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5月29日开始,武汉市民胡全志、陈勇、施岚成为全国绝无仅有的三位“布衣参事”,他们的建言献策将通过《参事建议》《咨询摘报》等直通车的方式,在一天之内直达市长案头。而在此前,他们分别是技校教师、城管队员和政府科员。
从市民中海选政府参事,担任政府决策咨询的智囊成员,这在全国尚属首次。更吸引眼球之处在于,此次选拔突破了看似理所当然的既定规则:不仅打破了首聘年龄55岁的年龄下限,还打破了政府参事“不是高级知识分子就是退休高官”的人员结构。
6月15日,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黄莉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这是一次“大背景下的微创新”,“在公众有序参与的大背景下,要更多关注民智、民声、民力。虽然这只是一小步探索,但累积起来,会不断成就前行。”
市民建议
选聘“布衣参事”的最初动议,来自两位市民与市长在过江轮渡上一次面对面的谈话。
2011年12月26日,武汉市“2011年十件实事”办理期限临近,为了查验相关单位向市民作出的承诺是否到位,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向9位热心市民发出邀请,组成验收团,一同实地走访幼儿园、建筑工地、轮渡、社区,给承办单位打分。
“在过江轮渡上,唐市长坐在前排,我和另一位热心市民施平坐在旁边,我们一起交谈。”胡志全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施平以自身来举例,有人建议他完全可以去市政府参事室工作。但是一打听,参事室门槛太高,要正高职称或者很高的社会声望。”
胡全志则向市长表达了自己的理念:应该将政府智慧、专家智慧和民间智慧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促进政府工作。“市长当时就对随行的市政府秘书长表示,将市民建议列入议事日程,以后按比例从市民中挑选政府参事。”对于市长的当场拍板,胡全志感到“有点不敢相信”。
“这个结果是普通市民和市长智慧碰撞擦出的火花。”胡全志笑着说。时隔近4个月之后,胡全志从一位媒体记者那里知道了即将选聘“布衣参事”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肯定要参加,因为我是提议者之一。而且我还担心报名的人不多,我要带个头。”
不过,这样的担心对于武汉市政府参事室整个领导班子来说却从未有过。“我们根本不担心人少,只担心人多”,武汉市政府参事室“70后”副主任向悦快人快语。
向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不担心人少”的判断基于三个方面:一是武汉这个城市有“敢为人先”的创新基因,二是武汉市民有积极参政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武汉通过近几年“电视问政”“网络问政”,包括旁听党代会的一系列探索,培养了民众参政的能力。
事实验证了这种判断。先后共有175人参与竞聘。其中年龄最小的仅21岁,最大的83岁。
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在一幢近百年的老宅里办公,原为华商赛马工会旧址,古朴典雅、幽静深长。“这里原本很安静,突然一下,打电话的来了、报名的来了、上访的也来了。”黄莉笑着说。
选聘前的方案设计花了一个半月时间,对每一道程序和细节反复推演。首当其冲的是选聘方式的权衡,向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起初有三种意见:第一,由市长直接来决定人选;第二,仍由单位推荐,几个部门研究;第三,则是公选的方法。
“前两种方法都很安全,但我们都放弃了,选择了最麻烦的一种,不是因为我们想制造噱头,是希望能真正选出有质量的民间智慧。”黄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选聘的标准也曾引发争议。一是要求近三年建言献策的成果,有领导批示或者媒体报道;第二,要提交至少3000字以上的策论。曾有声音质疑,这样的标准有定向嫌疑。在向悦看来,要求三年的建言献策成果,是考察这个人是否能持续的、而不是一时冲动地去建言献策。要求被领导批示或者媒体关注,考察的则是意见能否进入决策层,或者是被公众认可。
“选聘围绕两条核心标准:第一,选进来的人是否有参政议政的能力;第二,是否有参政议政的社会公德心。基于此,地域、年龄、身份、学历、职业都有突破,因为这些不是核心问题。”向悦表示,此次选聘的核心理念是:在核心标准上要求突出,在程序上要求公正,而不在枝节上纠缠。
对于三名最终获聘人选,网上也曾有不同声音,认为他们都是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等体制内人员,缺少真正的工人或农民阶层。面对这样的声音,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副巡视员王汉平回应说,“他们不仅是市民的代表,更有建言献策的能力,布衣参事选聘不是要搞‘成分论’,不能回到过去那种按成分选人的时代。”
“我们面临的压力是在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能否经得住公众的推敲。”向悦认为,经过这样严格标准和公正程序的筛选,最终人选是谁已经不重要了,“无论这三个人,还是落选的六个人,实际上已经在履行布衣参事或公民参与的职责,是有其实,而这三个人,是给其名。”
“布衣很忙”
当上“布衣参事”以后,胡全志、陈勇、施岚等都变得比以前更加忙碌了。
三位“布衣参事”现在会不断接到市民打来的电话,反映具体问题并希望得到解决。在舆论和市民眼中,他们已经成了民意代言人或第二信访办。
“因为我们这种建言渠道的特殊性,相比信访、人大、政协,没有任何障碍可以直通市长,所以会让外界对‘布衣参事’产生过高期待。”黄莉说。
胡全志现在经常感叹,“要做的事情太多,时间不够用”,他也常被笑称“布衣很忙”。受聘后第三天,他就在武汉知名的汉网论坛发出一则长期有效网帖:市民参事征集网民建议专用帖。年过五十的他,曾经是汉网论坛“武汉建设”版块的资深版主“文侠”,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十大热心市民”。自1999年以来,他曾十多次给市长写各类建议信并得到批示。
在陈勇自制的简易名片、一张白纸条上,只有一个身份——“一个民间人文地理研究者”。他曾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文章上百篇,并一直寻访遗落在市井中的各种历史遗迹和文化典故。在填写报名表的“参政议政成果及影响”一栏时,陈勇说,“删了又删,才把文字塞进去。”直到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下午5点多,经过5天时间写就的策论才发送出去,最终为他赢得了笔试第一名的成绩。
民间智库
在“布衣参事”聘书颁发仪式上,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对“布衣参事”提出了三个定位:建言直通车、百姓贴心人、政事监督者。“媒体和公众对他们更多的期待是直言,但我认为,更珍贵的是从直言到真言到建言,最后出来的是策略,而且能够放大成政策、决策,使一批民众受益。”黄莉表示。
武汉市参事室正在制定针对“布衣参事”的相关培训计划,他们将参加对各区、各部门的绩效考评、参与公共政策的征询和听证、列席市“两会”、应邀出席市政府涉及民生的专题会议。
为了让“布衣参事”保持“布衣”特色,向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们会围绕布衣参事特有的工作方式进行一些探索,会有一些量身打造的服务方案。对他们进行一些培训和要求,并不是限制他们,而是让他们能掌握更多信息,在最大范围内,让咨询为决策提供全面的、更广泛程度反映公众需求和公众意识的咨询。”
在黄莉看来,此次“布衣参事”选拔的另一个意义在于,为民间智库的建立和完善打开了一个通道。基于此次选拔,武汉市政府参事室计划还从170多位报名者以及其他热心市民中选拔“注册信息员”“特约信息员”,并建立参事考评、逐层晋级制度,让更多公众成为政府的“编外高参”。
从市民中海选政府参事,担任政府决策咨询的智囊成员,这在全国尚属首次。更吸引眼球之处在于,此次选拔突破了看似理所当然的既定规则:不仅打破了首聘年龄55岁的年龄下限,还打破了政府参事“不是高级知识分子就是退休高官”的人员结构。
6月15日,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黄莉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这是一次“大背景下的微创新”,“在公众有序参与的大背景下,要更多关注民智、民声、民力。虽然这只是一小步探索,但累积起来,会不断成就前行。”
市民建议
选聘“布衣参事”的最初动议,来自两位市民与市长在过江轮渡上一次面对面的谈话。
2011年12月26日,武汉市“2011年十件实事”办理期限临近,为了查验相关单位向市民作出的承诺是否到位,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向9位热心市民发出邀请,组成验收团,一同实地走访幼儿园、建筑工地、轮渡、社区,给承办单位打分。
“在过江轮渡上,唐市长坐在前排,我和另一位热心市民施平坐在旁边,我们一起交谈。”胡志全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施平以自身来举例,有人建议他完全可以去市政府参事室工作。但是一打听,参事室门槛太高,要正高职称或者很高的社会声望。”
胡全志则向市长表达了自己的理念:应该将政府智慧、专家智慧和民间智慧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促进政府工作。“市长当时就对随行的市政府秘书长表示,将市民建议列入议事日程,以后按比例从市民中挑选政府参事。”对于市长的当场拍板,胡全志感到“有点不敢相信”。
“这个结果是普通市民和市长智慧碰撞擦出的火花。”胡全志笑着说。时隔近4个月之后,胡全志从一位媒体记者那里知道了即将选聘“布衣参事”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肯定要参加,因为我是提议者之一。而且我还担心报名的人不多,我要带个头。”
不过,这样的担心对于武汉市政府参事室整个领导班子来说却从未有过。“我们根本不担心人少,只担心人多”,武汉市政府参事室“70后”副主任向悦快人快语。
向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不担心人少”的判断基于三个方面:一是武汉这个城市有“敢为人先”的创新基因,二是武汉市民有积极参政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武汉通过近几年“电视问政”“网络问政”,包括旁听党代会的一系列探索,培养了民众参政的能力。
事实验证了这种判断。先后共有175人参与竞聘。其中年龄最小的仅21岁,最大的83岁。
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在一幢近百年的老宅里办公,原为华商赛马工会旧址,古朴典雅、幽静深长。“这里原本很安静,突然一下,打电话的来了、报名的来了、上访的也来了。”黄莉笑着说。
选聘前的方案设计花了一个半月时间,对每一道程序和细节反复推演。首当其冲的是选聘方式的权衡,向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起初有三种意见:第一,由市长直接来决定人选;第二,仍由单位推荐,几个部门研究;第三,则是公选的方法。
“前两种方法都很安全,但我们都放弃了,选择了最麻烦的一种,不是因为我们想制造噱头,是希望能真正选出有质量的民间智慧。”黄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选聘的标准也曾引发争议。一是要求近三年建言献策的成果,有领导批示或者媒体报道;第二,要提交至少3000字以上的策论。曾有声音质疑,这样的标准有定向嫌疑。在向悦看来,要求三年的建言献策成果,是考察这个人是否能持续的、而不是一时冲动地去建言献策。要求被领导批示或者媒体关注,考察的则是意见能否进入决策层,或者是被公众认可。
“选聘围绕两条核心标准:第一,选进来的人是否有参政议政的能力;第二,是否有参政议政的社会公德心。基于此,地域、年龄、身份、学历、职业都有突破,因为这些不是核心问题。”向悦表示,此次选聘的核心理念是:在核心标准上要求突出,在程序上要求公正,而不在枝节上纠缠。
对于三名最终获聘人选,网上也曾有不同声音,认为他们都是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等体制内人员,缺少真正的工人或农民阶层。面对这样的声音,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副巡视员王汉平回应说,“他们不仅是市民的代表,更有建言献策的能力,布衣参事选聘不是要搞‘成分论’,不能回到过去那种按成分选人的时代。”
“我们面临的压力是在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能否经得住公众的推敲。”向悦认为,经过这样严格标准和公正程序的筛选,最终人选是谁已经不重要了,“无论这三个人,还是落选的六个人,实际上已经在履行布衣参事或公民参与的职责,是有其实,而这三个人,是给其名。”
“布衣很忙”
当上“布衣参事”以后,胡全志、陈勇、施岚等都变得比以前更加忙碌了。
三位“布衣参事”现在会不断接到市民打来的电话,反映具体问题并希望得到解决。在舆论和市民眼中,他们已经成了民意代言人或第二信访办。
“因为我们这种建言渠道的特殊性,相比信访、人大、政协,没有任何障碍可以直通市长,所以会让外界对‘布衣参事’产生过高期待。”黄莉说。
胡全志现在经常感叹,“要做的事情太多,时间不够用”,他也常被笑称“布衣很忙”。受聘后第三天,他就在武汉知名的汉网论坛发出一则长期有效网帖:市民参事征集网民建议专用帖。年过五十的他,曾经是汉网论坛“武汉建设”版块的资深版主“文侠”,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十大热心市民”。自1999年以来,他曾十多次给市长写各类建议信并得到批示。
在陈勇自制的简易名片、一张白纸条上,只有一个身份——“一个民间人文地理研究者”。他曾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文章上百篇,并一直寻访遗落在市井中的各种历史遗迹和文化典故。在填写报名表的“参政议政成果及影响”一栏时,陈勇说,“删了又删,才把文字塞进去。”直到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下午5点多,经过5天时间写就的策论才发送出去,最终为他赢得了笔试第一名的成绩。
民间智库
在“布衣参事”聘书颁发仪式上,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对“布衣参事”提出了三个定位:建言直通车、百姓贴心人、政事监督者。“媒体和公众对他们更多的期待是直言,但我认为,更珍贵的是从直言到真言到建言,最后出来的是策略,而且能够放大成政策、决策,使一批民众受益。”黄莉表示。
武汉市参事室正在制定针对“布衣参事”的相关培训计划,他们将参加对各区、各部门的绩效考评、参与公共政策的征询和听证、列席市“两会”、应邀出席市政府涉及民生的专题会议。
为了让“布衣参事”保持“布衣”特色,向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们会围绕布衣参事特有的工作方式进行一些探索,会有一些量身打造的服务方案。对他们进行一些培训和要求,并不是限制他们,而是让他们能掌握更多信息,在最大范围内,让咨询为决策提供全面的、更广泛程度反映公众需求和公众意识的咨询。”
在黄莉看来,此次“布衣参事”选拔的另一个意义在于,为民间智库的建立和完善打开了一个通道。基于此次选拔,武汉市政府参事室计划还从170多位报名者以及其他热心市民中选拔“注册信息员”“特约信息员”,并建立参事考评、逐层晋级制度,让更多公众成为政府的“编外高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