完成这一环节,才能为对话作出了有效的铺垫。
一、平等对话,点燃生成的精彩
对话是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进行的。通常课堂中的对话分为显性对话与隐性对话两种。前者是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具体实行了的对话;后者则是因为时间等多因素的影响,只发生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未能与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碰撞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常见于我们个人的平时阅读中。课堂上我们注重的是显性对话,而湮没了太多的隐性对话(事实上确实无法兼顾)。对话前,教师备课时查阅多方资料,针对文本设计问题时尽可能地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时,学生只需带着耳朵认真听,踊跃说,就是我们最期望的场面。如能不囿于思维的局限,发表与众不同的独立见解,那简直就是一节课的闪光点了。忙着说,当然就忽视写了,所以学生们根本不需要动手,只要动脑动嘴则可。可是真正的对话不可能是“一”对“多”的(那是演讲),只能是“一”对“一”的,哪怕对话场的氛圍营造得再热烈,要想每个人都充分表达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我们试着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但事实上总是只能聚焦到某些学生身上,造成一部分人的无所事事,游离在对话圈子之外。那些对于“对话”不感兴趣,稍不留神就被自己的思维的翅膀带到九霄云外去的学生,这样的课堂究竟意义何在?即使他们也与文本进行了对话,但因为未能转为显性,而将对话导向虚无。所以很可能的结果是,不仅书上一片空白,而且脑中亦是如此吧!要想彻底改变此种状况,唯一途径在于缩小对话范围,那只能实行小班教学了。可是我们目前的课堂就是陷在好像“对话”又似乎“演讲”的尴尬境地里。
二、回归生活,激起阅读的愿望
课堂上,我们在聊“生活”。我们试着打通语文与生活的壁垒,将生活之活水引进课堂,但却忽视了文本,忽视了文本本身的意义,忽视了对文本的潜心体悟。有时从文本中引发出一个话题,我们就开始热闹地言说,我们似乎特别害怕冷场,于是我们一个接一个地聊。可是时候我们聊完了“生活”,却突然发现与文本没有丝毫的关系,课本早就躺到一旁睡大觉去了。现在的课堂,我们只千方百计地求学生说,只要说起来!至于说什么,怎样说,说得怎样,反而不太注重了,因为生怕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现在回头想想,不禁后怕。“语文就是生活”这句大师的话,通俗而又深刻。但语文绝对不能等同于原生态的生活,我想,那是指语文的内容,我们要从语文课中学思想内容人文情感,我们更要学习语文这门独特学科的表达形式。换句话讲,我们要学的是“语言”的功夫。我们要“仔细领会言语的内在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与肌理,质疑隐藏在作品中的缝隙,感悟其中的空白意义”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主要是为了唤起学生的独特体验,以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而不是反客为主,本末倒置。现在的课堂,我们不知道做得对不对,如果不对,那么应该怎样做,这里边的“度”和“时机”该如何拿捏,也许这是最一个语文老师专业化素质的最大考验。
三、特出主体,教学为学习服务
课堂上,我们在“教”。看起来,这样表达有点可笑,且慢,来看看我们在教什么以及教得怎样。一方面我们自以为是地教着,依自己的个性和学生的个性还有文章的个性来开发教学内容,这是现在语文界比较提倡的但也是最难以把握的教法,无论是施教过程还是评价标准。而另一方面我们教着教参,教着文体。文言文就是积累点字词翻译,现代文就是教些文体常识,长年累月地这样教着,使部分教师的热情消散殆尽。教学内容尚不大明确,教的效果又从何谈起呢?老实说,语文这门学科是最不能功利地用“有效与否”来衡量的。但是任何教学的直接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这一点,我们并没有充分地意识到。“这节课,你的学生思考了吗?”不妨时常问问自己。可是,我们的“教”无法找到合适恰当的切入点,无法帮助他们生疑,准确解疑,学生的思维没有发展,到头来还是无效教学。一篇课文,老师教了与没有教,结果一个样,甚至更糟,这样的情况大片存在。这真是对语文老师莫大的讽刺,这种情况可能也只能出现在语文课堂上。甚至很多语文老师自己也困惑,“有的文章,学生一看就懂,没啥可教的;有的文章,距离学生太远,教了也不能懂。”但不能不教啊,怎么办呢?照着教参,设计几个问题,引发几个讨论,组织一场对话,这一课就这么打发了。照此看来,现在上课确实轻松,但灵魂愈加不安了,不知道到底教些什么,不知道怎样有效地教,心里发虚,不踏实啊!试想,这样的“教”又怎能奢求学生留下什么痕迹呢?无论是课本上还是脑海里。
总之,对话的前提是找到“话题”,话题从何而来?不是教师的话题,而是学生的问题。学生学会提问,是会学习的前提。没有问题,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学习就没有针对性,也没有思考的动力。所以,培养学生的“生疑”能力至关重要。最原始的做法,就是充分利用学生与文本初次接触的契机,在文本空白处即时写下自己的困惑之处。在课堂上,为了杜绝有些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所以必须作出硬性的规定,每个人必须提出五至八个问题,而且必须认真地书写下来。之所以要写下来,是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持有慎重的态度,充分地尊重自己的原初阅读,也为了让那些个性散漫的同学不至于很快将自己的问题遗忘。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明白会怎样针对文本来设疑。为了将这一行为塑造成良好的习惯,也为了保证问题的质量,教师有必要建立督查制度。课堂上必须给出时间来完成这一环节,才能为对话作出了有效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