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估小儿咽喉术的围术期践行舒适护理模式对术后患儿麻醉恢复躁动的改善作用。方法:基于掌握患儿各项病学及临床数据资料的条件下,选择2015 年 6 月-2016 年 6 月因患有咽喉疾病需要实施手术的 78 例患儿,将其划分成参照、研究两组,各有 39 例,参照组施行常规型的护理操作,研究组施行常规型护理+舒适护理模式,评比两种方法的护理成效,研讨舒适护理的儿科医疗作用。结果:研究组躁动出现情况、恢复室留置时间情况等都优越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舒适护理实践于咽喉手术患儿的医护操作中,可减少出现躁动的病例数量,有助缩短留置恢复室时间。
【关键词】小儿咽喉;手术;麻醉恢复躁动;舒适护理
幼儿在接受手术前、中、后等阶段都会受到较大应激刺激,使其身心体征不易保持平稳,医护人员致力探索科学、优质的儿科手术护理法。本文以基于掌握患儿各项病学及临床数据资料的条件下,选择因患有咽喉疾病需要实施手术的78 例患儿,将其划分成参照、研究两组,参照组于围术期内施行常规型的护理操作,研究组于围术期内施行常规型护理+舒适护理模式,评比两种方法的护理成效,探究舒适护理的儿科医疗作用,报道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 2015 年 6 月-2016 年 6 月因患有咽喉疾病需要实施手术的 78 例患儿,基于掌握患儿各项病学及临床数据资料的条件下,医师依循相应咽喉疾病的权威诊疗标准展开病症判定。将其划分成参照、研究两组,参照组 39 例:22 例男性、17 例女性,年龄介于 4-13 岁间,平均是
(7.5±1.22)岁;手术切除部位:24例刮除腺样体、15 例切除扁桃体。研究组 39 例:23 例男性、16 例女性,年龄介于 3-14 岁间,平均是(7.8±1.20)岁;手术切除部位:25 例刮除腺样体、14 例切除扁桃体。上述两组患儿术中的麻醉操作都为全麻性处理、平均时间(118.42±33.79)min,对病人一般性资料展开比较,未见突出差异(P>0.05),两组能进行同期评比。
1.2 方法
参照组向组内患儿施予传统型的基础护理,涉及体征监护、局部观察、用药引导、陪护关怀、健康常识普及等方面项目的具体护理。研究组施行常规型护理+舒适护理模式,方法是:
(1)心理方面护理。护士在术前的巡视工作中需注重普及咽喉医疗方面的有关知识,让患儿家长耐心、认真地配合医护人员展开围术期内的各项护理工作。另外,术前心理疏导工作也相当关键,护士依照患儿实际病情及病征表现开展情绪方面护理,安慰患者,解释病情,予以心理支持,以缓解其害怕、恐慌、躁动等负性情绪。
(2)手术准备及管道护理操作。施行手术前,护士在手术室门口接收患儿,麻醉之前辅助其摆放舒适、科学卧位,并以温和语言安抚患儿;开始麻醉诱导时,将纯氧面罩戴于患儿头部,尽量增加机体内存储的氧气量,置入管芯时注重挑选管芯型号大小,动作务必轻巧;假如插管未能一次成功,要实施多次插管操作时,需注入适量激素,以防患儿声带组织出现水肿现象。
(4)疼痛护理及体位干预。患儿手术完后,因受到手术创面影响会感到较大疼痛感,护士就其麻醉穿刺状况、手术创面情况等开展疼痛护理,必要时施予适量镇痛、镇静类药物。患儿被送入恢复室中,护士去掉枕头使其平卧,并约束其身体四肢,视患儿躁动程度增加约束部位(肩部、膝部等);待意识清醒以后,经躁动等级评估得出,躁动在 3 级之下便可逐步解除束缚带,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和选择舒适体位。
(5)规避各种风险因素。为防止患儿喉头水肿、呛咳出血、窒息、呕吐及?液管脱落,护士人员要落实各项术后复苏工作,谨防气管插管滑落,当拔除插管时动作必须轻柔,严密观察呼吸道通畅度;吸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安抚患儿,必要时让其亲属入复苏室陪伴,能有效减轻患儿哭闹和恐惧程度,若发现患儿有呛咳,咳血、窒息等现象,需要立即检查其呼吸道病情状况,探查症状的出现根源,并作急性处理;有效固定好引流管和补液管路,严防脱管。同时还要注意治疗过程中相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6)健康指导。引导家属在日常看护实践中,可运用多种注意力转移疗法,适时根据患儿的喜好播放音乐或动画片、阅读、看笑话、回忆趣事等等。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在完全清醒 2 小时后可在医生指导下含服冰块活冰盐水,也可有效减轻咽喉不适及出血。
(7)优化复苏室环境。复苏室环境要清洁、安静,空气清新,室内温度控制于 25 度左
右、湿度则控制于 50%-60%间。针对不同的患者在护理实践中的习惯,因人而宜安排病房环境的设施,既满足了病人的需求,又避免了医疗隐患,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2.结果
调研结果表现,研究组患儿总计 5 例出现显著躁动,占比 12.82%(5/39),恢复室中留置时间是(35.8±11.28)min。参照组患儿总计 17 例出现显著躁动,占比 43.59%(17/39),恢复室中留置时间是(49.5±15.17)min。评比可知,研究组躁动出现情况、恢复室留置时间情况等都优越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
0.05)。具体数据如表 1 所示。
3.讨论
优质麻醉需依靠麻醉护士的集体配合,小儿咽喉术中的麻醉护士更应注重各环节麻醉护理的妥善落实,为患儿预后提供高质量医护服务。患儿躁动情绪多数出现于全麻苏醒期内,其躁动后易于出现自我伤害或者损伤现象,并增加了医疗人员服务操作难度,干扰到预后成效[1]。由于手术部位在咽喉处,此部位的生理构造具备特殊性,进而增加苏醒期内躁动的出现率。患儿典型躁动体征为情绪亢奋或躁动、出现定向障碍等,若护士不注重强化监护力度,将会诱发更为严重的躁动性并发症[2]。麻醉护士作为临床中不容忽视的工作岗位,其肩负着急救复苏、麻醉复苏、疼痛医护、及物资管理等关键职责。本文中对幼儿咽喉手术的麻醉护士工作展开深入探究,以保证麻醉工作得以高效、安全实施,让患儿在麻醉护理期间感受到更高舒适度[3]。鉴于此,复苏室护士在优质护理理念的指下,依据患儿咽喉术后的特殊性,依照病情、疼痛度、舒适度调整剂量,并及时向麻醉医师反馈病人需求及治疗信息。按主管麻醉医师医嘱追加、调整用药,完善治疗。另外,重点查看患儿口部、鼻部等分泌物的具体性状,预估有无异常渗血现象,同时引导其掌控适宜的咳嗽力度,并开展陪伴安抚和注意力转移疗法从而达到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易于突显出改善术后躁动方面的运用优势。
此调研所得结果是:研究组患儿总计 5 例出现显著躁动;恢复室中留置时间是(35.8±11.28)min。参照组患儿总计 17 例出现显著躁动;恢复室中留置时间是(49.5±15.17)min。研究组躁动出现情况、恢复室留置时间情况等都优越于参照组(P<0.05=。
综合上述,将舒适护理实践于咽喉手术患儿的医护操作当中,既可减少躁动和术后并发症病例数量,又可缩短其留置恢复室时间,值得积极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王素芳,韩富根,成怡冰,等.小儿呼吸道异物术前发生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49(11):925-929.
[2]焦晶华,王宇恒,赵宏,等.Supreme 喉罩 i-gel 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小儿全麻手术气道管理中的比较[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21(8):25-27.
【关键词】小儿咽喉;手术;麻醉恢复躁动;舒适护理
幼儿在接受手术前、中、后等阶段都会受到较大应激刺激,使其身心体征不易保持平稳,医护人员致力探索科学、优质的儿科手术护理法。本文以基于掌握患儿各项病学及临床数据资料的条件下,选择因患有咽喉疾病需要实施手术的78 例患儿,将其划分成参照、研究两组,参照组于围术期内施行常规型的护理操作,研究组于围术期内施行常规型护理+舒适护理模式,评比两种方法的护理成效,探究舒适护理的儿科医疗作用,报道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 2015 年 6 月-2016 年 6 月因患有咽喉疾病需要实施手术的 78 例患儿,基于掌握患儿各项病学及临床数据资料的条件下,医师依循相应咽喉疾病的权威诊疗标准展开病症判定。将其划分成参照、研究两组,参照组 39 例:22 例男性、17 例女性,年龄介于 4-13 岁间,平均是
(7.5±1.22)岁;手术切除部位:24例刮除腺样体、15 例切除扁桃体。研究组 39 例:23 例男性、16 例女性,年龄介于 3-14 岁间,平均是(7.8±1.20)岁;手术切除部位:25 例刮除腺样体、14 例切除扁桃体。上述两组患儿术中的麻醉操作都为全麻性处理、平均时间(118.42±33.79)min,对病人一般性资料展开比较,未见突出差异(P>0.05),两组能进行同期评比。
1.2 方法
参照组向组内患儿施予传统型的基础护理,涉及体征监护、局部观察、用药引导、陪护关怀、健康常识普及等方面项目的具体护理。研究组施行常规型护理+舒适护理模式,方法是:
(1)心理方面护理。护士在术前的巡视工作中需注重普及咽喉医疗方面的有关知识,让患儿家长耐心、认真地配合医护人员展开围术期内的各项护理工作。另外,术前心理疏导工作也相当关键,护士依照患儿实际病情及病征表现开展情绪方面护理,安慰患者,解释病情,予以心理支持,以缓解其害怕、恐慌、躁动等负性情绪。
(2)手术准备及管道护理操作。施行手术前,护士在手术室门口接收患儿,麻醉之前辅助其摆放舒适、科学卧位,并以温和语言安抚患儿;开始麻醉诱导时,将纯氧面罩戴于患儿头部,尽量增加机体内存储的氧气量,置入管芯时注重挑选管芯型号大小,动作务必轻巧;假如插管未能一次成功,要实施多次插管操作时,需注入适量激素,以防患儿声带组织出现水肿现象。
(4)疼痛护理及体位干预。患儿手术完后,因受到手术创面影响会感到较大疼痛感,护士就其麻醉穿刺状况、手术创面情况等开展疼痛护理,必要时施予适量镇痛、镇静类药物。患儿被送入恢复室中,护士去掉枕头使其平卧,并约束其身体四肢,视患儿躁动程度增加约束部位(肩部、膝部等);待意识清醒以后,经躁动等级评估得出,躁动在 3 级之下便可逐步解除束缚带,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和选择舒适体位。
(5)规避各种风险因素。为防止患儿喉头水肿、呛咳出血、窒息、呕吐及?液管脱落,护士人员要落实各项术后复苏工作,谨防气管插管滑落,当拔除插管时动作必须轻柔,严密观察呼吸道通畅度;吸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安抚患儿,必要时让其亲属入复苏室陪伴,能有效减轻患儿哭闹和恐惧程度,若发现患儿有呛咳,咳血、窒息等现象,需要立即检查其呼吸道病情状况,探查症状的出现根源,并作急性处理;有效固定好引流管和补液管路,严防脱管。同时还要注意治疗过程中相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6)健康指导。引导家属在日常看护实践中,可运用多种注意力转移疗法,适时根据患儿的喜好播放音乐或动画片、阅读、看笑话、回忆趣事等等。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在完全清醒 2 小时后可在医生指导下含服冰块活冰盐水,也可有效减轻咽喉不适及出血。
(7)优化复苏室环境。复苏室环境要清洁、安静,空气清新,室内温度控制于 25 度左
右、湿度则控制于 50%-60%间。针对不同的患者在护理实践中的习惯,因人而宜安排病房环境的设施,既满足了病人的需求,又避免了医疗隐患,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2.结果
调研结果表现,研究组患儿总计 5 例出现显著躁动,占比 12.82%(5/39),恢复室中留置时间是(35.8±11.28)min。参照组患儿总计 17 例出现显著躁动,占比 43.59%(17/39),恢复室中留置时间是(49.5±15.17)min。评比可知,研究组躁动出现情况、恢复室留置时间情况等都优越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
0.05)。具体数据如表 1 所示。
3.讨论
优质麻醉需依靠麻醉护士的集体配合,小儿咽喉术中的麻醉护士更应注重各环节麻醉护理的妥善落实,为患儿预后提供高质量医护服务。患儿躁动情绪多数出现于全麻苏醒期内,其躁动后易于出现自我伤害或者损伤现象,并增加了医疗人员服务操作难度,干扰到预后成效[1]。由于手术部位在咽喉处,此部位的生理构造具备特殊性,进而增加苏醒期内躁动的出现率。患儿典型躁动体征为情绪亢奋或躁动、出现定向障碍等,若护士不注重强化监护力度,将会诱发更为严重的躁动性并发症[2]。麻醉护士作为临床中不容忽视的工作岗位,其肩负着急救复苏、麻醉复苏、疼痛医护、及物资管理等关键职责。本文中对幼儿咽喉手术的麻醉护士工作展开深入探究,以保证麻醉工作得以高效、安全实施,让患儿在麻醉护理期间感受到更高舒适度[3]。鉴于此,复苏室护士在优质护理理念的指下,依据患儿咽喉术后的特殊性,依照病情、疼痛度、舒适度调整剂量,并及时向麻醉医师反馈病人需求及治疗信息。按主管麻醉医师医嘱追加、调整用药,完善治疗。另外,重点查看患儿口部、鼻部等分泌物的具体性状,预估有无异常渗血现象,同时引导其掌控适宜的咳嗽力度,并开展陪伴安抚和注意力转移疗法从而达到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易于突显出改善术后躁动方面的运用优势。
此调研所得结果是:研究组患儿总计 5 例出现显著躁动;恢复室中留置时间是(35.8±11.28)min。参照组患儿总计 17 例出现显著躁动;恢复室中留置时间是(49.5±15.17)min。研究组躁动出现情况、恢复室留置时间情况等都优越于参照组(P<0.05=。
综合上述,将舒适护理实践于咽喉手术患儿的医护操作当中,既可减少躁动和术后并发症病例数量,又可缩短其留置恢复室时间,值得积极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王素芳,韩富根,成怡冰,等.小儿呼吸道异物术前发生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49(11):925-929.
[2]焦晶华,王宇恒,赵宏,等.Supreme 喉罩 i-gel 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小儿全麻手术气道管理中的比较[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21(8):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