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注两会,把握教育和留学重点。
2021年3月4日至3月11日,全国两会召开。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两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对教育界人士来说,每年两会是指引教育工作发展的风向标。跟随其指引,方能把握好时代的脉搏,紧跟大趋势的潮流。
2021年两会,释放了哪些教育信号?
习近平总书记: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广大教育工作者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两条战线上,守护亿万学生身心健康,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为抗击疫情、全面有序复学复课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要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紧盯不放,坚决改到位、改彻底。
据人民日报报道,习近平在会上还回应了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在听取了委员王欢关于“校外培训”“贩卖焦虑”“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的发言后,习近平表示,“培训乱象,可以说是很难治理的顽瘴痼疾。家长们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别的孩子都学那么多,咱们不学一下还行啊?于是争先恐后。这个问题还要继续解决。”
关于“唯分数论”的问题,习近平指出:“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如果最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是比较多的,有的很小的孩子心理问题一大堆。”
关于“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习近平说:“不仅是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网络上还有很多污七八糟的东西,未成年人心理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这些问题属于社会性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研究解决。”
关于社会关切的“教育公平”问题,习近平表示:“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就是在北京这个问题也很突出。所以学区房加价很高,都往好学校的片区钻啊。”“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跟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密切相关。我们应该通过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来促进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解决教育不平衡带动解决其他方面的不平衡。”
习近平表示:“我们来共同关心这些教育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紧盯不放,坚决改到位、改彻底。”
政府工作报告
为教育划重点
每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21年是“十四五”开年。值此承上启下之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并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我国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发展取得新成就,教育公平和质量较大提升。在“十四五”期间,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2021年的工作重点。其中的教育相关部分,涵盖了我国当前教育工作的重头戏,内容如下。
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改善乡村教师待遇。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办园。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加强县域高中建设。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建设,促进新兴交叉學科发展。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规范校外培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政府工作报告,给教育工作划出了重点。这些重点,就是教育工作者最需要关注的方向。其中,“支持社会力量办园”“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发挥在线教育优势”“规范校外培训”等要点,尤其值得教育机构和国际学校参考和思索。
这些提案与留学息息相关
“建议提高来华留学生招生标准”
据澎湃新闻报道,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北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彦明带来了《关于优化外国来华留学生政策的提案》。 他建议,提高来华留学生招生标准,除了外国政府委派的来华留学生可以降低录取分数标准外,其他所有自愿来华留学生都必须满足应有的录取学分标准。严把录取关,努力招收高层次、高质量的留学生来华学习,不可滥竽充数,不盲目追求招生数量而忽视质量,维护国家教育的声誉和教育权利的平等。另外,特别应规范、优化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政策。
据报道,2020年,民进中央提交全国政协大会的提案建议,分层分类制定来华学生的招收标准,区分学历、非学历学生类别,制定和完善国家基本标准;各校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国家基本标准制定院校标准,提升留学生生源质量。加强对留学生的选拔、考核以及日常教学管理。制定并完善招收高水平留学生的鼓励政策,激励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国际教育和研究环境,吸引高素质的国际学生,在全球范围内网罗优质生源。
报道称,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2020年也建议,要反思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系,转变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思路,尽快降低对高校留学生数量指标的要求。结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2016年试点认证、2019年正式认证的实践,建议两年内完成全国招收外国留学生高校的质量认证工作,确保高等院校的招生更加透明地接受社会监督。高校承担对申请者严格审核的责任,对出现违规情况,教育主管部门应细化问责追究的处理办法。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党组2020年5月曾专门下发通知强调,各单位严格执行《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的各项要求,不盲目追求国际化指标和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严格招生审核、过程管理和评审制度,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
“建议建立国内外高校学分互认机制”
据澎湃新闻报道,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副校长杨松今年两会上提交了关于鼓励留学生回国的建议。杨松告诉澎湃新闻,在议案准备阶段,她深入调研,走访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深度了解中国学生国际交流发展现状。在调研中,杨松代表意识到,2020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我国众多优秀大中学校学生面临的国际求学风险和压力加大,直接影响到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和国家人才安全。
杨松建议,建立学生在国内外高校间转学及学分互认的机制,为学生在国内外高校间转学提供便利。“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各国大学纷纷停止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授课,签证限制及相关政策对中国留学生带来了学习生活困扰和经济损耗,留学生的学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杨松说,疫情常态化下,留学生转学回国的意愿越发迫切,
2021年3月4日至3月11日,全国两会召开。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两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对教育界人士来说,每年两会是指引教育工作发展的风向标。跟随其指引,方能把握好时代的脉搏,紧跟大趋势的潮流。
2021年两会,释放了哪些教育信号?
习近平总书记: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广大教育工作者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两条战线上,守护亿万学生身心健康,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为抗击疫情、全面有序复学复课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要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紧盯不放,坚决改到位、改彻底。
据人民日报报道,习近平在会上还回应了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在听取了委员王欢关于“校外培训”“贩卖焦虑”“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的发言后,习近平表示,“培训乱象,可以说是很难治理的顽瘴痼疾。家长们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别的孩子都学那么多,咱们不学一下还行啊?于是争先恐后。这个问题还要继续解决。”
关于“唯分数论”的问题,习近平指出:“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如果最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是比较多的,有的很小的孩子心理问题一大堆。”
关于“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习近平说:“不仅是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网络上还有很多污七八糟的东西,未成年人心理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这些问题属于社会性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研究解决。”
关于社会关切的“教育公平”问题,习近平表示:“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就是在北京这个问题也很突出。所以学区房加价很高,都往好学校的片区钻啊。”“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跟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密切相关。我们应该通过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来促进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解决教育不平衡带动解决其他方面的不平衡。”
习近平表示:“我们来共同关心这些教育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紧盯不放,坚决改到位、改彻底。”
政府工作报告
为教育划重点
每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21年是“十四五”开年。值此承上启下之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并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我国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发展取得新成就,教育公平和质量较大提升。在“十四五”期间,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2021年的工作重点。其中的教育相关部分,涵盖了我国当前教育工作的重头戏,内容如下。
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改善乡村教师待遇。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办园。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加强县域高中建设。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建设,促进新兴交叉學科发展。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规范校外培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政府工作报告,给教育工作划出了重点。这些重点,就是教育工作者最需要关注的方向。其中,“支持社会力量办园”“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发挥在线教育优势”“规范校外培训”等要点,尤其值得教育机构和国际学校参考和思索。
这些提案与留学息息相关
“建议提高来华留学生招生标准”
据澎湃新闻报道,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北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彦明带来了《关于优化外国来华留学生政策的提案》。 他建议,提高来华留学生招生标准,除了外国政府委派的来华留学生可以降低录取分数标准外,其他所有自愿来华留学生都必须满足应有的录取学分标准。严把录取关,努力招收高层次、高质量的留学生来华学习,不可滥竽充数,不盲目追求招生数量而忽视质量,维护国家教育的声誉和教育权利的平等。另外,特别应规范、优化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政策。
据报道,2020年,民进中央提交全国政协大会的提案建议,分层分类制定来华学生的招收标准,区分学历、非学历学生类别,制定和完善国家基本标准;各校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国家基本标准制定院校标准,提升留学生生源质量。加强对留学生的选拔、考核以及日常教学管理。制定并完善招收高水平留学生的鼓励政策,激励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国际教育和研究环境,吸引高素质的国际学生,在全球范围内网罗优质生源。
报道称,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2020年也建议,要反思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系,转变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思路,尽快降低对高校留学生数量指标的要求。结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2016年试点认证、2019年正式认证的实践,建议两年内完成全国招收外国留学生高校的质量认证工作,确保高等院校的招生更加透明地接受社会监督。高校承担对申请者严格审核的责任,对出现违规情况,教育主管部门应细化问责追究的处理办法。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党组2020年5月曾专门下发通知强调,各单位严格执行《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的各项要求,不盲目追求国际化指标和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严格招生审核、过程管理和评审制度,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
“建议建立国内外高校学分互认机制”
据澎湃新闻报道,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副校长杨松今年两会上提交了关于鼓励留学生回国的建议。杨松告诉澎湃新闻,在议案准备阶段,她深入调研,走访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深度了解中国学生国际交流发展现状。在调研中,杨松代表意识到,2020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我国众多优秀大中学校学生面临的国际求学风险和压力加大,直接影响到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和国家人才安全。
杨松建议,建立学生在国内外高校间转学及学分互认的机制,为学生在国内外高校间转学提供便利。“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各国大学纷纷停止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授课,签证限制及相关政策对中国留学生带来了学习生活困扰和经济损耗,留学生的学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杨松说,疫情常态化下,留学生转学回国的意愿越发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