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喹酮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erlan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格列喹酮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和血压的短期影响.方法 120例患者被分成四组,高血压和高血糖控制组(双高控制组)30例,高血压控制而血糖未控制组(高血糖组)30例,高血压未控制而血糖控制组(高血压组)30例,高血压和高血糖均未控制组(双高未控制组)3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E30例.应用VP-1000动脉硬化分析仪测定受试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结果 baPWV自正常对照组至双高未控制组,呈逐渐下降趋势,双高未控组明显低于其他四组(P<0.01),双高未控组、高血压组和高血糖组分别较双高控制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双高未控组也明显低于高血压组和高血糖组(P<0.01);双高控制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压(PP)方面,高血压组、高血糖组和双高未控组明显高于双高控制组、对照组(P<0.01).baPWV 与血压、脉压差和血糖呈正相关,并且与SBP、血糖呈强相关.结论 降压降糖联合治疗较单纯降压或降糖更能改善动脉弹性功能,延缓动脉硬化。

其他文献
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记录显示,我们国家的药物不良反应三分之一是由抗生素引起的,这个比例和抗生素的使用比例是一致的。抗生素的种类比较多,引起的不良反应或者是严重的
目的:早期建立人工气道对急性脑血管病(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ACVD)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的疗效。方法 l11例ACVD.HAP病例按人工气
目的 评价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术中血栓抽吸对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STEMI患者共92例,其中急诊介入术加血栓抽吸治疗者为血栓抽吸组(n=45),同时期条件相当仅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作为标准PCI组(n=47),比较两组的基础资料及IMA、脑尿钠肽(BN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30
目的 应用Simpson法测量技术评价针刺穴位联合药物治疗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2例胆囊炎患者应用针刺穴位联合药物治疗,采用脂餐试验,采集胆囊长轴切面声像图,应用改良Simpson法直接测量脂餐前后两组胆囊的容积,并统计胆囊排空率.结果 治疗后较治疗前胆囊收缩功能明显提高,胆囊张力减低、胆囊回声减少或消失、胆囊壁厚度变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Simpson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赘生物形态学特征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经胸超声心动图观测心脏赘生物的形态大小、回声强度、活动度、分布范围及瓣膜反流程度,结合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等,追踪随访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 随着赘生物大小、活动度、范围分级级别及瓣膜反流程度的增加,其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而赘生物的回声强度与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赘生
1 临床资料  患者于2009年4月因脊髓型颈椎病在全身麻醉下行颈前路椎间盘摘除减压植骨融合钛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术后恢复顺利,患者术后症状消失,颈部伤口呈Ⅰ/甲级愈合.2周拆除颈托活动,3个月始出现吞咽阻挡感,无吞咽疼痛等症状.近1个月来咽部阻挡感明显加重,3 d前出现吞咽疼痛入院行食管钡透证实为颈前路钛板螺钉脱出顶压食管.见图1.于次日颈丛麻醉下行颈前路钛板螺钉取出术,术中见钛板上方两个螺钉自椎
目的:探讨分析急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患者患牙根管治疗期间发生疼痛的原因。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口腔门诊就诊的70例急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患者根管治疗期间发生
期刊
目的 观察由奥美拉唑、胶体次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组成的10日改良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的患者11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9例)前5 d口服奥美拉唑20 mg,2次/d,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57 mg,2次/d,饭前半小时服胶体次枸橼酸铋钾200 mg,2次/d,后5 d口服奥美拉唑20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R组)、对照组(F组)各30例.R组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F组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和芬太尼.观察比较患者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插管后(T3)、充气后30 s(T4)、清醒时(T5)各时点血压、心率;记录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