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一期学术大讲堂我们深入讨论与辨析了涉及终身教育理论最为基本的五个概念,即"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社会""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在此基础上,第二期大讲堂将开始进入终身教育实践领域,我们期望通过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所关涉的各种要素的分析,去探讨构成终身教育体系的各种类型和形态。本期选取了五组互为关联的概念:(1)成人教育、继续教育;(2)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3)学校教育、校外教育;(4)社会教育、社区教育;(5)业余教育、闲暇教育。纵观上述五组概念可以发现它们之间都具有内涵的对应性和体现发展过程的历史性等特征;它们同时亦反映了在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背景下,教育活动在不同时空与不同语境下所呈现的不同存在状态与发展特点。就以"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为例,前者产生于改革开放之初,为了解决当时大批因"文革"动乱而被迫中止学业的知识青年重新回归教育的问题,中国引入了成人教育的概念,因此,它着眼的是教育的"对象",提供的是"补偿"性质的教育活动。后者则产生于改革开放的深化期,当"文革"的欠账已经基本解决,同时学校也不再成为个人终身发展的唯一途径之际,成人教育亦开始朝向继续教育的方向演变,因而此处的继续教育着重的就不是一类"对象",而是重点关注如何与学校加以融合与对接的功能,由此呈现的亦是对继续教育的范畴、内涵与作用的定位。又如,"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的概念,其反映的是教育的一种时空变化与认识深化的过程。众所周知,在远古时代,教育与人的生活及生产劳动并不分离,因此,教育亦无所谓正规与否。当社会开始分层及劳动逐渐分工和细化以后,教育也渐渐出现了蜕变。于是,学校代表了教育的正统与全部,学校外的教育则不再被认可。当人类社会进入终身教育时代以后,人们对学校尤其是教育的内涵亦有了更为全面与深刻的理解,随着科学的进步与知识的加速,学校已不再成为人们学习的唯一场所,封闭的教育环境也不可能完成人终身发展的任务,于是学校外的非正规与非正式教育对人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重新得到认可,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社会教育与社区教育也同样,这组概念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反映的却是历史的沿革、时代的变迁。事实上中国早在清末民初就开展了校外的社会教育活动,其在民国时代一度达到顶峰。如城市有平民教育,农村有乡村教育,民国教育部甚至设立社会教育司。解放之初的新中国也曾一度沿用民国的称呼,并在教育部保留了社会教育司的建制。但由于50年代全面苏化及其他一些原因,我国政府从1953年开始撤销社会教育司改建工农教育司,于是社会教育亦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社会教育的缺失使得走出校门的孩子得不到教育的持续影响,而成年人亦因为社会教育的空白,而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精神文明教养层面出现大面积的滑坡。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教育活动才得以恢复,但其使用的却是引自美国的概念——社区教育。最近教育部进行内部机构改革,职成教司设立了城乡社会教育处,于是沉寂了近60年的社会教育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那么这两个概念之间又究竟有哪些区别与不同?本期学术大讲堂希望通过简洁明了的解析与界定,而能为广大读者明晰与排解以上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