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CT—R理论的一堂数学概念设计课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上海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深入开展“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实践研究,日益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本人尝试运用ACT-R理论在教学中进行探索。
  一、ACT-R理论的基本内涵
  ACT-R理论是美国人工智能专家和心理学专家安德森等人建立的有关认知理论。其理论认为在技能形成过程中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认知阶段: 在技能形成的初始阶段,从书本或老师那里获得某技能的理论指导。二是联想阶段: 这个过程主要经历了知识编译。实践者把分步的理论指导整合成一个单独协调的动作,实现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质的转换。三是自主阶段: 这个过程主要是指知识协调。实践者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得动作的完成更加迅速和自动,包括概括、区别及强化 三种机制。
  二、ACT-R理论下的《古典概型》教学策略
  (一)基于ACT-R理论的《古典概型》的教学策略
  首先要使大部分学生达到对教材的认知阶段。为了让学生在一步步的操作中获得对古典概型的初步认识,我们选取一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案例,初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1:播放视频““喝酒猜拳”,其规则是每人可以用一只手一次出一个数分别是0,1,2,3,4,5。谁能猜对两人所出的数之和谁就算赢了,对方便被罚喝酒。
  教师:在这个温馨的场面中,他们在做什么事情啊?
  学生:在喝酒猜拳
  教师:按照喝酒猜拳的规则,猜几赢的机会会大一点呢?(停顿,等待回答)这就牵涉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兴趣,为学习新内容直接点题。
  (二)基于ACT-R理论的《古典概型》的教案
  第一阶段:观察与操作(认知阶段)---表现活动为主的感性认识。
  案例2:试验一: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与试验二: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
  教师:试验一与试验二的试验结果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学生:有限的。试验一有2个试验结果,试验2有6个试验结果。
  教师:我们把这样的试验连同它的试验结果称为是基本事件。
  教师:在试验2中,“点数是偶数”包含了几个试验结果?
  学生:3个,分别是“出现2点”, “出现4点”, “出现6点”.
  教师:对比试验1与试验2,它们的基本事件之间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1:一是试验的基本事件是有限的,二是与此试验有关的事件都可以由其基本事件构成。
  教师:试验1与试验2的基本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否相等?
  学生2:相等,试验1的基本事件出现的概率是,试验2的基本事件出现的概率是
  教师:对比试验1与试验2可以归纳出它们共同的特征。(师生共同归纳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
  设计意图:学生在头脑中对反复的试验活动作出尝试,将“活动”内化为“过程”。将对概念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为第三阶段形成概念做好铺垫。
  第二阶段:综合分析(联想阶段)---思维活动为主的理性思考。
  根据ACT-R理论,概念的“理解”不仅需要掌握有关这个概念的足够知识,而且要能够灵活的掌握解决与这个概念有关的典型问题的方法。
  案例3:单选题是标准化考试中常用题型,一般是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如果考生随机的选择一个答案,问他答对的概率是多少?
  学生1:设事件A为“选中的答案正确”,从而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P(A)=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与古典概型的意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知识的重要性。
  案例4:将1个正方体骰子先后抛掷2次,计算: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概率是多少?
  教师:在这个实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是多少?
  学生:36。
  教师:设事件A为“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那么事件A的基本事件的个数是多少?
  学生:4。
  教师:那么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概率是多少?
  学生:,也就是。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将实际问题化归为古典概型,了解概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三阶段:建构理论(自主阶段)---数学表示与应用。
  在学习了古典概型的知识以后,我们可以联想我们生活中的有关古典概型的例子。
  教师:你能否自己的生活常识,编写一道“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问题?并能够计算出它的概率值?
  学生1:某个超市举行“大抽奖”活动。规定: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一个红球;2个黑球,6个黄球;21个绿球。抽到红球得一等奖,抽到黑球得2等奖,抽到黄球得3等奖。问一个人得奖的概率是多少?
  学生2:食堂里有6个菜,在不告诉阿姨的情况下,打到一份青椒炒肉丝和一份炒青菜的概率是多少?
  教师:上面2个同学编的题目是古典概型吗?
  学生3:学生1编的不是。因为试验结果的个数不同,它们出现的机会不同,不符合古典概型的特点。
  教师:非常好啊。大家可以帮助学生1改为古典概型吗?
  学生4:只要把相同的球标上号就可以了。
  教师:你理解的很好。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互动,感受利用“古典概型”两个特点求解时注意的问题。
  三、教学感悟
  一是数学概念的建立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一蹴而就。同时ACT-R理论的三个阶段并非一定体现在一堂数学课当中,也不是每一节课都必须遍历其三个阶段。
  二是不能将ACT-R理论绝对化,实际操作时,三个阶段可以穿插进行,活动中有思考,思考中有活动。
  总之,尽管ACT-R为我们提供了数学概念教学的模式,但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慎而科学的运用。
其他文献
史宁中教授指出:数学的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让学生学习有思想的数学课,能更好培养学生学习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对学生逐步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我做到以下几点。  一、分类思想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渗透  分类思想是小学阶段应用广泛的数学思想。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应用广泛,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期刊
(一)课堂才是主阵地  相对于课后忙碌的市里学生,农村学生则清闲很多。父母文化水平有限,几乎没有辅导能力,对于自家孩子英语成绩不理想或厌学,就像春种秋收一样,家长希望马上见效果,没有更长远的眼光,有意识的家长也是投入一个月或一个学期就主动投降了。偃旗息鼓的代价是孩子对英语没了兴趣,沦为学困生。同时,没有专业人员的介入,补课老师水平较低,所以孩子的英语学习主要依靠课堂的40分钟,因为学生没有“温故知
期刊
诗人余光中说:“中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常在,必然汉魂不朽,让我们常保中文的灵动与清纯。”语文课堂原本斑斓多彩,我们却以背诵取代思索,以理性扼杀感性,用知识替换着情感,寻章摘句,皓首穷经……试想,在这方没有涟漪的死水中,学生是不是永远享受不到语文世界的美丽?作为老师,二十几年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长久思考着教育改革的教师,始终是愁眉不展,总感觉话好说,但实践起来却很难。  如果我
期刊
学生生来就有一种好奇的倾向,他们会想方设法弄清事物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及是怎样发生的?教师的教学就应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和养成随时发现新事物的习惯。而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同感:如果一堂课上得好,学生不仅知识掌握得好,而且应用自如。如果一堂课上不理想,课后即使多花多少时间来“恶补”也是有限的。因而,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轻松
期刊
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对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调控好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在愉悦、和谐的课堂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信息的主动获取者和加工者,是以自身的力量去主动作用于教师的教,是学习的内因。只有当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时,教学才能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条件,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收获更多。
期刊
仔细研究从《语文教学大纲》到《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作文的提法和要求,不仅是将以前的作文称为习作,是提法的改变,更是教学要求的降低。它符合作文教学规律,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使作文教学更加素质化。在这一新要求下,我们惯常的作文教学方法,不是要求太高,就是封闭太死,完全忽视了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课程体验、追求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这一指导思想,同样也可应
期刊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难,估计很多教师都深有体会。讲解难,理解不深,积累不多,往往花了大力气,却收效甚微。结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可塑性高的特点,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觉得我认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可以归结为十个字:识好字、读好文、积累语言;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走好 “导、读、悟、写”这四个步骤。  一、导  第一,插图导入。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文字符号本身较为枯燥,不像图画、实物可以直接引起学生视觉
期刊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导学、展交、训练”教学课堂中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以学定教,变教为诱。在一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导学、展交、训练”教学模式的课堂中实行的是“指导自学、展示交流、当堂训练”三大板块,“明确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及学习方法,学生合作自主学习、展示交流达到升华,及时练习巩固提高”四个环节,课堂上让学
期刊
一、导入语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精彩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低年级学生自律能力差,上课预备铃响了,很多学生还沉浸在课间活动的兴奋中,虽然我编排了纪律儿歌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但是此刻的部分学生依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导入得法,就能把学生的心从刚才的活动中拉回来,集中精力地倾听老师上课。  (二)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句新颖别致、引人入胜的导入语,就像舞台拉开序幕
期刊