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治理制度及权利配置,结合典型案例,提出了相关建筑工程质量保障措施,对进一步提高和控制建筑工程項目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项目;质量管理;保障措施;监理制度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关键在于其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管理,要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做好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所谓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是为了经济、高效地建造出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及用户需要的质量合格的建筑工程,企业各部门对施工各环节、各阶段所采取的组织协调、控制的系统管理手段的总称。由于许多建筑企业存在诸多的质量管理问题,只会片面追求利润,不合理地压缩建筑成本,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极差,存在极大地安全隐患。因此,认真研究和分析影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制定切实可行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完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模式,是现今建筑工程企业必须做到的。
1 研究思路
1.1 治理和制度层面
分析工程质量问题不能片面专注于管理层面的不足,而应上升到更全面、更本质的治理和制度层面,探讨建设项目管理、项目治理和项目交易制度之间能否有效衔接。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分为内嵌性制度、基本制度环境、治理制度和短期的资源配置4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存在衔接问题。就建设项目而言,项目管理着眼于项目本身的费用、工期和质量,项目治理则着眼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利配置和制衡关系。因此,项目治理为项目管理提供了运行基础和责权利体系框架,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管理的模式特征。
目治理机制是项目采购模式和合同类型的不同组合。前者包括DB、DBB和CM等传统模式以及代建制、BOT和PPP等新兴模式,后者包括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等合同模式。项目的采购模式不同,委托代理的层次不同,参建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及其决定的责权利配置关系也会不同;合同类型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风险分担和激励强度不同。图1给出了上述3个层面对于建设工程质量的保障形式。
图1 不同层面的工程质量保障形式
1.2 利益相关者责权利配置层面
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不能仅从企业视角追究建筑企业或其他主体一方的责任,而应从项目视角理清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利配置关系。
建筑业是典型的基于项目的行业,项目质量决定行业整体质量水平。作为“临时性多边组织”,建设项目无法完全套用其他行业相对固定的质量保证模式。因此,分析立场需从企业本位转向项目本位,综合考虑参建各方的联系与影响。
建设方和其他3方之间属垂直交易关系,设计方、施工方和控制方之间属水平交易关系。前者关注委托代理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诱发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以及契约不完全导致的剩余权利配置问题,即激励协调机制;后者关注项目利益相关方的成本效益,即合作竞争关系。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包括建设、施工、监理和勘察设计在内的工程相关各方的质量责任做出了具体规定,图2列出了其中较为核心的部分。
图2 工程相关各方的质量控制责任
2 典型案例分析
某地一栋在建的13层住宅楼整体倒塌,一名施工人员死亡,引发热议。事故初步调查显示,事发前,楼盘前方正在进行基坑开挖,但施工方未及时外运多余土方,致使紧贴大楼北侧的堆土过高,最高处达10米;同时,紧邻大楼南侧的地下车库也正在开挖基坑,深度达4.6米。楼两侧的压力差使土体产生水平位移,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致使大楼倾倒。原地质勘察报告、结构设计图纸和所用PHC管桩经现场补充勘察、检测和复核,均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然而,当前高层建筑的设计标准和施工技术规范已相对成熟,只要地基基础符合要求,施工过程按部就班,此类事故不会发生。衍生调查发现,该工程存在官商一体、土地拍卖猫腻,开发商一家独大、招投标形式主义等暗箱操作。建设方压级压价,施工方通过最低价、甚至不惜低于成本价的方式中标,致使施工过程中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偷工减料以节省成本,导致悲剧发生。所以,该宗工程质量事故表面看是建筑企业一方的组织管理不力,究其深层次原因是建筑业招投标制度出现“变质”,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不顺。项目治理层面的规范欠缺,建设项目交易制度不切合我国建筑业实际,是诱发本次工程质量事故的根本原因。
3 质量事故根源
结合以上分析思路,纵观我国建筑市场上的工程质量事故,可将其根本原因概括为以下几点:
(1)制度环境不利。当今,我国的建筑业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建筑市场上的过度竞争导致甲方强势、乙方弱势、第三方有失公允,进而造成建设项目法人缺位、招投标流于形式、阴阳合同以假乱真、工程监理形同虚设等重重困境。建设单位的行为失范问题加剧,贪污腐败、权力寻租屡禁不止,压级压价、垫资施工和拖欠工程款俨然成为压在建筑企业头上的“三座大山”。另外,我国建筑市场上的质量监管和约束力量不到位。政府的角色定位有偏差,工程担保保险和公众媒体监督等新兴监管机制发展不健全,无法保证客观充分、公平公正的竞争和包括建设工程质量在内的最终结果的优化。如此一来,工程质量隐患也就成为必然。
(2)委托代理问题凸显。建设单位(项目法人)与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企业法人)之间、各个企业法人与项目负责人之间都是委托代理关系。有委托代理关系存在,就有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和权责不对等,代理问题很容易引发工程质量缺陷。此外,在工程建设实际中,建筑产品的多任务委托代理属性未得到充分认识。
(3)管理、治理和体制脱节。项目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方面逐步完善,形成了自己的质保体系和标准规范,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质量认证也已相对成熟,质量管理有客观标准可循。然而,作为质量管控中更为全面和本质的环节,项目治理和交易制度在理论与实践上出现双重缺失,仍然是薄弱环节。这样一来,质量监管在体制层面上发展相对滞后,工程质量的治理环境不利,主观操纵成分严重,不利于建设工程质量的根源控制。 总之,较之其他商品,建筑产品的单件性、复杂性和定制性等特殊性使其质量目标控制表现出影响因素多、过程要求高、终检局限大和控制难度大等特点。委托代理关系等内部因素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更使得参建主体的责、权、利难以一开始就定义充分,各方责任执行往往出现漏洞,主要表现为项目组织的外部监管约束不力和内部激励协调不足两个方面。责任缺失容易引发质量隐患,权责不明确给行为失范带来讨价还价空间,相互推诿,形成恶性循环。
4 质量保障措施
保障建设工程质量,需要做到项目组织的外部监管与内部自治相结合,使工程质量控制主体既不能违规,又不愿违规。
4.1 外部监管
重视建设项目的外部质量监管,实现其治理环境和交易制度的优化,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完善质量监管体系。体现政府服务角色,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改善质量监管手段,完善包括建设监理、工程咨询与担保保险在内的社会监督保证体系及政府监督管理体系,鼓励发展专业化、全方位的质量监管机构,如工程质量事务所、房屋验收中介。
(2)树立全寿命周期的质控理念。将工程质量监管从目前的以施工质量监督为主,转向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竣工、交付等环节在内的全过程综合质量监管,强化不同阶段质量之间的相互衔接和影响。
(3)缓解过度竞争,优化行业水平。一是加强建筑类企业的资质管理,严格市场准入清出机制,控制数量、保证质量;二是完善行业信誉评估体系,实现分别以声誉和合同为代表的动态和静态监督机制相配合,促使企业严于律己、自主创新。
4.2 内部自治
提高建设项目各个参建主体在保障工程质量方面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实现项目组织的内部自治,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选择合理的治理机制。建设单位要注重权衡激励问题与协调问题、代理成本与信息成本之间的关系。根据建设项目的不同属性,优先合理的项目采购模式和合同类型,从而实现项目对象与治理机制的最优匹配。以政府投资项目为例,经营性项目应注重提高项目效率,优先选用项目法人责任制或特许经营权融资建设模式;公益性项目则应注重减少交易成本,优先选用代建制或集中采购模式;较之EPC或DB等工程总承包模式,政府投资项目主张采用设计和施工相分离的模式,以提高公开透明度。
(2)优化建设工程实践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应该严格工程招投标以及项目经理选聘机制,合理规避“劣币驱逐良币”;完善代理人业绩评估及档案管理,选择性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重视项目的前期策划和后期评价,深入把握代理人的行為能力及企业的内在潜力;考核指标由费用、进度向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扩展,逐步提高后者的权重;采取技术、经济、组织、管理等措施,强化对质量优劣的奖惩力度。代理人应积极完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明确质量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各级负责人职责分工。
(3)改善设计方、施工方和控制方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利用BIM、ERP、知识管理等先进信息技术,建立健全整个行业的信息平台,促进各个参建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加强设计和施工的相互衔接,实现设计方考虑施工难度,施工方领会设计意图;强化水平交易三方的相互监督、牵制和评价,实现控制方独立、客观、公平监督。
5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做好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从建设项目的实施工艺和管控方法扩展到组织模式和激励机制,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完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顺利施工,确保建设出高质量的建筑物。
参考文献
[1] 吴亦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0(32).
[2] 韦炜.关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0).
关键词:建筑项目;质量管理;保障措施;监理制度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关键在于其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管理,要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做好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所谓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是为了经济、高效地建造出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及用户需要的质量合格的建筑工程,企业各部门对施工各环节、各阶段所采取的组织协调、控制的系统管理手段的总称。由于许多建筑企业存在诸多的质量管理问题,只会片面追求利润,不合理地压缩建筑成本,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极差,存在极大地安全隐患。因此,认真研究和分析影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制定切实可行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完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模式,是现今建筑工程企业必须做到的。
1 研究思路
1.1 治理和制度层面
分析工程质量问题不能片面专注于管理层面的不足,而应上升到更全面、更本质的治理和制度层面,探讨建设项目管理、项目治理和项目交易制度之间能否有效衔接。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分为内嵌性制度、基本制度环境、治理制度和短期的资源配置4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存在衔接问题。就建设项目而言,项目管理着眼于项目本身的费用、工期和质量,项目治理则着眼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利配置和制衡关系。因此,项目治理为项目管理提供了运行基础和责权利体系框架,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管理的模式特征。
目治理机制是项目采购模式和合同类型的不同组合。前者包括DB、DBB和CM等传统模式以及代建制、BOT和PPP等新兴模式,后者包括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等合同模式。项目的采购模式不同,委托代理的层次不同,参建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及其决定的责权利配置关系也会不同;合同类型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风险分担和激励强度不同。图1给出了上述3个层面对于建设工程质量的保障形式。
图1 不同层面的工程质量保障形式
1.2 利益相关者责权利配置层面
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不能仅从企业视角追究建筑企业或其他主体一方的责任,而应从项目视角理清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利配置关系。
建筑业是典型的基于项目的行业,项目质量决定行业整体质量水平。作为“临时性多边组织”,建设项目无法完全套用其他行业相对固定的质量保证模式。因此,分析立场需从企业本位转向项目本位,综合考虑参建各方的联系与影响。
建设方和其他3方之间属垂直交易关系,设计方、施工方和控制方之间属水平交易关系。前者关注委托代理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诱发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以及契约不完全导致的剩余权利配置问题,即激励协调机制;后者关注项目利益相关方的成本效益,即合作竞争关系。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包括建设、施工、监理和勘察设计在内的工程相关各方的质量责任做出了具体规定,图2列出了其中较为核心的部分。
图2 工程相关各方的质量控制责任
2 典型案例分析
某地一栋在建的13层住宅楼整体倒塌,一名施工人员死亡,引发热议。事故初步调查显示,事发前,楼盘前方正在进行基坑开挖,但施工方未及时外运多余土方,致使紧贴大楼北侧的堆土过高,最高处达10米;同时,紧邻大楼南侧的地下车库也正在开挖基坑,深度达4.6米。楼两侧的压力差使土体产生水平位移,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致使大楼倾倒。原地质勘察报告、结构设计图纸和所用PHC管桩经现场补充勘察、检测和复核,均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然而,当前高层建筑的设计标准和施工技术规范已相对成熟,只要地基基础符合要求,施工过程按部就班,此类事故不会发生。衍生调查发现,该工程存在官商一体、土地拍卖猫腻,开发商一家独大、招投标形式主义等暗箱操作。建设方压级压价,施工方通过最低价、甚至不惜低于成本价的方式中标,致使施工过程中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偷工减料以节省成本,导致悲剧发生。所以,该宗工程质量事故表面看是建筑企业一方的组织管理不力,究其深层次原因是建筑业招投标制度出现“变质”,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不顺。项目治理层面的规范欠缺,建设项目交易制度不切合我国建筑业实际,是诱发本次工程质量事故的根本原因。
3 质量事故根源
结合以上分析思路,纵观我国建筑市场上的工程质量事故,可将其根本原因概括为以下几点:
(1)制度环境不利。当今,我国的建筑业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建筑市场上的过度竞争导致甲方强势、乙方弱势、第三方有失公允,进而造成建设项目法人缺位、招投标流于形式、阴阳合同以假乱真、工程监理形同虚设等重重困境。建设单位的行为失范问题加剧,贪污腐败、权力寻租屡禁不止,压级压价、垫资施工和拖欠工程款俨然成为压在建筑企业头上的“三座大山”。另外,我国建筑市场上的质量监管和约束力量不到位。政府的角色定位有偏差,工程担保保险和公众媒体监督等新兴监管机制发展不健全,无法保证客观充分、公平公正的竞争和包括建设工程质量在内的最终结果的优化。如此一来,工程质量隐患也就成为必然。
(2)委托代理问题凸显。建设单位(项目法人)与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企业法人)之间、各个企业法人与项目负责人之间都是委托代理关系。有委托代理关系存在,就有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和权责不对等,代理问题很容易引发工程质量缺陷。此外,在工程建设实际中,建筑产品的多任务委托代理属性未得到充分认识。
(3)管理、治理和体制脱节。项目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方面逐步完善,形成了自己的质保体系和标准规范,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质量认证也已相对成熟,质量管理有客观标准可循。然而,作为质量管控中更为全面和本质的环节,项目治理和交易制度在理论与实践上出现双重缺失,仍然是薄弱环节。这样一来,质量监管在体制层面上发展相对滞后,工程质量的治理环境不利,主观操纵成分严重,不利于建设工程质量的根源控制。 总之,较之其他商品,建筑产品的单件性、复杂性和定制性等特殊性使其质量目标控制表现出影响因素多、过程要求高、终检局限大和控制难度大等特点。委托代理关系等内部因素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更使得参建主体的责、权、利难以一开始就定义充分,各方责任执行往往出现漏洞,主要表现为项目组织的外部监管约束不力和内部激励协调不足两个方面。责任缺失容易引发质量隐患,权责不明确给行为失范带来讨价还价空间,相互推诿,形成恶性循环。
4 质量保障措施
保障建设工程质量,需要做到项目组织的外部监管与内部自治相结合,使工程质量控制主体既不能违规,又不愿违规。
4.1 外部监管
重视建设项目的外部质量监管,实现其治理环境和交易制度的优化,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完善质量监管体系。体现政府服务角色,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改善质量监管手段,完善包括建设监理、工程咨询与担保保险在内的社会监督保证体系及政府监督管理体系,鼓励发展专业化、全方位的质量监管机构,如工程质量事务所、房屋验收中介。
(2)树立全寿命周期的质控理念。将工程质量监管从目前的以施工质量监督为主,转向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竣工、交付等环节在内的全过程综合质量监管,强化不同阶段质量之间的相互衔接和影响。
(3)缓解过度竞争,优化行业水平。一是加强建筑类企业的资质管理,严格市场准入清出机制,控制数量、保证质量;二是完善行业信誉评估体系,实现分别以声誉和合同为代表的动态和静态监督机制相配合,促使企业严于律己、自主创新。
4.2 内部自治
提高建设项目各个参建主体在保障工程质量方面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实现项目组织的内部自治,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选择合理的治理机制。建设单位要注重权衡激励问题与协调问题、代理成本与信息成本之间的关系。根据建设项目的不同属性,优先合理的项目采购模式和合同类型,从而实现项目对象与治理机制的最优匹配。以政府投资项目为例,经营性项目应注重提高项目效率,优先选用项目法人责任制或特许经营权融资建设模式;公益性项目则应注重减少交易成本,优先选用代建制或集中采购模式;较之EPC或DB等工程总承包模式,政府投资项目主张采用设计和施工相分离的模式,以提高公开透明度。
(2)优化建设工程实践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应该严格工程招投标以及项目经理选聘机制,合理规避“劣币驱逐良币”;完善代理人业绩评估及档案管理,选择性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重视项目的前期策划和后期评价,深入把握代理人的行為能力及企业的内在潜力;考核指标由费用、进度向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扩展,逐步提高后者的权重;采取技术、经济、组织、管理等措施,强化对质量优劣的奖惩力度。代理人应积极完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明确质量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各级负责人职责分工。
(3)改善设计方、施工方和控制方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利用BIM、ERP、知识管理等先进信息技术,建立健全整个行业的信息平台,促进各个参建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加强设计和施工的相互衔接,实现设计方考虑施工难度,施工方领会设计意图;强化水平交易三方的相互监督、牵制和评价,实现控制方独立、客观、公平监督。
5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做好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从建设项目的实施工艺和管控方法扩展到组织模式和激励机制,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完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顺利施工,确保建设出高质量的建筑物。
参考文献
[1] 吴亦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0(32).
[2] 韦炜.关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