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第25课:这是一篇“义包诗”,课文以生动的描写再现了唐代诗人李白创作《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情境。文中第3自然段通过人物对话,细腻而真切地写出了李白与盂浩然之间“话别”时的深情。前不久聆听我校两个老师《黄鹤楼送别》一课的教学,有感于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特别是其中的一些教学片断,使我得益匪浅,特作整理,以自勉。
【关键词】黄鹤楼送别 片断 赏析
教师甲的课堂实录:
师:如果说,一、二两段中,两位好友的真情是在无声中流淌,让人不易觉察,那么在课文的第三段中,他们的真情又是通过什么表达的?
(生自读、思考)
生:我觉得他们是通过酒来表达感情的。(师出乎意料,笑,随即板书:酒)
生:他们通过诗来表达情意。
生:他们是用对话来表达的。
师:(板书:诗、话)同学们发现的是老师都没有发现的,依你们看,这是一杯怎样的酒?
生:这是一杯苦味的酒。
师:何以见得?
生:因为他们就要分别了,心里很难过,苦涩。
生:应该是一杯略带苦味的酒。
师:你品读得十分细微,品出了其中的真味。
生:酒里有情。
师:从酒中你体会到什么样的感情?
生:李白对孟浩然充满了敬仰之情。
生:李白把孟浩然当作兄长和老师,孟浩然是“誉满天下”的大诗人,李白学习他的才华,敬仰他的人品。
师:说成“钦佩他的才华”比较好。
生:李白舍不得孟浩然离去。
师:噢,从酒中你们读到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和不舍。
生:这是一杯保持友谊的酒。
师:你的意思老师听懂了,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对吗?(生点头)
生:老师,我觉得这是一杯沉重的酒。
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
生:“李白终于举起了酒杯”,我从“终于”和“举”这两个词看出来的。
师:你会“咬文嚼字”了,是“举”,不是“端”,可见酒的份量重,盛着的情义重。
生:我觉得李白有点“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感觉。
师:知道这句诗不简单,这是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里的诗句,是他后来写的诗。我们课文里这个时候的李白愁绪还没有这么重。
(继续学习)
赏析:
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非预设性”的特征,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内的生成资源,随时调整教学思路。文本解读没有标准答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出自己的见地,读出自己的思考,正是个性化阅读所追求的,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要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见解。
在以上教学片断中,赵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发现,遵循学生的思维,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围绕“这是一杯怎样的酒”这一生成点展开教学。丛这杯看似寻常的酒中,学生品出了离愁别恨——苦涩的酒,品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和不舍,品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情。巧的是,李白这位大诗人和酒有着不解的渊源,他的人生,可以说是诗与酒的人生。他一生中写过无数和酒有关的诗句,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等,不胜枚举。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文人墨客更善于以酒表情达意。教学中,赵老师很敏锐地抓住了看似和文章不太相干的生成点,巧妙地引导学生深入李白和孟浩然的内心世界,在“酒”中质疑、讨论、悟情,向着文本更深处的内容展开对话,使整个课堂洋溢浓浓的人文气息,从而创造出了十分独特、内蕴丰厚的对话成果。
教师乙的课堂实录:
师: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朋友谊,让我们也举起酒杯,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让它深深地印在心底吧!同学们请你们在班级中找你的好朋友,一个演李白,一个演孟浩然,可以用上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发挥想象用上自己的语言,可以站起来。
(学生自己练习)
(一组学生上台)
生1:孟兄,你看这天多蓝啊!
生2:是啊,贤弟!这长江边烟雾迷蒙,景色真美!
生1:要是我们能长居此地,该有多好啊,可是你今天就要顺江东下了,我真是舍不得啊!
生2:我也舍不得你啊,不过我相信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生1:孟兄,说句实在话,自从我结识了你,就一直把你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我从你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为了感谢你,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生2:贤弟,来,干!
(两人举杯共饮)
生2: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生1:孟兄,小弟我再敬你一杯,愿你一路顺风!
生2:贤弟,再见!
(另一组学生上台)
生3:孟兄,你看这儿的景色多美啊!繁华似锦,云雾缭绕。
生4:是啊,要是我们能长久在此饮酒作诗,那该多好啊!可是我今天就要远行了,内心真有点舍不得。
生3:孟兄,自从结识您以来,您给了我很多帮助,您就是我的兄长、我的恩师,为了给您送行,我特地准备了一坛上好的“女儿红”,来,孟兄,我们干一杯!
生4:贤弟啊,你太谦虚了。方圆几百里,你——李白,谁人不知啊,能认识你也是我三生有幸啊!来,为我们的友谊干一杯!
生3:来,干!孟兄,送君千里,终需一别。但我深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到那时,小弟我一定准备最好的酒菜为您接风。
生4:贤弟啊,愚兄我就此告别,保重啊!
生3:孟兄,保重!后会有期!
生4:后会有期!
赏析: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进步。”想象是创新之母,但想象又必须依托于形象,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创设了离别情境后,让学生找自己的朋友,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分角色扮演李白和孟浩然进行说话练习。这一设计,学生训练面广,先让学生找好友练说,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上台演一演,学生自信心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也能充分体会友人离别时的心情了,个个受益匪浅。有效的合作学习,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养成了良好的与他人合作的习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想象不仅仅是形象思维,更是艺术思维,从而产生了1+1>2的效果。
【关键词】黄鹤楼送别 片断 赏析
教师甲的课堂实录:
师:如果说,一、二两段中,两位好友的真情是在无声中流淌,让人不易觉察,那么在课文的第三段中,他们的真情又是通过什么表达的?
(生自读、思考)
生:我觉得他们是通过酒来表达感情的。(师出乎意料,笑,随即板书:酒)
生:他们通过诗来表达情意。
生:他们是用对话来表达的。
师:(板书:诗、话)同学们发现的是老师都没有发现的,依你们看,这是一杯怎样的酒?
生:这是一杯苦味的酒。
师:何以见得?
生:因为他们就要分别了,心里很难过,苦涩。
生:应该是一杯略带苦味的酒。
师:你品读得十分细微,品出了其中的真味。
生:酒里有情。
师:从酒中你体会到什么样的感情?
生:李白对孟浩然充满了敬仰之情。
生:李白把孟浩然当作兄长和老师,孟浩然是“誉满天下”的大诗人,李白学习他的才华,敬仰他的人品。
师:说成“钦佩他的才华”比较好。
生:李白舍不得孟浩然离去。
师:噢,从酒中你们读到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和不舍。
生:这是一杯保持友谊的酒。
师:你的意思老师听懂了,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对吗?(生点头)
生:老师,我觉得这是一杯沉重的酒。
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
生:“李白终于举起了酒杯”,我从“终于”和“举”这两个词看出来的。
师:你会“咬文嚼字”了,是“举”,不是“端”,可见酒的份量重,盛着的情义重。
生:我觉得李白有点“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感觉。
师:知道这句诗不简单,这是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里的诗句,是他后来写的诗。我们课文里这个时候的李白愁绪还没有这么重。
(继续学习)
赏析:
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非预设性”的特征,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内的生成资源,随时调整教学思路。文本解读没有标准答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出自己的见地,读出自己的思考,正是个性化阅读所追求的,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要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见解。
在以上教学片断中,赵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发现,遵循学生的思维,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围绕“这是一杯怎样的酒”这一生成点展开教学。丛这杯看似寻常的酒中,学生品出了离愁别恨——苦涩的酒,品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和不舍,品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情。巧的是,李白这位大诗人和酒有着不解的渊源,他的人生,可以说是诗与酒的人生。他一生中写过无数和酒有关的诗句,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等,不胜枚举。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文人墨客更善于以酒表情达意。教学中,赵老师很敏锐地抓住了看似和文章不太相干的生成点,巧妙地引导学生深入李白和孟浩然的内心世界,在“酒”中质疑、讨论、悟情,向着文本更深处的内容展开对话,使整个课堂洋溢浓浓的人文气息,从而创造出了十分独特、内蕴丰厚的对话成果。
教师乙的课堂实录:
师: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朋友谊,让我们也举起酒杯,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让它深深地印在心底吧!同学们请你们在班级中找你的好朋友,一个演李白,一个演孟浩然,可以用上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发挥想象用上自己的语言,可以站起来。
(学生自己练习)
(一组学生上台)
生1:孟兄,你看这天多蓝啊!
生2:是啊,贤弟!这长江边烟雾迷蒙,景色真美!
生1:要是我们能长居此地,该有多好啊,可是你今天就要顺江东下了,我真是舍不得啊!
生2:我也舍不得你啊,不过我相信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生1:孟兄,说句实在话,自从我结识了你,就一直把你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我从你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为了感谢你,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生2:贤弟,来,干!
(两人举杯共饮)
生2: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生1:孟兄,小弟我再敬你一杯,愿你一路顺风!
生2:贤弟,再见!
(另一组学生上台)
生3:孟兄,你看这儿的景色多美啊!繁华似锦,云雾缭绕。
生4:是啊,要是我们能长久在此饮酒作诗,那该多好啊!可是我今天就要远行了,内心真有点舍不得。
生3:孟兄,自从结识您以来,您给了我很多帮助,您就是我的兄长、我的恩师,为了给您送行,我特地准备了一坛上好的“女儿红”,来,孟兄,我们干一杯!
生4:贤弟啊,你太谦虚了。方圆几百里,你——李白,谁人不知啊,能认识你也是我三生有幸啊!来,为我们的友谊干一杯!
生3:来,干!孟兄,送君千里,终需一别。但我深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到那时,小弟我一定准备最好的酒菜为您接风。
生4:贤弟啊,愚兄我就此告别,保重啊!
生3:孟兄,保重!后会有期!
生4:后会有期!
赏析: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进步。”想象是创新之母,但想象又必须依托于形象,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创设了离别情境后,让学生找自己的朋友,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分角色扮演李白和孟浩然进行说话练习。这一设计,学生训练面广,先让学生找好友练说,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上台演一演,学生自信心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也能充分体会友人离别时的心情了,个个受益匪浅。有效的合作学习,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养成了良好的与他人合作的习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想象不仅仅是形象思维,更是艺术思维,从而产生了1+1>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