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恰恰说明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新课程注重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数学作为传统学科之一,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思考和探索。我在《数学日记在小学教学中的尝试与研究》课题研究中,进行了充分的实践与探索。通过实践,发现数学日记在数学教学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它让学生时刻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师生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一、我们的探索
我们在三年级以上的班级中尝试让学生写数学日记。当学生听说要写数学日记,脸上都露出诧异和新奇的表情。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各方面能力都还有待提高。那么数学日记写什么、怎样写,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于是,我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教学的需要,对学生写数学日记进行了耐心的指导。
(一)让学生知道写什么
1.写体会想法。学生在数学课上、课后或做数学作业时的想法、体会、启发等,都可以写出来。
2.写疑难问题。学生在学习数学、做数学题时碰到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时,可以把这些疑惑不解的问题写在日记中,请求老师帮助解决。
3.写独到见解。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对数学老师的教学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也可以在教学日记中写出来。
4.写新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或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遇到的有关数学的新事物,甚至由此产生的新想法都可以写在日记里。
5.写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在生活处处都可能遇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如到商店买东西等等,在其中学生遇到的新问题、新方法等都可以写下来与同学们和老师们交流。
(二)引导学生怎么写
1.真情实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什么心得体会、疑难问题、意见建议……有什么就写什么,言为心声,有感而发,篇幅不一定要有多长,哪怕只有一句话,甚至几个字,只要把想对老师说的内容写清楚,能使老师看明白即可。
2.与老师和同学聊天。学生在写数学日记时,就如同跟老师面对面聊天,有什么说什么,想什么写什么,凡是与数学有关的内容都可以写。
3.讲求实效。为了不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数学日记的实际效果,经过实践和摸索,我们对日记除了不强求篇幅以外,每周的日记篇数可以只写1至2篇。当然学生也可以自愿多写。
(三)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点滴进步
学生的数学日记中不仅有他们的理性思考,还散发着浓浓的人情味,充满着奇妙的幻想,哪怕只有一句话,同样饱含着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情丝。每一个学生在数学面前都显得这么活泼、这么有生命力。作为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写出来的每一则数学日记,并要逐一点评。
1.用心去读。对学生每一则数学日记都要用心去读,他们的日记虽然充满着稚气,但每句话都折射出了对数学的思考,对老师的真诚。因此,我们在看学生的日记时,应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用心去读每一句话。
2.归类整理。对学生的日记进行整理归类是很重要的,通过归类我们可以发现学生有哪些方面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有哪些想法是有创新的、有参考價值的。
3.与学生谈心。数学日记让我们与学生实现了心与心的交流。对学生在日记中提出的问题,可以面对面地回答,也可以在学生日记后面写批语,以示老师对学生在日记中写的心得体会、意见建议的态度。
4.指导与鼓励并重。老师看了学生的数学日记后,对写得好的学生要加以表扬、鼓励;对写得不够好的学生,要加以指导;对写得有创意的学生,要加以总结提高。只有这样,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才有意义,学生的数学日记才会越写越好。
二、我们的发现
(一)数学日记架起了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有利于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加深师生间的感情,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压力。有的学生在数学日记上把自己要对数学老师说的心里话都写出来了,老师看后,通过个别谈话或在学生数学日记上写批语,使学生与数学老师互通信息、交流感情,使老师了解学生学数学的心理状况和实际问题,从而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同时,可解除不少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
(二)数学日记提高了学生发现新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写数学日记的过程中,势必引起对所学数学知识的重新思考,那么也必然会让学生从中发现新的问题。我们知道,让学生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日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把自己所发现的问题写出来与同学、老师探讨的平台。长此以往,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数学日记让数学回归到生活中
数学如果离开了生活实际,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出了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和如何解决问题的体会和感觉,这样不仅让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还激发了他们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促进了数学教学生活化,让数学真正回归生活。
三、我们的思考
(一)学生不是教师思维的代言人
学生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行为方式,有自己的个性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违背教育人的基本原则。开始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时,老师们也非常关注他们写出来的日记,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看日记、指导日记上。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然按照自己的教学习惯、教学程式、思维方式教学,不管所教学的对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于学生,意图在教学的流水线上生产出符合考试规格的“产品”。这样,怎么能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让学生的思想得以升华。
(二)正确引导学生写数学日记
正确引导学生写数学日记是让学生写好数学日记,从而热爱数学的保证。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进行指导,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数学日记还能为课堂学习提供有趣、丰富的数学生活情景。为此,我们要发挥数学日记的真实功能,正视自己,珍视学生,真正做到在乎学生,做到学习民主,给学生指明方向,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一、我们的探索
我们在三年级以上的班级中尝试让学生写数学日记。当学生听说要写数学日记,脸上都露出诧异和新奇的表情。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各方面能力都还有待提高。那么数学日记写什么、怎样写,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于是,我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教学的需要,对学生写数学日记进行了耐心的指导。
(一)让学生知道写什么
1.写体会想法。学生在数学课上、课后或做数学作业时的想法、体会、启发等,都可以写出来。
2.写疑难问题。学生在学习数学、做数学题时碰到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时,可以把这些疑惑不解的问题写在日记中,请求老师帮助解决。
3.写独到见解。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对数学老师的教学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也可以在教学日记中写出来。
4.写新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或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遇到的有关数学的新事物,甚至由此产生的新想法都可以写在日记里。
5.写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在生活处处都可能遇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如到商店买东西等等,在其中学生遇到的新问题、新方法等都可以写下来与同学们和老师们交流。
(二)引导学生怎么写
1.真情实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什么心得体会、疑难问题、意见建议……有什么就写什么,言为心声,有感而发,篇幅不一定要有多长,哪怕只有一句话,甚至几个字,只要把想对老师说的内容写清楚,能使老师看明白即可。
2.与老师和同学聊天。学生在写数学日记时,就如同跟老师面对面聊天,有什么说什么,想什么写什么,凡是与数学有关的内容都可以写。
3.讲求实效。为了不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数学日记的实际效果,经过实践和摸索,我们对日记除了不强求篇幅以外,每周的日记篇数可以只写1至2篇。当然学生也可以自愿多写。
(三)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点滴进步
学生的数学日记中不仅有他们的理性思考,还散发着浓浓的人情味,充满着奇妙的幻想,哪怕只有一句话,同样饱含着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情丝。每一个学生在数学面前都显得这么活泼、这么有生命力。作为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写出来的每一则数学日记,并要逐一点评。
1.用心去读。对学生每一则数学日记都要用心去读,他们的日记虽然充满着稚气,但每句话都折射出了对数学的思考,对老师的真诚。因此,我们在看学生的日记时,应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用心去读每一句话。
2.归类整理。对学生的日记进行整理归类是很重要的,通过归类我们可以发现学生有哪些方面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有哪些想法是有创新的、有参考價值的。
3.与学生谈心。数学日记让我们与学生实现了心与心的交流。对学生在日记中提出的问题,可以面对面地回答,也可以在学生日记后面写批语,以示老师对学生在日记中写的心得体会、意见建议的态度。
4.指导与鼓励并重。老师看了学生的数学日记后,对写得好的学生要加以表扬、鼓励;对写得不够好的学生,要加以指导;对写得有创意的学生,要加以总结提高。只有这样,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才有意义,学生的数学日记才会越写越好。
二、我们的发现
(一)数学日记架起了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有利于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加深师生间的感情,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压力。有的学生在数学日记上把自己要对数学老师说的心里话都写出来了,老师看后,通过个别谈话或在学生数学日记上写批语,使学生与数学老师互通信息、交流感情,使老师了解学生学数学的心理状况和实际问题,从而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同时,可解除不少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
(二)数学日记提高了学生发现新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写数学日记的过程中,势必引起对所学数学知识的重新思考,那么也必然会让学生从中发现新的问题。我们知道,让学生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日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把自己所发现的问题写出来与同学、老师探讨的平台。长此以往,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数学日记让数学回归到生活中
数学如果离开了生活实际,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出了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和如何解决问题的体会和感觉,这样不仅让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还激发了他们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促进了数学教学生活化,让数学真正回归生活。
三、我们的思考
(一)学生不是教师思维的代言人
学生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行为方式,有自己的个性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违背教育人的基本原则。开始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时,老师们也非常关注他们写出来的日记,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看日记、指导日记上。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然按照自己的教学习惯、教学程式、思维方式教学,不管所教学的对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于学生,意图在教学的流水线上生产出符合考试规格的“产品”。这样,怎么能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让学生的思想得以升华。
(二)正确引导学生写数学日记
正确引导学生写数学日记是让学生写好数学日记,从而热爱数学的保证。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进行指导,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数学日记还能为课堂学习提供有趣、丰富的数学生活情景。为此,我们要发挥数学日记的真实功能,正视自己,珍视学生,真正做到在乎学生,做到学习民主,给学生指明方向,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