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围绕仙作木作雕刻应用木头的特性及选材。探讨仙作木作雕刻技艺及存在发展的意义,拓宽仙作木作雕刻技艺的发展思路,珍惜有限的木材资源,使仙作木作雕刻技艺健康发展,本探讨对仙作木头的选材、仙作木作雕刻技艺研究和发展具有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仙作木作;选材;干燥;技艺
一、仙作木作雕刻应用木头的特性及选材
仙作木作雕刻应用木头有的松软、有的粗硬,一般木头松软的易雕,粗硬沉重的难雕。木质坚韧、纹理细密、色泽光亮的称之为硬木,如红木、黄杨木、花梨木、紫檀木等,具有雕刻的全部优点,是雕刻的上等材料,适合雕刻结构复杂的、造型细密的作品,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和保存时不易断裂受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只是雕起来比较费工夫、容易损伤刀具。
比较疏松的木质适合初学者用,如椴木、银杏木、樟木、松木等。这类木材适合雕刻造型结构简单、形象比较概括的作品,雕凿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因其木质软、色泽弱,有的需要着色处理,以加强量感。有些木纹比较明显而且变化多端,如:水曲柳、松木、冷杉木等,就可以巧用木纹的流畅、木纹的肌理,作一些较抒情的作品。一般说来,造型起伏越大,木纹的变化越丰富,也就越有味;造型的形状动态越婉转、流畅,木纹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至出乎意料的好看,极富装饰性。当然,这种木材的造型设计应是以高度概括为主,过于复杂和过于小的体积,不仅会破坏木纹,还会造成视觉上的反差。所以在创作一件作品之前,首先要对木材有所认识,选择适合于所表现的材料十分重要。
二、仙作木作雕刻应用木材的干燥处理
(一)人工干燥:将木材密封在蒸气干燥室内,借蒸气促进水分蒸发,使木材干燥。根据木材的大小、厚薄,如4cm板材烘干时间一般需要一个星期,干燥的程度最高可使木材含水量仅达3%。但经过高温蒸发后的木质发脆失去韧性容易受到损坏而不利于雕刻。通常讲原木干燥的程度应保持在含水量30%左右。
(二)自然干燥:将木材分类放置通风处(板材、方才或圆木),搁置成垛,垛底离地60cm左右,中间留有空隙,使空气流通,带走水分,木材逐渐干燥。自然干燥一般要经过数年或数月,才能达到一定的干燥要求。
(三)简易人工干燥:一是用火烤干木料内部水分。二是用水煮去木料中的树脂成分,然后放在空气中干燥或烘干。这两种方法干燥时间可能缩短,但侵水后的木材容易变色,有损木质。
三、仙作木作雕刻步骤:
(一)通常要画创意稿,再用墨线勾画放大到木材上;
(二)粗坯是整个作品的基础,它以简练的几何形体概括全部构思的造型,要求做到有层次、有动势,比例协调、重心稳定整体感强,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轮廓与内轮廓;凿粗坯:可从下到下,从前到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层层地推进。凿粗坯时还需注意留有余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适当的放宽。民间行话说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惟愁瘠薄难复肥,内距宜小不宜大,切记雕刻是减法。”凿细坯:先从整体着眼,调整比列和各种布局,然后将具体形态逐步落实并成形,要为修光留有余地。这个阶段,作品的体积和线条已趋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圆熟流畅,要有充分的表现力;
(三)修光:运用精雕细刻及薄刀法修去细坯中的刀痕凿垢,使作品表面细致完美。要求刀迹清楚细密,或圆滑、或板直、或粗犷,力求把作品意图准确地表现出来;
(四)打磨:根据作品需要,将仙作木雕用粗细不同的木工砂纸搓磨。要求先用粗砂纸,后用细砂纸。要顺着木的纤维方向打磨,直至理想效果;
(五)上光:用一枝硬毛刷、一枝小硬毛笔、拈蜡上光。它们的特点是覆盖性小,有较强的渗透性。仙作木雕拈蜡上光的方法主要是掌握木质和花纹在蜡的覆盖下还依然可见,有些木纹通过拈蜡上光更加清晰。所以在拈蜡上光时蜡不宜过厚,要适当的稀薄,呈透明状。这样即使多上几遍,木质也不会被覆盖住,不要急于求成,否则有些深凹处积淀拈蜡上光会产生不均匀的效果。
拈蜡上光不仅是为了弥补某些木质的不足或缺陷,而且还能起到丰富材料质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拈蜡上光时要酌情而定,要求尽量体现出作品内容形式的需求,并符合天然木质的种种美感。
仙作木雕上蜡不要马上擦光。一定要等干了(约12小时后),用一块干净的布使劲擦拭直至产生均匀的光泽,达到手感光滑。有的作品可以视情况擦漏一些,使木的底色稍有显露,形成丰富的色彩感觉,同时也加强了作品的层次感。
当我们雕完了一件作品,从紧张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有如孕育生命的诞生,会有一种成功和收获的快感,细细品味似经历一次死与生的过程,这便是创造的魅力,但是真正感受到它的这种无穷魅力,但要真正感受到它的这种无穷魅力,需多雕多练,多琢磨,熟能生巧,才能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和风格。
仙作木雕艺术,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求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日益变化,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审美水平不断更替,加之科技、工艺的不断发展,仙作木雕艺术的创作正面临着如何从形式美到艺术美的发展课题,仙作木雕工艺与工业设计相结合将越来越紧密。
作者简介:徐文富,福建省仙游县人,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古典艺术家具研究会会员。研究方向:仙作木作雕刻艺术。
关键词:仙作木作;选材;干燥;技艺
一、仙作木作雕刻应用木头的特性及选材
仙作木作雕刻应用木头有的松软、有的粗硬,一般木头松软的易雕,粗硬沉重的难雕。木质坚韧、纹理细密、色泽光亮的称之为硬木,如红木、黄杨木、花梨木、紫檀木等,具有雕刻的全部优点,是雕刻的上等材料,适合雕刻结构复杂的、造型细密的作品,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和保存时不易断裂受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只是雕起来比较费工夫、容易损伤刀具。
比较疏松的木质适合初学者用,如椴木、银杏木、樟木、松木等。这类木材适合雕刻造型结构简单、形象比较概括的作品,雕凿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因其木质软、色泽弱,有的需要着色处理,以加强量感。有些木纹比较明显而且变化多端,如:水曲柳、松木、冷杉木等,就可以巧用木纹的流畅、木纹的肌理,作一些较抒情的作品。一般说来,造型起伏越大,木纹的变化越丰富,也就越有味;造型的形状动态越婉转、流畅,木纹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至出乎意料的好看,极富装饰性。当然,这种木材的造型设计应是以高度概括为主,过于复杂和过于小的体积,不仅会破坏木纹,还会造成视觉上的反差。所以在创作一件作品之前,首先要对木材有所认识,选择适合于所表现的材料十分重要。
二、仙作木作雕刻应用木材的干燥处理
(一)人工干燥:将木材密封在蒸气干燥室内,借蒸气促进水分蒸发,使木材干燥。根据木材的大小、厚薄,如4cm板材烘干时间一般需要一个星期,干燥的程度最高可使木材含水量仅达3%。但经过高温蒸发后的木质发脆失去韧性容易受到损坏而不利于雕刻。通常讲原木干燥的程度应保持在含水量30%左右。
(二)自然干燥:将木材分类放置通风处(板材、方才或圆木),搁置成垛,垛底离地60cm左右,中间留有空隙,使空气流通,带走水分,木材逐渐干燥。自然干燥一般要经过数年或数月,才能达到一定的干燥要求。
(三)简易人工干燥:一是用火烤干木料内部水分。二是用水煮去木料中的树脂成分,然后放在空气中干燥或烘干。这两种方法干燥时间可能缩短,但侵水后的木材容易变色,有损木质。
三、仙作木作雕刻步骤:
(一)通常要画创意稿,再用墨线勾画放大到木材上;
(二)粗坯是整个作品的基础,它以简练的几何形体概括全部构思的造型,要求做到有层次、有动势,比例协调、重心稳定整体感强,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轮廓与内轮廓;凿粗坯:可从下到下,从前到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层层地推进。凿粗坯时还需注意留有余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适当的放宽。民间行话说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惟愁瘠薄难复肥,内距宜小不宜大,切记雕刻是减法。”凿细坯:先从整体着眼,调整比列和各种布局,然后将具体形态逐步落实并成形,要为修光留有余地。这个阶段,作品的体积和线条已趋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圆熟流畅,要有充分的表现力;
(三)修光:运用精雕细刻及薄刀法修去细坯中的刀痕凿垢,使作品表面细致完美。要求刀迹清楚细密,或圆滑、或板直、或粗犷,力求把作品意图准确地表现出来;
(四)打磨:根据作品需要,将仙作木雕用粗细不同的木工砂纸搓磨。要求先用粗砂纸,后用细砂纸。要顺着木的纤维方向打磨,直至理想效果;
(五)上光:用一枝硬毛刷、一枝小硬毛笔、拈蜡上光。它们的特点是覆盖性小,有较强的渗透性。仙作木雕拈蜡上光的方法主要是掌握木质和花纹在蜡的覆盖下还依然可见,有些木纹通过拈蜡上光更加清晰。所以在拈蜡上光时蜡不宜过厚,要适当的稀薄,呈透明状。这样即使多上几遍,木质也不会被覆盖住,不要急于求成,否则有些深凹处积淀拈蜡上光会产生不均匀的效果。
拈蜡上光不仅是为了弥补某些木质的不足或缺陷,而且还能起到丰富材料质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拈蜡上光时要酌情而定,要求尽量体现出作品内容形式的需求,并符合天然木质的种种美感。
仙作木雕上蜡不要马上擦光。一定要等干了(约12小时后),用一块干净的布使劲擦拭直至产生均匀的光泽,达到手感光滑。有的作品可以视情况擦漏一些,使木的底色稍有显露,形成丰富的色彩感觉,同时也加强了作品的层次感。
当我们雕完了一件作品,从紧张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有如孕育生命的诞生,会有一种成功和收获的快感,细细品味似经历一次死与生的过程,这便是创造的魅力,但是真正感受到它的这种无穷魅力,但要真正感受到它的这种无穷魅力,需多雕多练,多琢磨,熟能生巧,才能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和风格。
仙作木雕艺术,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求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日益变化,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审美水平不断更替,加之科技、工艺的不断发展,仙作木雕艺术的创作正面临着如何从形式美到艺术美的发展课题,仙作木雕工艺与工业设计相结合将越来越紧密。
作者简介:徐文富,福建省仙游县人,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古典艺术家具研究会会员。研究方向:仙作木作雕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