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沙拣金剪材料有的放矢论观点——浅谈论述文写作中论证材料的有效转化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证法是高中生论述文写作过程中常用的论证方法之一,但学生在进行材料转化的过程中,常会出现直接叙述材料、材料剪取不到位、材料选取不能紧扣观点、只有转述材料而无议论分析等问题。其实,例证法所运用的实例本身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恰当性等特点,而例证正需要在摆出事实后进行分析说理。因此,材料的有效转化要注意如下三个方面:合理裁剪材料,做好对材料的转述;明确所论证的观点,转述材料有所侧重;材料叙述与议论分析相结合,完成材料与观点的连接。
其他文献
在简单分析了多功能监护仪日常使用检查和维护要点后,结合自我实际工作经验,对监护器容易出现的故障及解决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尉氏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阿
以前读《论语》,读到子夏问孝,孔子的答案中有“色难”二字,如果仅涉及孩子对父母尽孝而言,解释成发自内心孝顺父母脸上呈现诚恳和顺之色就可以了。的确,凡事只有心甘情愿,才能和颜悦色。  最近重读于漪老师的《岁月如歌》:“情感上的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只要有一点杂质,总会不知不觉地流露”,“对学生丹心一片,情深似海,就不会出言不逊,伤学生的自尊”。[1]的确,于亲人也好,于学生也罢,以情换情,以心动心,本是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选修)》选文《送李愿归盘谷序》中“入耳而不烦”一句,《教学参考书》把“烦”翻译成“厌烦”。邓英树主编(巴蜀书社出版)的《古文观止》、王峰主编(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推出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这一任务群,将媒介的教育功能首次放到了语文课程的叙事框架之中。就这一全新亮相的教学板块而言,媒介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