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3月26日,38岁的下岗女工张业爱从济南市公安局槐荫分局营市街派出所所长手中接过来一本鲜红的聘书,聘书上写着:“诚聘张业爱同志任我所现行组副组长。”
下岗
张业爱出生在济南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里。1980年,17岁的张业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她体谅父母的难处,主动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走进济南市精细化工厂当了一名车间女工。
进厂后,工作主动极积并且乐于助人的张业爱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1998年8月,因济南市精细化工行业大面积经济效益滑坡,张业爱和丈夫双双下岗。由于张业爱在厂期间勤于钻研,因此掌握了大量精细化工方面过硬的技术。1998年9月,张业爱下岗还不到一个月,被济南市一家私营化工厂聘用。
丈夫薛其社一直有腿疼的老毛病,每逢天冷甚至不能下床走动。心疼丈夫的张业爱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丈夫,并且还要接送儿子上学,这样的生活虽然忙碌了些,但张业爱却自得其乐。然而,一件偶发事件让她走上了捉贼的路。
“绝活”
1998年11月的一天,张业爱骑单车去探望生病的父亲。当行至市立五院附近时,她发现一名50多岁的可疑男子,一直骑单车跟在一名蹬三轮的妇女身后,而眼睛却一直盯着这名妇女用来装钱的布兜。当行至一水果摊时,妇女停下三轮车去买水果,就在这一瞬间,这名50多岁的男子迅速解下系在车把上的布兜骑车逃去,张业爱和正在买水果的妇女打了一声招呼:“你的包被人偷了!”话语未落便骑车追了出去,大约追了500多米,小偷以为万事大吉正蹲在地上数钱时,张业爱一把将钱抢了过来,与此同时,失窃的妇女也一路追赶过来。小偷见状,顿时一溜烟般逃去。失窃的妇女自然是一番千恩万谢,因为兜里除有1500元住院押金单据外,还有她刚从亲戚处借来的1400元现金,丈夫正在医院里等着这些钱救命呢。尽管小偷没有捉到,但张业爱内心却异常兴奋,帮人追回近3000元不说,最主要的是她第一次捉贼成功了。从这天开始,她决定以一己之力去寻找贼,捉捕贼。
这次之后,张业爱一直坚信邪不压正,她认为做贼的人十之八九都心虚,只要自己勇敢地站出来,正义就会和自己并肩站立。
张业爱天天都要去菜市场买菜,拥挤的菜市场又恰恰是窃贼的出没之地。每逢节假日,张业爱便几乎是全天都在菜市场转悠。张业爱很快就掌握了识别贼的技巧。但仅是看出来了还不行,问题的关键是等待对方出手。这种等待是很漫长的,有时候是几个小时,有时候是一天甚至几天,久而久之,张业爱就感觉像上了瘾一般,哪一天若不出去转转,心里就感觉堵的慌。最初的这一切,她是一直瞒着丈夫的,一则是怕丈夫知道了会嫌她“不务正业”,二则是怕丈夫担心她的安全。由于她经常是一出门买菜就转悠半天才回来,此举还是引起了丈夫的不满。终于有一天,丈夫满脸怨气地对她说:“一把青菜一买就是一天,你究竟是去买菜还是去种菜?”张业爱无言以对,更不敢道出实情。丈夫下岗后心情不好,作为这个家庭的半边天,她知道自己责任有多重。
丈夫薛其社有每天读报的习惯,一天,他在当天晚报的新闻版上看到了张业爱捉小偷的事迹。夜里,当张业爱下班回到家里,餐桌上的四菜一汤冒着热气,丈夫一个劲地冲着她憨憨地笑。待儿子睡下之后,丈夫将报纸拿了出来。张业爱这才想起前天确实是在菜市场捉到了两个十五六岁的聋哑小贼,将他们送到派出所做笔录时,有一名晚报记者随后赶来采访了她。这事竟然见了报,一直蒙在鼓里的丈夫为此说了许多理解并支持她的话。
得到了丈夫的支持,张业爱更加地投入和痴迷,一段时间后,捉贼的数量也从几个猛增到十几个。这之后,不仅是丈夫,就连12岁的独生子也主动请缨,非要跟她去捉贼不可,张业爱担心儿子的安全,但儿子却振振有词地说:“我已经是男子汉了,万一妈妈有危险,我还可以去报警。”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张业爱和儿子一起骑车往返40多公里去打探一伙“拎包贼”的窝点。儿子饿了大半天肚子,但他一点也没怪妈妈,并且还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那伙贼最终因为他们的举报,而被公安机关一举抓获。
1999年3月,下岗后重新就业的张业爱辞掉了月资千元的工作。张业爱这样描述她当时的决定:“一开始捉贼只是为了一种义愤,后来,扒手中的聋哑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中有的人甚至被我捉过三次。我曾经和儿子跟踪过一个聋哑人犯罪团伙,发现他们生活极其贫困,除了偷,他们好像并不能选择其它,由此我就下定决心要辞职,用足够的时间去接近他们。捉他们并不是目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挽救他们。”
辞职之后,张业爱有了足够的时间从事她所喜爱的这项工作。为捉贼,她还练就了三项绝活,那就是:见贼过目不忘、蹬山倒和左右飞身上车。
先说过目不忘:她捉过的53个贼,捉每一个的时间、地点乃至窃贼穿的什么衣服,她都过目不忘,窃贼只要让她见上一面,再过一年在大街上碰到,照样一眼认出。再说蹬山倒,这是张业爱擒贼的一项绝技:见到窃贼,她或骑车或奔跑,飞腿,一脚踹向窃贼的腰部,再高大的人此时也是人仰马翻,被乖乖擒拿。在自行车上左右飞身上车更是捉贼过程中练出的一项绝活。
除此之外,她还坚持每天都写捉贼日记,更有意义的是她整理了一份长达86页的《聋哑人犯罪报告》。在这份翔实的报告里,无不显现了张业爱对聋哑人犯罪的关注程度,也充分体现了她这名“编外警察”的苦心和恒心。
《聋哑人犯罪报告》
谈到那份《聋哑人犯罪报告》,张业爱说:“聋哑人生活在一个无声世界里,语言交流这个最直接、最普遍的表达方式在他们身上毫无用场,时间一长,他们的心灵就愈发封闭,在部分聋哑人身上都能看到叛逆的影子,这就是长期内心封闭所造成的。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他们找工作比正常人更难。一旦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又无工可做,他们中的一些人便走上了邪路。”
据济南市公安及检察机关提供的有关司法统计数据显示:自1998年至今,济南公安及检察机关共打击处理了3000余人次聋哑人犯罪案件,作案者从八九岁的孩子到六十多岁的老翁均有,并且46%左右的小偷有反复作案、屡教不改的记录。
张业爱在借助手语翻译与这些聋哑小偷接触和沟通中发现,除了偷窃,还有一些突发性的事件,如故意伤害案,部分聋哑人长期在压抑中生活,在遭到别人的嘲笑欺侮之后,自尊心受挫的他们往往会不计后果地向对方施暴,以换回一时的心理平衡。再就是近墨者黑的缘故了,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他们是不愿意独处的,他们惟一能找到的伙伴往往仍是聋哑人,在那些作奸犯科者的“熏陶”下,不知不觉地走上了犯罪道路,有的甚至到最后还不认为自己是犯罪。
济南市天桥区49岁的朗某曾四次被劳教,前后长达十年零六个月。在他的扒窃生涯中,有两次“栽”在了张业爱手中,张业爱也因此熟悉了他。朗某一家三代均生活在无声世界里。失去了工作的朗某,没有什么一技之长,用朗某的“话”讲,他没别的出路,这么大年纪了,又是残疾人。他的儿子跟随他“转战”于济南市各路公交车及市场上,也曾多次被治安处罚。当张业爱第一次跟踪追捕到朗某家时,那间屋顶漏风、潮湿阴暗的小平房里,除了几张破桌椅外,连个电灯泡都没有,门口一张破椅子上放着小半袋敞着口已变质的面粉,破败之气弥漫整个屋子,让张业爱的心中酸楚不已。
在聋哑人犯罪报告的最后一部分,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国刑法第十九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应当说这并不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聋哑人由于其肌体机能上的缺陷,理应受到社会更多的关怀与照顾,他们比一般人承受了更多意想不到的痛苦,所以从立法上予以关照是极为必要的。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对聋哑人予以关怀和温暖,建立一套全社会联动机制,从生活上、精神上各个方面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之有工可做、有家可归、有乐可寻、有爱相伴……
这份凝聚着张业爱心血的“犯罪心理报告”,其中一些观点陆续被公安、检察以及劳改等司法机关所采纳,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很大借鉴作用。
有泪但无怨
屈指算来,张业爱义务捉贼已是第三个年头了,在这段险象环生的日子里,张业爱的衣兜里总是装着纸笔,一有空闲,她就会在自行车座上写下她捉贼的经过和感受。三年来,她已经记录了55页,密密麻麻的文字里饱含着她捉贼的酸甜苦辣,也记录着犯罪团伙的犯罪线索和出没情况。善于总结和思考,令她练就了识别窃贼的“火眼金睛”。三年中张业爱捉获扒窃、抢劫、偷盗自行车的“现行”嫌疑人53人,追踪窃贼百余人次,向警方提供“抓盗”线索136条。根据她提供的线索,警方捣毁了犯罪窝点三个。这期间,她共骑坏了三辆自行车,摔坏了两块手表。有一次,张业爱在和一个大个“窃贼”搏斗中,左手严重擦伤,后又继发感染化脓,先后换了十几次药才治愈,留下了很深的伤疤。当时,那个窃贼对遍身血迹的张业爱说:“大姐,我不跑了。我现在就去派出所自首,你赶紧找个地方包包手吧!”后来那个人高马大的窃贼果真没有食言,选择了自首。在接受警方的审讯时,他表示:“跑了也没用,大姐她盯我一个多星期了。”
张业爱小时候跟随街道上的一位老拳师练过武术,一般的小毛贼根本不在话下。她通常都是一只手抓着小偷,一只手打110报警,她的果敢和利落,令许多现行组的队员都自愧弗如。
谈起捉贼生涯里最难忘怀的一件事,刚毅坚强的张业爱却是未语泪先流。那是1999年1月12日,张业爱去六职专附近的市场买菜,听说一个“拎包贼”近日经常在此作案,于是她每天来这里转,当时她二哥正在住院。1月17日,张业爱守到第六天时,窃贼还没有出现,那天下午她的外甥女匆匆找到她说:“二舅病得很重,你去医院看看他吧。”张业爱盘算着,已经在这里守了五六天,如果她这时去医院,万一小偷来了,不是前功尽弃吗?于是张业爱对外甥女说:“医院有医生看着,不会有事,我明天再去吧。”
第二天,张业爱起了个大早,准备做点饭去医院看看二哥,没想到二哥已去世了。张业爱说,二嫂现在还不跟她说话,有几次她们在路上走个对面,二嫂扭头就走,她也知道伤了二嫂的心,平时二哥二嫂待她不薄。张业爱至今都觉得对不起二哥。
亲人的不理解并没有动摇张业爱的“捉贼事业”,但令她感到伤心的是社会上有些人的冷漠和麻木。1999年2月2日,张业爱在加油站发现一个聋哑女贼,因为以前捉过,所以认识。张业爱便悄悄地跟着她,走到省立医院门诊大楼旁边的菜市时,女贼偷了一名妇女的钱包,张业爱上前一把将女贼捉住,人赃俱获。然而张业爱让失主去派出所指证时,这名妇女竟然说:“我指什么证,我的钱又没被偷去。”
还有许多次,她一边死盯住窃贼,一边欲借用“公话”打110报警时,有的业主怕占用时间影响收入,都不让她打电话。路边没有电话时,她想借别人手机一用也借不成。
捉贼是项危险的工作,为防不测,张业爱早就写好了遗书,她在遗书中写道:“我这样做只是为了让人们少受伤害,我自愿义务捉窃贼。如果哪一天,我因捉窃贼而发生意外,我要求把我身上的有用器官移植给需要的人,包括角膜、皮肤等。希望家里人不要阻拦,我无偿捐献。我这样做无怨无悔,我坚信正义必能战胜邪恶。”
这就是张业爱,一个脚板上常年结着近一厘米厚的老茧、为捉贼什么都可以不顾的女人。她说,她十分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失业”。但是,眼下还不行。(责编丁可)
下岗
张业爱出生在济南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里。1980年,17岁的张业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她体谅父母的难处,主动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走进济南市精细化工厂当了一名车间女工。
进厂后,工作主动极积并且乐于助人的张业爱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1998年8月,因济南市精细化工行业大面积经济效益滑坡,张业爱和丈夫双双下岗。由于张业爱在厂期间勤于钻研,因此掌握了大量精细化工方面过硬的技术。1998年9月,张业爱下岗还不到一个月,被济南市一家私营化工厂聘用。
丈夫薛其社一直有腿疼的老毛病,每逢天冷甚至不能下床走动。心疼丈夫的张业爱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丈夫,并且还要接送儿子上学,这样的生活虽然忙碌了些,但张业爱却自得其乐。然而,一件偶发事件让她走上了捉贼的路。
“绝活”
1998年11月的一天,张业爱骑单车去探望生病的父亲。当行至市立五院附近时,她发现一名50多岁的可疑男子,一直骑单车跟在一名蹬三轮的妇女身后,而眼睛却一直盯着这名妇女用来装钱的布兜。当行至一水果摊时,妇女停下三轮车去买水果,就在这一瞬间,这名50多岁的男子迅速解下系在车把上的布兜骑车逃去,张业爱和正在买水果的妇女打了一声招呼:“你的包被人偷了!”话语未落便骑车追了出去,大约追了500多米,小偷以为万事大吉正蹲在地上数钱时,张业爱一把将钱抢了过来,与此同时,失窃的妇女也一路追赶过来。小偷见状,顿时一溜烟般逃去。失窃的妇女自然是一番千恩万谢,因为兜里除有1500元住院押金单据外,还有她刚从亲戚处借来的1400元现金,丈夫正在医院里等着这些钱救命呢。尽管小偷没有捉到,但张业爱内心却异常兴奋,帮人追回近3000元不说,最主要的是她第一次捉贼成功了。从这天开始,她决定以一己之力去寻找贼,捉捕贼。
这次之后,张业爱一直坚信邪不压正,她认为做贼的人十之八九都心虚,只要自己勇敢地站出来,正义就会和自己并肩站立。
张业爱天天都要去菜市场买菜,拥挤的菜市场又恰恰是窃贼的出没之地。每逢节假日,张业爱便几乎是全天都在菜市场转悠。张业爱很快就掌握了识别贼的技巧。但仅是看出来了还不行,问题的关键是等待对方出手。这种等待是很漫长的,有时候是几个小时,有时候是一天甚至几天,久而久之,张业爱就感觉像上了瘾一般,哪一天若不出去转转,心里就感觉堵的慌。最初的这一切,她是一直瞒着丈夫的,一则是怕丈夫知道了会嫌她“不务正业”,二则是怕丈夫担心她的安全。由于她经常是一出门买菜就转悠半天才回来,此举还是引起了丈夫的不满。终于有一天,丈夫满脸怨气地对她说:“一把青菜一买就是一天,你究竟是去买菜还是去种菜?”张业爱无言以对,更不敢道出实情。丈夫下岗后心情不好,作为这个家庭的半边天,她知道自己责任有多重。
丈夫薛其社有每天读报的习惯,一天,他在当天晚报的新闻版上看到了张业爱捉小偷的事迹。夜里,当张业爱下班回到家里,餐桌上的四菜一汤冒着热气,丈夫一个劲地冲着她憨憨地笑。待儿子睡下之后,丈夫将报纸拿了出来。张业爱这才想起前天确实是在菜市场捉到了两个十五六岁的聋哑小贼,将他们送到派出所做笔录时,有一名晚报记者随后赶来采访了她。这事竟然见了报,一直蒙在鼓里的丈夫为此说了许多理解并支持她的话。
得到了丈夫的支持,张业爱更加地投入和痴迷,一段时间后,捉贼的数量也从几个猛增到十几个。这之后,不仅是丈夫,就连12岁的独生子也主动请缨,非要跟她去捉贼不可,张业爱担心儿子的安全,但儿子却振振有词地说:“我已经是男子汉了,万一妈妈有危险,我还可以去报警。”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张业爱和儿子一起骑车往返40多公里去打探一伙“拎包贼”的窝点。儿子饿了大半天肚子,但他一点也没怪妈妈,并且还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那伙贼最终因为他们的举报,而被公安机关一举抓获。
1999年3月,下岗后重新就业的张业爱辞掉了月资千元的工作。张业爱这样描述她当时的决定:“一开始捉贼只是为了一种义愤,后来,扒手中的聋哑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中有的人甚至被我捉过三次。我曾经和儿子跟踪过一个聋哑人犯罪团伙,发现他们生活极其贫困,除了偷,他们好像并不能选择其它,由此我就下定决心要辞职,用足够的时间去接近他们。捉他们并不是目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挽救他们。”
辞职之后,张业爱有了足够的时间从事她所喜爱的这项工作。为捉贼,她还练就了三项绝活,那就是:见贼过目不忘、蹬山倒和左右飞身上车。
先说过目不忘:她捉过的53个贼,捉每一个的时间、地点乃至窃贼穿的什么衣服,她都过目不忘,窃贼只要让她见上一面,再过一年在大街上碰到,照样一眼认出。再说蹬山倒,这是张业爱擒贼的一项绝技:见到窃贼,她或骑车或奔跑,飞腿,一脚踹向窃贼的腰部,再高大的人此时也是人仰马翻,被乖乖擒拿。在自行车上左右飞身上车更是捉贼过程中练出的一项绝活。
除此之外,她还坚持每天都写捉贼日记,更有意义的是她整理了一份长达86页的《聋哑人犯罪报告》。在这份翔实的报告里,无不显现了张业爱对聋哑人犯罪的关注程度,也充分体现了她这名“编外警察”的苦心和恒心。
《聋哑人犯罪报告》
谈到那份《聋哑人犯罪报告》,张业爱说:“聋哑人生活在一个无声世界里,语言交流这个最直接、最普遍的表达方式在他们身上毫无用场,时间一长,他们的心灵就愈发封闭,在部分聋哑人身上都能看到叛逆的影子,这就是长期内心封闭所造成的。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他们找工作比正常人更难。一旦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又无工可做,他们中的一些人便走上了邪路。”
据济南市公安及检察机关提供的有关司法统计数据显示:自1998年至今,济南公安及检察机关共打击处理了3000余人次聋哑人犯罪案件,作案者从八九岁的孩子到六十多岁的老翁均有,并且46%左右的小偷有反复作案、屡教不改的记录。
张业爱在借助手语翻译与这些聋哑小偷接触和沟通中发现,除了偷窃,还有一些突发性的事件,如故意伤害案,部分聋哑人长期在压抑中生活,在遭到别人的嘲笑欺侮之后,自尊心受挫的他们往往会不计后果地向对方施暴,以换回一时的心理平衡。再就是近墨者黑的缘故了,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他们是不愿意独处的,他们惟一能找到的伙伴往往仍是聋哑人,在那些作奸犯科者的“熏陶”下,不知不觉地走上了犯罪道路,有的甚至到最后还不认为自己是犯罪。
济南市天桥区49岁的朗某曾四次被劳教,前后长达十年零六个月。在他的扒窃生涯中,有两次“栽”在了张业爱手中,张业爱也因此熟悉了他。朗某一家三代均生活在无声世界里。失去了工作的朗某,没有什么一技之长,用朗某的“话”讲,他没别的出路,这么大年纪了,又是残疾人。他的儿子跟随他“转战”于济南市各路公交车及市场上,也曾多次被治安处罚。当张业爱第一次跟踪追捕到朗某家时,那间屋顶漏风、潮湿阴暗的小平房里,除了几张破桌椅外,连个电灯泡都没有,门口一张破椅子上放着小半袋敞着口已变质的面粉,破败之气弥漫整个屋子,让张业爱的心中酸楚不已。
在聋哑人犯罪报告的最后一部分,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国刑法第十九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应当说这并不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聋哑人由于其肌体机能上的缺陷,理应受到社会更多的关怀与照顾,他们比一般人承受了更多意想不到的痛苦,所以从立法上予以关照是极为必要的。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对聋哑人予以关怀和温暖,建立一套全社会联动机制,从生活上、精神上各个方面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之有工可做、有家可归、有乐可寻、有爱相伴……
这份凝聚着张业爱心血的“犯罪心理报告”,其中一些观点陆续被公安、检察以及劳改等司法机关所采纳,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很大借鉴作用。
有泪但无怨
屈指算来,张业爱义务捉贼已是第三个年头了,在这段险象环生的日子里,张业爱的衣兜里总是装着纸笔,一有空闲,她就会在自行车座上写下她捉贼的经过和感受。三年来,她已经记录了55页,密密麻麻的文字里饱含着她捉贼的酸甜苦辣,也记录着犯罪团伙的犯罪线索和出没情况。善于总结和思考,令她练就了识别窃贼的“火眼金睛”。三年中张业爱捉获扒窃、抢劫、偷盗自行车的“现行”嫌疑人53人,追踪窃贼百余人次,向警方提供“抓盗”线索136条。根据她提供的线索,警方捣毁了犯罪窝点三个。这期间,她共骑坏了三辆自行车,摔坏了两块手表。有一次,张业爱在和一个大个“窃贼”搏斗中,左手严重擦伤,后又继发感染化脓,先后换了十几次药才治愈,留下了很深的伤疤。当时,那个窃贼对遍身血迹的张业爱说:“大姐,我不跑了。我现在就去派出所自首,你赶紧找个地方包包手吧!”后来那个人高马大的窃贼果真没有食言,选择了自首。在接受警方的审讯时,他表示:“跑了也没用,大姐她盯我一个多星期了。”
张业爱小时候跟随街道上的一位老拳师练过武术,一般的小毛贼根本不在话下。她通常都是一只手抓着小偷,一只手打110报警,她的果敢和利落,令许多现行组的队员都自愧弗如。
谈起捉贼生涯里最难忘怀的一件事,刚毅坚强的张业爱却是未语泪先流。那是1999年1月12日,张业爱去六职专附近的市场买菜,听说一个“拎包贼”近日经常在此作案,于是她每天来这里转,当时她二哥正在住院。1月17日,张业爱守到第六天时,窃贼还没有出现,那天下午她的外甥女匆匆找到她说:“二舅病得很重,你去医院看看他吧。”张业爱盘算着,已经在这里守了五六天,如果她这时去医院,万一小偷来了,不是前功尽弃吗?于是张业爱对外甥女说:“医院有医生看着,不会有事,我明天再去吧。”
第二天,张业爱起了个大早,准备做点饭去医院看看二哥,没想到二哥已去世了。张业爱说,二嫂现在还不跟她说话,有几次她们在路上走个对面,二嫂扭头就走,她也知道伤了二嫂的心,平时二哥二嫂待她不薄。张业爱至今都觉得对不起二哥。
亲人的不理解并没有动摇张业爱的“捉贼事业”,但令她感到伤心的是社会上有些人的冷漠和麻木。1999年2月2日,张业爱在加油站发现一个聋哑女贼,因为以前捉过,所以认识。张业爱便悄悄地跟着她,走到省立医院门诊大楼旁边的菜市时,女贼偷了一名妇女的钱包,张业爱上前一把将女贼捉住,人赃俱获。然而张业爱让失主去派出所指证时,这名妇女竟然说:“我指什么证,我的钱又没被偷去。”
还有许多次,她一边死盯住窃贼,一边欲借用“公话”打110报警时,有的业主怕占用时间影响收入,都不让她打电话。路边没有电话时,她想借别人手机一用也借不成。
捉贼是项危险的工作,为防不测,张业爱早就写好了遗书,她在遗书中写道:“我这样做只是为了让人们少受伤害,我自愿义务捉窃贼。如果哪一天,我因捉窃贼而发生意外,我要求把我身上的有用器官移植给需要的人,包括角膜、皮肤等。希望家里人不要阻拦,我无偿捐献。我这样做无怨无悔,我坚信正义必能战胜邪恶。”
这就是张业爱,一个脚板上常年结着近一厘米厚的老茧、为捉贼什么都可以不顾的女人。她说,她十分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失业”。但是,眼下还不行。(责编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