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市场的发展需求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大内源动力, 我国连续保持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同时,中国逐步从单向的外资引进方转变为双向投资大国,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和对外投资国。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人民币的国际货币流通中的比重也越开越高。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合作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进程
自2005年,人民币不再仅仅盯住美元了,而是开始选择多种的主要国际货币来组成一个货币篮子进行参考。2007年6月,首只人民币债券登陆香港。2001年12月,IMF正式批准人民币加入SDR。2008年至2019年,人民币在货币结算、双边货币互换、跨境支付等方面一直在作出努力并有一定的成果。截至2018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总规模达36787亿元人民币。全球超过1900家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近60个境外央行和货币当局在中国境内持有人民币金融资产并纳入其外汇储备。
二、跨境贸易现状分析
市场的发展需求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大内源动力,我国连续保持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同时,中国逐步从单向的外资引进方转变为双向投资大国,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和对外投资国。另外,我国加强双边、多边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来,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7.5万亿美元,成为25个国际阿德最大贸易伙伴。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2018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保持平稳增长,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5.11万亿元,较2017年增加7500亿元,同比增长17.2%。2019年上半年累计发生27976.6亿元。
(二)跨境人民币结算收付
跨境人民币结算首付基本平衡,实收略大于实付2018 年,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收付金额合计 15.85 万亿元,较2017 年大幅增长 72.5%。经过 2016、2017 年的人民币收付逆差后,2018 年转为小幅顺差,收付比为 0.98,其中,实收8万亿,实付7.85万亿,表明人民币流出、回流规模扩大,收支更加平衡。
(三)我国目前存在的缺陷
就目前国内和国际形势来看,世界经济增速从3.4%下降到了3.1%,世界货物贸易量也从2.8%下降到了1.7%。中国依托劳动力,土地等初级要素比较优势,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加工贸易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这种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且中国在参与到国际分工中,面临着初级要素比较优势逐渐减弱,如高端人力资本和自主研发能力等高端要素比较优势又尚未形成的问题。
三、人民币金融交易现状分析
人民币加入SDR之后,国际上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需求会增加。另外,人民币国际化不仅要满足跨境贸易服务支付的要求,还需要能够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资本投资,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一)人民币直接投资
2018 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298.3亿美元 ,较2017 年增长4.2%。以人民币结算的對外直接投资 8048.1 亿元,较 2017 年增加 3479 亿元,同比增长 76.2%,扭转了 2017 年出现的负增长局面,并且超过对外投资出现峰值的2016 年的增幅,人民币对外投资保持平稳,人民币ODI(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增长。且2019年上半年对外直接投资累计12573.6亿元。
(二)人民币证券投资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8 年末人民币国际债券和票据存量为 1075.49 亿美元,同比增加 42.02 亿美元,增幅为 4.07%,在国际债券总额中的占比为 0.44%。2018年,我国股
票市场大幅下跌。上证综合指数、深证成份指数、创业板指数均下跌,各类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通过发行、增发、配股、权证行权等方式累计筹资6827亿元,同比下降41.9%。国际债券和票据存量小幅增加,股市融资功能受挫,市场开放稳步推进。
此外,股票市场对外开放取得新的突破,对外资机构的限制大幅减少。并且对QFII、RQFII 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在放宽机构准入条件的同时,大幅度扩大 QFII 和 RQFII 的可投资范围,允许其投资新三板股票、债券回购、私募投资基金、金融期货、商品期货、期权以及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
(三)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金融资产的选择
2018 年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余额增至4.85万亿元,同比增加 5610亿元,增幅达13%。在非居民所持人民币资产中,规模最大的是债券,其次是股票、存款及贷款。非居民的金融资产更加多元化,债券类金融资产连续较快增长,存款类金融资产不断下降。由此可见,人民币金融资产逐渐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青睐。
(四)我国目前存在的不足
资本账户开放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外贸的愈加自由,资本流动规模的不断扩大等都极大程度地影响着跨境交易和资金转移的管制,尽管中国资本账户得到进一步开放,但由于2015年货币贬值造成的动荡,严格的资本管制依然存在。合规审查,人民币跨境流动通畅度有待提高。“人民币国际化需要资本账户可兑换取得稳步进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说,“如果很多资本账户项目受到限制,那么金融业的开放只是名义上的,而不是现实。只有当我们的资本账户基本可兑换,金融业双向开放时,我们的货币机制和整个金融部门才能实现协调发展。”
根据我国的一些金融产品交易额等的数据显示涨幅较大,说明我国的金融产品上升和提高的空间很大。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国际资本流动渠道和规模将进一步拓展,国家间金融市场联动性将进一步提高,存在着其他国家市场波动的溢出效应、市场价格波动、资本流动、金融机构经营等风险会传导到本国加剧本国资本市场的波动。且本国金融机构会受到来自新进入的海外金融机构的竞争,在竞争的过程中经营不善或者创新不够的金融企业存在经营倒闭的风险。因此人民币金融产品需加以丰富,市场体系有待健全。另外,各种金融衍生品出现并不断壮大后,金融创新对监管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不能适应资本市场开放后带来的挑战,则金融体系风险增加、稳定性减弱,容易造成金融危机。 四、结语
(一)加强国际协调合作,提高国际上的竞争力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问题上,要处理好与美元之间的关系,加强多层次的政策沟通与协调,降低政策误判、行为失当风险,妥善处理摩擦中带来的货币政策问题。引导人民币更多地在亚洲地区、“一带一路”沿线使用,避免与美元正面冲突。“一带一路”已成为多领域、强有力、高效率的国际平台,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新型的可利用平台来促进“一带一路”参与国的相互贸易和投资。继续推进多边主义,扩大在中东欧国家的经贸投资,完善我国优势产业在欧洲地区的布局,近一步扩大人民币支付途径和渠道。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相关国际往来增多,开放合作包容理念进一步贯彻,人民币国际接纳度也将不断提升。
实体经济的发展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以技术创新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持久动力,巩固已有的技术加大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减少对外的关键性技术的依赖,尽量朝着“自给自足”的方向去发展。发挥独特的市场和制度优势,实现中国特色的关键技术突破,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硬支撑”。
(二)提高金融服务实体能力,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市场开放相辅相成
金融活则经济活。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发挥金融加速器作用。在金融市场扩大开放进程中,应该将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使得境外投资者可以进行跨境投资,近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广泛使用”和“可自由使用”,有助于人民币向国际化迈进。同时,人民币的国际化更加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的开放,使得国内外投资者能够更好地利用境内外的投资机会分散投资。
(三)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风险管理,完善金融体制
在金融开放过程中,要处理好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关系,防止泡沫经济。加强对汇率的調控避免大波动带来的影响。增强金融机构竞争力、扩大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推进有效金融监管等具体方面。特别是要努力提高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金融基础设施是更高水平金融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保障。既要善于运用新技术,增强支付、交易、结算系统的设施联通,还要在金融制度、金融标准等方面寻求突破。可以借鉴国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制度的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优化各个功能体系及相关制度。逐步放宽对跨境交易的限制,倡导本币优先原则,加强政策、设施、机制配套,促进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为跨境投资、金融交易便利化,近而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制度基础。
作者简介:杨镇玮(1998-),男,浙江台州人,硕士,在校学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合作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进程
自2005年,人民币不再仅仅盯住美元了,而是开始选择多种的主要国际货币来组成一个货币篮子进行参考。2007年6月,首只人民币债券登陆香港。2001年12月,IMF正式批准人民币加入SDR。2008年至2019年,人民币在货币结算、双边货币互换、跨境支付等方面一直在作出努力并有一定的成果。截至2018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总规模达36787亿元人民币。全球超过1900家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近60个境外央行和货币当局在中国境内持有人民币金融资产并纳入其外汇储备。
二、跨境贸易现状分析
市场的发展需求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大内源动力,我国连续保持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同时,中国逐步从单向的外资引进方转变为双向投资大国,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和对外投资国。另外,我国加强双边、多边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来,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7.5万亿美元,成为25个国际阿德最大贸易伙伴。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2018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保持平稳增长,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5.11万亿元,较2017年增加7500亿元,同比增长17.2%。2019年上半年累计发生27976.6亿元。
(二)跨境人民币结算收付
跨境人民币结算首付基本平衡,实收略大于实付2018 年,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收付金额合计 15.85 万亿元,较2017 年大幅增长 72.5%。经过 2016、2017 年的人民币收付逆差后,2018 年转为小幅顺差,收付比为 0.98,其中,实收8万亿,实付7.85万亿,表明人民币流出、回流规模扩大,收支更加平衡。
(三)我国目前存在的缺陷
就目前国内和国际形势来看,世界经济增速从3.4%下降到了3.1%,世界货物贸易量也从2.8%下降到了1.7%。中国依托劳动力,土地等初级要素比较优势,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加工贸易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这种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且中国在参与到国际分工中,面临着初级要素比较优势逐渐减弱,如高端人力资本和自主研发能力等高端要素比较优势又尚未形成的问题。
三、人民币金融交易现状分析
人民币加入SDR之后,国际上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需求会增加。另外,人民币国际化不仅要满足跨境贸易服务支付的要求,还需要能够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资本投资,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一)人民币直接投资
2018 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298.3亿美元 ,较2017 年增长4.2%。以人民币结算的對外直接投资 8048.1 亿元,较 2017 年增加 3479 亿元,同比增长 76.2%,扭转了 2017 年出现的负增长局面,并且超过对外投资出现峰值的2016 年的增幅,人民币对外投资保持平稳,人民币ODI(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增长。且2019年上半年对外直接投资累计12573.6亿元。
(二)人民币证券投资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8 年末人民币国际债券和票据存量为 1075.49 亿美元,同比增加 42.02 亿美元,增幅为 4.07%,在国际债券总额中的占比为 0.44%。2018年,我国股
票市场大幅下跌。上证综合指数、深证成份指数、创业板指数均下跌,各类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通过发行、增发、配股、权证行权等方式累计筹资6827亿元,同比下降41.9%。国际债券和票据存量小幅增加,股市融资功能受挫,市场开放稳步推进。
此外,股票市场对外开放取得新的突破,对外资机构的限制大幅减少。并且对QFII、RQFII 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在放宽机构准入条件的同时,大幅度扩大 QFII 和 RQFII 的可投资范围,允许其投资新三板股票、债券回购、私募投资基金、金融期货、商品期货、期权以及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
(三)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金融资产的选择
2018 年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余额增至4.85万亿元,同比增加 5610亿元,增幅达13%。在非居民所持人民币资产中,规模最大的是债券,其次是股票、存款及贷款。非居民的金融资产更加多元化,债券类金融资产连续较快增长,存款类金融资产不断下降。由此可见,人民币金融资产逐渐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青睐。
(四)我国目前存在的不足
资本账户开放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外贸的愈加自由,资本流动规模的不断扩大等都极大程度地影响着跨境交易和资金转移的管制,尽管中国资本账户得到进一步开放,但由于2015年货币贬值造成的动荡,严格的资本管制依然存在。合规审查,人民币跨境流动通畅度有待提高。“人民币国际化需要资本账户可兑换取得稳步进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说,“如果很多资本账户项目受到限制,那么金融业的开放只是名义上的,而不是现实。只有当我们的资本账户基本可兑换,金融业双向开放时,我们的货币机制和整个金融部门才能实现协调发展。”
根据我国的一些金融产品交易额等的数据显示涨幅较大,说明我国的金融产品上升和提高的空间很大。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国际资本流动渠道和规模将进一步拓展,国家间金融市场联动性将进一步提高,存在着其他国家市场波动的溢出效应、市场价格波动、资本流动、金融机构经营等风险会传导到本国加剧本国资本市场的波动。且本国金融机构会受到来自新进入的海外金融机构的竞争,在竞争的过程中经营不善或者创新不够的金融企业存在经营倒闭的风险。因此人民币金融产品需加以丰富,市场体系有待健全。另外,各种金融衍生品出现并不断壮大后,金融创新对监管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不能适应资本市场开放后带来的挑战,则金融体系风险增加、稳定性减弱,容易造成金融危机。 四、结语
(一)加强国际协调合作,提高国际上的竞争力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问题上,要处理好与美元之间的关系,加强多层次的政策沟通与协调,降低政策误判、行为失当风险,妥善处理摩擦中带来的货币政策问题。引导人民币更多地在亚洲地区、“一带一路”沿线使用,避免与美元正面冲突。“一带一路”已成为多领域、强有力、高效率的国际平台,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新型的可利用平台来促进“一带一路”参与国的相互贸易和投资。继续推进多边主义,扩大在中东欧国家的经贸投资,完善我国优势产业在欧洲地区的布局,近一步扩大人民币支付途径和渠道。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相关国际往来增多,开放合作包容理念进一步贯彻,人民币国际接纳度也将不断提升。
实体经济的发展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以技术创新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持久动力,巩固已有的技术加大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减少对外的关键性技术的依赖,尽量朝着“自给自足”的方向去发展。发挥独特的市场和制度优势,实现中国特色的关键技术突破,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硬支撑”。
(二)提高金融服务实体能力,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市场开放相辅相成
金融活则经济活。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发挥金融加速器作用。在金融市场扩大开放进程中,应该将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使得境外投资者可以进行跨境投资,近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广泛使用”和“可自由使用”,有助于人民币向国际化迈进。同时,人民币的国际化更加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的开放,使得国内外投资者能够更好地利用境内外的投资机会分散投资。
(三)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风险管理,完善金融体制
在金融开放过程中,要处理好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关系,防止泡沫经济。加强对汇率的調控避免大波动带来的影响。增强金融机构竞争力、扩大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推进有效金融监管等具体方面。特别是要努力提高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金融基础设施是更高水平金融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保障。既要善于运用新技术,增强支付、交易、结算系统的设施联通,还要在金融制度、金融标准等方面寻求突破。可以借鉴国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制度的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优化各个功能体系及相关制度。逐步放宽对跨境交易的限制,倡导本币优先原则,加强政策、设施、机制配套,促进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为跨境投资、金融交易便利化,近而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制度基础。
作者简介:杨镇玮(1998-),男,浙江台州人,硕士,在校学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