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给原本较为枯燥、平淡、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有机地融进新课程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人感到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可是,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认识不深,又使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不良倾向。如果这些倾向不及时扭转,就会严重影响新课程的实施效果。
一、忌重“求异”而轻“求同”
课堂教学中注重求同是对传统的考试的一种应对。机械式的记忆、模式化的学习,的确抹杀了许多学生的创造力。原本充满创造性的仿句练习被统一的“范句”模式规范得毫无情趣。于是,在作业中、试卷中的想象类语言表达试题也出现了众口一词的回答。我们在惊叹如此高的正确率的同时,更多的是为学生变成考试的机器而悲哀。在这样的教育机制驱使下的学生的思维是单向的,与创造是无缘的,求异是不可能的。
新课程标准,关注现代意识,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其目的,在于冲破应试教育的桎枯。但目前的课堂,有的教师却矫枉过正,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味地教学求异,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培养,认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答案越多样越好,思路越广越好,这种做法也是不妥的。例如,有教师在讲现代诗《你说,你最爱看这原野里》(语文出版社高中第一册第七课)时,用“在我们心灵的原野里,也有一条条宛转的小路”这句诗,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引导,问:“请你们想一想,有谁在你的心灵里,曾踏出一条条宛转的小路?”学生想后回答:有父母,有朋友,有老师,有同学等;教师又引导:“这些都是你们喜欢的人,还有其它的吗?”于是,学生又回答出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人,有服务员,有邻居,有司机,还有亲戚等,教师都给予一一肯定。这位教师,没有进行总结,没有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对思索的结果进行辨析,哪些思考是合理的,哪些与文本“宛转”的潜在意义不符。细细想想,这样的求异训练就没有落到实处。
思维有两个翅膀,一是求同,二是求异。二者缺一,思维就不能起飞。求同,就是发现规律,认识事物共性;求异,就是发现特点,认识事物的个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有所创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求异思维,但也不能忽视求同能力的培养,求同存异,方能使学生思维的双翼丰满。
二、忌重“自主”而轻“传授”
自主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我们必须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克服教师“满堂灌”、学生“全堂听”的教学习惯,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探索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气氛,对学生应该多一点信任、多一些宽容,要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语文课堂要推崇真实,允许“实话实说”;鼓励争议,允许“自我表现”;倡导创新,允许“挑战权威”;激发想象,允许“异想天开”。
然而,自主不等于自能,不等于自会,也不等于不要教师的知识与方法的传授。有的课堂学生自主有余,最后学生却不能自会;有的完全上成自习课。例如,对于每个单元的略读课文,有的教师就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至多在自学前布置几道思考题,做个简单的引导,学生似乎成为学习的主人,但一课下来,却收效甚微。有位著名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人有的时候不是没有民主,而是不会、不要民主。目前的课堂也是一样,许多学生还不能自主,不会自主,于是他们不会珍惜老师给予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多的放任自流中浪费了时光。此时,教师应发挥“授业、解惑”的作用,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参证比较处给他们提示,困惑处给他们讲解,听之任之绝对不可取。
其实,思维从禁锢的囚笼中解放出来就是自由。我们尊重学生的自主,前提是有效的组织引导。
三、忌重“客串”而轻“引导”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要致力于导。”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使命就在于恰到好处地指导、启发学生由无知到有知,由茫然困惑到豁然开朗,循序渐进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当然,这种“主导”不是强制执行,也不是硬性灌输。钱梦龙先生提出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思想,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被普遍运用,并发展为“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提高学生素质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重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渐渐退出教学舞台。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究竟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许多老师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平时罗嗦惯了的教师,猛然意识到教师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感悟,于是不敢过多地讲话,惟恐占据学生的时间;不敢评论,惟恐压制学生的个性,所以许多教师只是充当“点将官”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能听到的更多的是“你说”“你认为”“你觉得”……最出色的课堂角色也只是较到位的“客串者”。
我曾听一位教师上《赤壁赋》(语文出版社高中第二册第十五课)一课。在学习主客对话的那部分时,这位教师按认知思路抛出一个个问题:客人为什么提及曹操和周瑜?写“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作用是什么?客人对待人生持一种什么态度?苏轼的世界观又是怎样的?等等。整堂课,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导引下,完成了对该部分的理解,课堂气氛活跃,令人满意。但细细回想,总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课堂中满是学生纯朴、稚气、浅显的理解,缺少了教师睿智的点拨,缺少了学生认识上由浅入深的升华,教师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当学生不会学时,教师要指导他们会学;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山穷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尹大春,广东省新兴县华侨中学)
一、忌重“求异”而轻“求同”
课堂教学中注重求同是对传统的考试的一种应对。机械式的记忆、模式化的学习,的确抹杀了许多学生的创造力。原本充满创造性的仿句练习被统一的“范句”模式规范得毫无情趣。于是,在作业中、试卷中的想象类语言表达试题也出现了众口一词的回答。我们在惊叹如此高的正确率的同时,更多的是为学生变成考试的机器而悲哀。在这样的教育机制驱使下的学生的思维是单向的,与创造是无缘的,求异是不可能的。
新课程标准,关注现代意识,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其目的,在于冲破应试教育的桎枯。但目前的课堂,有的教师却矫枉过正,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味地教学求异,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培养,认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答案越多样越好,思路越广越好,这种做法也是不妥的。例如,有教师在讲现代诗《你说,你最爱看这原野里》(语文出版社高中第一册第七课)时,用“在我们心灵的原野里,也有一条条宛转的小路”这句诗,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引导,问:“请你们想一想,有谁在你的心灵里,曾踏出一条条宛转的小路?”学生想后回答:有父母,有朋友,有老师,有同学等;教师又引导:“这些都是你们喜欢的人,还有其它的吗?”于是,学生又回答出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人,有服务员,有邻居,有司机,还有亲戚等,教师都给予一一肯定。这位教师,没有进行总结,没有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对思索的结果进行辨析,哪些思考是合理的,哪些与文本“宛转”的潜在意义不符。细细想想,这样的求异训练就没有落到实处。
思维有两个翅膀,一是求同,二是求异。二者缺一,思维就不能起飞。求同,就是发现规律,认识事物共性;求异,就是发现特点,认识事物的个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有所创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求异思维,但也不能忽视求同能力的培养,求同存异,方能使学生思维的双翼丰满。
二、忌重“自主”而轻“传授”
自主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我们必须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克服教师“满堂灌”、学生“全堂听”的教学习惯,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探索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气氛,对学生应该多一点信任、多一些宽容,要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语文课堂要推崇真实,允许“实话实说”;鼓励争议,允许“自我表现”;倡导创新,允许“挑战权威”;激发想象,允许“异想天开”。
然而,自主不等于自能,不等于自会,也不等于不要教师的知识与方法的传授。有的课堂学生自主有余,最后学生却不能自会;有的完全上成自习课。例如,对于每个单元的略读课文,有的教师就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至多在自学前布置几道思考题,做个简单的引导,学生似乎成为学习的主人,但一课下来,却收效甚微。有位著名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人有的时候不是没有民主,而是不会、不要民主。目前的课堂也是一样,许多学生还不能自主,不会自主,于是他们不会珍惜老师给予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多的放任自流中浪费了时光。此时,教师应发挥“授业、解惑”的作用,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参证比较处给他们提示,困惑处给他们讲解,听之任之绝对不可取。
其实,思维从禁锢的囚笼中解放出来就是自由。我们尊重学生的自主,前提是有效的组织引导。
三、忌重“客串”而轻“引导”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要致力于导。”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使命就在于恰到好处地指导、启发学生由无知到有知,由茫然困惑到豁然开朗,循序渐进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当然,这种“主导”不是强制执行,也不是硬性灌输。钱梦龙先生提出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思想,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被普遍运用,并发展为“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提高学生素质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重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渐渐退出教学舞台。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究竟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许多老师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平时罗嗦惯了的教师,猛然意识到教师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感悟,于是不敢过多地讲话,惟恐占据学生的时间;不敢评论,惟恐压制学生的个性,所以许多教师只是充当“点将官”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能听到的更多的是“你说”“你认为”“你觉得”……最出色的课堂角色也只是较到位的“客串者”。
我曾听一位教师上《赤壁赋》(语文出版社高中第二册第十五课)一课。在学习主客对话的那部分时,这位教师按认知思路抛出一个个问题:客人为什么提及曹操和周瑜?写“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作用是什么?客人对待人生持一种什么态度?苏轼的世界观又是怎样的?等等。整堂课,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导引下,完成了对该部分的理解,课堂气氛活跃,令人满意。但细细回想,总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课堂中满是学生纯朴、稚气、浅显的理解,缺少了教师睿智的点拨,缺少了学生认识上由浅入深的升华,教师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当学生不会学时,教师要指导他们会学;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山穷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尹大春,广东省新兴县华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