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臼噻吩苷联合方案治疗20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来源 :中国癌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鬼臼噻吩苷(VM-26)联合方案(CVMxP)对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病人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CVMxP方案(环磷酰胺500mg/m^2iv d1,VM-26 100mg/m^2iv d1;米托蒽醌10mg/m^2ivd1,强的松40mg/m^2po d1-5。21天为1周期,共用2周期。)治疗有病理学证实的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病人,观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可评价疗效的病例为20例,病理
其他文献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最重要的散文流派,不仅以特色鲜明、题材多样的作品丰富了中国古典艺术散文,也以自觉明确、不断完善的文章学理论影响了近现代文学创作。桐城派的文章学理论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gemcitabine)治疗晚期肝癌(Ⅲ期)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8例晚期肝癌(Ⅲ期)病人,因肝内多发病灶伴门脉癌栓形成,不能行手术切除及肝动脉插管化疗加栓塞
自从骈文产生以来,揭示其弊端、否定其存在价值的言论就屡见不鲜,尤其是唐、宋及明代古文倡导者在这方面态度尤为激进。到了清代,这种观念依然流行,如清初的姜宸英就强调“易排而散”,“力芟六代浮华之习”(《五七言诗选序》)。再如方苞也强调古文不能入“魏、晋、六朝人藻丽俳语”(《书方望溪先生传后》)。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清初一些骈文批评家站出来为骈文正名,从各个角度入手,论证骈文的存在价值。  直接从正面立
目的:探讨保留颈丛感觉神经的功能性颈清扫术在分化性甲状腺癌上的应用.方法:1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施行保留颈丛感觉神经的功能性颈清扫术.结果:颈部阳性淋巴结主要分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