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低年段美术课堂应就教学对象恰当设计与定位美术课堂的示范环节,开发与发挥美术课堂示范环节的“演示”以外的新功能,巧妙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示范内容,实现美术课堂示范环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低年段;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示范教学
一、二年级的孩子对画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从他们的画中能感受得到他们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丰富的想象力。但在美术课堂上,不少孩子却喜欢模仿老师或书本的范作,一旦老师不提供范作,他们便手握画笔不知所措。由此,笔者认为小学低年段的美术课堂应就教学对象恰当设计与定位美术课堂的示范环节,开发与发挥美术课堂示范环节的“演示”以外的新功能,巧妙设计适合孩子们年龄特点的示范内容,实现美术课堂示范环节的最大化课堂效益。
笔者就本校低年段美术课堂创意示范环节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探究,初步总结出以下一些实践经验:
一、以趣味为导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引入生动的故事情节
示范是运动着的视觉体验,听故事是运动着的听觉体验,当两者巧妙地结合时能对孩子们产生无比的吸引力。
在实践中,笔者根据示范环节的内容,配合添加故事情节,力求让生动的故事情节配合老师的整个示范过程。案例:在《雪孩子》一课中,当讲到“雪孩子为了救小兔子牺牲了!”孩子们都露出可惜、失望的表情。老师快速用简笔绘画了一个雪人,孩子们顿时兴奋了起来。故事在精彩地继续进行中,纸上的画面也逐渐丰满起来,孩子们的眼睛与耳朵一刻也没放松,生怕错过了任一个重要情节似的。
(二)运用儿童化、趣味性的讲解语言
在实践中,笔者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与喜好,尝试探索儿童化、具有趣味性的讲解语言。案例:在《动物的花衣裳》一课中,笔者用诸如“森林的舞会马上就要开始了,点、线、色三位伙伴们要为小白象设计一件美丽的衣裳,彩笔姐姐为小白象化了妆(用色块上底色)”,“线娃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爬到小白象的身上,打了几个滚,又跳起舞来(示范直线、蜗牛线、折线等多种线条的画法)”,“小跳蚤在小象的身上蹦来蹦去,时而高,时而低;时而远,时而近(示范点的装饰方法)”等儿童化、趣味性的讲解语言,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活跃示范环节中的“小老师”
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低年段的孩子对新鲜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大胆,好表现自己,若有机会让他们当一回示范的“小老师”,他们将会极其兴奋。而对于讲台下的“小观众”,相比教师权威性与规范式的示范作品而言,同伴们的示范更具亲和力与说服力。当然,不是任何示范内容都适合孩子们的参与,讲究技法、技巧的内容离不开老师的示范,注重发挥想象力与创意的内容可让孩子们在示范环节中尽情地发挥。案例:《哈哈镜,笑哈哈》一课,老师在折好的白纸上简单画了一个合着盖的箱子,并说:“这是一个沉入海底很久,刚打捞上来的宝箱,你们猜里面有什么?哈哈镜将会告诉我们答案。”老师把折好的纸摊开代表哈哈镜,并说:“谁来做这面哈哈镜的主人,画出答案?”“我来!我来!”孩子们兴奋起来,他们画了多头的千年金龙、妩媚的美人鱼、精美的海底王宫……孩子们在示范画面中的奇思妙想真的不得不让老师折服,台下“小观众”的创想之旅也在不知不觉中启航了。
二、示范有“度”,启引有“法”
(一)找准立足点
示范环节作为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必须立足效用点,根据美术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应滥用。在实践中,笔者针对低年段孩子缺乏构图意识、主体造型表现过于单一、不善于运用举一反三的独创表现思维进行美术创作等共性问题,采取了构图示范感悟、造型示范引导、创意示范启发等手段,力求达到真正体现与验证示范环节的有效性的目的。
(二)百变“神笔”
灵活多变的示范环节犹如一支百变的“神笔”,能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为孩子们提供创作所需要的灵感,让孩子们大胆去想、去做、去体验。案例:《变幻的画面》一课,变幻卡片正反面的图画教学在老师的局部示范下,孩子们很快便绘画出了其独具特色的画面。但是,面对接下来的手工制作步骤,不少孩子感到无从下手。老师立刻进行整体操作示范——折、粘贴、搓动,一步步引领孩子们完成作品。在巡视中,老师发现个别孩子的作品存在转轴过偏,画面空洞等问题,于是通过个别指导示范,使孩子领悟到改正画面弊病的方法要领。
(三)巧妙点拨
法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实践中,笔者利用示范环节加强对孩子们的启发与引导,通过巧妙“点拨”,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把握时机
美术课堂示范环节的最好时机在于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需求,在自主学习的情景下,有重点、有目的地积极获取所需知识。笔者发现示范的较好时机有当预设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某些教学问题时;当大部分孩子不懂如何做时;当孩子们自主、探究、合作找不到最佳答案时;当孩子们的创作不理想时。案例:《有趣的剪纸娃娃》一课,老师先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将折剪好的纸娃娃拆開,发现折与剪的方法。在组内试剪时,孩子们很快便把娃娃的体形、口、鼻剪了出来,但如何剪眼睛,孩子们却不懂下手。于是,老师抓住这个时机,示范引导剪眼睛的要领,孩子们个个目不转睛,极其专注。
三、丰富示范素材,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
(一)拓展教材内容
尽管新版教材已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活动指引、创作形式与图片展示,但由于其具有受篇幅限制与共性设计等特点,在具体的学习中作为范例素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当选择教材作为示范内容时,要注意整合身边资源、根据孩子们的认知特点加以拓展与调整。在实验中,笔者作了以下尝试: 1. 拓展教材创作形式
案例:《给树爷爷画像》是一节简单的黑白线描课,考虑到二年级的孩子已具有一定的线条描绘水平,为增强创作的趣味性并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在示范环节中教师引导孩子们把不同底色的“树爷爷”剪下来进行组合粘贴,启发孩子们用创新的方法展示线描作品。
2. 补充生动有趣的图画
案例:《夏日的水果》一课,水果对于孩子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课堂上发现书本上的水果图片并没引起孩子们的多大兴趣。由此,教师灵机一动,利用示范展示了一个“水果的夏日派对”,卡通形象的水果们在沙滩上起舞,通过此方法,孩子们的创作热情果然被激发出来了。
3. 拓展设计画题
示范环节配合生动有趣的画题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如:《夏日的水果》——《水果的夏日派对》、《想象中的鲜花》——《我的鲜花小发明》。设计具有拓展性的画题能拓宽与延伸孩子们的创想之路。如:《无敌孙大圣》——《百变连环画》,孩子们的创作灵感随即从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发展到连环画的无限变化中。
(二)表现形式多样化
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与形式是美术课程相比其他课程更具特色与吸引力的特点之一,教师不能因为低年段的孩子年龄小而忽略它。相反,应在孩子们接受美术教育的基础阶段,让孩子们充分感受与体验美术课程与美术创作的魅力,延续他们的奇思妙想进行更多的创新表现。案例:《美丽的叶子》一课的示范环节,教师通过示范与范画,为孩子们展示了线条描绘、色彩绘画、剪纸形象、树叶压印、树叶拼贴等多种表现形式,让孩子们体验到:一片再普通不过的小小树叶会因为人类的创作灵感而变得那么神奇和具有吸引力。
(三)造型创作多样化
在示范环节中,教师应为孩子们展示多样化的形象造型,如具象仿真式造型、抽象表现式造型、卡通式造型、创意设计式造型等,一方面让孩子们知道更多不同造型的创作表现手法,另一方面让孩子们在欣赏不同形象造型的过程中激活自身的创作灵感,创想设计出更具特色的造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福建廣播电视大学.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改革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3][美]坎贝尔等著,霍力岩等译.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低年段;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示范教学
一、二年级的孩子对画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从他们的画中能感受得到他们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丰富的想象力。但在美术课堂上,不少孩子却喜欢模仿老师或书本的范作,一旦老师不提供范作,他们便手握画笔不知所措。由此,笔者认为小学低年段的美术课堂应就教学对象恰当设计与定位美术课堂的示范环节,开发与发挥美术课堂示范环节的“演示”以外的新功能,巧妙设计适合孩子们年龄特点的示范内容,实现美术课堂示范环节的最大化课堂效益。
笔者就本校低年段美术课堂创意示范环节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探究,初步总结出以下一些实践经验:
一、以趣味为导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引入生动的故事情节
示范是运动着的视觉体验,听故事是运动着的听觉体验,当两者巧妙地结合时能对孩子们产生无比的吸引力。
在实践中,笔者根据示范环节的内容,配合添加故事情节,力求让生动的故事情节配合老师的整个示范过程。案例:在《雪孩子》一课中,当讲到“雪孩子为了救小兔子牺牲了!”孩子们都露出可惜、失望的表情。老师快速用简笔绘画了一个雪人,孩子们顿时兴奋了起来。故事在精彩地继续进行中,纸上的画面也逐渐丰满起来,孩子们的眼睛与耳朵一刻也没放松,生怕错过了任一个重要情节似的。
(二)运用儿童化、趣味性的讲解语言
在实践中,笔者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与喜好,尝试探索儿童化、具有趣味性的讲解语言。案例:在《动物的花衣裳》一课中,笔者用诸如“森林的舞会马上就要开始了,点、线、色三位伙伴们要为小白象设计一件美丽的衣裳,彩笔姐姐为小白象化了妆(用色块上底色)”,“线娃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爬到小白象的身上,打了几个滚,又跳起舞来(示范直线、蜗牛线、折线等多种线条的画法)”,“小跳蚤在小象的身上蹦来蹦去,时而高,时而低;时而远,时而近(示范点的装饰方法)”等儿童化、趣味性的讲解语言,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活跃示范环节中的“小老师”
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低年段的孩子对新鲜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大胆,好表现自己,若有机会让他们当一回示范的“小老师”,他们将会极其兴奋。而对于讲台下的“小观众”,相比教师权威性与规范式的示范作品而言,同伴们的示范更具亲和力与说服力。当然,不是任何示范内容都适合孩子们的参与,讲究技法、技巧的内容离不开老师的示范,注重发挥想象力与创意的内容可让孩子们在示范环节中尽情地发挥。案例:《哈哈镜,笑哈哈》一课,老师在折好的白纸上简单画了一个合着盖的箱子,并说:“这是一个沉入海底很久,刚打捞上来的宝箱,你们猜里面有什么?哈哈镜将会告诉我们答案。”老师把折好的纸摊开代表哈哈镜,并说:“谁来做这面哈哈镜的主人,画出答案?”“我来!我来!”孩子们兴奋起来,他们画了多头的千年金龙、妩媚的美人鱼、精美的海底王宫……孩子们在示范画面中的奇思妙想真的不得不让老师折服,台下“小观众”的创想之旅也在不知不觉中启航了。
二、示范有“度”,启引有“法”
(一)找准立足点
示范环节作为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必须立足效用点,根据美术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应滥用。在实践中,笔者针对低年段孩子缺乏构图意识、主体造型表现过于单一、不善于运用举一反三的独创表现思维进行美术创作等共性问题,采取了构图示范感悟、造型示范引导、创意示范启发等手段,力求达到真正体现与验证示范环节的有效性的目的。
(二)百变“神笔”
灵活多变的示范环节犹如一支百变的“神笔”,能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为孩子们提供创作所需要的灵感,让孩子们大胆去想、去做、去体验。案例:《变幻的画面》一课,变幻卡片正反面的图画教学在老师的局部示范下,孩子们很快便绘画出了其独具特色的画面。但是,面对接下来的手工制作步骤,不少孩子感到无从下手。老师立刻进行整体操作示范——折、粘贴、搓动,一步步引领孩子们完成作品。在巡视中,老师发现个别孩子的作品存在转轴过偏,画面空洞等问题,于是通过个别指导示范,使孩子领悟到改正画面弊病的方法要领。
(三)巧妙点拨
法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实践中,笔者利用示范环节加强对孩子们的启发与引导,通过巧妙“点拨”,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把握时机
美术课堂示范环节的最好时机在于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需求,在自主学习的情景下,有重点、有目的地积极获取所需知识。笔者发现示范的较好时机有当预设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某些教学问题时;当大部分孩子不懂如何做时;当孩子们自主、探究、合作找不到最佳答案时;当孩子们的创作不理想时。案例:《有趣的剪纸娃娃》一课,老师先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将折剪好的纸娃娃拆開,发现折与剪的方法。在组内试剪时,孩子们很快便把娃娃的体形、口、鼻剪了出来,但如何剪眼睛,孩子们却不懂下手。于是,老师抓住这个时机,示范引导剪眼睛的要领,孩子们个个目不转睛,极其专注。
三、丰富示范素材,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
(一)拓展教材内容
尽管新版教材已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活动指引、创作形式与图片展示,但由于其具有受篇幅限制与共性设计等特点,在具体的学习中作为范例素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当选择教材作为示范内容时,要注意整合身边资源、根据孩子们的认知特点加以拓展与调整。在实验中,笔者作了以下尝试: 1. 拓展教材创作形式
案例:《给树爷爷画像》是一节简单的黑白线描课,考虑到二年级的孩子已具有一定的线条描绘水平,为增强创作的趣味性并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在示范环节中教师引导孩子们把不同底色的“树爷爷”剪下来进行组合粘贴,启发孩子们用创新的方法展示线描作品。
2. 补充生动有趣的图画
案例:《夏日的水果》一课,水果对于孩子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课堂上发现书本上的水果图片并没引起孩子们的多大兴趣。由此,教师灵机一动,利用示范展示了一个“水果的夏日派对”,卡通形象的水果们在沙滩上起舞,通过此方法,孩子们的创作热情果然被激发出来了。
3. 拓展设计画题
示范环节配合生动有趣的画题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如:《夏日的水果》——《水果的夏日派对》、《想象中的鲜花》——《我的鲜花小发明》。设计具有拓展性的画题能拓宽与延伸孩子们的创想之路。如:《无敌孙大圣》——《百变连环画》,孩子们的创作灵感随即从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发展到连环画的无限变化中。
(二)表现形式多样化
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与形式是美术课程相比其他课程更具特色与吸引力的特点之一,教师不能因为低年段的孩子年龄小而忽略它。相反,应在孩子们接受美术教育的基础阶段,让孩子们充分感受与体验美术课程与美术创作的魅力,延续他们的奇思妙想进行更多的创新表现。案例:《美丽的叶子》一课的示范环节,教师通过示范与范画,为孩子们展示了线条描绘、色彩绘画、剪纸形象、树叶压印、树叶拼贴等多种表现形式,让孩子们体验到:一片再普通不过的小小树叶会因为人类的创作灵感而变得那么神奇和具有吸引力。
(三)造型创作多样化
在示范环节中,教师应为孩子们展示多样化的形象造型,如具象仿真式造型、抽象表现式造型、卡通式造型、创意设计式造型等,一方面让孩子们知道更多不同造型的创作表现手法,另一方面让孩子们在欣赏不同形象造型的过程中激活自身的创作灵感,创想设计出更具特色的造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福建廣播电视大学.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改革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3][美]坎贝尔等著,霍力岩等译.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