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价值观转变及其政策实践意义

来源 :中国民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的福利价值观由生存福利观向生活福利观、普遍性福利观向选择性福利观、增长型福利价值观向分享型福利观、道义福利观向权利福利观加快转变。30年福利价值观的变化,反映了在经济社会变化背景下公众对社会民生问题的总体看法,对于认识社会福利发展的理念、方向、定位和策略有着深刻的政策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利用地面常规气象观测、FY-2E卫星TBB、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以及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3年5月8日发生在华南的一次暖区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
当前,社区居委会所担负的新任务对社区工作者自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尽快建设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为此,笔者就如何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出如
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一个主要方法,也是治疗抢救老年病人的主要途径.老年人由于生理变化及反复多次静脉穿刺造成浅表静脉破坏严重,临床表现有静脉炎,静脉变硬,甚至阻塞,因而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师生进行良好互动的关键。但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提问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提问无吸引力,大多学生保持沉默;提问后给学生的准备时间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