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理论,强调“做”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英语听说教学中,使用该理论,更能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 听力, 口语
[Abstract]“The Integrated Teaching Method”was put forward by the famous educator of china Tao xingzhi.The theor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doing” in the process of English teaching .The standard of English teaching can be improved by practising the theory,thus ,It can stimulate students’interests and initiative to realize“learning in order to practice”
[Key words]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Methodlisteningspoken English
一、何谓“教学做合一”
所谓“教学做合一”即: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以“做”为中心的教学理论。该理论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意在强调“做”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陶行知先生对“做”的定义为:“在劳力上劳心。”陶先生曾说:“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是在劳力上劳心。“ 该理论反对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崇尚寓教于生活,寓教于社会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做合一”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学生的学习以考试为最终目的,因而过分依赖老师和课本,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禁锢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实践机会,沦为接收知识的容器。这种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自主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排斥,反感的情绪。许多小学开始就学习英语的学生,到了大学仍然不能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不能不算是教育上的失败。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过程就应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与实践的过程,而教师却往往忽略了其作为语言交际的功能,因此,要想将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中,老师首先得解放思想,发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上,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实践这门语言的机会,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会如何“做”,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现实生活中实用的东西,通过“做”来树立其学习的信心,掌握学习的技巧。
三、在听力教学中实现“教学做合一”
“听”是重要的语言输入方式,而“听力”的好坏,决定了能否对外部信息作出准确有效的回馈。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硬伤就在于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从而阻碍了听力的进步和提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真实的“听”的环境,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多搜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现实生活的听力材料和影象资料,如在《世纪英语》综合教程II Unit1 Job Seeking 中,就可以提前准备一些与找工作特别是与面试有关的听力材料或影象资料,由于每个学生在毕业后都会面临找工作的问题,而面试是否有技巧更是决定了能否得到自己心仪工作的关键,对于这方面的题材学生相对较感兴趣,如能结合实际,多用一些简单的,学生能够听懂的与面试有关的交际用语,如: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job fair with me tomorrow?I’m so excited about the interview tomorrow .do you think I’ll be successful?等等,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除此以外,为了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还可适当的让他们复述听到的内容,鼓励其课后多听,多练习,让学生通过自身去“做”,掌握相关的听力技巧,实现提高听力的目的。
四、在口语教学中实现“教学做合一”
口语是对一种语言输出的重要方式,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方式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中国人学习英语,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哑巴”英语,针对这种情况,作为英语老师,首先就得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的“做”中去掌握使用这门语言的技巧。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从“做“中学会体会情景,参与交际,如在《世纪英语》综合教程II Unit4 Tourism中 ,教师就可以根据旅游这个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谈谈自己对旅游的看法,如:是否喜欢旅游,为什么?曾经去过哪些地方?有什么感受?最想去什么地方?能不能以导游的角色向大家介绍自己最熟悉的地方等等,一旦话题被打开,学生自然会踊跃参与,在参与中实现口语的进步和提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尽量多的用一些简单的学生易懂的口语表达,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无所不在,并耳濡目染的习惯使用英语进行对话。因此,让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巧的唯一方式便是实践, 如正陶行知先生曾说:在“做”上教乃真教,在“做”上学方真学。学生通过实践,不但可以掌握相关知识内容,还能掌握使用该语言的技巧,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后,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等练习口语,学校还可以通过举行英语口语竞赛等方式,鼓励学生多说,多用英语,真正意义上实现在“做”上学,在“做”上练的目的。
五、结语
“教学做合一”不仅能在知识学习上让学生受益良多,在实际的技能获得方面也能让其受益匪浅。在高职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中,只有始终贯彻这一重要教学理念,才能打破传统的学英语难,用英语更难的尴尬局面,使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从而达到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陶正娟.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黑河学刊,2011
[2] ]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89
[3] ]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91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 听力, 口语
[Abstract]“The Integrated Teaching Method”was put forward by the famous educator of china Tao xingzhi.The theor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doing” in the process of English teaching .The standard of English teaching can be improved by practising the theory,thus ,It can stimulate students’interests and initiative to realize“learning in order to practice”
[Key words]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Methodlisteningspoken English
一、何谓“教学做合一”
所谓“教学做合一”即: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以“做”为中心的教学理论。该理论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意在强调“做”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陶行知先生对“做”的定义为:“在劳力上劳心。”陶先生曾说:“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是在劳力上劳心。“ 该理论反对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崇尚寓教于生活,寓教于社会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做合一”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学生的学习以考试为最终目的,因而过分依赖老师和课本,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禁锢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实践机会,沦为接收知识的容器。这种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自主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排斥,反感的情绪。许多小学开始就学习英语的学生,到了大学仍然不能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不能不算是教育上的失败。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过程就应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与实践的过程,而教师却往往忽略了其作为语言交际的功能,因此,要想将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中,老师首先得解放思想,发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上,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实践这门语言的机会,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会如何“做”,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现实生活中实用的东西,通过“做”来树立其学习的信心,掌握学习的技巧。
三、在听力教学中实现“教学做合一”
“听”是重要的语言输入方式,而“听力”的好坏,决定了能否对外部信息作出准确有效的回馈。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硬伤就在于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从而阻碍了听力的进步和提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真实的“听”的环境,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多搜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现实生活的听力材料和影象资料,如在《世纪英语》综合教程II Unit1 Job Seeking 中,就可以提前准备一些与找工作特别是与面试有关的听力材料或影象资料,由于每个学生在毕业后都会面临找工作的问题,而面试是否有技巧更是决定了能否得到自己心仪工作的关键,对于这方面的题材学生相对较感兴趣,如能结合实际,多用一些简单的,学生能够听懂的与面试有关的交际用语,如: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job fair with me tomorrow?I’m so excited about the interview tomorrow .do you think I’ll be successful?等等,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除此以外,为了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还可适当的让他们复述听到的内容,鼓励其课后多听,多练习,让学生通过自身去“做”,掌握相关的听力技巧,实现提高听力的目的。
四、在口语教学中实现“教学做合一”
口语是对一种语言输出的重要方式,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方式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中国人学习英语,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哑巴”英语,针对这种情况,作为英语老师,首先就得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的“做”中去掌握使用这门语言的技巧。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从“做“中学会体会情景,参与交际,如在《世纪英语》综合教程II Unit4 Tourism中 ,教师就可以根据旅游这个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谈谈自己对旅游的看法,如:是否喜欢旅游,为什么?曾经去过哪些地方?有什么感受?最想去什么地方?能不能以导游的角色向大家介绍自己最熟悉的地方等等,一旦话题被打开,学生自然会踊跃参与,在参与中实现口语的进步和提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尽量多的用一些简单的学生易懂的口语表达,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无所不在,并耳濡目染的习惯使用英语进行对话。因此,让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巧的唯一方式便是实践, 如正陶行知先生曾说:在“做”上教乃真教,在“做”上学方真学。学生通过实践,不但可以掌握相关知识内容,还能掌握使用该语言的技巧,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后,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等练习口语,学校还可以通过举行英语口语竞赛等方式,鼓励学生多说,多用英语,真正意义上实现在“做”上学,在“做”上练的目的。
五、结语
“教学做合一”不仅能在知识学习上让学生受益良多,在实际的技能获得方面也能让其受益匪浅。在高职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中,只有始终贯彻这一重要教学理念,才能打破传统的学英语难,用英语更难的尴尬局面,使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从而达到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陶正娟.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黑河学刊,2011
[2] ]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89
[3] ]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