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我们学校在大力开展课堂改革,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实施的主要手段、改进教学手段的重要突破口。但从本校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来看,尤其在我校以“小组合作学习”为重要环节的高中化学教学中,目前存在着许多小组合作学习“随意”现象。
究其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如缺乏对成功经验的总结做引领、小组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基础薄弱等;也有主观方面的,如老师的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等,这些“随意”现象首先表现是在小组编制比较随意。小组编制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题,是这一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起点,编制合理的小组是成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保障。透过对本校小组编制分析发现,小组编制大都基于教师的视点出发,课堂中,老师只是简单的前后对调,简单、随意编制合作小组,缺乏对学生需求的深入分析,也没有对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课堂活动做深入研究,课堂活动本质上仍就是传统教学思想的改头换面而已。“穿新鞋走老路”,从根本上没有摆脱出传统教学模式。
其次,小组活动比较随意。叶澜说:“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自主、合作、探究是小组合作学习地灵魂,它追求的是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型,进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透视本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来看,尽管也存在着自主、合作、探究等诸多内涵。由于教师认识不到位、组织不得力等诸多因素制约,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有时候仅仅满足于完成“活动”而已,探究很少体现,即就是有探究,大都低效甚至无效,课堂活动没有真正的“动”起来。缺乏“动”起来的课。另外, 在评价时,由于受学生自身条件限制,在自评时,学生就学习任务是否达成,很难做出判断,在自身问题方面也不知所云;互评时,大都只说“好”,即就是有“异端”,也是在老师的暗示下而做出的结论,很难做出中肯、全面的评价。
合作学习也可以称之为“合作的教育学”,它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美国教育家福茨说:“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最大之一。”现在,合作学习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那么怎样的小组学习才能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欢迎呢?怎样才能有实际的教学效果呢?
一、分组有原则
小组编制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题,是这一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起点,编制合理的小组是成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保障。尽量采取自愿原则,适当调节,组成一个微型的合作性异质或同质学习团体。
(一)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
所谓“组内异质”就是指小组编排上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力水平、个性特征、性别比例、性格特点、兴趣倾向、交往能力、品行状况和家庭社会背景等因素进行分组。这样建立的小组既能体现个性差异,又能照顾全体,学生之间相互补充,有利于全面發展。
(二 ) “学优结对、学困结对”原则
这一原则通俗讲,就是学生在学业成绩方面大体对等结对。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兔子和乌龟永远不会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由于不对等,他们之间就无共同话题可言。学生之间只有学业成绩同等,班内地位才能相近,这样,学生之间才有话可言,这是符合人的情感发展规律地。
(三) 座位原则
座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何种教学方法地运用。传统意义地课堂座位格局是全班学生列行式集体面向黑板就坐,这种格局有利于老师填鸭式集体讲授,但不利于师生间、生生间交往;不方便课堂活动,既就是有,活动也显得僵化、呆板;并且只是部分学生参与。
我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所有学生按照学习小组形式就坐。这种座位格局为课堂活动提供了更多空间,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方便合作、探究;同时,师生间也构建了一个合作的学习平台,老师也作为一名学习者参与进来了,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开展互动。
(四) 小组长原则
小组建立起来后,就要挑选一名学业成绩优秀、口头表达能力强、具有服务意识的同学作为小组组长。同时,老师还要不间断地通过如下途径培训小组长。首先要培养组长做老师地代言人,以便在课堂上做好知识的梳理;其次,小组长要组织好小组讨论,做好本组学生的答惑解疑;最后,小组长还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做到“日日清”,以便整体推进,共同提高。
二、评价遵机制
传统意义上的评价活动往往在一节课后进行,这已错过了评价的最佳时期。小组学习课堂模式要求教师在课程规划时就要考虑好如何开展评价。因此,首先在小组开展自评,这个阶段最好采用形成性评价。所谓形成性评价,是指其结果能够指导以后的教学和学习评价;通俗讲,就是通过观察来确定一个学生应用的知识和能力如何。在这一期间,老师先先要规划自评准则,如:比如:这节课我学到了……、我的疑惑是……等。这种自评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强化巩固已知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辨别出还不清楚的知识点。
其次,积极开展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两结合。这一阶段,老师同样要先列出评价程序,以便评价能够顺利进行。比如:今天学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何种技能、完成了什么任务等。小组互评主要侧重于组内个体成员之间的互评,同伴的指导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评价就是通过对个小组观察而做出比较,既要侧重小组整体,同时,也要强调小组个体的表现;评价评价要注意激励性,偏重于肯定、赞扬。由于老师在评价时不断输出正能量,学生的积极性在老师的暗示下,会不知不觉间得到强化。这样就唤醒了每位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自主激情得到了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得到了强化,这时候,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按照小组和老师期望的目标迈进。因此,“鼓励、引导”性的评价就尤显得重要。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大大的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在于它是以“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为目标,以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最终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最终为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服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目前,我我们学校在大力开展课堂改革,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实施的主要手段、改进教学手段的重要突破口。但从本校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来看,尤其在我校以“小组合作学习”为重要环节的高中化学教学中,目前存在着许多小组合作学习“随意”现象。
究其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如缺乏对成功经验的总结做引领、小组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基础薄弱等;也有主观方面的,如老师的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等,这些“随意”现象首先表现是在小组编制比较随意。小组编制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题,是这一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起点,编制合理的小组是成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保障。透过对本校小组编制分析发现,小组编制大都基于教师的视点出发,课堂中,老师只是简单的前后对调,简单、随意编制合作小组,缺乏对学生需求的深入分析,也没有对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课堂活动做深入研究,课堂活动本质上仍就是传统教学思想的改头换面而已。“穿新鞋走老路”,从根本上没有摆脱出传统教学模式。
其次,小组活动比较随意。叶澜说:“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自主、合作、探究是小组合作学习地灵魂,它追求的是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型,进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透视本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来看,尽管也存在着自主、合作、探究等诸多内涵。由于教师认识不到位、组织不得力等诸多因素制约,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有时候仅仅满足于完成“活动”而已,探究很少体现,即就是有探究,大都低效甚至无效,课堂活动没有真正的“动”起来。缺乏“动”起来的课。另外, 在评价时,由于受学生自身条件限制,在自评时,学生就学习任务是否达成,很难做出判断,在自身问题方面也不知所云;互评时,大都只说“好”,即就是有“异端”,也是在老师的暗示下而做出的结论,很难做出中肯、全面的评价。
合作学习也可以称之为“合作的教育学”,它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美国教育家福茨说:“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最大之一。”现在,合作学习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那么怎样的小组学习才能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欢迎呢?怎样才能有实际的教学效果呢?
一、分组有原则
小组编制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题,是这一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起点,编制合理的小组是成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保障。尽量采取自愿原则,适当调节,组成一个微型的合作性异质或同质学习团体。
(一)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
所谓“组内异质”就是指小组编排上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力水平、个性特征、性别比例、性格特点、兴趣倾向、交往能力、品行状况和家庭社会背景等因素进行分组。这样建立的小组既能体现个性差异,又能照顾全体,学生之间相互补充,有利于全面發展。
(二 ) “学优结对、学困结对”原则
这一原则通俗讲,就是学生在学业成绩方面大体对等结对。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兔子和乌龟永远不会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由于不对等,他们之间就无共同话题可言。学生之间只有学业成绩同等,班内地位才能相近,这样,学生之间才有话可言,这是符合人的情感发展规律地。
(三) 座位原则
座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何种教学方法地运用。传统意义地课堂座位格局是全班学生列行式集体面向黑板就坐,这种格局有利于老师填鸭式集体讲授,但不利于师生间、生生间交往;不方便课堂活动,既就是有,活动也显得僵化、呆板;并且只是部分学生参与。
我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所有学生按照学习小组形式就坐。这种座位格局为课堂活动提供了更多空间,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方便合作、探究;同时,师生间也构建了一个合作的学习平台,老师也作为一名学习者参与进来了,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开展互动。
(四) 小组长原则
小组建立起来后,就要挑选一名学业成绩优秀、口头表达能力强、具有服务意识的同学作为小组组长。同时,老师还要不间断地通过如下途径培训小组长。首先要培养组长做老师地代言人,以便在课堂上做好知识的梳理;其次,小组长要组织好小组讨论,做好本组学生的答惑解疑;最后,小组长还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做到“日日清”,以便整体推进,共同提高。
二、评价遵机制
传统意义上的评价活动往往在一节课后进行,这已错过了评价的最佳时期。小组学习课堂模式要求教师在课程规划时就要考虑好如何开展评价。因此,首先在小组开展自评,这个阶段最好采用形成性评价。所谓形成性评价,是指其结果能够指导以后的教学和学习评价;通俗讲,就是通过观察来确定一个学生应用的知识和能力如何。在这一期间,老师先先要规划自评准则,如:比如:这节课我学到了……、我的疑惑是……等。这种自评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强化巩固已知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辨别出还不清楚的知识点。
其次,积极开展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两结合。这一阶段,老师同样要先列出评价程序,以便评价能够顺利进行。比如:今天学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何种技能、完成了什么任务等。小组互评主要侧重于组内个体成员之间的互评,同伴的指导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评价就是通过对个小组观察而做出比较,既要侧重小组整体,同时,也要强调小组个体的表现;评价评价要注意激励性,偏重于肯定、赞扬。由于老师在评价时不断输出正能量,学生的积极性在老师的暗示下,会不知不觉间得到强化。这样就唤醒了每位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自主激情得到了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得到了强化,这时候,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按照小组和老师期望的目标迈进。因此,“鼓励、引导”性的评价就尤显得重要。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大大的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在于它是以“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为目标,以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最终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最终为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服务的一种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