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7日,第六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正式确认离开证监会,并奔赴济南任山东省委副书记。
自2011年10月郭树清出任证监会主席,其主政证监会历时17月余,合506天。
用数据来描述郭树清在证监会的历程更为客观:在这506天里,证监会发布通知、规则70条,相当于平均每周1条;证监会2012年全年共受理证券期货违法违规线索380件,比2011年增长31%;2012年境内上市公司实际现金分红4772亿元,同比增长22%;郭氏任期内,新股上市数为193只,期间还出现近半年的IPO空窗期,约800只新股“悬而未发”;从上证指数的点位看,则是“始于2473点,终于2278点”,任期内下跌7.88%。
旋风式的改革给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实上,在郭树清离任前的2013年3月14日和15日,证监会连发9个文件,松绑基金、券商,这也被部分市场人士戏称为“告别礼”。
尽管不能“以指数涨跌论英雄”,但郭树清任职证监会期间的种种施政举措,在市场中却是褒贬不一。赞誉者称他是真正的改革者,拉开了改革的序幕,改变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生态环境,使行业更加充满活力。批评者则站在不同的角度发论,有指其任内IPO排队如泰山压顶,不宜评价过高;或认为其改革虽在一定程度遏制了新股炒作,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亦有人认为他过分偏执迷信机构投资者的力量,鄙薄散户的投资……
作为中国股市任期最短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身上充满争议,但其锐意改革的形象也深入人心。在最新的一次网上调查中,有近7成的网友认为,郭树清新政对A股产生长期而积极的影响。
积极的改革者
尽管在政策效果等方向上郭树清充满争议,但没有人能否认他是一个积极的改革者。这从506天70项“新政”中可以明显看出。
盘点其政策细节,则易给人眼花缭乱之感。(参见表一)
但整体而言,郭树清的施政围绕了四大方向展开:“强化股民权益保障”、“严打证券市场违法违规”、“增强市场创新活力”,以及“壮大机构投资者力量”。亦有市场人士进行了更精辟的总结,即郭氏新政是“胡萝卜加大棒”——给证券机构、上市公司松绑,降低相关业务门槛,使普通投资者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同时,也加强了对证券市场违法违规的打击和惩罚力度。
“小偷从菜市场偷一棵白菜,人们都会义愤填膺,但是若有人把手伸进成千上万股民的钱包,却常常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郭树清在谈及内幕交易时如是表示。事实上,对内幕交易的打击使他获得了市场广泛的支持。
从施政的时间进程来看,各项政策及其细节显然不是郭树清任职证监会主席后才开始思考和推进,而是早已形成思路。这从他赴证监会后1个月内即推出“强化分红制度”、“完善退市制度”两项重要政策中可以看出。
按照“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的总体思路,郭树清推出的各项改革,更加注重中国资本市场总体规划和远程设计,其具体的政策目标,则是指向完善和提升A股的投资价值。
争议一:“提升投资价值”与“A股熊冠全球”
与郭树清施政目标相悖的是,在其任职期间,A股的实际表现却实在“不给力”——上证指数下跌195点,跌幅7.88%;郭树清上任时沪深总市值24.18万亿元,离任时23.68万亿元,“蒸发”5000亿元。且在美股创出百年新高的背景下,A股却持续低迷被投资者称为“熊冠全球”,上证指数甚至一度回到“1”时代。
由于市场表现过于糟糕,投资者能够在二级市场寻获的投资收益机会也极少,因此郭树清的种种新政虽然指向提高A股投资价值,但却难以明证其实际效用。“资本市场生态整体向好”的评价更多的出现在学者和官方的言论中,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亏损的账户并不能让他们感到乐观。
亦有郭的支持者指出,A股的市盈率从郭树清上任前的12.18倍降至11.72倍,因而更具投资价值。但这一评价也被认为有失片面——A股市盈率的下降并非是在指数上涨的时期实现,实际上是指数的下降,令到市盈率降低,这种市盈率的降低并非良性,也不是通过上市公司盈利增加而达成。
在2011年末郭树清履新证监会之时,曾一度表示“我对股市有信心”,当时这一表态被解读为证监会力挺证券市场的利好。此后郭树清也在多个场合表示了自己对市场的信心,但2011年上证指数指下跌21.65%,为历史上第三大跌幅,并且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跌幅第一。2012年A股也是持续下跌,且次贷危机的发源地美国,其股市表现远好于中国,这种“美国生病,中国吃药”的结果也让投资者无法接受,也使郭树清的“对市场有信心”的说法备受指摘。
尽管不能以指数的涨跌论监管者的成败,但对于资本市场的参与者自身而言,却又只能“以涨跌论成败,以成败论英雄”,因为K线涨跌的背后意味着财富的生灭盈亏。这也使得郭树清种种政策出台之时,市场往往一片叫好,但到此后市场出现暴跌之时,也不乏唏嘘之声。
争议二:政策效果之惑
在郭树清任职证监会期间,密集出台的政策凸显了改革的锐意进取,其政策意图也相当明确,但在具体的政策实施中,政策效果却也颇多争议。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遏制新股炒作)、完善退市政策,是批评者认为郭树清诸多政策中实施效果偏差的两个方面。
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方向上,经济学家董登新认为,新股发行体制的许多细节性规则多是细枝末叶修订,结果并未对中国股市的“炒新”恶疾起到有效抑制作用,反倒使得市场化改革被重新嵌入了过多管制措施。这些措施不但治标不治本,而且还带来了太多行政性管制的成份。
事实上,2012年3月沪深交易所出台限制新股上市首日炒作的相关制度,在此后近半个月的时间内可以观察到登陆沪深证券交易所的20只新股中有19只都因触及“限炒令”被临时停牌,但挂牌首日之后炒作之风更甚、换手率更高的新特点随即出现,新股依旧不败。 横空出世的“退市新政”则一度因“闽灿坤B”事件引发热议——监管层出台退市新规的本意,是将一些问题公司清理出资本市场。但从此后的情形看,第一个被“扫地出门”的闽灿坤B,并非是一家应该退市的公司。而在闽灿坤B退市危机引发的暴跌中,价值投资者的利益也被损害。
有市场人士指出,退市制度改革,一味强调退市,却忽视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把退市损失都推给投资者来扛,这样的退市制度实际上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伤害。尤其重要的是,股市老的垃圾股还没有清退,新的垃圾公司又源源不断地上市,如此一来,退市对投资者利益的伤害就没完没了。
争议三:偏执于机构投资者
尽管在郭树清任期内A股市场整体下跌,中小投资者可以用“哀嚎遍野”来形容,乃至于“销户”成为一些中小投资者最终的选择,但机构投资者却在下跌中实现了壮大。基金资产规模从2.1万亿增长到2.9万亿,增幅38%。
观察人士指出,在郭树清的施政中,对机构投资者作用和能力的偏执也是一个特色,基金资产规模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的恢复性增长与此不无关系。
事实上,在将近一年半的任期内,郭树清也试图改变市场的资金来源,并不遗余力的呼吁养老金、住房公积金、海外资金等一切长期资金入市,证监会和交易所的高层也远赴重洋游说海外资金。而在投资者结构上,他则着力于壮大QFII、券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实力。
然而相形之下,中小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和存在的意义则被忽视,“低收入人群不适合炒股”等说法使得散户在中国股市被迅速的边缘化和漠视,仅仅只是在权益受到侵害时需要监管层进行保护的对象。
由于A股市场一直以来的散户化特征,中小投资者在市场中的地位并不高,但却又是市场交易量的主要贡献者。离开中小投资者数量和实力的提升,A股是否可以持续走强?从目前的表现看,偏执于机构投资者尚未带来A股的牛市。
争议四:“监管者”与“股评家”
尽管在历届证监会主席中任期最短,但由于“证监会主席”的特殊监管者身份,郭树清任职期间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千千万万投资者的关注,其对股票价格、投资价值、波段操作的种种表述,也引发了投资者的热议。更有声音指,郭树清对于股票具体投资价值、操作模式的言谈,模糊了“监管者”与“股评家”的界限。
“如果大家都蜂拥而至来买,你最好就卖,如果大家都卖的话,你可能要逢低吸入,如果要搞这种波段,其实挣钱并不难。”郭树清在此前的经济学人峰会上如是表述。这一言论此后被批评者认为是“证监会主席亲自教起股民如何炒股”。
事实上,郭树清在2012年初即表示:“沪深300等蓝筹股的静态市盈率不足13倍,动态市盈率为11.2倍,显示出罕见的投资价值。”
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罕见的投资价值”成为不少投资者戏谑蓝筹股的口头禅,反讽市场的持续低迷、疲弱不振。尽管2012年末以银行为代表的大蓝筹股短暂的井喷行情证明了郭的“罕见投资价值”论所言非虚,但以监管者身份对市场进行品评,却也引来了诸多批评。更多的声音则认为,市场自有其价值发现功能,监管者更应该充当裁判的作用,着力于制度建设,市场的运行还是应该交给市场本身,人为的干预虽然能一时改变其运行的方向,但最终还是会回起原点。
自2011年10月郭树清出任证监会主席,其主政证监会历时17月余,合506天。
用数据来描述郭树清在证监会的历程更为客观:在这506天里,证监会发布通知、规则70条,相当于平均每周1条;证监会2012年全年共受理证券期货违法违规线索380件,比2011年增长31%;2012年境内上市公司实际现金分红4772亿元,同比增长22%;郭氏任期内,新股上市数为193只,期间还出现近半年的IPO空窗期,约800只新股“悬而未发”;从上证指数的点位看,则是“始于2473点,终于2278点”,任期内下跌7.88%。
旋风式的改革给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实上,在郭树清离任前的2013年3月14日和15日,证监会连发9个文件,松绑基金、券商,这也被部分市场人士戏称为“告别礼”。
尽管不能“以指数涨跌论英雄”,但郭树清任职证监会期间的种种施政举措,在市场中却是褒贬不一。赞誉者称他是真正的改革者,拉开了改革的序幕,改变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生态环境,使行业更加充满活力。批评者则站在不同的角度发论,有指其任内IPO排队如泰山压顶,不宜评价过高;或认为其改革虽在一定程度遏制了新股炒作,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亦有人认为他过分偏执迷信机构投资者的力量,鄙薄散户的投资……
作为中国股市任期最短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身上充满争议,但其锐意改革的形象也深入人心。在最新的一次网上调查中,有近7成的网友认为,郭树清新政对A股产生长期而积极的影响。
积极的改革者
尽管在政策效果等方向上郭树清充满争议,但没有人能否认他是一个积极的改革者。这从506天70项“新政”中可以明显看出。
盘点其政策细节,则易给人眼花缭乱之感。(参见表一)
但整体而言,郭树清的施政围绕了四大方向展开:“强化股民权益保障”、“严打证券市场违法违规”、“增强市场创新活力”,以及“壮大机构投资者力量”。亦有市场人士进行了更精辟的总结,即郭氏新政是“胡萝卜加大棒”——给证券机构、上市公司松绑,降低相关业务门槛,使普通投资者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同时,也加强了对证券市场违法违规的打击和惩罚力度。
“小偷从菜市场偷一棵白菜,人们都会义愤填膺,但是若有人把手伸进成千上万股民的钱包,却常常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郭树清在谈及内幕交易时如是表示。事实上,对内幕交易的打击使他获得了市场广泛的支持。
从施政的时间进程来看,各项政策及其细节显然不是郭树清任职证监会主席后才开始思考和推进,而是早已形成思路。这从他赴证监会后1个月内即推出“强化分红制度”、“完善退市制度”两项重要政策中可以看出。
按照“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的总体思路,郭树清推出的各项改革,更加注重中国资本市场总体规划和远程设计,其具体的政策目标,则是指向完善和提升A股的投资价值。
争议一:“提升投资价值”与“A股熊冠全球”
与郭树清施政目标相悖的是,在其任职期间,A股的实际表现却实在“不给力”——上证指数下跌195点,跌幅7.88%;郭树清上任时沪深总市值24.18万亿元,离任时23.68万亿元,“蒸发”5000亿元。且在美股创出百年新高的背景下,A股却持续低迷被投资者称为“熊冠全球”,上证指数甚至一度回到“1”时代。
由于市场表现过于糟糕,投资者能够在二级市场寻获的投资收益机会也极少,因此郭树清的种种新政虽然指向提高A股投资价值,但却难以明证其实际效用。“资本市场生态整体向好”的评价更多的出现在学者和官方的言论中,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亏损的账户并不能让他们感到乐观。
亦有郭的支持者指出,A股的市盈率从郭树清上任前的12.18倍降至11.72倍,因而更具投资价值。但这一评价也被认为有失片面——A股市盈率的下降并非是在指数上涨的时期实现,实际上是指数的下降,令到市盈率降低,这种市盈率的降低并非良性,也不是通过上市公司盈利增加而达成。
在2011年末郭树清履新证监会之时,曾一度表示“我对股市有信心”,当时这一表态被解读为证监会力挺证券市场的利好。此后郭树清也在多个场合表示了自己对市场的信心,但2011年上证指数指下跌21.65%,为历史上第三大跌幅,并且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跌幅第一。2012年A股也是持续下跌,且次贷危机的发源地美国,其股市表现远好于中国,这种“美国生病,中国吃药”的结果也让投资者无法接受,也使郭树清的“对市场有信心”的说法备受指摘。
尽管不能以指数的涨跌论监管者的成败,但对于资本市场的参与者自身而言,却又只能“以涨跌论成败,以成败论英雄”,因为K线涨跌的背后意味着财富的生灭盈亏。这也使得郭树清种种政策出台之时,市场往往一片叫好,但到此后市场出现暴跌之时,也不乏唏嘘之声。
争议二:政策效果之惑
在郭树清任职证监会期间,密集出台的政策凸显了改革的锐意进取,其政策意图也相当明确,但在具体的政策实施中,政策效果却也颇多争议。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遏制新股炒作)、完善退市政策,是批评者认为郭树清诸多政策中实施效果偏差的两个方面。
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方向上,经济学家董登新认为,新股发行体制的许多细节性规则多是细枝末叶修订,结果并未对中国股市的“炒新”恶疾起到有效抑制作用,反倒使得市场化改革被重新嵌入了过多管制措施。这些措施不但治标不治本,而且还带来了太多行政性管制的成份。
事实上,2012年3月沪深交易所出台限制新股上市首日炒作的相关制度,在此后近半个月的时间内可以观察到登陆沪深证券交易所的20只新股中有19只都因触及“限炒令”被临时停牌,但挂牌首日之后炒作之风更甚、换手率更高的新特点随即出现,新股依旧不败。 横空出世的“退市新政”则一度因“闽灿坤B”事件引发热议——监管层出台退市新规的本意,是将一些问题公司清理出资本市场。但从此后的情形看,第一个被“扫地出门”的闽灿坤B,并非是一家应该退市的公司。而在闽灿坤B退市危机引发的暴跌中,价值投资者的利益也被损害。
有市场人士指出,退市制度改革,一味强调退市,却忽视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把退市损失都推给投资者来扛,这样的退市制度实际上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伤害。尤其重要的是,股市老的垃圾股还没有清退,新的垃圾公司又源源不断地上市,如此一来,退市对投资者利益的伤害就没完没了。
争议三:偏执于机构投资者
尽管在郭树清任期内A股市场整体下跌,中小投资者可以用“哀嚎遍野”来形容,乃至于“销户”成为一些中小投资者最终的选择,但机构投资者却在下跌中实现了壮大。基金资产规模从2.1万亿增长到2.9万亿,增幅38%。
观察人士指出,在郭树清的施政中,对机构投资者作用和能力的偏执也是一个特色,基金资产规模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的恢复性增长与此不无关系。
事实上,在将近一年半的任期内,郭树清也试图改变市场的资金来源,并不遗余力的呼吁养老金、住房公积金、海外资金等一切长期资金入市,证监会和交易所的高层也远赴重洋游说海外资金。而在投资者结构上,他则着力于壮大QFII、券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实力。
然而相形之下,中小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和存在的意义则被忽视,“低收入人群不适合炒股”等说法使得散户在中国股市被迅速的边缘化和漠视,仅仅只是在权益受到侵害时需要监管层进行保护的对象。
由于A股市场一直以来的散户化特征,中小投资者在市场中的地位并不高,但却又是市场交易量的主要贡献者。离开中小投资者数量和实力的提升,A股是否可以持续走强?从目前的表现看,偏执于机构投资者尚未带来A股的牛市。
争议四:“监管者”与“股评家”
尽管在历届证监会主席中任期最短,但由于“证监会主席”的特殊监管者身份,郭树清任职期间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千千万万投资者的关注,其对股票价格、投资价值、波段操作的种种表述,也引发了投资者的热议。更有声音指,郭树清对于股票具体投资价值、操作模式的言谈,模糊了“监管者”与“股评家”的界限。
“如果大家都蜂拥而至来买,你最好就卖,如果大家都卖的话,你可能要逢低吸入,如果要搞这种波段,其实挣钱并不难。”郭树清在此前的经济学人峰会上如是表述。这一言论此后被批评者认为是“证监会主席亲自教起股民如何炒股”。
事实上,郭树清在2012年初即表示:“沪深300等蓝筹股的静态市盈率不足13倍,动态市盈率为11.2倍,显示出罕见的投资价值。”
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罕见的投资价值”成为不少投资者戏谑蓝筹股的口头禅,反讽市场的持续低迷、疲弱不振。尽管2012年末以银行为代表的大蓝筹股短暂的井喷行情证明了郭的“罕见投资价值”论所言非虚,但以监管者身份对市场进行品评,却也引来了诸多批评。更多的声音则认为,市场自有其价值发现功能,监管者更应该充当裁判的作用,着力于制度建设,市场的运行还是应该交给市场本身,人为的干预虽然能一时改变其运行的方向,但最终还是会回起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