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情境的创设与应用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美育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具体地渗透到各门学科的实际教学之中,尤其是美术这门学科,蕴藏着丰富的审美资源,追求“美”的活动应贯穿至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
  作为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很好的途径,指导学生去感受美、判断美、创造美,不断提高鉴赏能力,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热爱美好的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进而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
  
  一、美术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种方法
  
  1.运用示范,把学生引入情境。在绘画技能和手工教学中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示范,精彩的示范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新奇的环境。使学生由佩服老师的艺术感召力而启动自我的“内驭力”,从内心立志达到老师那样高的表现能力而激发起旺盛的求知欲。
  2.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再现情境。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可以使模糊、抽象的美术教学直观化。美术是视觉艺术,它最显著的特色是给人可视的美。而多媒体在再现性艺术作品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它们以真切的直观性,可使学生在头脑中得到美的直接的视觉刺激,并促使其进一步把美学概念、知识内化,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力,对美丑的分辨力,增强对艺术美的感受力、理解力,使学生在审美愉悦中陶冶情操,丰富情感,增强高尚的审美情趣。
  3.充分利用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流动的雕塑,雕塑是凝固的音乐”。这句名言实质上揭示了音乐与美术在艺术上的共性,说明了音乐与美术在某种意义上是相通的,他们同样具有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审美愉悦的教育功能。因此,可以在鉴赏过程中辅以音乐来调动学生情绪,帮助学生感受画面情境。
  
  二、情境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根据我在高中美术课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谈谈情境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尝试运用。
  1.形象性情境的设置和应用。在美术课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选取适当例子,将生涩、抽象的内容简单化、形象化,可以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使教材内容通俗易懂,使课堂效果更加理想。
  例如,除了鉴赏之外,还可适当增加素描静物的构图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物体的比例关系、位置关系、色彩关系等,只注重于静物摆放的实际位置,却忽视了构图的艺术性、科学性和完整性,忽视了对物体关系的概括与提炼。
  为此,我采用了形象性情境教学法:将平淡的写生对象“拟人化”,将物象的“聚集关系”形容为“相扶相伴”,“点缀现象”比喻成“眸然回首”,“呼应关系”表现成“左右环抱”。方法新颖,别开生面,令学生耳目一新、茅塞顿开,心头豁然开朗,作画兴趣顿生。
  2.联系性情境的设置和应用。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将文学、音乐中与美术教学相关的内容恰当地联系起来,效果颇佳。与音乐的联系:如在讲授《变幻的自然万象》自然风貌与美术作品的关系一课关于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的时候,我一边介绍北方山石、地貌的特点,一边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使学生始终沉浸在北方苍莽、豪放的景色氛围中,对大山的深沉、对树木的多姿有了深深的感触,笔端饱蘸的除了墨色,还有那浓浓的感情……
  3.综合性情境的设置和应用。我们将音乐、演示、讲述、图片或实景等可利用的因素综合运用于课堂,创设情境氛围,同时给学生以视觉、听觉、触觉、体觉等,全方位的调动学生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使学生处于感情的兴奋状态和理性的思维状态,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如写生时,在教室张贴优秀的作品,播放相关的音乐,教师讲解或示范,学生作画,有氛围,有参照,有指导,有激情,就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改进方法、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在课堂上运用情境教学法取得的效果
  
  情境教学法在美术课堂上应用后,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教学的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主要表现在:首先,情境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情感,突破了以往教学的唯智主义框框,使学生学习活动成为主动的、快乐的事情。使左右脑交替兴奋协调工作,大大地挖掘了大脑的潜在功能,促使学生心理活动的迅速展开。
  使教学收益扩大缩短教时;其次,情境教学所创设的情境是有意识创设的、优化了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外界环境,影响到学生的认识心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
  再次,情境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感知对象,使学生大脑中的相似块(知识单元)增加,显潜意识内容丰富,有助于学生灵感的产生,也培养了学生相似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找出事物之间的共性和内在的联系,提高了智能;最后,情境教学诱发和利用了无意识心理提供的认识潜能,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受到情绪的感染,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获得审美情感体验,丰富想象,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提高审美修养。
  美术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愉快学习,这同时也是上好美术鉴赏课的关键所在。情境创设的方法很多,教师只有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发挥美术鉴赏本身的魅力,创新求变,才有可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术鉴赏课的深刻内蕴,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
  (河北省邯郸市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深感肩上这人的重大。回顾自己五年来的语文教学工作,使我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中的奥妙,也深深地吸引着我去探索和发现。我已深深地喜欢上这门学科。现在我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语文教学   学期开始要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要因班制宜采用适当本班的的教学方法落实到每
期刊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象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  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
期刊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多数情况下是有声的。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以口头和书面形式进行交流的能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扩大以及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学习英语并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已成为社会的需要。  因此,加强英语口语的教学已被大家所注重,这不但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要求,也反映了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势。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中小学英语教学尤其口语教学存在着不少困难与问题,需要切实解决。学习语
期刊
作文教学的关键取决于对学生悟性和灵气的培养。为了让学生作文尽快入门,老师们想了不少办法:方法上指导,结构上规范,不一而足。这些无疑是必要的,而且的确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凡事过犹不及。片面地强调规范入格,难免会变成“新八股”,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出现结构章法甚至材料都基本相同的“预制板”。于是“作文教学的程式化”成为语文教学弊端之一,近年来颇遭非议。  作文教学解不开的结到底在哪里?恐怕不全是学生的
期刊
通过此次对科学发展观的调研,使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了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性与必要性,学会要有意识的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不断将其与政治教学和专业能力相结合,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分析。    一、在初中阶段政治课教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1 有助于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一切
期刊
多媒体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工具。随着教育事业的日新月异,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多媒体辅助教学走进英语课堂中,又为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合一的特点,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直观。  在我国目前的英语课堂中,没有母语的学习环境下,多媒体的应用无疑为学生创造了最佳的外语学习环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有几点体会:    一、深入钻研课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
期刊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征,它对促进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标准还把英语课程的设置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联系起来,强调了英语课程对促进对外交往和增强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随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的高中英语教师应积极探索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下面就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探究,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巧置情境,激起探究之欲    布鲁纳说过:“对学生
期刊
本案例提出的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弱化了政治理论体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作为课程的总目标。其课程体现了综合性、基础性、生活性、实践活动性和教学评价的过程性、多样性等特点。  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现行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内容单一、目标过高、脱离生活、知行脱节、轻实践活动,评价不科学等弊端。然而,眼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课内学习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