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哲学博大精深,印度宗教多元世俗,印度文化多彩宽容。同时,这还是一个具有悠久科学技术传统的国家,尤其在数学、天文和医学领域,印度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印度的天文学起源很早,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印度很早就创立了自己的阴阳历,在《梨俱吠陀》中就有十三月的记载。印度的医学和中医一样古老,印度传统医学被称为“阿输吠陀”,阿输吠陀不仅仅只是医学疗法,它的范围更广。在印度,它包括了所有的身心健康、灵性层面的修行的范畴。
但要说影响最大的,还得说是数学。
发现称阿拉伯数字的数字系统是印度古代数学对世界文明的一大重大贡献。
虽然名字叫“阿拉伯数字”,但其实这些数字并非阿拉伯人发明的,公元3世纪,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可不是伊拉克人哦)发明了阿拉伯数字。最古的计数目大概至多到3,为了要设想4这个数字,就必须把2和2加起来,5是2加2加1,3这个数字是2加1得来的,大概较晚才出现了用手写的五指表示5这个数字和用双手的十指表示10这个数字,这就是为什么某些数学不好的小朋友会用掰手指的方法计数,最古老的数学就从此诞生。
最早的罗马计数方式只到5为止,I是1,其实就是一个指头,II是两根指头,古罗马人最常用的4不是IV,而是IIII,就是这样一种朴素的数学观念开始让数学的种子萌芽,在我们的头脑里开始建立起数学的概念。8世纪印度出现了有零的符号的最老的刻版记录。当时称零为Sunya,汉语音译为“舜若”,意译为“空”。
印度876年出土的的瓜廖尔石碑上有记载无误的“0”,用圆圈表示零,这是印度数码中表示零的“点号”逐渐演变为圆。一般认为它的起源是受到佛教大乘空宗影响的结果。大乘空宗流行于公元3至6世纪的古代印度,由龙树及其弟子提婆所创立,强调“一切皆空”。0加减任何数字都没有变化,0乘一切都是0,0的这一特殊就反映了“一切皆空”这一命题所留下的痕迹。不过现在又发现,公元元年左右,印度最古老的文献《吠陀》已有“0”这个符号的应用,佛教空宗对0的使用可能只是继承发展了婆罗门教的观念而已。
7世纪初印度大数学家葛拉夫·玛格蒲达首先说明了0乘0是0,任何数加上0或减去0得任何数。0是解析几何中笛卡儿坐标轴上的原点,如果没有0也就没有这个坐标抽上的原点,几何学赖以存在的基础也就不复存在,所以,0的发明意义十分重大,我们都要感谢古印度人的智慧。
大约700年前后,阿拉伯人征服了旁遮普地区,印度人的计数系统简便易学,大约在公元760年,印度一位旅行家来到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把携带的一部印度天文学著作《西德罕塔》献给了哈里发曼苏尔。这种计数方法特别受到阿拉伯做生意的商人的欢迎,在东西方之间穿插沟通的阿拉伯商人将这种数字传入西班牙。公元10世纪,又由教皇热尔贝·奥里亚克传到欧洲其他国家。公元1200年左右,欧洲的学者正式采用了这些符号和体系。阿拉伯数字笔画简单,书写方便,加上使用十进位制便于运算,逐渐在各国流行起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至13世纪,在意大利比萨的数学家斐波那契的倡导下,普通欧洲人也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比较晚,大约直到13到14世纪,中国人才开始接触到阿拉伯数字。我国古代用“筹码”计数,写起来也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20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虽然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可是我们现在已经完全离不开阿拉伯数字了,它是我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西方世界同样如此,正如印度著名学者A.L.巴沙姆所说的:“在数学方面,西方世界受惠于印度的程度无论怎样估量都不会过度。如果没有发达的数字系统,大多数被欧洲引以自豪的伟大发明都将不可能,如果歐洲一直被不便使用的罗马数字所束缚,这些发现与发明也都是不可能的。”
不管0出自佛教还是婆罗门教,都说明印度宗教哲学的强大。
印度传统把承认吠陀权威的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吠檀多派、弥曼差派六派哲学称为正统派,把否定吠陀权威的顺世派、佛教、耆那教等称为非正统派。
你看到了,瑜伽,首先是一种哲学,各种瑜伽馆里的健身运动那不过是经过改造过的、单纯用于体育锻炼的一些方式,它与印度人所说的瑜伽相差甚远。如果你不了解瑜伽的哲学义理,那只是外练筋骨皮而已,终究是皮毛。
公元前300年时,印度圣哲帕坦伽利创作了《瑜伽经》,对瑜伽来说,帕坦伽利是一个有巨大意义的圣人。在帕坦伽利之前,瑜伽已经有了很长的实践期,但是没有任何人给瑜伽一个系统的解释,可以说帕坦伽利创造了一个整体的瑜伽体系。他成为了瑜伽历史上的集大成者,在这部《瑜伽经》中,他阐述了瑜伽的定义、瑜伽的内容、瑜伽给身体内部带来的变化,可以说,他赋予了瑜伽所有理论和知识,
从宗教上来说,古典瑜伽属于婆罗门教哲学,这和佛教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在大乘佛教中也有瑜伽行派。瑜伽行派是大乘佛教两大思想流派之一,大约出现于中观派创始人龙树之后200年,时值贵霜王朝向笈多王朝变迁之际的4世纪。该派创立人传说为弥勒,即我们熟悉的弥勒菩萨,现代学者普遍认为无著和世亲两兄弟才为实际奠基人。无著、世亲均原为小乘说一切有部学者,二人在创立瑜伽行派教理时,对有部等小乘学说进行了整理和发挥。无著写的《瑜伽师地论》,瑜伽师意谓从事瑜伽禅定修习者,瑜伽师地,也就是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所以这本书也被称为《十七地论》。在修行方式的层面上,瑜伽并不局限于婆罗门教,其他宗教亦可为之所用。
阿拉伯数字并不来自阿拉伯
印度的天文学起源很早,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印度很早就创立了自己的阴阳历,在《梨俱吠陀》中就有十三月的记载。印度的医学和中医一样古老,印度传统医学被称为“阿输吠陀”,阿输吠陀不仅仅只是医学疗法,它的范围更广。在印度,它包括了所有的身心健康、灵性层面的修行的范畴。
但要说影响最大的,还得说是数学。
发现称阿拉伯数字的数字系统是印度古代数学对世界文明的一大重大贡献。
虽然名字叫“阿拉伯数字”,但其实这些数字并非阿拉伯人发明的,公元3世纪,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可不是伊拉克人哦)发明了阿拉伯数字。最古的计数目大概至多到3,为了要设想4这个数字,就必须把2和2加起来,5是2加2加1,3这个数字是2加1得来的,大概较晚才出现了用手写的五指表示5这个数字和用双手的十指表示10这个数字,这就是为什么某些数学不好的小朋友会用掰手指的方法计数,最古老的数学就从此诞生。
最早的罗马计数方式只到5为止,I是1,其实就是一个指头,II是两根指头,古罗马人最常用的4不是IV,而是IIII,就是这样一种朴素的数学观念开始让数学的种子萌芽,在我们的头脑里开始建立起数学的概念。8世纪印度出现了有零的符号的最老的刻版记录。当时称零为Sunya,汉语音译为“舜若”,意译为“空”。
印度876年出土的的瓜廖尔石碑上有记载无误的“0”,用圆圈表示零,这是印度数码中表示零的“点号”逐渐演变为圆。一般认为它的起源是受到佛教大乘空宗影响的结果。大乘空宗流行于公元3至6世纪的古代印度,由龙树及其弟子提婆所创立,强调“一切皆空”。0加减任何数字都没有变化,0乘一切都是0,0的这一特殊就反映了“一切皆空”这一命题所留下的痕迹。不过现在又发现,公元元年左右,印度最古老的文献《吠陀》已有“0”这个符号的应用,佛教空宗对0的使用可能只是继承发展了婆罗门教的观念而已。
7世纪初印度大数学家葛拉夫·玛格蒲达首先说明了0乘0是0,任何数加上0或减去0得任何数。0是解析几何中笛卡儿坐标轴上的原点,如果没有0也就没有这个坐标抽上的原点,几何学赖以存在的基础也就不复存在,所以,0的发明意义十分重大,我们都要感谢古印度人的智慧。
大约700年前后,阿拉伯人征服了旁遮普地区,印度人的计数系统简便易学,大约在公元760年,印度一位旅行家来到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把携带的一部印度天文学著作《西德罕塔》献给了哈里发曼苏尔。这种计数方法特别受到阿拉伯做生意的商人的欢迎,在东西方之间穿插沟通的阿拉伯商人将这种数字传入西班牙。公元10世纪,又由教皇热尔贝·奥里亚克传到欧洲其他国家。公元1200年左右,欧洲的学者正式采用了这些符号和体系。阿拉伯数字笔画简单,书写方便,加上使用十进位制便于运算,逐渐在各国流行起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至13世纪,在意大利比萨的数学家斐波那契的倡导下,普通欧洲人也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比较晚,大约直到13到14世纪,中国人才开始接触到阿拉伯数字。我国古代用“筹码”计数,写起来也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20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虽然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可是我们现在已经完全离不开阿拉伯数字了,它是我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西方世界同样如此,正如印度著名学者A.L.巴沙姆所说的:“在数学方面,西方世界受惠于印度的程度无论怎样估量都不会过度。如果没有发达的数字系统,大多数被欧洲引以自豪的伟大发明都将不可能,如果歐洲一直被不便使用的罗马数字所束缚,这些发现与发明也都是不可能的。”
瑜伽、佛教与阿罗频多
不管0出自佛教还是婆罗门教,都说明印度宗教哲学的强大。
印度传统把承认吠陀权威的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吠檀多派、弥曼差派六派哲学称为正统派,把否定吠陀权威的顺世派、佛教、耆那教等称为非正统派。
你看到了,瑜伽,首先是一种哲学,各种瑜伽馆里的健身运动那不过是经过改造过的、单纯用于体育锻炼的一些方式,它与印度人所说的瑜伽相差甚远。如果你不了解瑜伽的哲学义理,那只是外练筋骨皮而已,终究是皮毛。
公元前300年时,印度圣哲帕坦伽利创作了《瑜伽经》,对瑜伽来说,帕坦伽利是一个有巨大意义的圣人。在帕坦伽利之前,瑜伽已经有了很长的实践期,但是没有任何人给瑜伽一个系统的解释,可以说帕坦伽利创造了一个整体的瑜伽体系。他成为了瑜伽历史上的集大成者,在这部《瑜伽经》中,他阐述了瑜伽的定义、瑜伽的内容、瑜伽给身体内部带来的变化,可以说,他赋予了瑜伽所有理论和知识,
从宗教上来说,古典瑜伽属于婆罗门教哲学,这和佛教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在大乘佛教中也有瑜伽行派。瑜伽行派是大乘佛教两大思想流派之一,大约出现于中观派创始人龙树之后200年,时值贵霜王朝向笈多王朝变迁之际的4世纪。该派创立人传说为弥勒,即我们熟悉的弥勒菩萨,现代学者普遍认为无著和世亲两兄弟才为实际奠基人。无著、世亲均原为小乘说一切有部学者,二人在创立瑜伽行派教理时,对有部等小乘学说进行了整理和发挥。无著写的《瑜伽师地论》,瑜伽师意谓从事瑜伽禅定修习者,瑜伽师地,也就是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所以这本书也被称为《十七地论》。在修行方式的层面上,瑜伽并不局限于婆罗门教,其他宗教亦可为之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