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部门协作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探析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eng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是探索高校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当前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出现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探索符合现代大学发展需求和远景目标的管理工作模式成为迫切需要。中国科学技術大学以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实践为例,探讨了多部门协作的管理教育模式的实践、成效和巨大价值,以及完善了“教、学、管”联动管理机制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学生管理;多部门协作;“教、学、管”;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8-0186-03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宏观背景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成为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方面,它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更是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高校学生工作是推进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创新型人才培养链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要把加强高校学生工作作为学校内涵发展和质量建设的重要任务。”[1]因此,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顺应当前发展形势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实际问题,如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落后,重管理轻服务;工作目标不能够协同,工作内容条块分割;部门之间壁垒横亘,重自身利益;现代信息化技术应用缓慢,工作效率低下;重结果管理,轻视过程化管理等。因此,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结合现代大学治理理念,探索符合学生未来发展需求,顺应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的工作模式是当下的必然要求。
  为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推动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技大学)从2014年起试点并推行了“教、学、管”联动的多部门协作管理教育模式,截至目前收效明显,成绩显著。
  一、中国科技大学“教、学、管”联动的多部门协作管理教育模式的实践
  从2014年开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校党委的牵头和部署下,联合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以及相关学院试点推行“教、学、管”联动的多部门协作管理教育模式,旨在打破原有学生工作部门、机构之间因职责、工作领域等限制而产生的各种隐性和显性的壁垒,增强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效能,强化学生工作的协同性和大局观,形成大学教育阶段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一体化体系和协同工作机制。多部门协作的管理教育模式依托“教、学、管”联动信息化平台,加强对班主任、班主任助理、助教以及任课教师等人员实时工作状况的掌握和监督,形成工作过程长期稳定的跟踪和工作成效快速准确的反馈机制,从而提升学生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快速性。
  (一)试点
  2014年中国科技大学以微积分1、2课程为试点试行“教、学、管”联动管理体系,具体实践为:
  1.管理手段的改进
  基于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需求,在该门课程的管理中,中国科技大学教务处从一个用于师生探讨学术以及课程问题的系统(简称BB系统)中开辟了一个用于反映学生日常作业和课堂表现的模块。学生每次的作业成绩以及提交情况,包括期中期末考试成绩都会被助教实时录入,班主任和相关学生管理人员被赋予相应身份可随时登录查看。于此,班主任可随时了解学生在该门课程的日常学习表现,并能依据学业情况管窥学生总体表现以及预推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此外,在微积分1、2课程中应用了答题器技术,一方面,任何教师或助教可利用答题器抽查到课率并能查看每位学生的到课情况;另一方面,答题器可以被用作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通过发送答案可以帮助任课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和问题的掌握及理解情况。于此,答题器的使用不仅加强了课堂纪律,而且提高了课堂效率。
  2.管理过程的跟进
  “教、学、管”联动管理机制强调过程管理的重要性,重视管理过程的中间环节而不仅仅是最终结果的反馈,更加重视对每一个“小环节”和“小问题”的及时处理,强调管理工作的实时跟进。在该门课程的试点过程中,除了任课教师和助教要及时反馈课堂教学的状况并以数字化等形式录入至信息平台当中,班主任以及助理教师同样需要实时登录系统查看学生学业表现,及时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业状况,并依此洞察学生可能存在的其他问题,从而做到早期干预和帮助。
  3.管理沟通的增强
  “教、学、管”联动管理机制重点在于各部门、机构之间的协作,以及各类学生管理工作者之间的沟通,以此才能确保学生管理信息服务的畅通和工作的到位及完备。在微积分1、2课程的试点过程中特别重视任课教师、助教、学工负责人、班主任、班主任助理以及教务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基本形成了固定周期的工作协调沟通模式。
  4.管理成效的凸显
  微积分1、2课程的试点成效表现为:学生的作业提交率、作业质量、期中以及期末的考试成绩相比其他课程均显著提高,课堂到课率近乎100%。学业管理是学生管理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学业情况同时也是学生在校总体表现的晴雨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交活动等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在该门课程试点的5个班级中,班主任普遍反映,通过实时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业情况及时掌握了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能较为准确地推断学生在校的当下状态,从而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班级学生管理的关口前移显著提高了班级学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推行
  基于2014年试点工作的显著成效,2015年中国科技大学在全校本科生基础课中推行“教、学、管”多部门协作的联动管理机制,学工、教务以及网络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达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管理关系,旨在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精细化,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中国科技大学在2015年综合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教、学、管”联动的多部门协作管理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效能。建立“三全育人”的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对学生的学业过程和各类表现、任课教师的教学管理等过程进行实时记录和数字化评价,实现学生培养过程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对教学队伍、导师和学生工作队伍的实时工作状况的掌握和监督,形成工作过程长期稳定的跟踪和工作成效快速准确的反馈,提升学生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在具体实践中,学生工作部(处)依托网络信息中心建立了学业追踪系统,网络信息中心定期将教务部门有关学生日常学业情况的数据加以读取和抽取并导入学工部门的学业追踪系统。在学业追踪系统中,班主任不仅可以实时查看学生的学业情况,包括作业提交和考试成绩等,而且可以在该系统中记录与学生的访谈内容。目前,学工部门将根据“教、学、管”联动管理机制的理念对此系统不断完善并加以充实,一方面,以期覆盖更大的信息面并涵盖更广的管理内容,能够将管理视角深入到学生工作的深处,更加全面地观察、了解并跟进每位学生的动态管理过程;另一方面,学生管理教育工作进一步被量化,责任分工更加明确,管理工作能够真正“落地”。如此,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良心活”,更是一份有确切的数字量化衡量说明的指标,学生管理人员的考核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依据该系统做到“有据可依”。
  二、中国科技大学“教、学、管”联动的多部门协作管理教育机制的经验总结和思考建议
  (一)多部门协作的“教、学、管”联动管理机制的经验总结
  中国科技大学实施的“教、学、管”联动管理机制在国内大学属首创,无论从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实践,抑或部门之间的协作程度上均超越了国内诸多高校的水平。在其试点并推行的近两年时间以来,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走上了新的台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中国科技大学学生管理教育工作正在以综合改革为契机逐步从传统的管理方式向现代大学治理方式转变,最终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跨越式、内涵式发展。
  1.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并以信息化带动管理机制的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中国科技大学“教、学、管”联动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是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实践,不同于简单地将学生事务工作移进网络,中国科技大学旨在构建“大”学生管理格局和平台,实现学校各学生管理部门、机构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以管理的信息化帶动整个管理机制的创新。
  2.以学业管理工作为切入点,带动思政教育等其他方面管理工作
  在实践过程中,中国科技大学以学生的学业管理为切入口,通过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进行数字化记录和实时反馈,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分析判断学生的实时状态,及时了解除学业问题以外如思想、心理、身体甚至家庭状况,达到对学生的“全方位”管理和指导。以学业管理带动思政教育等其他方面管理工作的实践在国内高校尚不多见,中国科技大学的实践证明,此种方式不仅能提高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习质量,更能有效及时地发现学生在校期间出现的各类问题,极大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3.重视部门协作、过程化管理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重视管理组织架构的搭建和部门之间的协作,部门协作亦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教、学、管”联动管理机制的运行基础。该机制打破横亘部门之间的利益壁垒和信息堡垒,强调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一体性和连通性,建立部门、机构之间的环性互联系统。中国科技大学在构建“教、学、管”联动管理机制的过程中,着眼点不仅限于部门之间当下单一的协作,更重视以此推动全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综合的改进和跨越式发展。以过程化管理为目标,以信息平台建设为抓手,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并以此明确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相应职责,探索学生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
  (二)对创新学生管理机制,探索完善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的思考建议
  中国科技大学“教、学、管”联动的多部门协作管理教育机制在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中产生了显著的成效,但仍需不断完善和发展。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长久巨大的工程,结合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实际,探索完善多部门协作的管理模式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建议:
  1.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整合各方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
  立德树人是高校综合改革的根本任务,也是人才培养管理的根本目标,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机制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动力源泉。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机制不单单是“技术”和“手段”的进步,更是管理理念的提升和改进;不单单是某个部门或机构封闭式的“微动作”,而是整个管理体系综合开放式的“大动作”。
  多部门协作的管理教育模式首先是创新教育管理理念,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着力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人格的塑造;其次是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机制,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各部门的总体工作并部署部门之间的网络链接架构,整合各部门优势资源,创建部门协作管理机制实现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2.完善“教、学、管”联动管理机制的内涵,有效吸纳学生管理的其他要素
  中国科技大学“教、学、管”联动管理机制目前在实践中主要以过程化的学业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要以该平台建设为推手,实现学生管理工作全方位全面的改进则需要吸纳融入学生管理的其他要素,要素的协同需要整合内外资源才能提升管理育人的合力[2]。这意味着,首先,在部门协作上,要建立以学指委统领下的大学工协作框架,吸纳更多如团委、招生就业和后勤甚至科研院所等更多部门和领域,并搭建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合作平台;其次,进一步完善“教、学、管”联动的多部门协作管理机制的内涵,建立除学业管理和班主任访谈记录以外的其他学生管理工作内容,丰富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将多部门协作的“教、学、管”联动管理机制建设成涵盖在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集大成体系和动态化窗口。
  3.建立大数据背景下的学生管理信息平台,进一步推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有效运用,将不断地在理念更新、内容丰富、方式方法优化等方面推动着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的创新发展。”[3]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精神和理念也在不断刷新着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中国科技大学的“教、学、管”联动管理机制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推进管理的变革,其建立的信息化平台以数据的形式加以反馈,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从反馈的数据中得出相应信息开展工作。   基于大数据的科学精神,创新学生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完善学生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打通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增强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丰富信息化内容;其次,可以在多部门支持下丰富“教、学、管”信息平台协同管理数据,进一步利用运用信息技术挖掘协同管理平台中相应的数据,并对数据加以整理分析提炼相关管理信息,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4.以“教、学、管”联动管理平台建设为抓手,带动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管理队伍的建设是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机制的重中之重,中国科技大学在践行“教、学、管”联动管理机制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工作队伍实时工作状况的掌握和监督,形成长期稳定的跟踪和工作成效快速准确的反馈机制。这对于落实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和任务起到了很好的督促、监督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对其考核和评价的依据,但要更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队伍则需要更加全面、周密的布局和规划。
  三、结语
  多部门协作的“教、学、管”联动管理机制是横贯全校多部门的管理体系,可以此平台建设为抓手带动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首先,借平台的建设提升学生管理队伍的信息化水平,改進管理人员工作方式,同时代接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其次,建设平台专业化领域,逐步吸引、培养并打造专业化的管理队伍;第三,构建平台扁平化管理体系,让更多的学生管理人员融入进来,并形成专门化工作内容机制,加强各领域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建设,逐步提升学生管理队伍的职业化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钟秉林.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要研究新问题、应对新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3(23):17-19.
  [2] 闵辉.大学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学生工作新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6(1):98-102.
  [3] 刘宏达,许亨洪.以信息化推动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5(12):89-92.
  [4] 邓卓明,张波.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应当注重五个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5(12):84-88.
  [5] 林毓铭, 陈壮艳, 鲁力.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瓶颈与突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4):57-59.
  [6] 田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5(2):45-46.
  [责任编辑:刘凤华]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地方高校非优势學科的采矿工程专业特色建设存在专业设置盲目跟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特色不鲜明、师资队伍建设困难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此,高校应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发展专业特色和深化专业内涵方面,并从专业建设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实践高校应教学条件和创新创业教育等五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关措施以解决上述问题。相关研究可为我国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的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摘 要]论文从“中国茶文化与茶科学漫谈”通识课程开设的现状、必要性以及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探讨出发,研究河南大学“中国茶文化与茶科学漫谈”课程教学改革开展的重要性,提出用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手段等方法来促进这门课程授课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拓宽学生文学、历史、化学及相关领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茶文化与茶科学本质的认知,理解文学、历史与化学及其他自然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而真正实现该校相关学科本科生茶文化与茶
期刊
[摘 要]该研究结合模具类课程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课程为例,设计开发出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可进行360度可视化交互式仿真。该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作为真实实验的有益补充,可以有效克服真实实验教学中实验项目和实验时间的限制,增强学生对注塑机以及塑料模具的直观认知,使学生掌握塑料制品的成型方法,熟悉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及参数。采取虚实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培
期刊
[摘 要]教研教改项目是地方高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才素质的关键载体,对其加以研究与分析可以为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指明方向,特别是在当前一流本科教育大背景下,深入推进教研教改项目培育工作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以南华大学为例,系统梳理了近十年来该校教研教改项目培育的历程变迁和项目管理的创新策略,以期为今后我国地方高校教研教改项目培育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研教改项目;培
期刊
[摘 要]对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量化评价能客观反映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成效,因此,我们采用AHP法与模糊评价法,通过建立园林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地检验学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结果表明,实施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导师负责制,切实加强了虚拟现实软件的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园林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也能为其他高校计算机
期刊
[摘 要]工程项目管理在常州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是一门有24个学时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涉及面广,综合性与应用性强。文章针对该课程在当前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毕业要求,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这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旨在通过更加合理的教学体系构建,培养具有复杂给排水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给排水科学与工
期刊
[摘 要]课题组针对当前软件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结合“主动适应多方协同育人新模式,将传统工科向‘新工科’转变”的理念,研究软件工程类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基于产学合作、校企多方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校企深度融合的软件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对协同培养的内涵、实现途径、保障与评价反馈机制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结合实际情况,说明该模式的运行效果
期刊
[摘 要]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会展产业在这一创新性的国际合作当中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高校会展人才培养应积极响应这一战略,大力培养能力高端、素质综合、专业突出的创新创业人才。课题组在系统分析会展专业人才类型的基础上,以“‘一带一路’为战略助推、创新创业为培育导向”为培养理念,针对“一带一路”倡议所需要的跨国际、跨文化、跨行业人才类型,重新诠释创新创业人才内涵,深度挖掘
期刊
[摘 要]推动线上课程的建设,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已成为高校教育模式创新的趋势。尤其是MOOC的发展,以其独有的优势,极大便利了高校学生的在线学习。本研究以河南工业大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对高校课程在线教学情况进行了学情分析,指出了课程在选课、学习、讨论、考核环节的优势与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一系列课程发展建议。  [关键词]在线教学;学情分析;课程建设;慕课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水文测验实习实践教学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课题组通过构建“课堂—基地—实验—课堂”的闭环培养体系,制订水文测验实习实践教学培养目标,设置实习任务、实习内容等,采用专业教师+基地技术人员的复合教学模式,训练和培养水文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多位于干旱半干旱区, 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应充分发挥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