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课堂提问、情感培养来激活教学,构建共生课堂,让学生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在思维碰撞中提升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所谓“激活共生”,就是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活动,尊重所有学生的个性化表现,让整个课堂“活”起来。引导学生真正走近文本阅读,真正思考,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让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提升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一、对比激活,入情入境
对比阅读是实现深度阅读的重要手段。在对比的过程中,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深处进行深刻体验,同时也能让学生入情入境,获得丰富的感受。教学王维的边塞诗《使至塞上》时,引导学生认识到这首诗集叙事、写景于一体的特点,同时这首诗很好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更是千古名句,这也是这首诗情感变化的关键。将文本中的诗句引导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改写,有的学生这样叙述——“沙漠烽烟起,黄河夕阳下”,引导学生抓住这两句话进行比较,体会情感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认知,可以将这两句诗的相关视频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比较。经过对比,学生会得出结论:这两句诗的景没有改变,但是改写之后的诗句情感却单薄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原诗中使用的“大”“孤”“直”所勾画出来的意境体现出一种辽阔壮观之美,特别是“圆”一字所表达出的一种“豁然”之情更是感人至深,让我们好像处于那个情境之中体会到那种“豁然”,很好的诠释了“情”“境”再现。选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对比,让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在激活共生的课堂活动中提高能力。
二、问题激活,深化思维
提问是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的关键,要想让语文课堂省时高效,就要注重课堂提问的高质量,而激活共生的课堂就要求用创新多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深化思维。教学《我的母亲》时,通过精心设计的主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整体把握,获得初步感知,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文本解读的主问题:1、通过閱读文本,你觉得邹韬奋的成长家庭怎么样?有什么可取之处或者不利之处?2、将学过的朱自清的《背影》和本文进行对比阅读,你认为这两篇课文的异同点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开放性,让学生可以有很大的探究空间。经过学生的思考,学生认识到文本中邹韬奋的成长和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因为邹韬奋的家庭非常重视教育,也能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比较《背影》和本文,可以发现二者表达的主题相同——均为至爱亲情,但是选择的材料角度不同,一个是选择最动人的瞬间,而一个是选取了人物的典型经历。预设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深思获得答案,激活学生的积极性,享受探究的乐趣和喜悦。
三、情感激活,陶冶情操
激活共生的语文课堂上,也要注重激活学生的情感,正确的做法就是让学生深入文本体会情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以及生活,让学生的思想意识得到提高。
在《散步》这篇课文中主要讲述的是一家人在一起散步的事情,可以说这本来是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宝贵的亲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的情感。“同学们,你们有和家人一起散步的经历吗?如果发生了分歧,你们的家庭是怎样解决的?那么学习完这篇课文之后,你的看法和做法会有所改变吗?”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链接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尊重家中的老人,毕竟,家中的老人为我们的家庭付出了很多,现在老了,应该享受家庭的幸福。”这样让学生在解读文本问题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生活,甚至指导自己的生活,让学生受到文本情感熏陶,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念。
贯彻“激活共生”理念,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深刻解读,获得丰富的体验。共生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高效的课堂。
薛珊,山东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教师。
所谓“激活共生”,就是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活动,尊重所有学生的个性化表现,让整个课堂“活”起来。引导学生真正走近文本阅读,真正思考,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让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提升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一、对比激活,入情入境
对比阅读是实现深度阅读的重要手段。在对比的过程中,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深处进行深刻体验,同时也能让学生入情入境,获得丰富的感受。教学王维的边塞诗《使至塞上》时,引导学生认识到这首诗集叙事、写景于一体的特点,同时这首诗很好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更是千古名句,这也是这首诗情感变化的关键。将文本中的诗句引导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改写,有的学生这样叙述——“沙漠烽烟起,黄河夕阳下”,引导学生抓住这两句话进行比较,体会情感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认知,可以将这两句诗的相关视频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比较。经过对比,学生会得出结论:这两句诗的景没有改变,但是改写之后的诗句情感却单薄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原诗中使用的“大”“孤”“直”所勾画出来的意境体现出一种辽阔壮观之美,特别是“圆”一字所表达出的一种“豁然”之情更是感人至深,让我们好像处于那个情境之中体会到那种“豁然”,很好的诠释了“情”“境”再现。选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对比,让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在激活共生的课堂活动中提高能力。
二、问题激活,深化思维
提问是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的关键,要想让语文课堂省时高效,就要注重课堂提问的高质量,而激活共生的课堂就要求用创新多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深化思维。教学《我的母亲》时,通过精心设计的主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整体把握,获得初步感知,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文本解读的主问题:1、通过閱读文本,你觉得邹韬奋的成长家庭怎么样?有什么可取之处或者不利之处?2、将学过的朱自清的《背影》和本文进行对比阅读,你认为这两篇课文的异同点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开放性,让学生可以有很大的探究空间。经过学生的思考,学生认识到文本中邹韬奋的成长和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因为邹韬奋的家庭非常重视教育,也能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比较《背影》和本文,可以发现二者表达的主题相同——均为至爱亲情,但是选择的材料角度不同,一个是选择最动人的瞬间,而一个是选取了人物的典型经历。预设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深思获得答案,激活学生的积极性,享受探究的乐趣和喜悦。
三、情感激活,陶冶情操
激活共生的语文课堂上,也要注重激活学生的情感,正确的做法就是让学生深入文本体会情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以及生活,让学生的思想意识得到提高。
在《散步》这篇课文中主要讲述的是一家人在一起散步的事情,可以说这本来是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宝贵的亲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的情感。“同学们,你们有和家人一起散步的经历吗?如果发生了分歧,你们的家庭是怎样解决的?那么学习完这篇课文之后,你的看法和做法会有所改变吗?”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链接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尊重家中的老人,毕竟,家中的老人为我们的家庭付出了很多,现在老了,应该享受家庭的幸福。”这样让学生在解读文本问题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生活,甚至指导自己的生活,让学生受到文本情感熏陶,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念。
贯彻“激活共生”理念,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深刻解读,获得丰富的体验。共生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高效的课堂。
薛珊,山东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