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MF模型的宝鸡铅锌尾矿库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源解析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宝鸡凤县某铅锌尾矿库及周边农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样品中重金属Pb、Cd、Hg、Zn等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综)及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RI)确定土壤污染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正定矩阵因子(PMF)受体模型,定量解析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Pb、Cd、Hg、Zn、Cu、As平均值含量分别是64.69mg ? kg-1、0.23mg.kg-1、0.18mg·kg-1、104.42mg·kg-1、37.69mg·kg-1、14.33mg·kg-1,其均值含量分别是陕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的5.73、2.56、2.00、1.84、1.76、1.28倍.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显示,农田土壤中度及重度污染样点比例分别为41.03%和38.46%.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分析表明,农田土壤中76.92%的样点属强及以上风险等级,Pb、Cd、Hg为其主要生态风险因子.正定矩阵因子受体模型解析结果显示,源1主要载荷As和Zn,对其贡献率分别为100%和63.3%,为农业、铅锌选矿和交通活动三因素混合源;源2对Ni、Cr、Cu的载荷率分别为100%、87.4%、69.5%,为自然源;源3主要对土壤造成Hg污染,其贡献率为66.1%,为化石燃烧释放源;源4为铅锌选矿和交通活动混合源,对Cd解释率为64.0%;源5对农田土壤Pb的载荷率为86.6%,为铅锌工业活动源.
其他文献
[摘要]在社会和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健全的人格越发引起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而历史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承载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应注重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但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历史教育的本质受到不同程度地扭曲,历史教育遭遇尴尬境地,这不仅背离了历史教育的宗旨,制约了历史教育的发展,而且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相违背。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教学本质;健全人格  [中图分类号]G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