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有着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尤其是中国民族建筑历经几千年的历史,至今体系未变,在世界建筑之林也是独树一帜的。今天,我们面对建筑的国际潮流是否应该效法先人的气魄,吸取其精华,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创造出既有时代气息又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建筑。
关键词:中国民族建筑 “欧陆之风” 特点 传承 弘扬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从事建筑设计这几年来,接触到不同建筑设计案例,现在的中国建筑市场更多的被“欧陆风格”霸占,在开发商眼里“欧陆风格”是高尚生活的象征,于是建筑师们无奈的按照开发商的设想去创作,再加上市场运作的不规范,于是西洋古典建筑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挟“欧陆风格”之名,卷土重来,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对城市建设和社会文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尤其是现在的“欧陆之风”不同于中国近现代史上曾出现的几次西洋建筑潮流,它并不是受当代欧洲建筑思潮的外部影响而引发的,而是在中国内部,为了“内需”,而自力更生演绎出的一股艺术风潮。而且此“风”大有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蔓延之势,但实际上,它却直接反映了中国建筑商品化的转型时期,商业文化对建筑市场和社会文化的冲击。
但是,在此“欧陆之风”的罅隙中,出现了一小批设计师转而把目光投注在中国民族建筑上,加强对于中国民族建筑风格及元素的研究,使中国建筑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使得中国民族建筑的宝贵遗产得以继承和弘扬。
二、中国民族建筑的特点
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有着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尤其是中国民族建筑历经几千年的历史,至今体系未变,在世界建筑之林也是独树一帜的。民族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结晶之一,表现在类型众多,各地区特点纷呈,蔚为大观、丰富多彩。
中国民族建筑作为中华文明的宝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中国民族建筑具有历史的稳定性。中国现存地上的建筑实物最早是汉代的,中国建筑造型体系自西汉已基本形成,至今未变。虽然这期间还是有不小的发展变化,如汉代建筑是坡顶平屋檐、屋顶的坡面是直线,檐下有人字拱、平拱。到唐代,其特点是“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柱高一丈,出檐三尺”,屋檐做成了两端微微翘起的曲线,文人形容是“如翼斯飞”。到明清斗拱变小,拱间垛数增加,屋檐从唐宋时一条连续的曲线变成只在翼角处起翘,轻盈的效果差不多,施工却方便多了。等等,但比起欧洲的建筑演变我们变化的实在是太少,相当稳定。
而在欧洲,罗马时代以前已有希腊建筑,它影响了罗马。三角形的山花、敦实的柱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后现代”派至今还用它来作为回归历史的符号。到古罗马时代,罗马人继承并丰富了希腊柱式,又创造了拱券和穹窿顶,成了另一种建筑风格。在地域分布上它几乎布满了欧洲大陆直到英格兰的南部,现在的欧洲几乎到处都可看到古罗马时代的建筑遗存。以后的拜占廷时代穹顶得到极大的发展,穹窿、帆拱、鼓座使方形的平面上和谐加上圆形的穹顶,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非亚教堂到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建筑形象又是为之一新。十一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哥特式建筑,其风格完全摆脱了古罗马的影响,它们以尖券、飞扶壁、高耸的尖塔为特征,表现出火一样的热情,把建筑的 艺术感染力发挥到了极致。再以后的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它们的建筑形式的变化都很大,每种新的建筑形式出现很快就会风靡四处传遍全欧。在欧洲,当然也存在建筑的地域和民族的特点,但比起时代的特征来讲建筑的时代性远远大于地域性、民族性。欧洲的统一是暂短的,统一也未到全境 ,之后终究还是分裂;而中国虽有过暂短的分裂,但终归是统一。
[二]、中国民族建筑具有民族的多样性,汉、藏、蒙、傣……各有特色,十分鲜明,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中國建筑又有地域的多样性,东北平原、江南水网、黄土高原、热带林区,建筑上的差异也很大。在中国,地域的差异和民族的差异共存,而地域的差异是主导因素。例如同一地区居住的不同民族的建筑,如在大理、丽江地区,白族建筑是砖墙瓦顶,墙面粉刷成灰白两色,山墙、檐口加彩色装饰;纳西族建筑的典型则是木结构、悬山顶,博风板上有长长的悬鱼,土坯(近年也有用砖)砌的山墙加上小小的腰檐。二者是不同的。又如在贵州,许多少数民族建筑基本是木结构穿斗架、小青瓦屋面,但建筑的布局、细部还是很不相同。再看不同地区同一民族的建筑,同是汉族,北京的民居是四合院,宁波的民居院落叫“台门”,江苏水乡的沿河民居又是一种形象,差别十分明显,广东、福建的客家人也属汉族,他们的“土楼”更是全然相异了。同是藏族,青海藏族住的是“庄巢”,四面住房相接围在一起,外面看方方四堵墙,单坡屋顶坡向院内,雨水全流入自家,即防风又安全。它和西藏的民居完全不同,而云南、四川的藏族民居也都各有不同。看来异地同族与同地异族相比,它们虽都有不同,但比起来还是地区的差别更大一些。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观念、风俗习惯,它们传承着民族特色,但作为建筑,又更多地受自然条件、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的影响,这使得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产生了相互交叉的复杂关系。总的说地域的差异还是要高于民族的差异,建筑表现的民族性源于地区性。
[三]、中国各民族的建筑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即使是对外国的建筑文化也能兼容并蓄,消化吸收,显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在中华大地上,虽然看得出各民族的建筑的色彩纷呈,但相互融合的例子还比比皆是。汉、藏建筑结合的样式最为常见,布达拉宫的宫墙上出现了汉族的斗拱,夏鲁寺的屋顶为黄琉璃四角攒尖顶,汉藏结合得天衣无缝。在湘西地区各民族的吊脚楼大同小异,相互交融十分明显。对外来文化的吸纳也有许多例子,佛塔本是印度传来的,形如覆钵,传到中国与传统的楼阁相结合,将原塔缩小放在楼的顶部成为塔刹,整个塔的造型完全中国化了。清真寺也是从西边传来的,它以中国的传统建筑式样为基本造型,屋脊上加了阁楼,代替了中亚的穹顶,清真寺的前部应有“唤醒楼”,取了中亚的高塔形式,顶上加的却是中国的小亭子,清真寺的功能全满足了,外观看来却是个中国模样。
今天,我们面对建筑的国际潮流是否应该效法先人的气魄,不是妄自菲薄,照搬照抄,而是吸取精华,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创造出既有时代气息又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建筑。
三、中國民族建筑的继承和弘扬
邓小平说过,“越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对民族的东西,必须强调和保护它的个性,因为这是它存在的理由。你如把普遍化了,它存在的理由也就失掉了。
对民族建筑而言,其精华并不是大屋顶、四合院、斗拱等表面形式,而是这些形式所拥有的设计思潮和艺术精神。中国的建筑师应该学会如何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的优点,对传统的表达是自然的流露,而不是刻意的模仿,那样就再无大量的模仿“欧陆风格”的市场,学会处理好了本国文化的现代问题,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内在精神加以现代体现,从而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现代民族建筑。因此中国民族建筑文化的现代化,或者说如何在设计中保存民族传统,就要表现中国民族建筑中仍有的价值的内在精神。我们认为中国式的现代建筑终将由中国建筑师们依据中国人的需求创造出来,而不是简单模仿照搬,应把中西古今一切优秀建筑思想,经过咀嚼、消化、吸收为自己的东西,再进行新的创造,努力创造出有地方特色的中国现代民族建筑,使中国的民族建筑文化随经济的腾飞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中国民族建筑编委会《中国民族建筑》1999
王晓莉《中国少数民族建筑》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08-01
王绍周,于倬云,等 编《中国民族建筑》(第3卷)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08-01
梁白泉等著王绍周编《中国民族建筑》(第4卷)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01
戴伯龙著《细说中华民族:民族建筑》中国三峡出版社2007-05-01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工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03出版)
关键词:中国民族建筑 “欧陆之风” 特点 传承 弘扬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从事建筑设计这几年来,接触到不同建筑设计案例,现在的中国建筑市场更多的被“欧陆风格”霸占,在开发商眼里“欧陆风格”是高尚生活的象征,于是建筑师们无奈的按照开发商的设想去创作,再加上市场运作的不规范,于是西洋古典建筑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挟“欧陆风格”之名,卷土重来,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对城市建设和社会文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尤其是现在的“欧陆之风”不同于中国近现代史上曾出现的几次西洋建筑潮流,它并不是受当代欧洲建筑思潮的外部影响而引发的,而是在中国内部,为了“内需”,而自力更生演绎出的一股艺术风潮。而且此“风”大有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蔓延之势,但实际上,它却直接反映了中国建筑商品化的转型时期,商业文化对建筑市场和社会文化的冲击。
但是,在此“欧陆之风”的罅隙中,出现了一小批设计师转而把目光投注在中国民族建筑上,加强对于中国民族建筑风格及元素的研究,使中国建筑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使得中国民族建筑的宝贵遗产得以继承和弘扬。
二、中国民族建筑的特点
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有着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尤其是中国民族建筑历经几千年的历史,至今体系未变,在世界建筑之林也是独树一帜的。民族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结晶之一,表现在类型众多,各地区特点纷呈,蔚为大观、丰富多彩。
中国民族建筑作为中华文明的宝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中国民族建筑具有历史的稳定性。中国现存地上的建筑实物最早是汉代的,中国建筑造型体系自西汉已基本形成,至今未变。虽然这期间还是有不小的发展变化,如汉代建筑是坡顶平屋檐、屋顶的坡面是直线,檐下有人字拱、平拱。到唐代,其特点是“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柱高一丈,出檐三尺”,屋檐做成了两端微微翘起的曲线,文人形容是“如翼斯飞”。到明清斗拱变小,拱间垛数增加,屋檐从唐宋时一条连续的曲线变成只在翼角处起翘,轻盈的效果差不多,施工却方便多了。等等,但比起欧洲的建筑演变我们变化的实在是太少,相当稳定。
而在欧洲,罗马时代以前已有希腊建筑,它影响了罗马。三角形的山花、敦实的柱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后现代”派至今还用它来作为回归历史的符号。到古罗马时代,罗马人继承并丰富了希腊柱式,又创造了拱券和穹窿顶,成了另一种建筑风格。在地域分布上它几乎布满了欧洲大陆直到英格兰的南部,现在的欧洲几乎到处都可看到古罗马时代的建筑遗存。以后的拜占廷时代穹顶得到极大的发展,穹窿、帆拱、鼓座使方形的平面上和谐加上圆形的穹顶,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非亚教堂到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建筑形象又是为之一新。十一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哥特式建筑,其风格完全摆脱了古罗马的影响,它们以尖券、飞扶壁、高耸的尖塔为特征,表现出火一样的热情,把建筑的 艺术感染力发挥到了极致。再以后的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它们的建筑形式的变化都很大,每种新的建筑形式出现很快就会风靡四处传遍全欧。在欧洲,当然也存在建筑的地域和民族的特点,但比起时代的特征来讲建筑的时代性远远大于地域性、民族性。欧洲的统一是暂短的,统一也未到全境 ,之后终究还是分裂;而中国虽有过暂短的分裂,但终归是统一。
[二]、中国民族建筑具有民族的多样性,汉、藏、蒙、傣……各有特色,十分鲜明,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中國建筑又有地域的多样性,东北平原、江南水网、黄土高原、热带林区,建筑上的差异也很大。在中国,地域的差异和民族的差异共存,而地域的差异是主导因素。例如同一地区居住的不同民族的建筑,如在大理、丽江地区,白族建筑是砖墙瓦顶,墙面粉刷成灰白两色,山墙、檐口加彩色装饰;纳西族建筑的典型则是木结构、悬山顶,博风板上有长长的悬鱼,土坯(近年也有用砖)砌的山墙加上小小的腰檐。二者是不同的。又如在贵州,许多少数民族建筑基本是木结构穿斗架、小青瓦屋面,但建筑的布局、细部还是很不相同。再看不同地区同一民族的建筑,同是汉族,北京的民居是四合院,宁波的民居院落叫“台门”,江苏水乡的沿河民居又是一种形象,差别十分明显,广东、福建的客家人也属汉族,他们的“土楼”更是全然相异了。同是藏族,青海藏族住的是“庄巢”,四面住房相接围在一起,外面看方方四堵墙,单坡屋顶坡向院内,雨水全流入自家,即防风又安全。它和西藏的民居完全不同,而云南、四川的藏族民居也都各有不同。看来异地同族与同地异族相比,它们虽都有不同,但比起来还是地区的差别更大一些。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观念、风俗习惯,它们传承着民族特色,但作为建筑,又更多地受自然条件、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的影响,这使得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产生了相互交叉的复杂关系。总的说地域的差异还是要高于民族的差异,建筑表现的民族性源于地区性。
[三]、中国各民族的建筑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即使是对外国的建筑文化也能兼容并蓄,消化吸收,显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在中华大地上,虽然看得出各民族的建筑的色彩纷呈,但相互融合的例子还比比皆是。汉、藏建筑结合的样式最为常见,布达拉宫的宫墙上出现了汉族的斗拱,夏鲁寺的屋顶为黄琉璃四角攒尖顶,汉藏结合得天衣无缝。在湘西地区各民族的吊脚楼大同小异,相互交融十分明显。对外来文化的吸纳也有许多例子,佛塔本是印度传来的,形如覆钵,传到中国与传统的楼阁相结合,将原塔缩小放在楼的顶部成为塔刹,整个塔的造型完全中国化了。清真寺也是从西边传来的,它以中国的传统建筑式样为基本造型,屋脊上加了阁楼,代替了中亚的穹顶,清真寺的前部应有“唤醒楼”,取了中亚的高塔形式,顶上加的却是中国的小亭子,清真寺的功能全满足了,外观看来却是个中国模样。
今天,我们面对建筑的国际潮流是否应该效法先人的气魄,不是妄自菲薄,照搬照抄,而是吸取精华,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创造出既有时代气息又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建筑。
三、中國民族建筑的继承和弘扬
邓小平说过,“越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对民族的东西,必须强调和保护它的个性,因为这是它存在的理由。你如把普遍化了,它存在的理由也就失掉了。
对民族建筑而言,其精华并不是大屋顶、四合院、斗拱等表面形式,而是这些形式所拥有的设计思潮和艺术精神。中国的建筑师应该学会如何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的优点,对传统的表达是自然的流露,而不是刻意的模仿,那样就再无大量的模仿“欧陆风格”的市场,学会处理好了本国文化的现代问题,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内在精神加以现代体现,从而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现代民族建筑。因此中国民族建筑文化的现代化,或者说如何在设计中保存民族传统,就要表现中国民族建筑中仍有的价值的内在精神。我们认为中国式的现代建筑终将由中国建筑师们依据中国人的需求创造出来,而不是简单模仿照搬,应把中西古今一切优秀建筑思想,经过咀嚼、消化、吸收为自己的东西,再进行新的创造,努力创造出有地方特色的中国现代民族建筑,使中国的民族建筑文化随经济的腾飞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中国民族建筑编委会《中国民族建筑》1999
王晓莉《中国少数民族建筑》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08-01
王绍周,于倬云,等 编《中国民族建筑》(第3卷)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08-01
梁白泉等著王绍周编《中国民族建筑》(第4卷)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01
戴伯龙著《细说中华民族:民族建筑》中国三峡出版社2007-05-01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工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03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