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教材整体把握本质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ia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线教师,如何正确地理解课程标准,深度解读教材,整体把握本质,结合学生的学习难点,开展高效的教学活动,应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本文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真分数与假分数”为例,谈谈教材解读与教法实施的思考。
  深度解读教材,领会教学深意
  北师大版“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编排顺序是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以对分数、分数单位的熟悉为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创设“分饼”的活动情境和问题串。
  第一,创设八戒的烦恼“5张饼要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多少张?”情境引入。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进行交流。为学生经历带分数与假分数的产生过程提供具体情境。让带分数的引入更有实际意义。
  第二,借助“淘气遇到了麻烦,你能帮他解决吗?”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讨论与交流,从而理清思路,获得正确的理解。学生认知的“学习难点”——分数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理解,得以辨析突破。
  第三,认一认,说一说。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的含义,用描述性的语言揭示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
  第四,借助在数线上填分数的活动,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1的关系。有利于从几何的直观角度体会分数的大小,加深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记忆。
  整体把握本质,实现教学目标
  课前教师播放了《西游记》动画片,并让学生一起唱主题歌,缓解了学生紧张的心态,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情境导入,尝试解难——经历带分数、假分数的产生
  教师:一天八戒化缘来5张饼,正在犯愁呢:5张饼要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多少张饼?你们能帮忙解决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鼓励学生用圆片画一画、分一分,或用算式表示分的过程。
  师生交流:
  学生:先分4张饼,每人分到1张饼,再把剩下的1张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又分到张。
  学生:我用除法算式表示:5÷4=1(张)——1(张)
  学生:老师,余数1还可以继续除得1.25张。
  学生:也可以一张一张饼分,分一张饼,每人分到张,发完5张饼每人就得到5个张。
  师生梳理分饼过程:有余数的除法我们可以继续除,可以继续分,也可以一张一张分。
  分饼结果:1.每人分到1.25张饼。2.每人分到一张又张,合起来是1张。这是一个带分数,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分数,读作:一又四分之一。这里用它来表示分的结果更合适。3.每人分到5个张。也就是张。
  教学效果点评:故事情境引入,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关注学生不同的思路和想法,将具体分饼活动抽象为有余数除法,多样化分饼结果,贯穿了新旧知识。
  直观操作,比较释疑——解决淘气的麻烦突破学困点
  教师:淘气一张一张分,从图上看每人怎么分到了?
  教师再次借助课件一张一张分直观感知5个张的累加,就是张。
  教师:淘气怎么会有这样的困惑?
  试着让学生解释淘气所画图的意思。
  学生:淘气看到的是5张饼的,而我们刚才是把5个一张饼的相加得张。
  教师观察到部分同学还是一脸迷惑。
  教师演示:将平均分成4份的一张饼,放在一个透明的塑料杯里;又把5张都平均分成4份放在另一个透明的塑料杯中。
  教师拿起一张饼的 。
  教师:这是一张饼的 ,这里有几个 ?
  教师从装有5张饼的塑料杯中取出一份,教师:这是5张饼的,这里 有几个5张饼的?
  学生:原来一张饼的和 5张饼的一样多。
  教学效果点评:利用直观教具演示不同分数单位的累加,可得出一张饼的四分之五和5张饼的二十分之一一样多。学生自然而然领会的整体是1张饼,而 的整体是5张饼。引导学生理解表示分数意义的相对性,必须依托所描述的整体。
  观察比较,分类辨认——认识真分数与假分数
  教师:如果我们用算式记录一张一张分饼过程,怎么列式呢?
  师生交流,教师板书从上至下列式。
  1÷4=1/4 2÷4=2/4 3÷4=3/4 4÷4=4/4
  教師:请同学们从左往右、从上往下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交流发现。
  教师:从左往右观察这些算式,我们发现原来分数与除法有一定的关系。
  从上往下观察,我们又发现什么?分母不变,分子每次多1。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同时体会结果分数单位的累加,产生了假分数5/4、6/4、7/4。
  教师:可以累加到多少?10个,999个,n 个呢?
  教师:如果将黑板上的分数分类。你觉得在哪里画分界线比较合适?为什么?
  教学效果点评:将“分饼”这核心活动做强做丰富,扩充体验,以“5/4”为围绕载体,带着“5/4是不是分数?它表示什么意思?”的问题充分拓展学生思维,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在观察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同时,观察比较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大小,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教学就水到渠成,凸显真分数的局限性与引进假分数的现实意义。通过分类活动,让学生知道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
  结语
  学习目标的整体实现是通过教学过程展开的。而教学过程的展开,是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而实现的。把握好教材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活动的呈现,都将服务于学习目标中的某一点或某一方面,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课程改革倡导“以学定教”,意在让教师围绕学生的学习定调子,针对学生的疑惑传授技能与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才能有的放矢。“质数与合数”的教学重心应该放在质数和合数的判别上。  [关键词]质数;合数;以学定教;独立提问;同课异构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2-0037-01  本文通过两个案例展开论述。案例一中,
【摘 要】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从物理观念和应用、科学探究和交流、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态度和责任这些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并且使其今后能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物理教材中以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建立及获得为载体,很多都渗透了顺着认知的脉络去探究的科学思维及探究方法,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物理教材中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视。本文
统编本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的基本思路,以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为内容,遵循语文教育基本规律,突出语文素养的理念,合理有序地安排了学习内容。我在两年的统编本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我体会最深的是:要教好语文,就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特征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以课本为支点撬动学生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以课本为突破口,打好学生的基础  七年级学生刚入学时的知
【摘要】“造型表现”是小学美术中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现其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的动手能力,并在手工造型课中得到磨炼,逐步提升。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我多次尝试超轻黏土的使用,得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熟能生巧妙趣横生”。  【关键词】超轻黏土;手工课;小学美术教学  一、迷糊中去认识  1.新型材料。超轻黏土是一种新型手工造型材料,学生对它的了解还是比较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写作素养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所见所闻的广度和深度都是有限的。要想提升其写作素养和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为其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由此想象到的事物涂上笔墨,使其变成文字艺术,散发出文学魅力。在本文的研究中,作者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的作文素材;在课堂上创造生活情境,不断积累作文素材;在积累的基础上再次描绘生活
【摘要】语文课堂应该是“真实有效”的,我们应该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发展为终结点,“秀”于外而绝无浮华,“意”于中而内蕴悠远:形似灵秀,却真实有效;意在纯粹,却耐人寻味。我们要给学生一个“平等对话的课堂”,一个“情感交流的课堂”,一个“灵活开放的课堂”,一个“反刍感悟的课堂”,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  【关键词】语文课堂;真实有效;教育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文
南开中学于2017年,召开《纪念周恩来南开中学一百周年纪念系列活动》。  百年之前,严范孙、张伯苓等爱国教育家携手创办了包括南开中学在内的一系列南开院校。而发展至今,南开中学在过去的百年风风雨雨中历久弥新,在德育方面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建校之初,张伯苓校长就反复强调,办学应“以德育为万事之本”。而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南开中学有也同样始终高度重视德育,所开展的一系列德育活动颇具代表性,并随着时
为了能够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首先需要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关系。和谐的班级便需要由一群活泼可爱的学生、可敬的家长和充满默契的教师共同组合而成。教育能够让人与人的心灵达到细微的接触。理想的教育境界就是以人格教育人格,以性情培养性情,以心灵来感动心灵。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具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从学生出发,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因此,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通过融入和谐德育的内容,积极
2009年9月~2012年12月间,在教学课题《初中美术学科综合运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实效的研究》过程中,越来越感到基础教育研究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的得失成败关键在于教学内容,因为,内容是实现目标的基石,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内容决定了教育目标是否能够达成,以及达成的层次与深度,没有有效而准确的内容,任何高明的教学方法也无能为力。  对于美术课程而言,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和技法两个方面,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础教育事业,始终挂念一线基层教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对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为全面开启基础教育新篇章提供了根本指引,对当前优化学生培养机制,更好、更快地开展基础教育工作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是兴国之基,教师是立教之本。在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推进基础教育向公平、优质的发展进程中,优化教师选聘、培养制度,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