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的媒介化是社会媒介化的终极结果,具体表征为人与媒介互为彼此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谈及人,必然涉及其对媒介及媒介逻辑的高度依赖;同时,媒介经久不衰的原因则在于其已经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媒介化是社会媒介化的终极结果,具体表征为人与媒介互为彼此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谈及人,必然涉及其对媒介及媒介逻辑的高度依赖;同时,媒介经久不衰的原因则在于其已经具备了人格化特质。人的媒介化进程整体呈现出三重境界,彼此独立存在却又相互作用:第一重即个体社会关系的媒介化;第二重即个体社会生活的媒介化;第三重即人与媒介在精神和物理双维度的交错融合。未来,伴随"技术+"、"互联网+"的深入,媒介必将成为人的媒介,而人或将成为媒介的人。
其他文献
科研价值观是大学生科研诚信的价值基础。当前大学生科研价值观教育存在着道德目标过高、缺乏实践性、与科研管理脱节等不足,难以实现科研诚信要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科研管理
在鲁迅的内心深处,有着根深蒂固的“屈骚情结”。尤其是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六年《野草》创作期间,屈原及其《离骚》对于鲁迅更是他苦痛灵魂的某种寄托。屈原《离骚》对鲁迅
目的探讨黄芪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该院明确诊断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接受临
开放式学办是相对于以往封闭式办学而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特别是“五大发展核心理念”的提出,使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